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普陀山:這座山去了3次,遊客頻繁去這個景點的原因在這!

別問我為什麼又去普陀山了, 你要是有個每次來還願都忍不住許願的媳婦, 你也會頻繁地前往普陀山、九華山、五臺山等等,

還有布達拉宮的。 那啥, 布達拉宮我都去三次了。

如果還沒去過普陀山, 而且又根本不打算去的, 一般就是兩個原因。

一個原因可能是覺得普陀山是燒香拜佛的地方, 我又不信佛, 不求神, 去那裡幹嘛?那麼你錯了, 普陀山不只是佛教名山這麼簡單, 這裡說是山, 其實就是一個海島, 除了是觀音菩薩的道場, 有海天佛國的美譽之外, 如果天氣好, 這裡的景色也是不差的。 只不過確實大部分遊客去普陀山只是燒香拜佛, 忽略了這裡美麗的風景。 而且普陀山只是舟山群島的其中的一座小島而已, 周邊的旅遊資源極其豐富, 就拿離它最近的朱家尖來說, 也有海上雁蕩的美譽, 秀岩嶙峋, 奇石林立, 異礁遍佈。 更不要說附近還有“海上蓬萊”美譽的岱山島,

“東海第二佛教名山”美譽的東海觀音山, “瀛洲仙島”美譽的衢山島, “海上香格里拉”美譽的秀山島, “海上仙山”美譽的嵊泗列島等等, 可以選擇幾個一起遊覽。 就連我我這次去的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地方, 也全都有著不為人知的絕美景色, 而這樣的地方, 在這裡有很多很多, 都等著你去慢慢地發掘。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被普陀山宰客或者說離譜物價的惡名影響, 很不喜歡這裡。 中國地方那麼大, 沒去的好地方多的是, 何必去這裡受氣。 國內去完了還有國外, 那麼多地方這輩子都玩不完, 這地方就不用考慮了。 其實這樣的想法有點極端了, 普陀山作為代表性的景點, 四面環海, 風光旖旎, 歷史悠久, 宗教氛圍濃厚, 雖然說確實商業化非常厲害, 但也還是個很值得遊覽的地方。 島上確實物價離譜, 但根本不用住在島上, 可以住在旁邊的朱家尖, 兩天時間足夠把島上大大小小的景點轉個遍, 早上坐船過來, 晚上坐船離開, 島上兩頓飯都在廟裡吃素齋, 既不耽誤時間,

沒花什麼錢, 玩得又很有特色, 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旅行也是門學問, 有些時候, 嘗試一下新的玩法, 去看看別人忽略的景色, 你會發現, 這樣的旅行, 才能真正的讓你有收穫, 而不只是單純的到此一遊。 哪怕是窮遊的旅行也是要花時間和金錢的, 同樣是既花了時間, 又花了錢, 為什麼不能讓我們的旅行獨特一點, 難忘一點, 有意思一點呢?

如果我的遊記能對你的旅行有幫助, 或者只是讓你有一點觸動, 改變了你的一點點原有的觀念和想法, 那我就會感到非常榮幸。 我建的普陀山自助遊的群, 和大家交流普陀山旅遊的住宿、餐飲、交通、景點、攝影指南、防宰注意等事項, 沒想到現在已經發展到8個群, 能幫助成千上萬的人暢遊普陀山、拜佛普陀山,

我想這也應該算是一件功德了吧。 普陀山自助遊5群 547301106, 普陀山求子群2群107508263, 普陀山進香許願還願群234925297(請根據需要選擇, 不要每個都加, 而且只加去普陀山拜佛或旅遊兩個目的網友, 所以請注明是攜程的網友, 並說明來意, 否則一律拒絕通過)。

【行程安排】

普陀山不能錯過的地方有很多,也就是普陀山的必遊景點。

作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即使不信佛,普陀山的三大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和佛頂山上的慧濟禪寺也不能錯過。普陀山還有非常著名的三寶、三石、三洞,三寶是多寶塔、楊枝觀音碑和九龍藻井,三石是磐陀石、雲扶石和二龜聽法石;三洞是潮音洞、梵音洞和朝陽洞。除此之外還有南海觀音立像、觀音跳、紫竹林、南天門等等,以及一些我認為值得一遊的景點,這些都可以包含在普陀山上的七大景區裡面。

碼頭景區:短姑道頭、短姑聖跡、海岸牌坊、南天門、龍眼泉;

西天景區:芥瓶庵、觀音古洞、二龜聽法石、磐陀石、說法台、靈石禪院、梅福庵、靈佑洞、圓通庵、銅殿、一葉扁舟石、西天門、心字石、千年古樟;

紫竹林景區:南海觀音立像、西方淨苑、觀音跳、紫竹林禪院、不肯去觀音院、潮音洞;

法雨寺景區:法雨寺(裡面九龍寶殿的九龍藻井)、楊枝庵(觀音殿后面的楊枝觀音碑)、千步沙、望海亭、大乘庵;

普濟寺景區:普濟寺、海印池、多寶塔、天華百子堂、百步沙、獅子尾巴、師石、仙人井、朝陽洞、觀日閣;

佛頂山景區:瞻佛亭、慧濟寺、刀劈石、香雲路、雲扶石、海天佛國崖、香雲亭;

梵音洞景區:祥慧庵、善財洞、梵音洞庵、梵音洞、瞻聖閣;

佛頂山索道站景區:古佛洞、天竺水庫、寶陀講寺、普門千佛寶塔、佛頂山索道。

這些包含了普陀山所有值得一遊的景點,那些會路過的小廟小庵和觀景台,就不列在內了,還有值得一去,但我沒有發現的地方也歡迎大家補充。其實還有一些我獨家發現的好地方,不屬於景點,但我在遊記裡面會有詳細說明,感興趣的就仔細看遊記吧,會有很多彩蛋哦。

一天時間要想遊覽完這些景點,肯定是不夠的,除非你是超人,跑得比車快,因為坐景區車沒站都要等很久,也比較耽誤時間。兩天時間遊覽這些景點正好,要是中間離島的話只要離島的時候去碼頭旁邊的一個房間簽一下票(具體位置和方式離島的時候問一下工作人員就可以了)。

【普陀山二日遊推薦行程】

普陀山上物價離譜,即使房間報價感覺不貴,但是餐飲費用不低,交通也很不方便,所以整體消費還是很高的。建議住在朱家尖,來回船票只要50元,晚上九點前都有船可以離島,很方便。在朱家尖,住宿條件好,吃住都要比島上便宜得多,味道也好很多,晚上也比島上熱鬧多了。

普陀山的行程安排兩天最合適,因為門票正好管兩天(48小時)。兩天行程可以有很多種組合,都差不太多,主要就是坐車順序和用餐時間安排好。我這次的行程因為開啟了探索模式,耽誤了時間,所以並不推薦,下面推薦的是我本來計畫的行程,安排最合理,坐車最省錢,用餐最方便。

洛伽山也是普陀山的一部分,如果是來燒香拜佛的,那一定要去(64元,18元門票+46元往返船票),可以放棄掉千步沙、觀海亭、百步沙、朝陽洞、瞻日閣等風景為主的景點。如果主要是旅行看風景,那珞珈山沒有風景,直接放棄。

