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佛光下的你——五臺山

五臺山(Mount Wutai)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境內, 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位列之首。

《名山志》記載:“五臺山五峰聳立,

高出雲表, 山頂無林木, 有如壘土之台, 故曰五台。 ”

五臺山並非一座山, 它是坐落于“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 景區總面積達2837平方公里, 最高海拔3061米。

景區非常大, 最適合開車自駕遊, 也是很多徒步愛好者的聖地, 這次去的佛光寺距離五臺山主景區就有50公里遠。

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 因此漢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諧共處。

五臺山據傳擁有寺廟128座, 現存寺院共47處, 台內39處, 台外8處, 其中多敕建寺院, 多朝皇帝前來參拜。

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

五臺山氣候寒冷, 又被稱作“清涼山”。

雖然處於與北京大致相同的緯度, 但氣候特徵卻和中國東北部的大興安嶺差不多。

全年平均氣溫為零下4度, 7至8月最熱, 分別為9.5度和8.5度, 1月份最冷, 平均氣溫零下18.8度。

我是春節期間去的, 戶外冷到手一直插在口袋裡, 從頭到腳透心涼, 大大影響了遊玩的興致, 只是逛了逛寺廟, 沒有登五個台頂看風景。 但五臺山與眾不同的五個台頂是非常值得一覽的, 擁有獨特的自然奇觀, 並且由於類型繁多的冰緣地貌、地質地貌的多樣性,

造就了五臺山生物的多樣化, 其植被分佈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性, 形成罕見的自然美地帶。

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寺廟建築最早的建造地之一。 自東漢永平(西元58年~75年)年間起, 歷代修造的寺廟鱗次櫛比, 佛塔摩天, 殿宇巍峨, 金碧輝煌, 是中國歷代建築薈萃之地。

雕塑、石刻、壁畫、書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清涼山志》載:“在大塔左側,有釋迦牟尼佛所遺足跡,其長一尺六寸,廣六寸,千幅輪相,十指皆現”。相傳他二人不僅發現此足跡,而且還發現佛“舍利”,此外,營坊村這座山的山勢奇偉,氣象非凡,和印度的靈鷲山(釋迦牟尼佛修行處)相似。

由於這三種原因,故決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後,以其山形命名為靈鷲寺。

漢明帝劉莊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兩字,因而寺院落成後的全名是大孚靈鷲寺。大孚靈鷲寺是顯通寺的前身。

從那時起,五臺山開始成為中國佛教的中心,五臺山的大孚靈鷲寺與洛陽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院。

南北朝時期,五臺山佛教的發展出現第一個高潮。

北魏孝文帝對靈鷲寺進行規模較大的擴建,並在周圍興建了善經院、真容院等十二個寺院。

北齊時,五臺山寺廟猛增到二百餘座。

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詔在五個台頂各建一座寺廟。

即東台望海寺、南台普濟寺、西台法雷寺、北台靈應寺、中台演教寺。

也因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演教的地方,所以這五個台頂上的寺廟均供奉文殊菩薩,但五個文殊的法號不同:東台望海寺供聰明文殊、南台普濟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獅子吼文殊、北台靈應寺供無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

從此以後,凡到五臺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個台頂寺廟裡禮拜,叫做朝台。

此時,五臺山之名已在北齊史籍中大量出現。

盛唐時期,五臺山佛教的發展出現了第二個高潮。

這個期間據《古清涼傳》,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有僧侶三千余人。

此時的五臺山,不僅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實的佛教聖地了,被譽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這是五臺山在中國佛教界取得統治地位的發端,也是五臺山在封建統治者的利用和主持下,發展成為名山聖地的開始。

在唐代,佛教備受推崇,文殊菩薩尤其為佛教徒所尊崇。

當時國家規定,全國所有寺院的齋堂,都必須供奉文殊菩薩聖像。

由於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薩,視五臺山為佛教聖地,所以五臺山空前隆盛,名僧輩出,澄觀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

隨著佛寺的興建和擴大,五臺山的僧侶人數亦日益增多。唐德宗貞元年間,合山僧尼達萬人之眾。

寺院的興旺發展引起對社會政治、經濟的重大負面影響,唐文宗遂於會昌五年(西元854年)下詔廢佛,命令拆毀寺字,勒令僧尼還俗。綜計中國拆毀大小寺廟四萬四千六百餘所,僧尼還俗二十六萬餘人,收回土地數千萬頃。五臺山亦不例外,僧侶散盡,寺廟被毀,史稱“會昌滅佛”。

