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沈華清:通識教育應建立專業研究與其他專業的連線性關係

查一下詞條, 我們不難知道“通識教育”的由來和目的, 通識教育于大學來說, 必須通過通識課程的安排來體現其教學目標。 但是, 我們看一下當下的通識教學的內容和方式, 問題已經不是通識教育要不要的問題, 而是教什麼和怎麼教的問題。 現在中國幾乎每個大學都設立了通識課程, 甚至是核心通識課。 但是, 從課程的內容來看, 大體上也就是一個專業課程的普及版或精簡版。 基本原則就是理工學生讀點文科、社科, 文科、社科讀些理科的科普版。 這有點類似, 你買了一件唐裝, 配個西褲;或者是裡面穿個比基尼,

外面套個中山裝一樣。

通識教育的目的在於“通”和“識”兩字上。 在先秦的諸子百家時代, 道統是學問的根本, 好像就不存在于先人的問題之中。 但是, 通識之“通”是什麼呢?通的應該是文理不同的思路方式, 而不是通曉所有的知識內容。 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

同時也必須意識到我們必將進入人工智慧的時代, 記憶資訊不是人類學習的最終目的, 知識不可能被我們個體全部掌握, 那麼, “通”就是在於實現用少一些的時間來舉一反三的能力。 那麼, 識又是什麼呢?簡體字已經無法知曉字意了, 看看繁體“識”, 我們可以不難明白, “識”是關於言和音之間的分辨能力的表示。 這裡的言和音, 應該是表示一種近似事物之間的分辨, 言和音都是意的載體。 “識”應該是一種認知和分辨的能力。 當然作為一個連接起來的“通識”, 具有共同概念上的一種知識能力, 而不是知識, 即使論及知識本體, 那也是隨時代而變化的“常識”。

對於現代學生來說, 大部分都生活在城市中, 長於互聯網時代, 對於知識性的文本瞭解或閱讀其實不少於我們的時代, 只是看的東西不同而已。 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他們的生活實踐已經被少子化、住校制、外賣等新時代的生活模式所瓦解, 過去作為“常識”的事情, 在現在孩子身上也不再是具備的能力。

因此, 實踐技能的訓練往往就被排除在學習之列, 生活實踐不僅是一種技能的掌握, 更是人與人感情紐帶的建立過程。 我們不難發現, 現在的孩子已經不會與自己的父母有共通的點了, 因為現代的互聯網已經牢牢掌控了我們的眼睛, 使得我們已經看不見現實世界的細節了, 讀得到虛擬世界的言, 聽不到真實生活的音。 這就是“識”能力喪失的開始, 所以, 我們常感歎現在的孩子“五穀不分”了。 識能力的重新塑造在於個體動手能力的生活實踐性和動手參與意識的培養, 這不是說高大上的文化知識不重要, 而是說, 只有實踐使得學過的知識得到切身的體悟。 如果一種知識, 不與實踐或事件體驗相結合, 那麼,
遺忘也是轉眼之間的事情。 “把知識還給老師了”就是知識沒有得到體悟而遺忘的感歎, 這是人人上學後的深切體會。

也許有人會借用愛因斯坦的格言說, 教育就是你忘記了所學的知識留下的東西。 那麼, 這又是什麼呢?無疑, 第一該是教養, 第二, 莫過於融通的思維方式。 在古人眼裡,就是孔子的問道,老子的道。莊子就在他的那個時代指出“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也許道術分就分了,分的目的是什麼,分是為了認識世界的方法,但是不是世界的本體。如果沒有最後融通合用的思想,那麼我們只是做一個“盲人”的摸“象”認識,但是一個盲人應該理解另一個盲人的認識方式。你要以自己學得的方式理解他們學習的方式,理解其他學科的學習方式,這是道的本質。這裡的記憶本身已經不是知識本體了,而是對世界整體的高階的思維方式的問題。道是一陰一陽,於人的認識而言,是兩向一體的思維方式。通的目的就類似於孔子的問道,問道訓練就是可以在你忘掉專業之後,可以改行從業,快速融入的一種能力,是融會貫通的基礎訓練。學生求學,不止於立命層面的技,而懂得融通,融通也是借鑒的基礎,才會意識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才會明瞭“功夫在詩外”的無用之用的意識。

試想,一門心思專研自己專業,不問其他知識體系的,又有幾人能勝任通識的教學?只關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專業有責任擔當嗎?如果一個哲學老師不關注社會事件、不關注科技進步,能講到理工的方法論去嗎?如果一個文學的教授不懂理科思維,能講清楚“草船借箭”中諸葛亮的知識和能力儲備嗎?我看,學生很難從中獲得與自己的知識範疇或思維方式相關的連結關係,也就是沒有找到融通的點。如果通識教學只是在知識補充上出發,那麼,通識永遠難通。因為,在學生眼裡,這只是兩個門類或兩個學科的知識而已,網上搜一下也就可以了。在這個時代,知識不是知和識的結合過程,而變成了information了。人的大腦結構就是設計用來簡化記憶的,記憶不是人最擅長的,那是電腦的長項。

