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椎管內腫瘤,手術治得好嗎?

雖說大部分的椎管內腫瘤是良性的, 但如果任其發展, 還是會在脊髓、椎管那樣狹小的空間裡鬧出點亂子來的, 比如疼痛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肢體麻木、運動障礙越來越重, 大小便慢慢的也控制不住了, 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所以, 發現椎管內腫瘤, 就要及時手術切除。

一般來說, 多數良性的腫瘤, 如神經鞘瘤、脊膜瘤, 以及一部分室管膜瘤等, 手術切除後可以治癒;而對於惡性的腫瘤, 比如脊髓膠質瘤、星形細胞瘤, 以及轉移而來的椎管內腫瘤, 一部分淋巴瘤等, 手術切除後, 為防止腫瘤死灰復燃, 往往還需要後續的放化療或者其他輔助治療。

而且, 針對不同部位的椎管內腫瘤, 手術方式也不盡相同。 多數腫瘤由於要清掃乾淨, 往往需要在顯微鏡下進行手術操作, 這與所謂的微創概念是不同的。 微創的概念往往是指切口小, 而顯微鏡下手術是為了盡可能清掃腫瘤細胞,

並保護神經和血管, 有的可能切口小, 有的可能需要大一點的切口。

針對不同位置的腫瘤, 手術的難度和風險也有所不同, 如果腫瘤長在脊髓裡邊, 往往手術的難度較大;如果是脊髓外甚至是硬脊膜外的椎管內腫瘤, 往往手術的難度會小一點。 若腫瘤長在頸椎節段, 手術的風險就較大, 若腫瘤長在腰骶段, 手術的風險稍微小一點。

為了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除了採用顯微鏡技術, 還會採用神經電生理監測防止損傷神經。 因此, 這類手術比較安全, 至於術後有可能出現的癱瘓或者大小便失禁的情況, 多數與腫瘤的生長位置和性質有關。 一般來說, 手術將腫瘤切除乾淨之後, 患者的症狀就會逐漸緩解。

一般術後複查核磁就可以判斷腫瘤是否切除乾淨。 但是並不是要一味地追求全切, 而不注重保護神經和血管;否則患者術後就會出現神經功能損害。

椎管內腫瘤一旦確診, 一般都是先採用手術治療的, 然而, 有的患者害怕上手術臺, 就覺得用伽馬刀照一照, 同樣可以殺死腫瘤細胞。 其實, 由於椎管空間較小, 放射線很容易傷及附近的脊髓和神經根, 一般手術後有殘留腫瘤病灶的, 或者復發的腫瘤, 才能適當考慮用伽馬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