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通訊:中國築路技術助力烏干達發展

新華社坎帕拉11月20日電通訊:中國築路技術助力烏干達發展

新華社記者張改萍

玉帶繞山丘, 沼澤變通途。

11月下旬, 位於烏干達首都坎帕拉以南的瓦基索地區, 一條建設中的大道穿過了丘陵、山地、沼澤……中烏雙方施工人員揮汗如雨, 攤鋪機、壓路機隆隆作響, 烏干達首條高速公路——坎帕拉至恩德培國際機場高速公路正在火熱建設中。

這條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交建)設計施工的高速公路於2012年年底動工。 據項目經理李金成介紹, 這條公路“全部採用中國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 項目還將配建高速公路收費站及電子稱重系統。

李金成表示, 這一專案地質條件複雜, 地下管線多, 全線永久性和季節性沼澤就長達13公里。 “整個專案施工最艱難的一段要屬南璧基瓦濕地沼澤, 這裡水深12米左右且水呈酸性。 ”他說, 為了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專案還結合實際優化設計方案, 避免破壞生態環境, 獲得烏干達環保部門的讚賞。

今年6月, 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在視察後連發三條推文稱讚這一專案。 他在推文中提及, 高速公路預計於2018年5月完工通車, 屆時將極大緩解目前坎帕拉至恩德培的交通擁堵。

除改善交通外, 這一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還先後為近2000名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不少烏干達員工成長為技術骨幹和操作能手。

“中國企業在項目施工中積極傳授知識和技能。 當他們交給你一個任務時, 首先會告訴你如何去做。 ”28歲的加布裡埃爾·奧米特自豪地說, 在中國師傅手把手傳授下, 他已經成為項目上最好的焊工之一。

“項目上還經常開展崗位練兵和專項技能比武活動……我從中國工人那兒學到了技能, 將來可以開一家小型焊接加工廠。 ”這份工作經歷讓奧米特對未來很有信心。

今年43歲的派翠克·森特紮是項目施工管理部一名社會事務工程師, 精通5門語言, 主要負責外聯工作。 由於表現出色, 他已連續4年被評為優秀外籍員工。

“從恩德培國際機場到坎帕拉唯一的公路路面條件差, 過往司機經常被堵在路上三四個小時, ”派翠克的話也道出了很多當地人的心聲,

“真盼著這條自己參與建設的高速公路能早日通車。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