【DAY1】

上島時間要早,否則趕不上慧濟寺上午10:30的齋飯。在碼頭旁邊的停車場坐景區車去佛頂山索道下站(10元),這是碼頭坐景區車所能直達的最遠的地方,這裡有寶陀講寺和普門萬佛寶塔,景色絕佳。而且可以從這裡坐索道上佛頂山(佛頂山也可以從法雨寺步行上山,再原路返回,但是耗費體力,走回頭路,不如看了寶陀講寺和萬佛寶塔後坐索道上山,再徒步下山遊覽法雨寺,比較合理)。快到終點一兩公里公里時,一定要和司機說古佛洞下車,這地方非常不錯,值得一遊,詳見後文。遊覽完古佛洞後只能步行前往寶陀講寺,好在路邊有遊覽棧道,景色絕佳,而且這裡有個非常漂亮的隱秘景點,天竺水庫。寶陀講寺遊覽完後走側門來到普門萬佛寶塔腳下的登山臺階,這裡是一定要上去的,因為萬佛寶塔所在的山坡位置絕佳,風光無限。

萬佛塔側面山坡平緩的小道下來,回到佛頂山索道下站的停車場(這裡我又去探索了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遊記裡面再細寫吧,不過要去的話肯定趕不上到慧濟寺吃上午的齋飯了),從坐索道(40元)上佛頂山景區,索道上風光不錯。佛頂山上有三個觀景台,其中兩個在索道出來進慧濟寺的之前,一個就是路邊很明顯的佛頂山觀景台,景色一般;一個就是往旁邊走一點比較隱蔽的瞻佛亭觀景台,這裡可以遠眺南海觀音。慧濟寺(香火券5元)上午的齋飯(10元)是10:30,要是前面時間抓緊的話可以趕上,吃完飯再遊覽觀景台和慧濟寺。慧濟寺後面出來,還有一個不錯的觀景台,旁邊有世界上唯一的一顆鵝耳櫪母樹,有說法這也是普陀山三寶之一。還有個刀劈石,要繞一點路,沒多大意思,然後從香雲路徒步下山,路過雲扶石、海天佛國崖、香雲亭。

佛頂山下來就是法雨寺,先遊覽千步沙和觀海亭,千步沙就是沙灘,看一眼就夠了,沒有特色。觀海亭不知道為什麼幾乎沒有人去,已經快荒廢了,這裡摩崖石刻眾多,景色特別漂亮,還是眺望整個千步沙的最佳位置,絕對值得一遊。然後去楊枝庵看普陀三寶之一楊枝觀音碑,這裡離得不遠,但比較難找,連我都迷路了。最後再遊覽法雨寺(香火券5元),因為差不多到了下午16:30齋飯(5元)時間。法雨寺感覺是三大寺裡面寺廟最有特色、最漂亮的一個,這裡有九龍寶殿,大殿頂部的九龍藻井富麗堂皇,是普陀山三寶之一。

法雨寺可以步行到普濟寺,距離不遠,途中經過大乘庵(香火券2元),也是座規模宏大的寺廟,在普陀山僅次於普濟寺和法雨寺。快到普濟寺時路過仙人井,往裡走就是朝陽洞和觀日閣,這裡雖然是看日出的,但是看看日落時分的百步沙也很美。

晚上景區車沒有了,但是海邊景色很不錯,溜達溜達很舒服,走回碼頭,還省了車票錢,可以路過短姑道頭、短姑聖跡、海岸牌坊,夜景比白天更漂亮。

【DAY2】

上島後先反向遊覽西天景區,從碼頭只能徒步去西天景區,沒有景區車,這裡景點很多,幾個觀景台也能看到不錯的景色。芥瓶庵、觀音古洞、二龜聽法石、磐陀石、說法台、靈石禪院(改造關閉)、梅福庵、靈佑洞、圓通庵、銅殿、一葉扁舟石、西天門、心字石、千年古樟等等,穿過西天景區,再走不遠就到了普濟寺。

到普濟寺(香火券5元)正好趕上10:30的齋飯(10元)。遊覽完普濟寺,外面的海印池、禦碑亭、天華百子堂、多寶塔,可以慢慢遊覽。多寶塔院永遠都不開門,但是在外面就可以看見普陀三寶之一的多寶塔,精美絕倫,名不虛傳。百步沙是普陀山景色最漂亮的地方,這裡岸邊有片礁石林立的區域,叫做獅子尾巴,非常壯觀,這裡最醒目的岩石的就是師石,佈滿摩崖石刻,也是普陀山奇石之一。

普濟寺坐景區車去梵音洞(10元),快到終點站之前有個祥慧庵,要去的可以提前下車,不過這裡沒什麼特別之處,唯一的特點就是清靜,因為沒有人來,所以也可以不來。祥慧庵出來步行去善財洞和梵音洞,距離不遠,山中幽靜。善財洞、梵音洞庵、瞻聖閣、梵音洞。

從梵音洞坐景區車(10元)回到普濟寺(香火券5元),正好是下午16:30的齋飯(10元)。普濟寺可以徒步到紫竹林,距離不遠,紫竹林禪院、不肯去觀音院和潮音洞都在一起。出來再走不遠就是著名的南海觀音,旁邊的西方淨苑和觀音跳也不要錯過。路邊有眺望洛迦山天然臥佛和不肯去觀音院全景的觀景台,非常不錯。

然後徒步去南天門,這時候時間晚了,也沒有景區車了,有小路,距離不遠,一路景色好,還非常清靜,可以體會到普陀山真正的動人之處。路過金沙海灘、新羅礁、海岸嶼,晚上沒有南天門幾乎沒有人,大觀蓬開著門,登上大觀蓬旁邊的獅子岩,上面有神奇的龍眼泉,常年有水不乾涸,這裡風景特別好,日落也特別漂亮。

【住宿餐飲攻略】

普陀山現在天價宰客的情況比較少,小宰不斷,物價高得離譜。當然很多島上的人都說物價一點也不高,那你們說不高就不高吧,反正島上的價格你們說了算。據說政府給當地人的一間店面房租金2萬,然後當地人再轉租出去租金就變成32萬了,不知道真假,要是真的的話,掙錢那麼容易,你們當然覺得物價不高了。

所以這只是我的觀點,我不建議住島上,大家隨意,沒人強迫你。朱家尖的住宿和餐飲價格都比島上便宜多了,比沈家門也要實在些。朱家尖的蜈蚣峙碼頭離普陀山更近,普陀山機場也在朱家尖,這裡交通更方便。而且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普陀山其他航線全部封航,唯有到朱家尖的航線只有能見度稍微好點就可以通航。朱家尖本身也是個美麗的海島,遊覽普陀山之餘可以順便遊覽美麗的朱家尖。

朱家尖的蓮花路是朱家尖鎮的中心,比較繁華熱鬧,住宿餐飲都集中在這裡。推薦熊兄弟川鮮樓、阿勇海鮮排擋,還有旁邊樓上就有幽閒賓館,我們來普陀山幾次都是在這裡吃住的。這幾家店老闆都是退伍軍人,在普陀山當兵的,人實在,比較在意評價和回頭客,這在普陀山以及周邊地區可不太多見。現在這裡的旅遊環境雖然比以前好一些,但因為都是做遊客生意,所以還是會有商家不在乎口碑,只做流水的,雖然不至於說是天價宰客,但是缺斤短兩,用死海鮮冒充會海鮮的是很常見的,價格也會比正常高上許多,又談不上天價,所以讓人防不勝防。

幽閒賓館也很不錯,看著不起眼,但是配置齊全,房間乾淨整潔,空調、有線電視、無線WIFI、24小時熱水,住宿條件比島上好得多,經濟實惠。這裡房間不多,需要提前預定。

