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殲20雷達完虐美軍F22!可提前發現對手,美軍這回叫苦不迭了

F-2

世界上第一款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戰鬥機是日本的F-2。 雖然F-2裝備的J/APG-1型雷達的元器件水準甚至要超過美國, 然而該雷達的架構設計卻存在嚴重缺陷,

導致最初服役時探測距離居然只有30公里!雖然中國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起步較晚, 不過目前中國已經是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生產與服役數量最多的國家, 性能早已超越日本貨, 部分性能甚至要領先美國。

目前, 世界上大多數的三代與三代半戰機已經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 在四代機上已經成為了標配。 然而三代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與四代機的卻存在天壤之別。 三代機為了增加對敵機的發現距離, 往往採用增加雷達發射功率與提升掃描角度與範圍的方式。 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歐洲的“颱風”戰機。 “颱風”Block3批次換裝了“捕手-E”有源相控陣雷達, 由於“颱風”的機頭雷達罩直徑較小, 為了減少探測盲區,

“捕手-E”採用了機械掃描與電子掃描相結合的方式。

殲20

不過這也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 就是使得戰機的天線孔徑增加過多, 嚴重影響隱身能力。 三代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進行對空探測時經常需要發射很高的功率, 這就使其在發現敵機的同時,

也將自己暴露出來, 從而使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性能並未得到很好的發揮。

F22

F-22採用了AN/APG-79型有源相控陣雷達, 天線直徑在1米左右, 具備260千米的探測能力。 實際上, AN/APG-79早已脫離雷達的窠巢, 而是作為F-22的綜合射頻系統, 可執行探測、跟蹤、通訊、電子戰等多重任務。 F-22往往採用低功率的廣角掃描來探測敵機,

雖然無法準確定位, 卻能做到提前預警。 一旦完成目標識別後, F-22便開啟定向探測模式, 憑藉著超音速巡航的優勢發射導彈並隨即關閉雷達。 這使得敵機只能探測出F-22發射的導彈卻不能確定F-22的方位。

殲20的雷達比F-22更上一層樓。 殲20的雷達不僅具備綜合射頻功能, 在探測模式上摒棄了F-22的探測模式, 而是採用更為先進的無源探測。 殲20雷達上的無源探測模式可捕捉到敵機散射的微弱信號, 即使是F-22之類的四代機亦是如此。 殲20在進行無源探測的同時卻無法被敵機感覺到, 這也是殲20的雷達相比F-22最為先進的地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