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趵突泉是怎麼形成的?我們聊聊原理!

關於這個問題, 其實是一個水文地質學的專業內容, 首先, 趵突泉在水文地質學上劃分為上升泉類型, 而上升泉定義為:承壓含水層的水頭高出地表的條件下, 地下水沿裂隙或孔隙上升, 冒出地表所形成的泉。

趵突泉

這裡所說的承壓水指的是充滿兩個隔水層之間的含水層中的地下水, 簡單來說就如高處水塔裡引流的水管, 由於高度原因, 可直接將水壓如高層建築物, 供人們使用, 管道裡的水就是有壓力的水, 地下承壓水也是這個意思, 兩個隔水層就如同管道壁。

上升泉形成原理

為了方便你的理解, 我們來做個比喻:趵突泉(屬於上升泉)形成的原理, 就像倒虹吸管、聯通器原理一樣, 從高的一端注入水, 低的一端(即趵突泉泉眼位置)就往上冒水, 由於重力作用和水路壓力傳導阻力, 泉口噴湧水位永遠達不到高端水位。 如同上圖所示, 泉的位置則是趵突泉(屬上升泉)形成的條件位置。

下來我們以著名的濟南為例, 結合濟南具體情況做一下分析, 濟南山區主要傾斜的石灰岩層組成的, 而平原底部為岩漿岩基底。 這裡石灰岩有裂隙為導水層, 即地下水能自由運移, 而岩漿岩緻密為隔水層, 地下水流到這裡後碰到岩漿岩的阻擋就流不過去了。 岩漿岩上又覆蓋著一層不透水的粘土層, 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 這些被攔阻的大量地下水憑著強大的壓力, 從地下的裂隙中湧上地面, 形成了趵突泉。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幫助大家理解這一問題!我們下期再見!

聲明:其他媒體請勿私自轉載!

其他精彩文章(點擊可查看):

地球由地殼,
地幔, 地核這幾個圈層構成!是如何劃分出來的?地球總面積是多少?總重量是多少?

關注地質知識分享局, 每天都有地質小知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