如果在朱家尖吃住,就是多花上50元的往返船票,也是非常值得的。從蓮花路到朱家尖的蜈蚣峙碼頭有6公里,要是自駕來的不建議開車到碼頭,因為停車費特別高。可以把車停在蓮花路住宿賓館對面的免費停車場,雖然位置不多,但是住在這裡很容易等到位置。早起去碼頭也沒必要打車,坐公車很方便。賓館下樓走幾步就是車站,這裡叫大洞嶴車站,朱1路到碼頭,十幾分鐘,2塊錢,回來早也可以坐這個公車,晚的話就打車,司機都不打表要價30元,但我們兩天都是20元回來的,因為遊客都走了,司機要過來鎮里拉人,便宜點也願意拉。

島上用餐可以嘗嘗廟裡的素齋,既便宜又很有特色,也算是一種難得的體驗。普陀山三大寺都有素齋,法雨寺是5元,普濟寺和慧濟寺是10元,大乘庵也有,不知道多少錢。用餐時間都是上午10:30-11:00,下午16:30-17:00,一定要注意時間,錯過可就沒有了。法雨寺的素齋最便宜,但是最好吃,而且還是唯一不用自己洗碗的。我不是懶得洗碗,我唯一會做的家務就是洗碗,以我專業洗碗30年的經驗來看,讓食客自己洗碗肯定洗不乾淨,很多人都是糊弄一下,連洗滌靈都沖不乾淨。

【預覽】

冊子島月亮灣的土豪日落

夜色中的西堠門大橋

佛頂山索道旁的天竺水庫

一個星期只有兩班船的葫蘆島

可以俯瞰普陀山龍頭的佛頂山索道

暮色中遙望南海觀音立像

清晨的普陀山龍沙新村

【DAY1】舟山跨海大橋

舟山跨海大橋跨越金塘島、冊子島、富翅島、裡釣島這4座島嶼,包括金塘大橋、西堠門大橋、桃夭門大橋、響礁門大橋、岑港大橋五座大橋。過橋費110元,單單只是路過一下太不符合我的風格了。

在跨海大橋上面行駛感覺特別棒,兩旁都是茫茫大海,斜拉索雄偉壯觀,可惜的是開車沒法拍照。幾次路過都看到有跨海大橋觀景台的出口,但是幾次都是晚上走的,沒有時間和心情去看,很遺憾。

這次特意在寧波住了一晚,早起走這個跨海大橋,準備把沿途的幾個島嶼轉一轉,看看有沒有什麼值得驚喜的發現。

富翅島、裡釣島在網上幾乎沒有資料,金塘島和冊子島有少的可憐的資料,這次就去看了看,不虛此行。

第一站就是從金塘島的出口上了金塘島,這裡有西堠門大橋觀景台的路標,但我要先去大鵬島看看。那這次行程我們就從這個5毛錢的大鵬島開始吧。

你沒有看錯,從金塘島到大鵬島就是坐這個瀝鵬渡,輪渡費只要5毛錢,而且還是往返哦。雖然距離確實也很近,3分鐘左右的航程,但是這可是在普陀山附近,又是這價格,我就只能呵呵了。你也就知道普陀山要是不搞旅遊,這裡應該是什麼樣的消費了吧。

提醒一下,汽車可以20塊錢擺渡過去,我就失誤了,因為沒有資料,不知道怎麼玩,以為島很小,就沒有把車開上去,結果搞得累死了。島確實看著不大,但走起來就覺得大了,上面修了路,開車可以省點力氣。

上島後,會看見個“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的牌子和大鵬島簡介的牌子,顏色都快讓雨水淋得掉光了。啥歷史文化名村啊,估計一年也沒幾個人會來。有一條可以通車的很窄的馬路沿海邊向左通向遠方,這裡可以去太平山燈塔。看民居的話就向前沿著一條狹窄的水泥路筆直地通向島內,路的盡頭便會面臨一左一右兩個選擇。去看那些古宅就往左走。

這個大鵬島是金塘除本島以外,唯一有居住人口的獨立島嶼,總面積4平方公里,因為形似大鵬展翅,所以也叫大鵬山。

大鵬島因為比較封閉,保存了非常原始的風貌,這裡有5個村落,村村都有百年以上的古民居建築群,規模較大的有胡家、劉家、金家、楊家、沈家等大宅。

明清時期,許多大戶在這裡建起了四合院,就是大鵬人口中的“七角屋”,但這種帶有西洋式的牆體和中式圓拱庭院的老屋如今都已經開始破敗。

這裡春夏南風習習,秋天景色會更好些,冬天也不會太冷,島上盛產黃花梨、文旦、李子、蔬菜,還有海瓜子、黃泥螺、跳魚等農副產品。

化成禪寺後面的山頂,近年新建造了七層多寶佛塔,可惜我們去的時候塔院雖然開著門,但是塔身的門鎖著,無法登塔,據說登上第七層寶塔,西堠門大跨度拉索橋的雄姿可以盡收眼中。

金塘島的西堠門大橋觀景台就在金塘島進入舟山跨海大橋入口處不遠,還沒上橋之前有一大塊開闊地,這裡有個舟山跨海大橋展覽館,很大的停車場。但今天不知道什麼原因,展覽館不開放,旁邊就是觀景台,要從下面一直爬上去,登到高處,西堠門大橋的雄姿就可以一覽無遺了。

西堠門大橋是舟山跨海大橋五座大橋裡面的第二座,連接的是金塘島和冊子島,所以在金塘島和冊子島各有一處觀景台。這裡幾乎沒有遊客,估計大部分遊客都是去冊子島的那個觀景台了吧。

這裡晚上來只能欣賞夜景,白天來還可以看海景,只要是天氣好,這裡的海景也是超棒的。

西堠門大橋,顏色鮮豔,以拉索造型為主,位居目前懸索橋世界第二、國內第一,其中鋼箱梁全長位居世界第一。

繼續前行,進入舟山跨海大橋。開過西堠門大橋,就從冊子島出口離開大橋,去冊子島轉轉。冊子島因島上南嶴、北嶴兩平畈中間隔鳳凰山,形似翻開平放的書冊,所以得名。這裡是介紹資料比較多的島,因為這裡有個月亮灣景區,也就是原來的西堠門大橋風景旅遊區,所以還是有點知名度的,自駕車走跨海大橋去普陀山的,有些人會過來看看大橋全景。不著急,先去廣福寺看看。等一下你們就知道我為什麼不著急了。

廣福寺坐落在冊子北嶴上橫,前身為清康熙年間所建的白雲庵,光緒初重修後名廣福寺。據說廣福寺寺宇高大,氣勢恢弘,但我們去的時候圍牆都拆了,不知道是正在維護還是翻修。

冊子島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早在宋代就有人棲息,明初荒蕪,清康熙年間解除海禁後,漁民回遷重新建置。島上有古寺廟三座:北嶴廣福寺、南嶴妙灣廟和大曬網龍王宮,不過現在龍王宮和妙灣廟因各種原因已經廢棄或閒置了。

