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晉城澤州縣嶺東村,古怪的破廟,竟還藏著一座“河山樓”?!

山河鎮嶺東村, 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廟。

這廟大約在建國以後, 被改成了一所小學。 後來學校撤出, 小廟越發荒廢。

在村裡人眼中, 這廟再普通不過。 但我卻覺得, 這廟實在有些古怪!

它沒有高挑的屋簷, 沒有青磚綠瓦小脊獸, 連個像樣的門都沒有。

嶺東這廟, 怎麼看也不像一座廟。

但院裡牆上砌著的石碑, 分明又告訴你:它就是廟, 還是一個年頭很老的廟。

這廟坐落在斜坡上, 大致方位上坐西北朝東南。 它有三個院落:上院和中院相連, 七八年前還充作小學的教師宿舍;下院早已經荒廢。

廟裡的房屋, 都是兩層, 多是側開門, 沒有廟宇中常見的廊柱和大開殿。 不知道原來就是這樣, 還是後來做的改動。

中院南側有一個戲臺, 下面是過道, 通往荒廢的下院。

那廟也沒有什麼堂堂正正的大門, 只是在上院東北角、中院西南角開了兩個小門。

正門牆壁上100多年前的通知

我剛參加工作時, 便住在這院子裡, 卻一直無法弄清它是一個什麼廟。 問起村裡人, 多半的回答也是含糊不清。

有一天, 我下到下院去看, 才發現西南角竟然拐出一塊, 開著一個稍大的門。

那門朝北開, 牆上有一個磚雕的圓盤, 上面歪歪斜斜刻著的竟然是一條100多年前的通知:

“合社通知:廟門前今有照壁花牆一所, 唯恐損壞, 因預向……嘉慶十二年十一月”。

廟正面窗戶, 很奇怪吧?

我轉到廟正南面去看, 滿滿一牆的窗戶嚇了我一大跳。

真像北京的德勝門箭樓啊!

這麼多窗戶, 不會也是個“箭樓”吧?

但細細查看那窗戶,

發現都有窗櫺, 第一層的又離地面太近, 實在不像是箭樓的規制。

沿著廟前的小路往南走, 有一座像是閣一樣的建築, 也已經荒廢。

那“閣”側面是一條山路, 一直通往河南濟源。 這應該也算是南下太行山的一條小路吧。

嶺東村的“閣”, 下面是小河

閣下面一般是路, 所以很懷疑不是

同事東哥宿舍的牆上有一塊石碑, 保存還比較完好。

有一天晚上閑著沒事, 便拿著手電筒和東哥一起讀碑文, 邊讀邊抄, 很有趣味。

碑文大致還能看清楚, 只是有些地方需要用唾沫抹濕了仔細辨認。

“嶺東村……關帝廟一所, 東側殿則廣生祠, 西側殿則牛馬王宮也。 ”

哈!

原來是關二哥的廟, 難怪住在這兒的人都這麼講義氣。

就是不知這東西側殿到底是指哪一個。

再看時間的記錄:“爰計其工, 肇始于道光十四年, 落成于道光三十年。 ”

道光三十年, 是1850年。

看來這廟, 至少也已經有130多年的歷史了。

嶺東村南側的石拱門,已殘

昨天路過金村顯慶寺,看到幾個背包客在抄碑文。

一問,原來他們來自清華大學建築系,正在做關於晉東南寺廟格局的研究。

我對晉城的寺廟有過一些瞭解,便聊了一會兒,請教幾個問題。最後,雙方互換了聯繫方式,約好分享一些資料。

晚上和他們的領隊何文軒微信聊天,說起這座小廟,於是發給他那張滿牆窗戶的照片。

他竟也一下認作是“箭樓”了!

何文軒正在寫一篇關於“閣”的論文,我們便簡單聊了聊這個“閣”。

他認為“閣”是“一種關隘化的遺留”。我也一直有這樣的看法。

如果“閣”是一種村社的小型關隘的話,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這麼看嶺東這座“箭樓”。

清末時,戰亂頻繁,嶺東又處在晉城南下河南的一條孔道上,做一些防禦也是很有必要的。

南下太行山小路上的石壁,

平時,小廟是全村的祭祀場所;節慶時,還可以看看戲。

可一旦發生戰亂,或者緊急事件,小廟立刻就化身為全村的避難所。

廟裡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下所有的村民。緊閉的小門,防禦比較嚴密。朝著南面的一大片窗戶,也可以臨時充當一下箭樓或者瞭望台。

南側的閣正擋著上山的小路,將閣下的門一關,也是一座很好的防禦堡壘。

看著照片裡滿牆的窗戶,我眼前有些恍惚,覺得它一下子扭曲變形,竟然成了皇城相府的“河山樓”。

我搖搖腦袋,覺得自己的念頭實在有些好笑!

