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道教養生之養心腦血管為何一定要養性?

從今天開始會給大家講解養五臟六腑的知識, 在道教和傳統養生中一向認為養心是養生之本!而這養心在道教又叫修性, 拿今天的話說是人的性格和思想, 傳統認為怒則傷肝, 思多傷脾, 悲憂多傷肺, 恐驚則傷腎, 喜多傷心。 莊子說:“夫哀莫大於心死, 而人死亦次之。 ”可以說養生能不能成功, 主要在於養性, 所以本期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養性。

一 養慈悲之心

年輕人想養生很少, 中年人養生多是因為覺得衰老, 老年人想養生, 一個是為了自己快樂, 二個是為了不給後輩添麻煩。

中國人常說相由心生,

人在四十歲以後表現出來的相貌是他的心相, 一個刻薄的老人和慈祥的老人大部分人一眼都看得出。

如果不重養慈老人也好, 年輕人也罷都會禍害一家。 你想啊!家中老人不走正路不生仁慈, 家中的孩子也難走正路。 由此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於殃。

《禮記·中庸》引孔子:“故大德……必得其壽。 ”凡心有慈, 心有感恩之心, 則心多圓滿, 少有憤恨, 此是養性之根。

二 養赤子之心

拿今天的話說叫有年輕的心, 才有年輕的身體。 就拿吃飯睡覺來說, 餓了的小孩來說吃飯就是吃飯!半點也不會分心。 在今天很多人吃飯, 嘴中要說話, 心中要算計, 眼睛要看畫, 這樣如何吃的好了?

在生活習慣上老人和小孩最大的不同在於睡眠, 小孩子睡著了打雷也不會醒, 老人睡眠多淺, 隨便就被驚醒了。 《黃帝內經》中說:“夫衛氣者, 晝日常行于陽, 夜行于陰, 故陽氣盡則臥, 陰氣盡寤。 ”人如果在白日陽氣不振, 在夜晚陽氣就難盡, 如此夜間難眠。

解決方法就是赤子之心, 學習年輕人的好奇心,

多為自己白天找點事, 如果白天很忙, 晚上一定睡的香。

三 養清淨之心

高道陶弘景留下的《養性延命錄》中說:“養性之道, 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視、久聽、莫強食飲, 莫大沉醉, 莫大愁憂, 莫大哀思。 ”

簡單來說人的身體差了, 身心不可過於勞累, 要時常清淨順其自然,

如果覺得精神不振就要休息, 坐累了就走走, 眼睛累了就別看了, 莫要強行驅使。

養心之法簡單來說就這三個方面, 但如要養心腦血管, 還需做到三少四多。

一 少滋味, 傳統認為食物的本味是大味, 如要養心腦血管, 最好是少鹽油鹽。

二 少肥膩, 《黃帝內經》中說:“高粱之變,

足生大丁, 受如持虛。 ”傳統養生認為長期吃肥膩食品的人特別容易得病, 如人本身心腦血管不好, 最好是杜絕肥膩甜味食品。

三 少熬夜, 傳統認為人身體自有生理週期, 如強行違背則身體難以排毒, 長期如此毀壞血管。

一 多散步, 心腦血管有問題的人不宜劇烈運動, 最宜在安靜優美的地方多散步緩解, 也可打八段錦和太極拳。

二 多喝水, 心腦血管有問題的人多血稠, 多喝水可緩解此症。

三 朵拉筋, 民間有言筋長一寸, 命長三年, 以後會科普如何拉筋。

四 多青菜, 其實米飯和麵粉的糖度都很高, 如要養心腦血管可多吃青菜, 少吃主食。 適量補充魚肉等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的肉類。

想瞭解更多道教相關的玄學、文化、神秘故事, 請關注全真道士梁興揚

請關注全真道士梁興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