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個帥小夥的“浙大”基因不得了!外公外婆畢業于浙大,還有個傑青老爸!

如果你的外公外婆是國內名校畢業生?爸爸不僅是專家教授, 還是國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此時的你會選擇——

還是會選擇——

對於剛剛進入大一、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的新生羅凱聞來說, 祖輩和父輩的“學霸”光輝並沒有遮擋住他追尋科學夢想的腳步——“我要成為一名站在世界舞臺中央的傑出科學家!”

“玉泉實驗室的瓶瓶罐罐吸引了我, 我來到浙大是一種必然”

羅凱聞的外公外婆是浙江大學1959級無線電系真空專業的學生,

畢業後, 被分配到了長春光機所從事光學儀器相關工作。 在凱聞小時候, 外公就會拿著放大鏡, 給他科普光學的知識。 等他放學後, 更是會給他準備“定製版”算術題。

他的父親則是在浙大化工系完成了本科到博士階段的全部學業, 並留校任教, 直至今日。

小時候, 家住求是村的羅凱聞會常常去玉泉校區玩耍。 因為父親的實驗室和辦公室在同一層樓, 所以他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實驗室的“小常客”——“進到實驗室, 看到了很多瓶瓶罐罐,

還有各種實驗儀器, 就覺得特別厲害。 ”

當時, 實驗室學生“惡作劇”, 在玻璃移門上貼了“內有H2O,禁止入內”的標誌, 這可嚇壞了小凱聞, “我以為那是危險品!”

從學校回家, 凱聞還會和自己的父親一起編科學故事。 比如月亮為什麼有陰晴圓缺。 “因為月亮上的月亮兔想吃年糕, 要種稻子。 稻子一個月就變黃了, 月亮兔每天割一點, 就有盈虧了。 ”

就是在這樣一個輕鬆的環境中, 羅凱聞潛移默化地感受科學的魅力。 “我想做大事, 去做傑出的科學研究。 ”凱聞說。

婉拒父親的好意, 獨立暢遊生物醫學的世界

什麼是傑出的科學研究?這個問題, 年輕的凱聞了然於胸。

“爸爸想我學化工, 但我對生物醫學更感興趣。 ”他沒有一味地依賴父親在學界的光環, 而是選擇一個全新的領域, 去探索, 去追尋。

在凱聞眼裡,生物醫學是做基礎研究,它能解決人類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問題——如何維繫健康、延長壽命。“把生物知識應用到醫學實踐,它能起到交叉學科應有的橋樑作用。”

為了更好地學習世界領先的生物醫學技術,他在深思熟慮後,選擇了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這裡既有專業水準的國際教師,也有與國際接軌的教學方式,全英文的授課環境還能讓學生提前適應國外高校的生活。

而在專業的學習之外,凱聞還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些書目閱讀。“要成為生物醫學方面的領袖人才,不僅僅要做研究者,還需要觀察世界發展的變化,承擔大任。”

除了專業書,他還“吃”書——不僅“吃”五萬多字、兩百多頁的英文原著 The Outsider,暑假期間還吃700多頁英文版的《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最近還“吃完了”《動物莊園》,並且樂在其中。

英文版《動物莊園》

他還對社會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它很有趣,通過邏輯的方法,試圖找到社會運行的規律。”

高考英語141分,仍堅持每天英語打卡

如今,全英文授課、寫作業對於凱聞來說已是小菜一碟。但小時候的他,也是英語聽力、口語困難戶。

凱聞所做的報告手稿

為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準,從小,他的父親就會給他講英語故事,到了初中,就開始背誦《新概念英語》。從第二冊到第四冊,凱聞幾乎把所有文章都印在了腦海裡。

因為長期堅持英語閱讀,他的英語水準突飛猛進。初二時做中考卷,120分的滿分,他僅僅丟了3分。到了高考,150分的滿分試卷,他更是拿下了141分的高分。

“但我口語還是不好,所以現在也在瘋狂地練習。”在浙江大學海甯國際校區,

他創立了一個英語社團,帶著外國朋友學中文,也給自己增加練習口語的機會。從開學初算起,他們已經舉辦了十幾次的活動:英文版《見字如晤》、全英文中秋節派對……他自己的扇貝打卡記錄,已經堅持了129天。

談到未來的規劃與理想,凱聞興致勃勃地說:“希望通過這幾年夯實基礎,到大四能夠充分發揮聯合學院的優勢,聯繫教授,到諸如麻省理工這樣的世界名校做畢業設計。之後的學術之路順水推舟,在高等學府中尋找自己的天地。”

“後續可能會留在國外做研究,但我一定會找機會回國,回到浙大,做一名教授,這樣一生就完美了。”當說到這裡,他的臉上浮現出幾分害羞的笑容。

本文作者:周亦穎

部分內容整合自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微信公眾號《人物|第三代浙大學子羅凱聞同學和他的“浙大情結”》

本文編輯:陳彪

在凱聞眼裡,生物醫學是做基礎研究,它能解決人類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問題——如何維繫健康、延長壽命。“把生物知識應用到醫學實踐,它能起到交叉學科應有的橋樑作用。”

為了更好地學習世界領先的生物醫學技術,他在深思熟慮後,選擇了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這裡既有專業水準的國際教師,也有與國際接軌的教學方式,全英文的授課環境還能讓學生提前適應國外高校的生活。

而在專業的學習之外,凱聞還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些書目閱讀。“要成為生物醫學方面的領袖人才,不僅僅要做研究者,還需要觀察世界發展的變化,承擔大任。”

除了專業書,他還“吃”書——不僅“吃”五萬多字、兩百多頁的英文原著 The Outsider,暑假期間還吃700多頁英文版的《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最近還“吃完了”《動物莊園》,並且樂在其中。

英文版《動物莊園》

他還對社會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它很有趣,通過邏輯的方法,試圖找到社會運行的規律。”

高考英語141分,仍堅持每天英語打卡

如今,全英文授課、寫作業對於凱聞來說已是小菜一碟。但小時候的他,也是英語聽力、口語困難戶。

凱聞所做的報告手稿

為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準,從小,他的父親就會給他講英語故事,到了初中,就開始背誦《新概念英語》。從第二冊到第四冊,凱聞幾乎把所有文章都印在了腦海裡。

因為長期堅持英語閱讀,他的英語水準突飛猛進。初二時做中考卷,120分的滿分,他僅僅丟了3分。到了高考,150分的滿分試卷,他更是拿下了141分的高分。

“但我口語還是不好,所以現在也在瘋狂地練習。”在浙江大學海甯國際校區,

他創立了一個英語社團,帶著外國朋友學中文,也給自己增加練習口語的機會。從開學初算起,他們已經舉辦了十幾次的活動:英文版《見字如晤》、全英文中秋節派對……他自己的扇貝打卡記錄,已經堅持了129天。

談到未來的規劃與理想,凱聞興致勃勃地說:“希望通過這幾年夯實基礎,到大四能夠充分發揮聯合學院的優勢,聯繫教授,到諸如麻省理工這樣的世界名校做畢業設計。之後的學術之路順水推舟,在高等學府中尋找自己的天地。”

“後續可能會留在國外做研究,但我一定會找機會回國,回到浙大,做一名教授,這樣一生就完美了。”當說到這裡,他的臉上浮現出幾分害羞的笑容。

本文作者:周亦穎

部分內容整合自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微信公眾號《人物|第三代浙大學子羅凱聞同學和他的“浙大情結”》

本文編輯:陳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