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蘭花的養護管理

掌握栽蘭技藝固然很重要, 而管理養護好蘭花更困難, 故有“三分栽、七分養”之說。 蘭花的養護需要瞭解環境, 積累養護經驗, 以及耐心細心。 最重要的是掌握蘭花生長發育規律, 何時出芽、何時長葉、何時開花、何時休眠。 再從溫度、濕度、澆水、施肥、通風、植保、惜葉、護花等方面進行養護管理, 定能養好蘭花。

1.惜葉

蘭葉柔美而不軟弱, 剛直而不僵硬。 蘭花動人可愛, 但好花不常有, 花落無奈何;而蘭葉四季常青, 永葆生機, 給人以終年不斷之享受。 蘭之幽雅, 既顯現於花也托附于葉。 而葉茂又為花好之前提, 葉健茂則其自身製造營養豐富,

則花多而美。 如葉殘而花多, 不過足急劇衰敗的徵兆而已。

惜葉的重點首先是控制奸蔭蔽度、空氣濕度、適當的水肥和保持通風良好。 使蘭葉茂盛健全, 蔥綠光亮。 還要加強病蟲害防治, 防止風、雨襲擊和機械損傷。 此外要保全葉尖, 蘭葉之端猶如劍尖、筆鋒、眉梢, 能達意傳神。 失去葉尖則顯得突兀、呆滯。 保全葉尖, 關鍵在於保障蘭花所需水分, 養分充足, 盆土疏鬆透氣, 因而根系發達、完好, 植株生長旺盛, 無焦尖現象發生。 有人認為, 蘭花養得好的標誌足葉尖穿得過針眼, 就是指葉尖完好, 鋒芒無損。

不同種類蘭花的葉尖形狀有所區別, 有的漸尖, 有的鈍而渾圓, 有的凹缺, 有的上翹;論葉色, 有的蘭花品種為“金尖”“銀尖”(即葉尖端為黃色或白色)而顯其珍貴、稀有,

這是葉尖在賞葉中的又一層情趣。

養護中平時要注意保護蘭葉, 在操作時輕巧細心, 不要碰撞蘭葉, 保持其自然姿態。 對被污染的葉片要小心清洗, 噴水不可積存于葉束中心。 對於枯黃老葉、病葉要及時剪除。

蘭葉的局部剪除, 可於適當部位料剪一刀, 剪成的尖角應小於30。 也有對剪兩刀的, 但不能剪成平頭。

2.護花

花芽出土以後, 如果太多, 則耗費母體養分過度, 有礙葉芽形成和茁壯生長, 應趁早去除多餘瘦小花芽, 每抹蘭苗留一花芽z即可。 每盆宜保留3—5個花芽。 根據蘭花的品種和盆的大小、苗的多少來適當保留花芽。 為了保護和發展名貴品種, 還可以將全部花芽掰去, 讓其繁茂增殖。

花芽伸長期到開花期的這段時間內要保持適度的光照, 使花色鮮麗而飽滿, 富光澤而香氣足。 光照如果過弱, 則花的色調淡薄而缺乏光澤。

花開過久、耗費養分, 有礙出芽長葉以及次年開花。 春蘭的花約開半月, 開敗後應及時將花葶剪除。 惠蘭的花, 到花序最後一朵花開放l周時, 即將花序剪除。 掰花葶時一手穩住葉基, 一手將花葶向一側壓倒, 即可從基部斷裂拔去, 也可剪除。 解下的花草可以插瓶, 尚可玩昧多日。 一般蘭花在開花後都不讓其授粉結實, 尤其是不很健壯的和名貴品種更是如此, 否則影響第二年開花。 如果要開展雜交育種, 就適時進行人工授粉。 並對母本精心管理, 使其種實飽滿成熟。

3.溫度

我國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和亞熱帶, 而蘭花一般都出產在氣候溫和濕潤的地方, 年平均氣溫較高, 無霜期較長。 我國東北、西北極少栽蘭, 主要是溫度的制約。

在我國分佈最北面的蘭屬植物是春蘭和惠蘭。 它們的分佈線上、冬季有霜凍或短期的積雪, 夏季氣溫較高。

但是由於蘭花多是生長在闊葉林與針葉林相混交的林內或于竹林之中, 林木既遮擋了夏天的烈日, 又抵擋了冬季的寒風;即使積雪覆蓋之地, 對蘭花影響也不大, 因為積雪實際上起著保護蘭花越冬的作用, 積雪之下的地溫一般不低於0℃。 我們對建蘭、寒蘭的引種馴化, 已將它們從原產地向北推移了600—1000公里, 而且是進行大規模的地栽。 可見蘭花的生存能力與適應性還足比較強的。