唐宣宗即位,又再興佛教。政府規定五臺山的僧數仍達“五千僧”。實際上,加上私度和游方僧,要比“五千僧”多得多。縱觀歷代五臺山的僧侶人數,以唐代為最多。寺廟林立,僧侶若雲,這也是唐代五臺山佛教聖地形成的一個標誌。

唐代五臺山佛教聖地形成的另一個標誌,是外國佛教徒對五臺山的無限景仰和競相朝禮。唐朝經濟繁榮,國勢強盛,在國際上聲望甚高,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隨著國際交往的擴大,五臺山還受到印度、日本、朝鮮和斯里蘭卡等國佛教徒的景仰。朝禮五臺山和到五臺山求取佛經、佛法的外國僧侶很多。

雕塑、石刻、壁畫、書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清涼山志》載:“在大塔左側,有釋迦牟尼佛所遺足跡,其長一尺六寸,廣六寸,千幅輪相,十指皆現”。相傳他二人不僅發現此足跡,而且還發現佛“舍利”,此外,營坊村這座山的山勢奇偉,氣象非凡,和印度的靈鷲山(釋迦牟尼佛修行處)相似。

由於這三種原因,故決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後,以其山形命名為靈鷲寺。

漢明帝劉莊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兩字,因而寺院落成後的全名是大孚靈鷲寺。大孚靈鷲寺是顯通寺的前身。

從那時起,五臺山開始成為中國佛教的中心,五臺山的大孚靈鷲寺與洛陽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院。

南北朝時期,五臺山佛教的發展出現第一個高潮。

北魏孝文帝對靈鷲寺進行規模較大的擴建,並在周圍興建了善經院、真容院等十二個寺院。

北齊時,五臺山寺廟猛增到二百餘座。

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詔在五個台頂各建一座寺廟。

即東台望海寺、南台普濟寺、西台法雷寺、北台靈應寺、中台演教寺。

也因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演教的地方,所以這五個台頂上的寺廟均供奉文殊菩薩,但五個文殊的法號不同:東台望海寺供聰明文殊、南台普濟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獅子吼文殊、北台靈應寺供無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

從此以後,凡到五臺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個台頂寺廟裡禮拜,叫做朝台。

此時,五臺山之名已在北齊史籍中大量出現。

盛唐時期,五臺山佛教的發展出現了第二個高潮。

這個期間據《古清涼傳》,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有僧侶三千余人。

此時的五臺山,不僅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實的佛教聖地了,被譽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這是五臺山在中國佛教界取得統治地位的發端,也是五臺山在封建統治者的利用和主持下,發展成為名山聖地的開始。

在唐代,佛教備受推崇,文殊菩薩尤其為佛教徒所尊崇。

當時國家規定,全國所有寺院的齋堂,都必須供奉文殊菩薩聖像。

由於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薩,視五臺山為佛教聖地,所以五臺山空前隆盛,名僧輩出,澄觀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

隨著佛寺的興建和擴大,五臺山的僧侶人數亦日益增多。唐德宗貞元年間,合山僧尼達萬人之眾。

寺院的興旺發展引起對社會政治、經濟的重大負面影響,唐文宗遂於會昌五年(西元854年)下詔廢佛,命令拆毀寺字,勒令僧尼還俗。綜計中國拆毀大小寺廟四萬四千六百餘所,僧尼還俗二十六萬餘人,收回土地數千萬頃。五臺山亦不例外,僧侶散盡,寺廟被毀,史稱“會昌滅佛”。

唐宣宗即位,又再興佛教。政府規定五臺山的僧數仍達“五千僧”。實際上,加上私度和游方僧,要比“五千僧”多得多。縱觀歷代五臺山的僧侶人數,以唐代為最多。寺廟林立,僧侶若雲,這也是唐代五臺山佛教聖地形成的一個標誌。

唐代五臺山佛教聖地形成的另一個標誌,是外國佛教徒對五臺山的無限景仰和競相朝禮。唐朝經濟繁榮,國勢強盛,在國際上聲望甚高,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隨著國際交往的擴大,五臺山還受到印度、日本、朝鮮和斯里蘭卡等國佛教徒的景仰。朝禮五臺山和到五臺山求取佛經、佛法的外國僧侶很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