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習近平引你走進“桃花源”

“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人民富足, 社會井然有序, 讓人心馳神往。 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 中國發展已經進入新時代, 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必須從我國人口占比最大的農村著手,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其目標就是將中國打造成百姓富、生態美、產業興的現代“田園”, 讓農民百姓獲得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讓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不再神秘不可尋。

 優先發展, 城鄉融合。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 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決不可忽視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這一基本國情, 而不可否認的是農村仍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 截止2017年初, 我國仍有農村戶籍人口58973萬人, 如何帶領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快步前進?如何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會缺少任何一個群體?習近平給我們指出了明路, 2013年7月22日,

他在湖北省考察工作時就指出:“農村絕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 城鎮化要發展, 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也要發展, 同步發展才能相得益彰, 要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在“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時間節點前, 我們必須制定綜合性、系統性、長期性、有效性的政策舉措, 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步伐, 把健全農村經營體制, 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推進農村移風易俗, 規範村民自治行為, 統籌抓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放在經濟發展的優先位置, 推動以城促鄉、以工促農、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形成, 讓農村經濟成為新時期經濟發展的支撐點, 才能讓農村貧困人口真正摘掉“帽子”, 實現城鄉經濟同步發展。

土地為根, 制度護航。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 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保障農民財產權益, 壯大集體經濟。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 拓寬增收管道。 ”何謂農民?農民泛指在土地耕作,

收入來源於土地, 通過在土地上種植作物獲取收入, 維持生活的一群人。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多次農民暴動的現象, 為政者掠奪農民的土地, 導致人地分離的現象出現, 讓百姓失去了生存的根源, 他們最終只能選擇奮起反抗。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穩定土地承包關係, 讓土地承包期限延長30年, 無疑是給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人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然而農作物的生產流轉除了種植生產, 還離不開的兩道程式是經營流轉和最終消費, 因此“三權”分置變得十分重要, 土地還是你承包人承包的, 但產生的效果很大。 這對完善農村經營制度, 適度規模經營, 利用現代科技、行銷手段推進農戶與企業聯繫, 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實現從生產到消費全覆蓋, 同時, 推進鄉村旅遊、農業特色小鎮等多管道發展, 讓“田園綜合體”成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支撐和主平臺, 農民成為體面風光的職業。 激發廣大農民積極投身于農業生產活動中, 才能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基礎, 才能確保我們糧食安全。

農村基層, “三治”結合。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中國是一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基層基礎十分重要。 基礎不牢, 地動山搖。 基層自治是農民行使權力的有效途徑, 建立健全基層自治制度, 由農民朋友們自己挑選出能夠代表他們發聲,切實維護他們利益,全心全意為他們服務的幹部隊伍參與基層自治,不僅是人民表達意願和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最佳方式,同時能夠激發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更加自覺維護國家利益,貫徹中央大政方針。然而,沒有制約的權力會變成一把雙刃劍。除自治,也得有法治,不依法行事,自治就失控了,就會被人操控了,破壞社會法制和秩序,就必須繩之以法。自治、法治都要靠有道德涵養的人來參與,讓道德成為約束權力的另一把枷鎖,讓鄉村治理有序、高效。“三農”工作隊伍,是不可缺的,因為農村面臨的事物揪心繁雜的很多,只有真懂真愛真幹,“三農”工作才有牽頭人。

“立政之本則存乎農”,缺少任何一部分人的小康都不是全面的小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帶領5億多農民一起奔小康的康莊大道。(文/學習大軍,2017年11月20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

由農民朋友們自己挑選出能夠代表他們發聲,切實維護他們利益,全心全意為他們服務的幹部隊伍參與基層自治,不僅是人民表達意願和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最佳方式,同時能夠激發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更加自覺維護國家利益,貫徹中央大政方針。然而,沒有制約的權力會變成一把雙刃劍。除自治,也得有法治,不依法行事,自治就失控了,就會被人操控了,破壞社會法制和秩序,就必須繩之以法。自治、法治都要靠有道德涵養的人來參與,讓道德成為約束權力的另一把枷鎖,讓鄉村治理有序、高效。“三農”工作隊伍,是不可缺的,因為農村面臨的事物揪心繁雜的很多,只有真懂真愛真幹,“三農”工作才有牽頭人。

“立政之本則存乎農”,缺少任何一部分人的小康都不是全面的小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帶領5億多農民一起奔小康的康莊大道。(文/學習大軍,2017年11月20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