在東北、西北及華北大部分地區, 冬季過於寒冷, 室外不適於蘭花栽培。 從10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下旬, 材半年時間。 蘭花都需要搬進室內或溫室內栽培。 在長江下游地區冬季蘭花也要入室培養或棚內加溫。 在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臺灣等省、區。 寒蘭、建蘭冬季—般不需在室內越冬。江西、湖南和四川部分地區,冬季仍需採取一定措施對蘭花加以保護。

蘭花對溫度的要求:蘭花種子發芽的溫度為:白天21℃—25℃,晚上15℃—18℃。地生蘭成長植株所需溫度,白天20℃—22℃,晚上 13℃—0℃。冬季蘭花休眠期,溫度可降低,如春蘭和惠蘭在冬季晚上最低溫度要求為4℃—6℃,降至0℃也可以,植株葉片在乾燥的條件下降至零下2℃—3℃也無妨。蘭花的花是由花芽發展而來的,花芽的分化與溫度和光線有著密切的關係。前人做過很多關於蘭花花芽分化的研究,結論認為:12℃—13℃的低溫足夠使花芽分化,與日照長短關係不太大。但蘭花照射的光線愈多,則低溫影響花芽形成的效果也愈顯著。所以在春末至秋季將蘭花放在室外培養比戶內生長發育好。

調節溫度的目的,主要有3個方面,即:冬季防寒、夏防炎暑和改變花期。冬季氣溫低於0℃時,蘭花葉片和花蕾易受凍害,葉片出現水浸狀黑斑,花蕾萎蔫。如氣溫驟然急劇下降或特大霜凍,為害則更大。但冬季溫度過於偏高也不好,因為蘭花在冬季是處於休眠狀態,溫度過高會干擾休眠。在夏季若是溫度過高,蘭花遭受暑熱,則葉片發黃,粗糙而無光澤,並易受病害侵襲,往往葉片基部開始腐壞。

蘭花的開花期受溫度影響很明顯,在一般條件下,適當地升高溫度就能提早開花。例如蘭花在平原和城市培養條件下的開花期,往往比原來野生條件下提早15—30天。利用這一生物學特性,可以適當調節溫度使開花期提前半個月至一個月。尤其是春天開花的種類,一般在上年的7—9月即已形成花芽,待其通過冬眠階段,適當調高溫度,即可提前開花,趕上春節節日。但必須指出,調高溫度必須循序漸進。實驗表明,急劇地升溫反而會產生抑制作用,使花期推遲。

調節溫度的方法:溫度對蘭花生長發育影響極大,溫度過高則呼吸作用加快,消耗養分增多;過低則酶活性下降,合成少,生長發育緩。重要的是日溫差和季節溫差必須形成,這樣才能發芽開花。在馴化栽培的溫度調節上,我們採取與原蘭花產地近似的原則,夏季用雙層遮光網對蘭圃遮蔭,其降溫效果明顯,當氣溫高達35℃時,蘭圃中溫度只有31℃—32℃。冬季用塑膠大棚保暖,當氣溫低至0℃時,塑膠棚內仍可保持在6℃—8℃,冬季的溫差比露地小,這樣既有利於養分貯藏,又不致凍害。

調節溫度除建土蘭棚、蘭室外,還可以在蘭圃周旁栽種喬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坪,夏季可以吸收部分太陽輻射熱,冬季又可減緩地面和空氣中熱量的散失。即以草坪為例,據測定,冬季草地環境氣溫比泥地面高、白天最大差值可達4.4℃,有助於避免凍害;而夏季草地環境氣溫比水泥地低得多,有利防暑降溫。

夏季宜在空中、地表、花台及蘭葉噴霧或噴灑清水。因為水分在蒸發時要吸收一部分熱量,可起到降溫防暑作用;同理如在近旁擴大水面亦有此效,如水池、蓄水池、水溝、水缸等。溫室則需在玻璃上掛簾擋光防熱。炎熱之際,更要注意通風和加強空氣對流散熱,局部掀起棚上遮掩物;蘭室則打開門窗,避免熱氣鬱積。

