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救命藥斷貨!李克強總理批示將心比心,特事特辦!

近日, 媒體報導一款名為“巰嘌呤片”的藥品全國缺貨, 這款藥是許多白血病患兒需要的“救命藥”。 一些家長四處求藥, 甚至不得不海外代購。 然而一般來說, 國產“巰嘌呤”片, 只有幾十元一瓶, 而海外代購動輒就要上千元。

這一問題引起了總理關注並專門作出批示

李克強總理對此作出批示, 要求有關部門“切實加大國產廉價藥生產供應保障力度”。

“白血病患兒缺藥將使這些家庭雪上加霜, 要將心比心, 高度重視所反映問題, 抓緊採取有效措施, 特事特辦, 切實加大國產廉價藥生產供應保障力度, 切實緩解患兒家庭的‘用藥之痛’。 ”總理在批示中說。 他特別強調, 有關部門要將“落實情況專項報告”。

斷供的救命藥

國產巰嘌呤片是許多白血病患兒需要吃的藥。 這種藥物貫穿于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患兒的整個治療過程。 如果在維持期治療內停止服用這一藥物,

將大大影響患兒的長期生存效果。 許多患兒家長為此操碎了心, 各處求購。

多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家長反映, 2015年前後, 巰嘌呤片缺藥問題陸續在全國各地出現。 由於藥物奇缺, 國產巰嘌呤片以前僅40元一瓶, 如今被炒到148元還很難買到。

有關微信群、百度貼吧內白血病患兒家長求購“救命藥”的信息屢見不鮮。

還有一些家長無奈選擇境外代購, 但進口藥價不但價格高達1400元一瓶, 而且代購藥的真偽難辨、是否會給中國患兒帶來身體不耐受等問題, 都讓患兒家長十分擔憂。

為什麼會斷供

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查閱到, 通過國藥批准文號允許生產巰嘌呤片的藥企有6家, 分別是陝西興邦藥業有限公司、浙江奧托康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光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北藥業有限公司和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但其中4家早已停產, 目前只有陝西興邦藥業和浙江浙北藥業處於暫停供應的狀態。

白血病患兒“救命藥”因何出現短缺?業內人士解釋稱, 該藥定價低廉, 藥企普遍反映沒有利潤空間, 加之上游原料供應緊張, 導致藥企生產積極性不高。

陝西興邦藥業接受採訪時說, 因為原材料的原因, 公司暫時停產。

陝西興邦藥業:我們現在是沒有原料,

因此沒辦法生產, 而自己的原料還在認證。 認證已經提交很長時間了, 還沒有批下來。 我們也很希望原料認證下來, 儘快給市場供藥, 但是現在認證不下來, 我們也沒有辦法。

而另一家生產企業, 浙江浙北藥業方面則表示, 應銷售代理商的要求, 企業正在新建一條正式的生產線, 因而藥品上市還需要一段時間。

浙北藥業車間主任朱冬婭:我們這個藥以前不是作為一個單獨品種生產出來的, 而是銷售給代理商然後去銷售的。 現在我們這個藥要正式新建一條生產流水線, 正式通過認證各方面的標準, 全都通過之後再生產賣給銷售商, 所以說時間上會稍微推遲一點。

今年5月, 農工黨中央在上海召開“白血病治療短缺藥物供應保障”座談會, 網名為“地瓜爸爸”的一名白血病患兒父親代表諸多家長參加了座談會。他分析認為,像巰嘌呤這種短缺藥的斷供,不是近期才有的現象。而究其原因,就是用量小、價格低,企業沒有生產的動力。

這位患兒家長建議,中央相關的主管部委,可以考慮為這些藥物指定一些定點的生產廠家,並以多種形式補貼生產企業,以提高企業的生產積極性。

巰嘌呤只是諸多短缺救命藥的一種

不止是巰嘌呤片,近些年來不少廉價藥品已經退出市場。去年11月,媒體報導了治療重症肌無力的“溴吡斯的明”藥物,出現全國範圍內短缺的現象。這種病的臨床特徵表現是骨骼肌無力,容易疲勞,睜不開眼皮,咽不下食物,慢慢地呼吸也會變得困難。據專業機構估計,我國的重症肌無力患者人數,在65萬以上。雖然目前,這個病還不能完全治癒,但可以通過治療,適當緩解症狀。

