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努力打造深度接軌上海示範區,為浙江這塊創新“試驗田”點贊!

嘉善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東北部、江浙滬兩省一市交匯處, 地處長三角城市圈核心地帶。 作為全省“大灣區”“大通道”戰略謀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嘉善充分發揮緊鄰上海的區位優勢和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建設的戰略優勢, 努力打造浙江省接軌上海的“橋頭堡”。

自今年5月嘉善縣獲批列入省級高新園區創建名單以來, 全縣上下迅速行動, 調動各方力量, 整合利用各種資源, 聚焦主導產業, 健全組織架構, 出臺扶持政策, 加大招商力度, 堅決打好高新園區建設攻堅戰, 推進高新園區發展成為承載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載體。

種好“試驗田”

打造體制改革先行區

嘉善縣發揮高新園區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作用, 在發展理念、發展模式、體制機制等方面大膽創新,

力爭在新一輪競爭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

健全組織架構。 成立創建省級通信電子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工作領導小組, 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執行組長, 成員由縣發改局等33個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科技局, 縣科技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 並專門增加兩個事業編制負責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籌備成立高新園區管委會, 增加領導職數和專職人員, 負責園區日常運營、管理和公共服務工作。

創新管理體制。 建立“小機構、大服務”的管理和服務體系, 加強土地供給、招商引資、企業服務、技術創新、創業中心(孵化器)等方面的管理與服務職能, 實行一個視窗對外的集中管理模式,

提高內部行政效率, 營造高效、精簡的行政服務環境。

加大政策支持。 召開振興實體經濟暨高新園區建設動員大會, 出臺科技、人才和振興實體經濟等若干政策, 列入國家、省級高新園區創建主體的分別獎勵300萬元、100萬元, 動態考核列前10名的分別獎勵50萬元、20萬元;縣外高新技術企業遷移或投資到高新園區的可享受15%稅收減免政策等。 制定高新技術企業用地保障實施方案, 優先保障高新園區用地, 今年已完成高新技術企業專案供地7宗, 面積409畝。 創新財政資金扶持方式, 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 綜合運用產業引導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 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高新園區科技研發、技術改造、公共平臺、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等。

打好“高新牌”

打造產業轉型示範區

嘉善縣根據高新園區現有產業基礎, 找准主攻方向, 集中抓好主導產業, 打通產業鏈條, 努力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現代特色產業。

加快專案建設進度。 創新完善重大專案服務機制, 健全縣領導聯繫重點專案制度,加快富通、富鼎、鎧嘉、愛德曼氫能源等重大專案的推進速度,以大專案引領大產業。推動存量提升,建立園區企業資料庫,確定一批“獨角獸”企業培育目標,鼓勵企業實施“機器換人”“兩化融合”重點專案,全面提升園區產業發展層次和水準,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完善招商選資機制。推進要素資源統籌,加強要素資源對招商引資的有效引導和支持,加大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引育力度,今年新引進格科微電子、晨亨科技等重大專案。

突破招商選資重點領域。緊緊抓住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大機遇,聚焦通信電子、精密機械、節能環保等產業,找准與上海重點發展產業的契合點,突出產業鏈關鍵環節和缺失環節,主動承接優質專案向嘉善高新園區平行轉移。探索發展“飛地”經濟,在上海等創新資源富集地區設立創新中心,招引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吸引高端人才、團隊入駐。

優化招商選資綜合環境。嘉善大力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開展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不斷完善“臨滬新城、效率嘉善”軟環境品牌建設,為項目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的貼心服務。推廣應用企情線上系統,深化“一個專案、一名領導、一支隊伍、一抓到底”的服務機制。

點燃“新引擎”

打造創新創業核心區

嘉善縣把創新作為引領高新園區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提升創新能力,推進科技創業基地建設,進一步發揮高新園區在經濟轉型升級中的集聚、 輻射和帶動作用。

