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馬化騰突然給你免費早餐的目的是什麼?

讓人羡慕嫉妒恨的別人家的員工——騰訊員工, 開始享用免費早餐了。

要知道, 在此之前, 騰訊已經提供了免費晚餐——“東來順”工作餐。

這說明什麼呢?有個段子道破了其中的玄機:騰訊是要告訴你: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玩笑歸玩笑, 想想看, 騰訊5萬名員工每天的早餐該是一項多麼龐大的支出?

但馬化騰換來的, 是員工對公司高度的認可與忠誠, 看似木訥的馬化騰, 其實在用人上, 深諳其道.

如果時光倒回到他的學生時代, 他的老師絕不會相信這樣一個在班裡默默無聞的人, 卻能在日後, 聚集眾多個性迥異的人才死心塌地地為其開創出騰訊帝國。

一向低調的馬化騰, 究竟有怎樣的用人智慧呢?

學生幹部都沒當過

怎麼能管人、成立企業?

馬化騰1971年10月29日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 父母是港務局的職員, 此外還有一個姐姐。

18歲參加高考, 他以739分(滿分900分)的成績就讀于深圳大學的電腦專業, 放在現在絕對稱得上是“學霸”了。

大學時深深陷入對電腦的熱愛, 平時沉默寡言, 卻是班裡編寫電腦程式的高手。

在大學生活中, 馬化騰從沒擔任過任何學生幹部的職務, 或者參與過某個協會的競選。

在芸芸的學生中, 他只是一個長相英俊、沉默安靜、沉迷電腦的理科男。 老師和同學都沒有人認為他未來會成為一個企業家。

因為沒有任何跡象表明,

他在管理企業和處理公眾事務上有出眾的才能。

然而, 命運總是喜歡和人開玩笑。

就是這樣一個從不被認為可能成為企業家的人卻拉起了自己的創業團隊, 並且做的有模有樣。

在1998年, 馬化騰和同學一起創業成立了深圳騰訊電腦系統有限公司, 並且開發出第一個“中國風味”的ICQ, 即OICQ。

我們來看看最初的創業團隊。

馬化騰負責產品應用, 張志東擅長演算法技術, 李青山長於市場銷售, 陳一丹總掌公司後勤, 許晨曄則穩定門戶網站。

可謂是“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 雖然僅有五個人, 但是分工明確, 一環扣一環, 是完整的企業必備架構。

他們性格迥異, 個性鮮明, 各有所長, 卻都在馬化騰的帶領下共同為了創業而奮鬥。

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位置上做合適的事,

是馬化騰一直以來的管理原則。

到現在騰訊已然成長為最具有價值的互聯網公司, 穩坐行業第一把交椅, 旗下幾萬名員工在為之工作。

大公司很容易犯冗員的錯誤, 但這種危機在騰訊並不存在。

原因就在於馬化騰在騰訊現在的組織結構上劃分了眾多高效、快速、互相競爭、自我決策的團隊。

也是在這種“誰提出, 誰負責”的內部賽馬機制下, 微信、王者榮耀這樣顛覆性的創新才能脫穎而出, 為騰訊搶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第一張船票, 而且是頭等艙。

為獲得一個人才

專門為他成立分公司, 瘋了嗎?

微信之父—張小龍大家都耳熟能詳。

但如果換一個老闆, 張小龍早就被炒魷魚了, 哪裡還有時間創造微信?

張小龍的實力毋庸置疑, 早在1996年就自己獨立寫出了郵件用戶端Foxmail。

但他孤僻的性格也是人盡皆知, 幸好馬化騰對此並不介意。

2005年因家在廣州的張小龍不願到深圳工作, 馬化騰就成立了廣州研發中心, 由張小龍出任總經理。

按理來說, 已經為他建立分公司了, 那騰訊總部每週召開的例會總要來參加吧, 況且廣州和深圳開車也不過2小時左右, 但是, 張小龍總是以“早上起不來”為藉口不去參加會議。

為了遷就他, 馬化騰就讓自己的秘書一大早叫醒他, 並且派專車準時到樓下來接他。

除此之外, 在工資方面, 也是給予了張小龍最大的特權---年薪2.74億港元。

注意, 這裡的單位是億, 馬化騰本人的年薪也才三千萬而已。

張小龍如此“放肆”, 馬化騰依然願意包容。

不是因為馬化騰有受虐傾向, 而是因為他看中了張小龍的才華,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馬化騰願意為這份才華買單。

果不其然, 2011年張小龍主導的微信一經問世, 就受到廣大好評, 甚至超過QQ成為用戶黏性最高的手機應用。

巨額投資前員工的創業公司,

傻了嗎?