由於價格便宜、藥效不錯,溴吡斯的明成了這類患者的最佳選擇。但去年五六月份,這種藥卻出現了持續半年多的斷供。

全國唯一一家生產企業——上海中西三維藥業有限公司的党辦主任劉瀾說:

我們公司在例行品質回顧的工作的時候,發現溴吡斯的明溶出度的一個指標發生了波動,雖然不涉及到產品的安全,但是對那個患者高度負責的精神,主動實施不分批次產品的市場召回。因此,造成市場暫時性的供應不足。

”有關部門已出臺相關政策

為了保障巰嘌呤的供應,部分省份採取了措施。例如,7月18日,山東省衛計委發佈通告,宣稱通過協調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應急調撥等方式,巰嘌呤可正常供應。

2017年6月27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8部門發佈《關於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完善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清單管理制度、建立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分級聯動應對機制以及實行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分類精准施策三項重點任務措施。

今年8月,《短缺藥品和原料藥經營者價格行為指南(徵求意見稿)》正式公佈。

浙江浙北藥業有限公司當前也通知廠方恢復生產巰嘌呤片,預計2017年11月底會在廣州當地藥房上市。

綜合 | 中國政府網 澎湃新聞 北京青年報 中國之聲

天津廣播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歡迎分享轉發

轉載須注明來源天津廣播(ID:audiotj)

網名為“地瓜爸爸”的一名白血病患兒父親代表諸多家長參加了座談會。他分析認為,像巰嘌呤這種短缺藥的斷供,不是近期才有的現象。而究其原因,就是用量小、價格低,企業沒有生產的動力。

這位患兒家長建議,中央相關的主管部委,可以考慮為這些藥物指定一些定點的生產廠家,並以多種形式補貼生產企業,以提高企業的生產積極性。

巰嘌呤只是諸多短缺救命藥的一種

不止是巰嘌呤片,近些年來不少廉價藥品已經退出市場。去年11月,媒體報導了治療重症肌無力的“溴吡斯的明”藥物,出現全國範圍內短缺的現象。這種病的臨床特徵表現是骨骼肌無力,容易疲勞,睜不開眼皮,咽不下食物,慢慢地呼吸也會變得困難。據專業機構估計,我國的重症肌無力患者人數,在65萬以上。雖然目前,這個病還不能完全治癒,但可以通過治療,適當緩解症狀。

由於價格便宜、藥效不錯,溴吡斯的明成了這類患者的最佳選擇。但去年五六月份,這種藥卻出現了持續半年多的斷供。

全國唯一一家生產企業——上海中西三維藥業有限公司的党辦主任劉瀾說:

我們公司在例行品質回顧的工作的時候,發現溴吡斯的明溶出度的一個指標發生了波動,雖然不涉及到產品的安全,但是對那個患者高度負責的精神,主動實施不分批次產品的市場召回。因此,造成市場暫時性的供應不足。

”有關部門已出臺相關政策

為了保障巰嘌呤的供應,部分省份採取了措施。例如,7月18日,山東省衛計委發佈通告,宣稱通過協調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應急調撥等方式,巰嘌呤可正常供應。

2017年6月27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8部門發佈《關於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完善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清單管理制度、建立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分級聯動應對機制以及實行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分類精准施策三項重點任務措施。

今年8月,《短缺藥品和原料藥經營者價格行為指南(徵求意見稿)》正式公佈。

浙江浙北藥業有限公司當前也通知廠方恢復生產巰嘌呤片,預計2017年11月底會在廣州當地藥房上市。

綜合 | 中國政府網 澎湃新聞 北京青年報 中國之聲

天津廣播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歡迎分享轉發

轉載須注明來源天津廣播(ID:audiotj)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