當下教學最本質的問題在於教育群體,往往都覺得自己的專業知識很重要,而恰恰忘記了學生的學習時間是額定而有限的,他們也就是四年,每天也就是8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莊子在“養生篇”裡也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也就是莊子知“道”的意義所在。其次,教育從業者也常常忘記了學術不是一樣的,“學” “術” 是學問與實踐,是知與行,就如言與音,不是性質一樣的事情。當下大部分的通識教學內容沒有多少在知識融通上面著力思考教學方式的改變,只不過多了幾門課程而已,只是“學”的擴充而已,沒有“術”層面的掌握,就不可能有“識”的增強。如果不能融通各專業之間的方法論和知識點之間的連結關係,那麼通識必然不通,認識就限於專業知識點而已,既不能為其他專業者提供思想借鑒,也不能為他們提供方法論探索、啟發想像力,也沒有專業實踐體驗。

因此,通識教學的設計應該從專業領域的知識出發,從專業的研究出發,著力於與其他專業的一種跨學科的橋樑的架構探索,著力於專業研究對非專業者的影響和連線性關係的建立和探索,而不是就事論事的專業內人士的知識和學術方法傳授。教學必須因“材”施教,設計課程必須基於對這些學習的物件是所謂的非專業或它專業學生已有知識基礎的理解和考量。

通識教育在於融通的本質,在於將專業與專業之間的藩籬打破,而代之以思維方式的融合,代之以文化本質的探索思考,代之以疑問和求證的精神培養,代之以具身教育的借鑒和啟發。通識教育的目的正如馬一浮在浙大歌詞中寫到“思睿觀通”的境界,如果教師自身不能明晰“通識”的語義,那麼,就難以跨出專業思考設計通識課程的脈絡和教學方式。我們的教師若不通中西,也不識古今,能通識否?全人的教育不是要把各種專業知識塞給學生,而是讓他們學會融會貫通的思維方式理解專業之間的關聯,用關聯的思維去探索世界。格物致知,去格存識。

本文作者:沈華清,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編輯:浙大微訊社 倪瑜懌

在古人眼裡,就是孔子的問道,老子的道。莊子就在他的那個時代指出“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也許道術分就分了,分的目的是什麼,分是為了認識世界的方法,但是不是世界的本體。如果沒有最後融通合用的思想,那麼我們只是做一個“盲人”的摸“象”認識,但是一個盲人應該理解另一個盲人的認識方式。你要以自己學得的方式理解他們學習的方式,理解其他學科的學習方式,這是道的本質。這裡的記憶本身已經不是知識本體了,而是對世界整體的高階的思維方式的問題。道是一陰一陽,於人的認識而言,是兩向一體的思維方式。通的目的就類似於孔子的問道,問道訓練就是可以在你忘掉專業之後,可以改行從業,快速融入的一種能力,是融會貫通的基礎訓練。學生求學,不止於立命層面的技,而懂得融通,融通也是借鑒的基礎,才會意識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才會明瞭“功夫在詩外”的無用之用的意識。

試想,一門心思專研自己專業,不問其他知識體系的,又有幾人能勝任通識的教學?只關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專業有責任擔當嗎?如果一個哲學老師不關注社會事件、不關注科技進步,能講到理工的方法論去嗎?如果一個文學的教授不懂理科思維,能講清楚“草船借箭”中諸葛亮的知識和能力儲備嗎?我看,學生很難從中獲得與自己的知識範疇或思維方式相關的連結關係,也就是沒有找到融通的點。如果通識教學只是在知識補充上出發,那麼,通識永遠難通。因為,在學生眼裡,這只是兩個門類或兩個學科的知識而已,網上搜一下也就可以了。在這個時代,知識不是知和識的結合過程,而變成了information了。人的大腦結構就是設計用來簡化記憶的,記憶不是人最擅長的,那是電腦的長項。

當下教學最本質的問題在於教育群體,往往都覺得自己的專業知識很重要,而恰恰忘記了學生的學習時間是額定而有限的,他們也就是四年,每天也就是8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莊子在“養生篇”裡也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也就是莊子知“道”的意義所在。其次,教育從業者也常常忘記了學術不是一樣的,“學” “術” 是學問與實踐,是知與行,就如言與音,不是性質一樣的事情。當下大部分的通識教學內容沒有多少在知識融通上面著力思考教學方式的改變,只不過多了幾門課程而已,只是“學”的擴充而已,沒有“術”層面的掌握,就不可能有“識”的增強。如果不能融通各專業之間的方法論和知識點之間的連結關係,那麼通識必然不通,認識就限於專業知識點而已,既不能為其他專業者提供思想借鑒,也不能為他們提供方法論探索、啟發想像力,也沒有專業實踐體驗。

因此,通識教學的設計應該從專業領域的知識出發,從專業的研究出發,著力於與其他專業的一種跨學科的橋樑的架構探索,著力於專業研究對非專業者的影響和連線性關係的建立和探索,而不是就事論事的專業內人士的知識和學術方法傳授。教學必須因“材”施教,設計課程必須基於對這些學習的物件是所謂的非專業或它專業學生已有知識基礎的理解和考量。

通識教育在於融通的本質,在於將專業與專業之間的藩籬打破,而代之以思維方式的融合,代之以文化本質的探索思考,代之以疑問和求證的精神培養,代之以具身教育的借鑒和啟發。通識教育的目的正如馬一浮在浙大歌詞中寫到“思睿觀通”的境界,如果教師自身不能明晰“通識”的語義,那麼,就難以跨出專業思考設計通識課程的脈絡和教學方式。我們的教師若不通中西,也不識古今,能通識否?全人的教育不是要把各種專業知識塞給學生,而是讓他們學會融會貫通的思維方式理解專業之間的關聯,用關聯的思維去探索世界。格物致知,去格存識。

本文作者:沈華清,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編輯:浙大微訊社 倪瑜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