加強創業孵化服務。整合國家級科創中心、省級特色小鎮歸谷智造小鎮、省級服務業集聚區高鐵新城等創新平臺,規劃建設嘉善科技新城,進一步完善“苗圃-孵化-轉化-產業化”創新鏈條。完善孵化機構發展規劃佈局,加快眾創空間、孵化器建設,今年新增省級眾創空間備案2家、市級眾創空間備案1家。

加強成果轉化服務。成功列入浙江省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首批示範單位,圍繞打造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目標,引進浙江工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浙江科技開發中心、上海技術交易所等機構建立技術轉移分中心(協同創新驛站),推進科技大市場建設,完成技術合同交易登記99項、金額1.7億元。

加強科技金融服務。探索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帶動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投向園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在4家銀行開展科技銀行業務,設立科技銀行信貸風險補償基金,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探索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區域子基金,推動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完成專利權質押登記額7218萬元。

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承辦了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浙江賽區電子資訊行業決賽,30家成長型和初創型企業彙聚嘉善參加大賽;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大賽,4家縣內企業進入全國行業總決賽,科比特獲得先進製造全國行業總決賽初創組冠軍,取得歷史性突破。舉辦“夢想中國·智匯嘉善”創新創業大賽,來自全球314個項目參賽,吸引5個優質項目落戶嘉善。

編輯:甘玲 校對:何飄飄 徐璐璐 施洋洋

健全縣領導聯繫重點專案制度,加快富通、富鼎、鎧嘉、愛德曼氫能源等重大專案的推進速度,以大專案引領大產業。推動存量提升,建立園區企業資料庫,確定一批“獨角獸”企業培育目標,鼓勵企業實施“機器換人”“兩化融合”重點專案,全面提升園區產業發展層次和水準,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完善招商選資機制。推進要素資源統籌,加強要素資源對招商引資的有效引導和支持,加大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引育力度,今年新引進格科微電子、晨亨科技等重大專案。

突破招商選資重點領域。緊緊抓住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大機遇,聚焦通信電子、精密機械、節能環保等產業,找准與上海重點發展產業的契合點,突出產業鏈關鍵環節和缺失環節,主動承接優質專案向嘉善高新園區平行轉移。探索發展“飛地”經濟,在上海等創新資源富集地區設立創新中心,招引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吸引高端人才、團隊入駐。

優化招商選資綜合環境。嘉善大力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開展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不斷完善“臨滬新城、效率嘉善”軟環境品牌建設,為項目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的貼心服務。推廣應用企情線上系統,深化“一個專案、一名領導、一支隊伍、一抓到底”的服務機制。

點燃“新引擎”

打造創新創業核心區

嘉善縣把創新作為引領高新園區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提升創新能力,推進科技創業基地建設,進一步發揮高新園區在經濟轉型升級中的集聚、 輻射和帶動作用。

加強創業孵化服務。整合國家級科創中心、省級特色小鎮歸谷智造小鎮、省級服務業集聚區高鐵新城等創新平臺,規劃建設嘉善科技新城,進一步完善“苗圃-孵化-轉化-產業化”創新鏈條。完善孵化機構發展規劃佈局,加快眾創空間、孵化器建設,今年新增省級眾創空間備案2家、市級眾創空間備案1家。

加強成果轉化服務。成功列入浙江省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首批示範單位,圍繞打造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目標,引進浙江工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浙江科技開發中心、上海技術交易所等機構建立技術轉移分中心(協同創新驛站),推進科技大市場建設,完成技術合同交易登記99項、金額1.7億元。

加強科技金融服務。探索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帶動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投向園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在4家銀行開展科技銀行業務,設立科技銀行信貸風險補償基金,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探索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區域子基金,推動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完成專利權質押登記額7218萬元。

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承辦了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浙江賽區電子資訊行業決賽,30家成長型和初創型企業彙聚嘉善參加大賽;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大賽,4家縣內企業進入全國行業總決賽,科比特獲得先進製造全國行業總決賽初創組冠軍,取得歷史性突破。舉辦“夢想中國·智匯嘉善”創新創業大賽,來自全球314個項目參賽,吸引5個優質項目落戶嘉善。

編輯:甘玲 校對:何飄飄 徐璐璐 施洋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