本來想去看看桃夭門丁家的丁光訓祖居的,據說房屋已有170餘年歷史,保存完好。但是找了一下沒有找到,時間也有點晚了,不找了,去附近海邊的港口看看桃夭門大橋吧。

這裡不是觀景台,純粹是我自己摸索過來的,無論是這個港口,港口停泊的大船,還是威武雄壯的桃夭門大橋,感覺都很不錯呦。

桃夭門大橋是舟山跨海大橋五座橋中的第三座,連接冊子島和富翅島,雙塔雙索面特大型混合式斜拉橋,顏 色素淨了點,但是也很壯觀。

為什麼不著急去月亮灣呢?一是因為準備到月亮灣看日落,時間還早,二是因為月亮灣景區可是收費的,要50元呢。要是晚一點,等景區下班了,你懂的。結果我太不著急了,來的有點晚,本來準備到月亮灣山上的觀景台看日落的,但是怕來不及,只能在旁邊的海邊看完日落再上山了。

沒有看到有大橋作為前景的日落,很遺憾,但是這日落也已經算是我看到的很

豪華的日落了。

略微有點可惜,天邊有雲,把這豪華日落給太監了。

大橋白天再好看,再藍天白雲,也還是不如夜景漂亮的,所有的大橋都是如此。

夜晚的大橋,在燈光的襯托下猶如一條火龍,橫跨在海面上,別提有多壯觀了。

說點苦逼的事,晚上景區果然下班了,門也沒關,隨便上去拍照。但是景區裡面沒有燈啊,而且整個景區是盤山而建的階梯和棧道,我媳婦當然坐車裡等我不肯上去了。

上去的時候天還挺亮,等拍完夜景天就完全黑了,下來的時候樹林中的棧道伸手不見五指,差點兒沒摔死我,最主要的是嚇死個人,可憐我這最怕鬼的強迫症啊,下次再也不敢這麼幹了。

古佛洞前的海邊,有一大片漂亮的礁石,景色不錯,有臺階可以下去玩耍,礁石上面沒有路,是完全原生態的,要注意安全。

天氣晴好,回望古佛洞所在的寺廟,巍峨莊嚴,這可是普陀山唯一出過肉身菩薩的寺院,在民國一度香火鼎盛。新中國成立後,廢棄半個世紀,如今又山門重開。

古佛洞當然就只是個自然形成的溶洞了,普陀山像這中歷史悠久,又有佛緣的古洞很多,古佛洞上面的寺院是近年重新修建的。

寺廟院子中間地下這個,就是古佛洞了,藤蔓纏繞,鬱鬱蔥蔥,從臺階可以進入古佛洞參拜或者參觀。

清末浙江麗水人仁光是這裡的開山祖師,五十四歲時到普陀山飛沙嶴東上的獅子洞修苦行,饑食野菜,渴飲岩泉,後移住到獅子洞西側的這個海蝕洞穴,自號古佛。

在九十六歲圓寂的時候,讓徒弟把自己封在缸中,三年後打開。三年後徒弟打開缸,發現肉身不壞,栩栩如生,於是塗以金漆,奉於洞中,這個洞就開始叫做古佛洞,一時傳為山中奇談。後來徒弟在洞上建庵,漸漸為人所知,於是香火大熾。

這裡就是古佛洞所在的飛沙嶴,不過不知道沙子是不是都被開採完了,這裡已經看不見什麼沙灘了,岸邊密佈都是形態各異的礁石,景色特別漂亮。

這裡發現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隱秘景點,完全是誤打誤撞。還沒走回停車場的時候看見路邊有小路通向密林,正好走煩了想看看是不是有小路可以插過去,結果就發現了這個隱秘的所在。

後來問了以後才知道,這裡叫天竺水庫,只是一個普通的水庫而已。水質清澈,天氣又好,那麼這個普通的水庫看上去就不那麼普通了。

這裡位置挺好,可以看到寶陀講寺的全景,依山而建,背靠普陀山的龍頭,非常雄偉壯觀。

普門萬佛寶塔和寶陀講寺遙相呼應,構成了這個普陀山的新景區。這裡的特點是地處普陀山的龍頭位置,景色特別好,絲毫不遜色於其他著名的景區。

走到頭是天竺山莊,這裡看著可以通往萬佛寶塔,但卻是軍事禁地,不允許通行,你懂的。還是繞個彎先去寶陀講寺吧,好在路也不遠。

寶陀講寺的建築規模不亞於普陀山的三大寺,所以也稱為普陀山的第四大寺。這裡雖然選址是在廬幹庵舊址上,但畢竟不如歷史悠久的三大寺知名,而且這裡是以講經弘法為主,不能燒香拜佛,所以香客、遊客都明顯要比三大寺少得多。

但這裡的建築非常宏偉壯觀,風格充分體現了皇家寺院的莊嚴、大氣,氣勢不凡而又精美細緻,所以還是很吸引人的。

也正是因為這裡遊客不多,所以難得的在遊客熙熙攘攘的普陀山這麼清靜。我的行程安排都是人少的地方白天遊覽,人多的地方傍晚再去,這樣玩起來比較舒服,景色看起來也會好很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

穿過天王殿,就進入了器宇軒昂的寶陀講寺之中,正中的幾座大殿圓通寶殿、普門講堂、寶陀石窟、大寶閣樓等層層遞進,直通山頂。

即使是酷暑季節來,也可以沿著寶陀講寺兩邊的長廊,從山下走到山頂,不怕烈日的暴曬。長廊的琉璃瓦像海浪一樣波折直上,又像一灣甘露從山上泄下,在陽光下折射出耀眼的金光。

寶陀講寺的建築很有特點,中軸線主體建築為牌樓、鐘鼓樓、天王殿、圓通寶殿、普門講堂、大寶閣樓等,多採用北方明清宮廷式建築風格;東西兩側建築為方丈院、庫房、圓頓戒壇等,則採用南方古建築風格。

寶塔外方內圓,造型簡潔,採用清式仿木結構,八角重簷樓閣式,藍琉璃瓦攢尖頂,塔分九層十三簷,層高按每層等距離縮進,形成寶塔整體空間變化的韻律美。

寶陀講寺遊覽完從側門可以直接通往普門萬佛寶塔腳下的登山臺階,這臺階很陡峭,但是千萬不要犯懶。這裡是一定要上去的,因為寶塔所在的山坡位置絕佳,風光無限。

普門寶塔的臺階中部,這座精美的牌坊十分搶眼,雕刻工藝繁雜,精美無比。

登上寶塔前的廣場,回望寶陀講寺,恢弘大氣的整個寺廟盡收眼底,可以清楚地看到,整個寺廟背倚普陀山的龍頭,三面環海,位置絕佳。

寺廟裡面供奉的都是寫有香客名字的金佛,不知道是不是已經裝滿了一萬尊,好像是捐款一萬以上才能供奉一尊吧,那一萬尊就是多少,我也算不清了。本來想上去拍拍風景,但這裡不捐款好像不能登塔。

從這裡可以看到普陀山的後嶴沙,這裡也有人居住,對面有個小島,後嶴沙是普陀山很隱蔽的所在,可能沒有遊客會注意這裡吧。

剛才發現的那個天竺水庫從這裡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就只是個普通的水庫而已。

可以清楚地看到寶陀講寺獨特的建築風格,南北建築截然不同,而又融合為一,氣勢不凡,獨樹一幟。

從這裡可以看到有路通往龍頭山的後面,看著距離不遠,反正本來計畫上佛頂山的慧濟寺吃上午的齋飯,因為我玩的太慢,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決定一會兒溜達過去看看,說不定會有新的發現。

路過這個小小的海灣,居然也有不錯的海灘,這裡的海水也要比碼頭那邊的海水清澈許多。

龍頭山的背後,應該是屬於普陀山的合興村,這裡也叫合興西苑,有一些村民的房子,再往前有兩條路,通往盡頭的祥生大酒店。上面的通往酒店的正門和大堂,下面通往酒店的客房,從哪裡都可以走。