溫度的調節,除氣溫外,還應注意土溫。蘭根在土中生長,盆土的溫度對其生理機能有著直接的影響。一般條件下,土溫與氣溫是成正相關的,氣溫高則盆土溫度也隨之升高,但變化過程比較緩慢。首先是要防止烈日直射花盆,將土壤及盆曬燙,灼傷貼在盆壁近處的蘭根;還要注意澆水時水溫與土溫相近,不宜過分懸殊。

還有—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即人為的保護與蘭花本身的適應能力的關係。同所有植物一樣,蘭花對外界環境也有其適應性。並非天生嬌弱。因此,藝蘭者在為蘭花防暑禦寒時,其措施宜適可而止。遮掩太密,時間過長,必然削弱其抗逆能力。我們蘭圃選從南方600—1000公里以外所引種馴化之寒蘭、建蘭,除採取保護外,還逐步讓其增強抗逆性,遠漸適應新環境。

4.濕度

濕度一般指相對濕度,常用百分比來表示。蘭花無鬚根、更無根毛,其吸收水分面少;相反,蘭葉叢生。葉面蒸騰較大,只有空氣潮濕才能維持水分的吸收和蒸騰之間的平衡。在蘭花原生長地生長季節中雨量充沛,空氣濕潤,空氣相對濕度都在80%以上;尤其是墨蘭生長在溪流旁,經常水霧彌漫,相對濕度都在90%左右。北方養蘭之所以困難,空氣乾燥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城市家庭和陽臺培養蘭花不易成功,溫度不夠也是主要因素。空氣濕度低則蘭葉粗糙、黯淡無光澤;空氣濕度合宜,則葉面潤綠。通常蘭花生長期所需要的濕度不能低於70%,冬季休眠期約為50%;晚上空氣濕度要比白天高些。

濕度和通風是相對的兩個矛盾因數,過多通風則濕度降低,北方的冬季和春季多刮幹風不能保持濕度,對蘭花生長不利,應適當少通風。

調節提高空氣濕度的方法:在蘭圃周圍多種植樹木、竹、草。這些植物的根系能從地下吸收大量水分,然後從地表葉部蒸發出來。並能滯留地表水分,逐步蒸騰,增加空氣中水分子含量,從而提高空氣濕度。

在地面乾燥時。在地面、台架、牆壁上灑水,還兼有降低溫度的作用。還可在栽植蘭花的場地空間或葉面進行噴霧或灑水。但對葉面灑水或噴霧,不宜在晚上進行,在傍晚如需向葉面灑水,一定要保證到晚上時葉面能恢復乾燥。

在我國南方有時陰雨連綿,特別是黃梅時節濕度過大,應打開門窗和遮蔽物進行通風。蘭花喜溫潤,在高濕且通風良好時,蘭花會生長健壯;但低溫而又不通風時,水汽會凝聚水滴,對新芽有害,也容易引發病害,故應避免低溫高濕。

我們在大面積地栽蘭花的苗畦。四周鋪設磚頭,上面植滿青苔。磚頭和青苔吸水保溫能力很強,這種經濟簡便的天然增濕措施非常有效。

5.澆水

澆水應注意水量、水質、水溫、澆水時間、澆水方法等問題。

在旱生植物、濕生植物、中生植物分類中,蘭花屬於中生植物,並不需要過多的水分,因此盆土不宜過濕。這是由於蘭花根莖構造特點所決定的。蘭花的假鱗莖肥大,其表面外有一角質層,而表皮細胞又加厚形成石細胞,莖中散滿維管束。假鱗莖能貯蓄養分和水分,而且不易蒸發。蘭花的根,多為肉質,最外層是根被組織,根被組織的細胞為長簡形、多角形。根被組織細胞成熟時,原生質解體,細胞壁發生加厚條紋。根被組織的功能足保護皮層,吸收水分,減少和保護皮層內部水分的散失。因此蘭花的澆灌不宜過勤,盆土不宜過濕,以免爛根。此外,從蘭花原產地來看,蘭花多生長在山坡、山脊兩側、岩縫。這些地方排水良好,無積濕漬水之患。正是適應這樣的環境,所以蘭花根莖構造適合於貯存、保蓄水分和養分。