如果說對副總裁如此大方是理所應當, 那麼, 離職員工, 總該和馬化騰沒有關係了吧?

但馬化騰偏偏沒有打壓, 反而扶持離職員工的發展。

有人覺得很奇怪, 騰訊為什麼投摩拜而不投ofo。

其實, 這裡面有一個秘密很少有人知道, 胡瑋煒曾經是馬化騰的下屬, 她曾經在騰訊汽車頻道工作過兩年, 後來離開。

為了這樣一個從騰訊離職的員工創辦的摩拜, 馬化騰甚至不惜在朋友圈和ofo的投資方朱嘯虎互懟。

當然,馬化騰投資摩拜不完全因為胡瑋煒曾經是自己的員工,但是,馬化騰能支持離職員工發展,這是格局,更是人品。

馬化騰一直以來給予員工的人文關懷,是別的公司無法比擬的。而這種人文關懷往往成為了創新的靈感。

比如最開始創業的時候,馬化騰和同事會互相發郵件商量中午吃什麼,形成了一個固定的“飯友團”;

但他們發現郵件詢問有很多不便,QQ群聊便應運而生,極大的提高了QQ的社交屬性;

再比如長假後很多員工都有假期綜合症,不願意上班。馬化騰便自掏腰包,為每一個員工發開工紅包;

雖然金額不是很大,但久而久之,開工紅包成為了騰訊的一種文化,現在我們每天使用的“微信紅包”靈感也正是來源於此。

至於“微信紅包”在支付方面的地位,已經可以和阿裡巴巴旗下的支付寶一爭天下。

小編想說:

小成功靠戰術、中成功靠戰略、大成功靠用人的格局。

曾經有騰訊的前員工爆料:即便在騰訊初創,融資困難,帳戶只有1萬元時,也沒有哪個員工不淡定過,依然忘我的工作。

很大程度是因為對馬化騰的認可與信任。他對員工的慷慨、對有個性員工的包容、對離職員工的支持,都體現出他用人的格局。

古人雲:得人心者,得天下。很顯然,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商業世界。

無論企業處於何種發展時期,創始人在識人、用人、管人上的格局,最終將決定公司的發展前景與速度,如果你能學習到馬化騰的這種用人格局,相信必將令企業的發展提速很多。


馬化騰甚至不惜在朋友圈和ofo的投資方朱嘯虎互懟。

當然,馬化騰投資摩拜不完全因為胡瑋煒曾經是自己的員工,但是,馬化騰能支持離職員工發展,這是格局,更是人品。

馬化騰一直以來給予員工的人文關懷,是別的公司無法比擬的。而這種人文關懷往往成為了創新的靈感。

比如最開始創業的時候,馬化騰和同事會互相發郵件商量中午吃什麼,形成了一個固定的“飯友團”;

但他們發現郵件詢問有很多不便,QQ群聊便應運而生,極大的提高了QQ的社交屬性;

再比如長假後很多員工都有假期綜合症,不願意上班。馬化騰便自掏腰包,為每一個員工發開工紅包;

雖然金額不是很大,但久而久之,開工紅包成為了騰訊的一種文化,現在我們每天使用的“微信紅包”靈感也正是來源於此。

至於“微信紅包”在支付方面的地位,已經可以和阿裡巴巴旗下的支付寶一爭天下。

小編想說:

小成功靠戰術、中成功靠戰略、大成功靠用人的格局。

曾經有騰訊的前員工爆料:即便在騰訊初創,融資困難,帳戶只有1萬元時,也沒有哪個員工不淡定過,依然忘我的工作。

很大程度是因為對馬化騰的認可與信任。他對員工的慷慨、對有個性員工的包容、對離職員工的支持,都體現出他用人的格局。

古人雲:得人心者,得天下。很顯然,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商業世界。

無論企業處於何種發展時期,創始人在識人、用人、管人上的格局,最終將決定公司的發展前景與速度,如果你能學習到馬化騰的這種用人格局,相信必將令企業的發展提速很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