這酒店位置還真是很獨特的,住酒店的話有專車從碼頭接送到這裡,網上訂最低房價七百多,感興趣的可以考慮,這裡風景真的是絕佳。

穿過酒店的大堂,下臺階就來到酒店的露天餐廳,這裡也是很好的觀景台,美麗的東海盡收眼底,這裡應該是普陀山景色最漂亮的地方了。

對面這個小島讓我很感興趣,上面的房子密密麻麻,佈滿了整個島嶼,而且這都是島上原住民自己建的房子,原始自然,真的非常有特色。

我問了一下普陀山當地人,對面的小島叫葫蘆島,每星期只有兩班船,要是想上去玩,可就要在上面住幾天了,但這個島可不是旅遊的,上面沒有住宿,也沒有任何娛樂,真是非常人所能前往啊。

沿剛才兩條路之中下面靠海邊的那條路回停車場,這裡真是處處美景啊。這個礁石島和本島是連著的,真想上去玩玩,可惜時間不夠了。

回到景區車的停車場,從這裡坐索道上佛頂山。當然佛頂山也可以從法雨寺步行上山,再原路返回,但是耗費體力,走回頭路,不如從這裡坐索道上山,再徒步下山遊覽法雨寺,這樣的安排比較合理。

佛頂山索道到了高處,可以把整個寶陀講寺景區盡收眼底。

就這張照片,我覺得已經值回40元的票價了。

佛頂山上有個天燈檯,以前是開放的,很好的觀景台,可惜現在已經變成禁區了。現在的佛頂山上還有三個觀景台,其中兩個就在索道出來進慧濟寺的之前,位置都不理想。這就是第一個,路邊很明顯的佛頂山觀景台,應該也是最主要的觀景台,位置最差。

【行程安排】

普陀山不能錯過的地方有很多,也就是普陀山的必遊景點。

作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即使不信佛,普陀山的三大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和佛頂山上的慧濟禪寺也不能錯過。普陀山還有非常著名的三寶、三石、三洞,三寶是多寶塔、楊枝觀音碑和九龍藻井,三石是磐陀石、雲扶石和二龜聽法石;三洞是潮音洞、梵音洞和朝陽洞。除此之外還有南海觀音立像、觀音跳、紫竹林、南天門等等,以及一些我認為值得一遊的景點,這些都可以包含在普陀山上的七大景區裡面。

碼頭景區:短姑道頭、短姑聖跡、海岸牌坊、南天門、龍眼泉;

西天景區:芥瓶庵、觀音古洞、二龜聽法石、磐陀石、說法台、靈石禪院、梅福庵、靈佑洞、圓通庵、銅殿、一葉扁舟石、西天門、心字石、千年古樟;

紫竹林景區:南海觀音立像、西方淨苑、觀音跳、紫竹林禪院、不肯去觀音院、潮音洞;

法雨寺景區:法雨寺(裡面九龍寶殿的九龍藻井)、楊枝庵(觀音殿后面的楊枝觀音碑)、千步沙、望海亭、大乘庵;

普濟寺景區:普濟寺、海印池、多寶塔、天華百子堂、百步沙、獅子尾巴、師石、仙人井、朝陽洞、觀日閣;

佛頂山景區:瞻佛亭、慧濟寺、刀劈石、香雲路、雲扶石、海天佛國崖、香雲亭;

梵音洞景區:祥慧庵、善財洞、梵音洞庵、梵音洞、瞻聖閣;

佛頂山索道站景區:古佛洞、天竺水庫、寶陀講寺、普門千佛寶塔、佛頂山索道。

這些包含了普陀山所有值得一遊的景點,那些會路過的小廟小庵和觀景台,就不列在內了,還有值得一去,但我沒有發現的地方也歡迎大家補充。其實還有一些我獨家發現的好地方,不屬於景點,但我在遊記裡面會有詳細說明,感興趣的就仔細看遊記吧,會有很多彩蛋哦。

一天時間要想遊覽完這些景點,肯定是不夠的,除非你是超人,跑得比車快,因為坐景區車沒站都要等很久,也比較耽誤時間。兩天時間遊覽這些景點正好,要是中間離島的話只要離島的時候去碼頭旁邊的一個房間簽一下票(具體位置和方式離島的時候問一下工作人員就可以了)。

【普陀山二日遊推薦行程】

普陀山上物價離譜,即使房間報價感覺不貴,但是餐飲費用不低,交通也很不方便,所以整體消費還是很高的。建議住在朱家尖,來回船票只要50元,晚上九點前都有船可以離島,很方便。在朱家尖,住宿條件好,吃住都要比島上便宜得多,味道也好很多,晚上也比島上熱鬧多了。

普陀山的行程安排兩天最合適,因為門票正好管兩天(48小時)。兩天行程可以有很多種組合,都差不太多,主要就是坐車順序和用餐時間安排好。我這次的行程因為開啟了探索模式,耽誤了時間,所以並不推薦,下面推薦的是我本來計畫的行程,安排最合理,坐車最省錢,用餐最方便。

洛伽山也是普陀山的一部分,如果是來燒香拜佛的,那一定要去(64元,18元門票+46元往返船票),可以放棄掉千步沙、觀海亭、百步沙、朝陽洞、瞻日閣等風景為主的景點。如果主要是旅行看風景,那珞珈山沒有風景,直接放棄。

【DAY1】

上島時間要早,否則趕不上慧濟寺上午10:30的齋飯。在碼頭旁邊的停車場坐景區車去佛頂山索道下站(10元),這是碼頭坐景區車所能直達的最遠的地方,這裡有寶陀講寺和普門萬佛寶塔,景色絕佳。而且可以從這裡坐索道上佛頂山(佛頂山也可以從法雨寺步行上山,再原路返回,但是耗費體力,走回頭路,不如看了寶陀講寺和萬佛寶塔後坐索道上山,再徒步下山遊覽法雨寺,比較合理)。快到終點一兩公里公里時,一定要和司機說古佛洞下車,這地方非常不錯,值得一遊,詳見後文。遊覽完古佛洞後只能步行前往寶陀講寺,好在路邊有遊覽棧道,景色絕佳,而且這裡有個非常漂亮的隱秘景點,天竺水庫。寶陀講寺遊覽完後走側門來到普門萬佛寶塔腳下的登山臺階,這裡是一定要上去的,因為萬佛寶塔所在的山坡位置絕佳,風光無限。

萬佛塔側面山坡平緩的小道下來,回到佛頂山索道下站的停車場(這裡我又去探索了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遊記裡面再細寫吧,不過要去的話肯定趕不上到慧濟寺吃上午的齋飯了),從坐索道(40元)上佛頂山景區,索道上風光不錯。佛頂山上有三個觀景台,其中兩個在索道出來進慧濟寺的之前,一個就是路邊很明顯的佛頂山觀景台,景色一般;一個就是往旁邊走一點比較隱蔽的瞻佛亭觀景台,這裡可以遠眺南海觀音。慧濟寺(香火券5元)上午的齋飯(10元)是10:30,要是前面時間抓緊的話可以趕上,吃完飯再遊覽觀景台和慧濟寺。慧濟寺後面出來,還有一個不錯的觀景台,旁邊有世界上唯一的一顆鵝耳櫪母樹,有說法這也是普陀山三寶之一。還有個刀劈石,要繞一點路,沒多大意思,然後從香雲路徒步下山,路過雲扶石、海天佛國崖、香雲亭。