但我卻知道,這裡一定發生過有趣的故事。

就是碑文裡的流行歌曲,也在唱著別樣的風情:

“雲山蒼蒼,沁水洋洋,諸公之風,山高水長……”

嶺東關帝廟裡的戲臺

五、附錄:

《重修碑記》

益聞先武穆而稱帝,後文宣而為聖者惟關帝。關帝者,漢室之砥柱,興朝之時神也。歷代皆有封贈,大清則封之極矣。嶺東村……

關帝廟一所,東側殿則廣生祠,西側殿則牛馬王宮也。遊覽所至,見殿宇傾?,神像減色,而廊亦為之摧折,餘甚惜之而深感……

焉。餘去後越三年村中人群不忍生視,因各出盒盤米群捐布地金,不惜五家財。同種三生,福不數年,殿宇輝煌,神像燦然,而廊……

又一大快事哉。爰計其工,肇始于道光十四年,落成于道光三十年。余于元光祀神時至,而不甚欣幸,而想其開工時……

見其因直書其事,勒之瑉◎,為後世之有志者勘。又從而歌曰:

雲山蒼蒼,沁水洋洋,諸公之風,山高水長……

(碑左主要為錢數記錄,按村社分列)

大清咸豐元年三月吉日

注:錢數沒有抄完,大致記了幾個:

嶺西社施二千文;

衙道社施一千六百文;

下平社施六百文;

窯河社施一千二百文;

白龍廟社施二千文;

後街社施二千文;

西凰頭社施二千四百文;

洞八嶺社施二千文

……

嶺東的“松林積雪”

天氣已經很暖和的時候,竟然還有積雪!

嶺東村南側的石拱門,已殘

昨天路過金村顯慶寺,看到幾個背包客在抄碑文。

一問,原來他們來自清華大學建築系,正在做關於晉東南寺廟格局的研究。

我對晉城的寺廟有過一些瞭解,便聊了一會兒,請教幾個問題。最後,雙方互換了聯繫方式,約好分享一些資料。

晚上和他們的領隊何文軒微信聊天,說起這座小廟,於是發給他那張滿牆窗戶的照片。

他竟也一下認作是“箭樓”了!

何文軒正在寫一篇關於“閣”的論文,我們便簡單聊了聊這個“閣”。

他認為“閣”是“一種關隘化的遺留”。我也一直有這樣的看法。

如果“閣”是一種村社的小型關隘的話,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這麼看嶺東這座“箭樓”。

清末時,戰亂頻繁,嶺東又處在晉城南下河南的一條孔道上,做一些防禦也是很有必要的。

南下太行山小路上的石壁,

平時,小廟是全村的祭祀場所;節慶時,還可以看看戲。

可一旦發生戰亂,或者緊急事件,小廟立刻就化身為全村的避難所。

廟裡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下所有的村民。緊閉的小門,防禦比較嚴密。朝著南面的一大片窗戶,也可以臨時充當一下箭樓或者瞭望台。

南側的閣正擋著上山的小路,將閣下的門一關,也是一座很好的防禦堡壘。

看著照片裡滿牆的窗戶,我眼前有些恍惚,覺得它一下子扭曲變形,竟然成了皇城相府的“河山樓”。

我搖搖腦袋,覺得自己的念頭實在有些好笑!

但我卻知道,這裡一定發生過有趣的故事。

就是碑文裡的流行歌曲,也在唱著別樣的風情:

“雲山蒼蒼,沁水洋洋,諸公之風,山高水長……”

嶺東關帝廟裡的戲臺

五、附錄:

《重修碑記》

益聞先武穆而稱帝,後文宣而為聖者惟關帝。關帝者,漢室之砥柱,興朝之時神也。歷代皆有封贈,大清則封之極矣。嶺東村……

關帝廟一所,東側殿則廣生祠,西側殿則牛馬王宮也。遊覽所至,見殿宇傾?,神像減色,而廊亦為之摧折,餘甚惜之而深感……

焉。餘去後越三年村中人群不忍生視,因各出盒盤米群捐布地金,不惜五家財。同種三生,福不數年,殿宇輝煌,神像燦然,而廊……

又一大快事哉。爰計其工,肇始于道光十四年,落成于道光三十年。余于元光祀神時至,而不甚欣幸,而想其開工時……

見其因直書其事,勒之瑉◎,為後世之有志者勘。又從而歌曰:

雲山蒼蒼,沁水洋洋,諸公之風,山高水長……

(碑左主要為錢數記錄,按村社分列)

大清咸豐元年三月吉日

注:錢數沒有抄完,大致記了幾個:

嶺西社施二千文;

衙道社施一千六百文;

下平社施六百文;

窯河社施一千二百文;

白龍廟社施二千文;

後街社施二千文;

西凰頭社施二千四百文;

洞八嶺社施二千文

……

嶺東的“松林積雪”

天氣已經很暖和的時候,竟然還有積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