佛頂山下來就是法雨寺,先遊覽千步沙和觀海亭,千步沙就是沙灘,看一眼就夠了,沒有特色。觀海亭不知道為什麼幾乎沒有人去,已經快荒廢了,這裡摩崖石刻眾多,景色特別漂亮,還是眺望整個千步沙的最佳位置,絕對值得一遊。然後去楊枝庵看普陀三寶之一楊枝觀音碑,這裡離得不遠,但比較難找,連我都迷路了。最後再遊覽法雨寺(香火券5元),因為差不多到了下午16:30齋飯(5元)時間。法雨寺感覺是三大寺裡面寺廟最有特色、最漂亮的一個,這裡有九龍寶殿,大殿頂部的九龍藻井富麗堂皇,是普陀山三寶之一。

法雨寺可以步行到普濟寺,距離不遠,途中經過大乘庵(香火券2元),也是座規模宏大的寺廟,在普陀山僅次於普濟寺和法雨寺。快到普濟寺時路過仙人井,往裡走就是朝陽洞和觀日閣,這裡雖然是看日出的,但是看看日落時分的百步沙也很美。

晚上景區車沒有了,但是海邊景色很不錯,溜達溜達很舒服,走回碼頭,還省了車票錢,可以路過短姑道頭、短姑聖跡、海岸牌坊,夜景比白天更漂亮。

【DAY2】

上島後先反向遊覽西天景區,從碼頭只能徒步去西天景區,沒有景區車,這裡景點很多,幾個觀景台也能看到不錯的景色。芥瓶庵、觀音古洞、二龜聽法石、磐陀石、說法台、靈石禪院(改造關閉)、梅福庵、靈佑洞、圓通庵、銅殿、一葉扁舟石、西天門、心字石、千年古樟等等,穿過西天景區,再走不遠就到了普濟寺。

到普濟寺(香火券5元)正好趕上10:30的齋飯(10元)。遊覽完普濟寺,外面的海印池、禦碑亭、天華百子堂、多寶塔,可以慢慢遊覽。多寶塔院永遠都不開門,但是在外面就可以看見普陀三寶之一的多寶塔,精美絕倫,名不虛傳。百步沙是普陀山景色最漂亮的地方,這裡岸邊有片礁石林立的區域,叫做獅子尾巴,非常壯觀,這裡最醒目的岩石的就是師石,佈滿摩崖石刻,也是普陀山奇石之一。

普濟寺坐景區車去梵音洞(10元),快到終點站之前有個祥慧庵,要去的可以提前下車,不過這裡沒什麼特別之處,唯一的特點就是清靜,因為沒有人來,所以也可以不來。祥慧庵出來步行去善財洞和梵音洞,距離不遠,山中幽靜。善財洞、梵音洞庵、瞻聖閣、梵音洞。

從梵音洞坐景區車(10元)回到普濟寺(香火券5元),正好是下午16:30的齋飯(10元)。普濟寺可以徒步到紫竹林,距離不遠,紫竹林禪院、不肯去觀音院和潮音洞都在一起。出來再走不遠就是著名的南海觀音,旁邊的西方淨苑和觀音跳也不要錯過。路邊有眺望洛迦山天然臥佛和不肯去觀音院全景的觀景台,非常不錯。

然後徒步去南天門,這時候時間晚了,也沒有景區車了,有小路,距離不遠,一路景色好,還非常清靜,可以體會到普陀山真正的動人之處。路過金沙海灘、新羅礁、海岸嶼,晚上沒有南天門幾乎沒有人,大觀蓬開著門,登上大觀蓬旁邊的獅子岩,上面有神奇的龍眼泉,常年有水不乾涸,這裡風景特別好,日落也特別漂亮。

【住宿餐飲攻略】

普陀山現在天價宰客的情況比較少,小宰不斷,物價高得離譜。當然很多島上的人都說物價一點也不高,那你們說不高就不高吧,反正島上的價格你們說了算。據說政府給當地人的一間店面房租金2萬,然後當地人再轉租出去租金就變成32萬了,不知道真假,要是真的的話,掙錢那麼容易,你們當然覺得物價不高了。

所以這只是我的觀點,我不建議住島上,大家隨意,沒人強迫你。朱家尖的住宿和餐飲價格都比島上便宜多了,比沈家門也要實在些。朱家尖的蜈蚣峙碼頭離普陀山更近,普陀山機場也在朱家尖,這裡交通更方便。而且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普陀山其他航線全部封航,唯有到朱家尖的航線只有能見度稍微好點就可以通航。朱家尖本身也是個美麗的海島,遊覽普陀山之餘可以順便遊覽美麗的朱家尖。

朱家尖的蓮花路是朱家尖鎮的中心,比較繁華熱鬧,住宿餐飲都集中在這裡。推薦熊兄弟川鮮樓、阿勇海鮮排擋,還有旁邊樓上就有幽閒賓館,我們來普陀山幾次都是在這裡吃住的。這幾家店老闆都是退伍軍人,在普陀山當兵的,人實在,比較在意評價和回頭客,這在普陀山以及周邊地區可不太多見。現在這裡的旅遊環境雖然比以前好一些,但因為都是做遊客生意,所以還是會有商家不在乎口碑,只做流水的,雖然不至於說是天價宰客,但是缺斤短兩,用死海鮮冒充會海鮮的是很常見的,價格也會比正常高上許多,又談不上天價,所以讓人防不勝防。

幽閒賓館也很不錯,看著不起眼,但是配置齊全,房間乾淨整潔,空調、有線電視、無線WIFI、24小時熱水,住宿條件比島上好得多,經濟實惠。這裡房間不多,需要提前預定。

如果在朱家尖吃住,就是多花上50元的往返船票,也是非常值得的。從蓮花路到朱家尖的蜈蚣峙碼頭有6公里,要是自駕來的不建議開車到碼頭,因為停車費特別高。可以把車停在蓮花路住宿賓館對面的免費停車場,雖然位置不多,但是住在這裡很容易等到位置。早起去碼頭也沒必要打車,坐公車很方便。賓館下樓走幾步就是車站,這裡叫大洞嶴車站,朱1路到碼頭,十幾分鐘,2塊錢,回來早也可以坐這個公車,晚的話就打車,司機都不打表要價30元,但我們兩天都是20元回來的,因為遊客都走了,司機要過來鎮里拉人,便宜點也願意拉。

島上用餐可以嘗嘗廟裡的素齋,既便宜又很有特色,也算是一種難得的體驗。普陀山三大寺都有素齋,法雨寺是5元,普濟寺和慧濟寺是10元,大乘庵也有,不知道多少錢。用餐時間都是上午10:30-11:00,下午16:30-17:00,一定要注意時間,錯過可就沒有了。法雨寺的素齋最便宜,但是最好吃,而且還是唯一不用自己洗碗的。我不是懶得洗碗,我唯一會做的家務就是洗碗,以我專業洗碗30年的經驗來看,讓食客自己洗碗肯定洗不乾淨,很多人都是糊弄一下,連洗滌靈都沖不乾淨。

【預覽】

冊子島月亮灣的土豪日落

夜色中的西堠門大橋

佛頂山索道旁的天竺水庫

一個星期只有兩班船的葫蘆島

可以俯瞰普陀山龍頭的佛頂山索道

暮色中遙望南海觀音立像

清晨的普陀山龍沙新村

【DAY1】舟山跨海大橋

舟山跨海大橋跨越金塘島、冊子島、富翅島、裡釣島這4座島嶼,包括金塘大橋、西堠門大橋、桃夭門大橋、響礁門大橋、岑港大橋五座大橋。過橋費110元,單單只是路過一下太不符合我的風格了。

在跨海大橋上面行駛感覺特別棒,兩旁都是茫茫大海,斜拉索雄偉壯觀,可惜的是開車沒法拍照。幾次路過都看到有跨海大橋觀景台的出口,但是幾次都是晚上走的,沒有時間和心情去看,很遺憾。

這次特意在寧波住了一晚,早起走這個跨海大橋,準備把沿途的幾個島嶼轉一轉,看看有沒有什麼值得驚喜的發現。

富翅島、裡釣島在網上幾乎沒有資料,金塘島和冊子島有少的可憐的資料,這次就去看了看,不虛此行。

第一站就是從金塘島的出口上了金塘島,這裡有西堠門大橋觀景台的路標,但我要先去大鵬島看看。那這次行程我們就從這個5毛錢的大鵬島開始吧。

你沒有看錯,從金塘島到大鵬島就是坐這個瀝鵬渡,輪渡費只要5毛錢,而且還是往返哦。雖然距離確實也很近,3分鐘左右的航程,但是這可是在普陀山附近,又是這價格,我就只能呵呵了。你也就知道普陀山要是不搞旅遊,這裡應該是什麼樣的消費了吧。

提醒一下,汽車可以20塊錢擺渡過去,我就失誤了,因為沒有資料,不知道怎麼玩,以為島很小,就沒有把車開上去,結果搞得累死了。島確實看著不大,但走起來就覺得大了,上面修了路,開車可以省點力氣。

上島後,會看見個“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的牌子和大鵬島簡介的牌子,顏色都快讓雨水淋得掉光了。啥歷史文化名村啊,估計一年也沒幾個人會來。有一條可以通車的很窄的馬路沿海邊向左通向遠方,這裡可以去太平山燈塔。看民居的話就向前沿著一條狹窄的水泥路筆直地通向島內,路的盡頭便會面臨一左一右兩個選擇。去看那些古宅就往左走。

這個大鵬島是金塘除本島以外,唯一有居住人口的獨立島嶼,總面積4平方公里,因為形似大鵬展翅,所以也叫大鵬山。

大鵬島因為比較封閉,保存了非常原始的風貌,這裡有5個村落,村村都有百年以上的古民居建築群,規模較大的有胡家、劉家、金家、楊家、沈家等大宅。

明清時期,許多大戶在這裡建起了四合院,就是大鵬人口中的“七角屋”,但這種帶有西洋式的牆體和中式圓拱庭院的老屋如今都已經開始破敗。

這裡春夏南風習習,秋天景色會更好些,冬天也不會太冷,島上盛產黃花梨、文旦、李子、蔬菜,還有海瓜子、黃泥螺、跳魚等農副產品。

化成禪寺後面的山頂,近年新建造了七層多寶佛塔,可惜我們去的時候塔院雖然開著門,但是塔身的門鎖著,無法登塔,據說登上第七層寶塔,西堠門大跨度拉索橋的雄姿可以盡收眼中。

金塘島的西堠門大橋觀景台就在金塘島進入舟山跨海大橋入口處不遠,還沒上橋之前有一大塊開闊地,這裡有個舟山跨海大橋展覽館,很大的停車場。但今天不知道什麼原因,展覽館不開放,旁邊就是觀景台,要從下面一直爬上去,登到高處,西堠門大橋的雄姿就可以一覽無遺了。

西堠門大橋是舟山跨海大橋五座大橋裡面的第二座,連接的是金塘島和冊子島,所以在金塘島和冊子島各有一處觀景台。這裡幾乎沒有遊客,估計大部分遊客都是去冊子島的那個觀景台了吧。

這裡晚上來只能欣賞夜景,白天來還可以看海景,只要是天氣好,這裡的海景也是超棒的。

西堠門大橋,顏色鮮豔,以拉索造型為主,位居目前懸索橋世界第二、國內第一,其中鋼箱梁全長位居世界第一。

繼續前行,進入舟山跨海大橋。開過西堠門大橋,就從冊子島出口離開大橋,去冊子島轉轉。冊子島因島上南嶴、北嶴兩平畈中間隔鳳凰山,形似翻開平放的書冊,所以得名。這裡是介紹資料比較多的島,因為這裡有個月亮灣景區,也就是原來的西堠門大橋風景旅遊區,所以還是有點知名度的,自駕車走跨海大橋去普陀山的,有些人會過來看看大橋全景。不著急,先去廣福寺看看。等一下你們就知道我為什麼不著急了。

廣福寺坐落在冊子北嶴上橫,前身為清康熙年間所建的白雲庵,光緒初重修後名廣福寺。據說廣福寺寺宇高大,氣勢恢弘,但我們去的時候圍牆都拆了,不知道是正在維護還是翻修。

冊子島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早在宋代就有人棲息,明初荒蕪,清康熙年間解除海禁後,漁民回遷重新建置。島上有古寺廟三座:北嶴廣福寺、南嶴妙灣廟和大曬網龍王宮,不過現在龍王宮和妙灣廟因各種原因已經廢棄或閒置了。

本來想去看看桃夭門丁家的丁光訓祖居的,據說房屋已有170餘年歷史,保存完好。但是找了一下沒有找到,時間也有點晚了,不找了,去附近海邊的港口看看桃夭門大橋吧。

這裡不是觀景台,純粹是我自己摸索過來的,無論是這個港口,港口停泊的大船,還是威武雄壯的桃夭門大橋,感覺都很不錯呦。

桃夭門大橋是舟山跨海大橋五座橋中的第三座,連接冊子島和富翅島,雙塔雙索面特大型混合式斜拉橋,顏 色素淨了點,但是也很壯觀。

為什麼不著急去月亮灣呢?一是因為準備到月亮灣看日落,時間還早,二是因為月亮灣景區可是收費的,要50元呢。要是晚一點,等景區下班了,你懂的。結果我太不著急了,來的有點晚,本來準備到月亮灣山上的觀景台看日落的,但是怕來不及,只能在旁邊的海邊看完日落再上山了。

沒有看到有大橋作為前景的日落,很遺憾,但是這日落也已經算是我看到的很

豪華的日落了。

略微有點可惜,天邊有雲,把這豪華日落給太監了。

大橋白天再好看,再藍天白雲,也還是不如夜景漂亮的,所有的大橋都是如此。

夜晚的大橋,在燈光的襯托下猶如一條火龍,橫跨在海面上,別提有多壯觀了。

說點苦逼的事,晚上景區果然下班了,門也沒關,隨便上去拍照。但是景區裡面沒有燈啊,而且整個景區是盤山而建的階梯和棧道,我媳婦當然坐車裡等我不肯上去了。

上去的時候天還挺亮,等拍完夜景天就完全黑了,下來的時候樹林中的棧道伸手不見五指,差點兒沒摔死我,最主要的是嚇死個人,可憐我這最怕鬼的強迫症啊,下次再也不敢這麼幹了。

古佛洞前的海邊,有一大片漂亮的礁石,景色不錯,有臺階可以下去玩耍,礁石上面沒有路,是完全原生態的,要注意安全。

天氣晴好,回望古佛洞所在的寺廟,巍峨莊嚴,這可是普陀山唯一出過肉身菩薩的寺院,在民國一度香火鼎盛。新中國成立後,廢棄半個世紀,如今又山門重開。

古佛洞當然就只是個自然形成的溶洞了,普陀山像這中歷史悠久,又有佛緣的古洞很多,古佛洞上面的寺院是近年重新修建的。

寺廟院子中間地下這個,就是古佛洞了,藤蔓纏繞,鬱鬱蔥蔥,從臺階可以進入古佛洞參拜或者參觀。

清末浙江麗水人仁光是這裡的開山祖師,五十四歲時到普陀山飛沙嶴東上的獅子洞修苦行,饑食野菜,渴飲岩泉,後移住到獅子洞西側的這個海蝕洞穴,自號古佛。

在九十六歲圓寂的時候,讓徒弟把自己封在缸中,三年後打開。三年後徒弟打開缸,發現肉身不壞,栩栩如生,於是塗以金漆,奉於洞中,這個洞就開始叫做古佛洞,一時傳為山中奇談。後來徒弟在洞上建庵,漸漸為人所知,於是香火大熾。

這裡就是古佛洞所在的飛沙嶴,不過不知道沙子是不是都被開採完了,這裡已經看不見什麼沙灘了,岸邊密佈都是形態各異的礁石,景色特別漂亮。

這裡發現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隱秘景點,完全是誤打誤撞。還沒走回停車場的時候看見路邊有小路通向密林,正好走煩了想看看是不是有小路可以插過去,結果就發現了這個隱秘的所在。

後來問了以後才知道,這裡叫天竺水庫,只是一個普通的水庫而已。水質清澈,天氣又好,那麼這個普通的水庫看上去就不那麼普通了。

這裡位置挺好,可以看到寶陀講寺的全景,依山而建,背靠普陀山的龍頭,非常雄偉壯觀。

普門萬佛寶塔和寶陀講寺遙相呼應,構成了這個普陀山的新景區。這裡的特點是地處普陀山的龍頭位置,景色特別好,絲毫不遜色於其他著名的景區。

走到頭是天竺山莊,這裡看著可以通往萬佛寶塔,但卻是軍事禁地,不允許通行,你懂的。還是繞個彎先去寶陀講寺吧,好在路也不遠。

寶陀講寺的建築規模不亞於普陀山的三大寺,所以也稱為普陀山的第四大寺。這裡雖然選址是在廬幹庵舊址上,但畢竟不如歷史悠久的三大寺知名,而且這裡是以講經弘法為主,不能燒香拜佛,所以香客、遊客都明顯要比三大寺少得多。

但這裡的建築非常宏偉壯觀,風格充分體現了皇家寺院的莊嚴、大氣,氣勢不凡而又精美細緻,所以還是很吸引人的。

也正是因為這裡遊客不多,所以難得的在遊客熙熙攘攘的普陀山這麼清靜。我的行程安排都是人少的地方白天遊覽,人多的地方傍晚再去,這樣玩起來比較舒服,景色看起來也會好很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

穿過天王殿,就進入了器宇軒昂的寶陀講寺之中,正中的幾座大殿圓通寶殿、普門講堂、寶陀石窟、大寶閣樓等層層遞進,直通山頂。

即使是酷暑季節來,也可以沿著寶陀講寺兩邊的長廊,從山下走到山頂,不怕烈日的暴曬。長廊的琉璃瓦像海浪一樣波折直上,又像一灣甘露從山上泄下,在陽光下折射出耀眼的金光。

寶陀講寺的建築很有特點,中軸線主體建築為牌樓、鐘鼓樓、天王殿、圓通寶殿、普門講堂、大寶閣樓等,多採用北方明清宮廷式建築風格;東西兩側建築為方丈院、庫房、圓頓戒壇等,則採用南方古建築風格。

寶塔外方內圓,造型簡潔,採用清式仿木結構,八角重簷樓閣式,藍琉璃瓦攢尖頂,塔分九層十三簷,層高按每層等距離縮進,形成寶塔整體空間變化的韻律美。

寶陀講寺遊覽完從側門可以直接通往普門萬佛寶塔腳下的登山臺階,這臺階很陡峭,但是千萬不要犯懶。這裡是一定要上去的,因為寶塔所在的山坡位置絕佳,風光無限。

普門寶塔的臺階中部,這座精美的牌坊十分搶眼,雕刻工藝繁雜,精美無比。

登上寶塔前的廣場,回望寶陀講寺,恢弘大氣的整個寺廟盡收眼底,可以清楚地看到,整個寺廟背倚普陀山的龍頭,三面環海,位置絕佳。

寺廟裡面供奉的都是寫有香客名字的金佛,不知道是不是已經裝滿了一萬尊,好像是捐款一萬以上才能供奉一尊吧,那一萬尊就是多少,我也算不清了。本來想上去拍拍風景,但這裡不捐款好像不能登塔。

從這裡可以看到普陀山的後嶴沙,這裡也有人居住,對面有個小島,後嶴沙是普陀山很隱蔽的所在,可能沒有遊客會注意這裡吧。

剛才發現的那個天竺水庫從這裡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就只是個普通的水庫而已。

可以清楚地看到寶陀講寺獨特的建築風格,南北建築截然不同,而又融合為一,氣勢不凡,獨樹一幟。

從這裡可以看到有路通往龍頭山的後面,看著距離不遠,反正本來計畫上佛頂山的慧濟寺吃上午的齋飯,因為我玩的太慢,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決定一會兒溜達過去看看,說不定會有新的發現。

路過這個小小的海灣,居然也有不錯的海灘,這裡的海水也要比碼頭那邊的海水清澈許多。

龍頭山的背後,應該是屬於普陀山的合興村,這裡也叫合興西苑,有一些村民的房子,再往前有兩條路,通往盡頭的祥生大酒店。上面的通往酒店的正門和大堂,下面通往酒店的客房,從哪裡都可以走。

這酒店位置還真是很獨特的,住酒店的話有專車從碼頭接送到這裡,網上訂最低房價七百多,感興趣的可以考慮,這裡風景真的是絕佳。

穿過酒店的大堂,下臺階就來到酒店的露天餐廳,這裡也是很好的觀景台,美麗的東海盡收眼底,這裡應該是普陀山景色最漂亮的地方了。

對面這個小島讓我很感興趣,上面的房子密密麻麻,佈滿了整個島嶼,而且這都是島上原住民自己建的房子,原始自然,真的非常有特色。

我問了一下普陀山當地人,對面的小島叫葫蘆島,每星期只有兩班船,要是想上去玩,可就要在上面住幾天了,但這個島可不是旅遊的,上面沒有住宿,也沒有任何娛樂,真是非常人所能前往啊。

沿剛才兩條路之中下面靠海邊的那條路回停車場,這裡真是處處美景啊。這個礁石島和本島是連著的,真想上去玩玩,可惜時間不夠了。

回到景區車的停車場,從這裡坐索道上佛頂山。當然佛頂山也可以從法雨寺步行上山,再原路返回,但是耗費體力,走回頭路,不如從這裡坐索道上山,再徒步下山遊覽法雨寺,這樣的安排比較合理。

佛頂山索道到了高處,可以把整個寶陀講寺景區盡收眼底。

就這張照片,我覺得已經值回40元的票價了。

佛頂山上有個天燈檯,以前是開放的,很好的觀景台,可惜現在已經變成禁區了。現在的佛頂山上還有三個觀景台,其中兩個就在索道出來進慧濟寺的之前,位置都不理想。這就是第一個,路邊很明顯的佛頂山觀景台,應該也是最主要的觀景台,位置最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