6.光線與日照

光線是指太陽光照射的光質、光量而言,包括光的波長、光譜成分和光照強度。日照是指太陽照射的時間,一般照射14小時以上為長日照。不到14小時為短日照。植物中需長日照才能開花的稱為長日照植物;反之需短日照才能開花的稱為短日照植物。光線與日照對蘭花的生長發育有著密切的關係。

蘭花對光照的要求:花諺:“陰茶花、陽牡丹、半陰半陽四季蘭”。說明不同花木對日照有不同需求,蘭花需要半陰半陽的光照條件。

光照對葉色的影響——蘭花長期生長在山林中,養成耐陰的習性,不喜直射強光。在光照過強時,葉色變成淡綠;如遏驟然強光,則葉色迅速變黃,葉面粗糙,甚至葉片枯焦。光照適度,葉綠而質細膩,且有光澤;光照過弱則葉色深綠而失光澤。

光照對出芽的影響——光照強弱對葉芽和花芽的數量、出土期及生長狀況都有直接影響。光照過弱蘭花長出的葉芽多而花芽少,且長勢不良。因此,從花芽形成之前一段時間開始,適當增加光照,可促進花芽分化,達到多開花的目的。

光照對花色和開花的影響——蘭花的花色,主要由花色素所決定,而光線中的紫光和紫外線是形成蘭花色素的主要光能。因此。光照強則花色較深而鮮豔;光照過分微弱則花色極淡,與正常相比,誤認為另一個品種。如古時浙江寧波有“雪蘭”一種,乃陰山背陽所產,“若栽於盆中略見微陽,即轉綠色”,於是乎被視為珍奇,而今野外採集中常常碰到,人工栽培也可得到。有人以此弄虛作假,冒充新品種,經驗不足者每每上當。

如其他條件相同,則放在光照較強位置的蘭盆先開花,這是由於積累的照度和積溫最先達到一定數值的關係。有人實驗,延長光照時間14—16小時,可以促進中等植株和小苗提早開花;但對成熟蘭株,則光照時間不超過8小時即可促進開花。對於冬季開花的蘭花,要滿足晝短夜長和低溫條件來促進開花。對夏季開花的蘭花,則要求晝長夜短和高溫促進開花。

有花蕾的蘭,要促其早開花,可適當延長光照和增加溫度。在小室內用100瓦的燈泡可提高室溫3℃—5℃,能促進提早開花。

光照與葉藝的關係一葉藝即葉片上出現線條或斑點的栽培技術。葉藝與光照有關聯。可用光照的變化來促進葉藝變化。方法是用生長健壯的蘭苗,要有三株以上相連在一起,在夏天9時以前,冬季在10時以前,將蘭盆曬在日光之下,在盆內插上溫度計,曬到30℃時移入陰處。等降至25℃時,再移出見日光。如此長期反復。一陰一陽、一冷一熱,有利於葉內可變因數的出現,長年累月,功夫不負有心人,可能會出現花葉。但必須以蘭葉記憶體有葉藝的隱性因數為前提,日光的變化不過是促進其顯現而已。

調節蘭花光照的依據和方法:喜歡半陰半陽的光照是多數蘭屬植物的共性,但各蘭種之間也有差異。春天開花的種類,如春蘭、春劍和送春等,需要光線比較弱一些,蔭蔽度宜控制在70%—80%之間。夏、秋開花的種類,如夏蕙、秋素等,需要光照則稍強一些,其蔭蔽度宜控制在60%—70%之間;墨蘭則需85%左有。

春、夏、秋、冬四季的光照時間與強度都不相同,應分別對待,調整奸蔭蔽度。一日之間,朝暉夕陽可任其照射,正午烈日就須遮擋調節,陰天則應降低蔭蔽度。值得注意的是,夏日暴雨之後,或久雨初晴之時,蘭盆切忌曝曬,前人經驗:“若雨過即曬,盆內水熱,則燙葉傷根。”

蘭花雖然比較耐陰,但它也有向光性,在同一栽培場地。向陽一面的花、葉總是繁盛—些。天長日久會使花和葉的長勢不勻,並向一側偏倒。為了勻稱美觀,應該間隔一段時間轉動調整一下蘭盆的方向。若是出於造型或構圖的特殊需要,為了表達特定的詩情畫意,也可利用光源的位置來加強花、葉的傾向性,達到動態平衡的美,可滿足欣賞的需求。

調節蔭蔽度和光照長度,通常有以下方法:

建築物——建立溫室、蘭亭、水榭、蘭廊來放置蘭花,利用這類建築物的透光和遮陽的性能來調節光照。只要蘭盆放置適當,就能取得預期效果;在這些建築物的向陽處可掛上竹簾或遮光網進行調節。陽臺上所養盆蘭,通過端進抱出以此調節光照,雖然辛苦勞累,卻也怡養情趣,養花結合健身樂在其中。

搭棚——蔭棚可用竹、木、角鋼等搭成棚架,上鋪竹簾、塑膠薄膜、遮陽網等。我們調節光照度的方法是在蘭圃內用竹搭架,其上 設雙層50%—70%遮光率的遮陽網,上層是相對固 定的,只在冬季收卷起來,下層則可放可收。盛夏時 用雙層,春秋兩季用單層;夏秋晴天中午用雙層,陰雨天單層。冬季則視情況而定,晴天放開下層,陰天卷起下層,因為冬季塑膠大棚內光變化不能太大,太大則溫、濕度也隨之變化,對蘭花冬眠不利。此外,蘭花花蕊含苞待放之前,必須有適度的散射日光照射,否則花色黯淡,不顯俏麗。

搭架——在蘭花培植場地上,搭竹架、木架或鋼筋混凝土架,任葡萄、金銀花、牽牛花、淩霄、蔦蘿等類藤本植物攀緣鋪陳其上,既可遮陰又美觀、實惠。落葉藤本植物夏季遮陰而冬日透光,是一種自然調節。

植樹——在蘭圃周圍選用高低不同的常綠樹、落葉喬木、竹類等配搭種植,用來調節光照強度。

7.施肥

蘭花的根沒有鬚根,根內有寄生蘭菌。根菌從外部吸收礦物質、營養供給蘭花吸收,蘭根細胞則提供水分和有機養分給根菌,形成了它們相互有益彼此共存的共生關係。但它們之間必須保持一個穩定的平衡,才能生長繁茂。配製適宜的營養土和適當施肥,維護兩者的平衡,可促使蘭花生長健茂。

以前有人認為蘭花生長在山中,雅浩成性,白水清風就可以維持了。也有人對蘭花愛之過深,操之過急,常施以高效高濃度的重肥,造成事與願違的結果。所以我們必須對科學地、合理地施肥進行認真的探討。

(1)肥料的種類。肥料可按其有效成分、肥料性質、肥料用法來區分。

按肥料的有效成分來分,主要有氮肥、磷肥和鉀肥。氮素是構成細胞核和蛋白質的主要成分,也是構成葉綠素的不可缺少的元素。氮肥能促使蘭葉茂盛,健壯;反之則葉垂軟,不易萌芽,繁殖率低。常用氮肥有堆肥、豬糞尿、尿素、綠肥、硫酸銨、硝酸銨等。

磷也是構成細胞核的主要成分,在植物細胞內直接影響細胞分裂、葉綠素形成和蛋白質合成與轉變,能促進花芽分化和成長,促成花大、色鮮、香濃。常用磷肥有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磷礦粉、骨粉、淘米水等。

鉀元素直接參與光合作用,可使細胞生理正常,又與糖類、蛋白質、脂肪的合成有關。鉀肥可使蘭花的莖、葉、根生長健壯。使葉片堅韌、不易折斷,並增強耐寒抗病能力,還可以增加花的香味。常用鉀肥有草木灰、硫酸鉀、磷酸二氫鉀都是含鉀較多的肥料。

除了氮、磷、鉀三種主要元素以外,蘭花還需要鈣、鎂、鐵、硼、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它們在配製的培養土中即能滿足,—般不必另行添加。而氮、磷、鉀的需要量較大,必須通過施肥、翻裁和換土來解決。

按肥料的性質來分,一般可分為有機與無機肥料兩種。有機肥料,如堆肥、綠肥、廄肥和餅肥等。有機肥在使用之前,必須充分發酵,發酵時間至少在一個月以上。有機肥料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腐殖質,使土壤透氣性、蓄水性良好,其肥效也長,能陸續分解長效性營養供給蘭花吸收。

無機肥料又稱化肥,其中養分含量高,乾淨無臭味,不須要經過發酵立即可以稀釋使用,方便且肥效快,但維持時間短,長期使用能使土壤結構變壞。

一般藝蘭者反對使用化肥。其實,如果蘭花以使用有機肥料為主,配合使用化肥、效果還是很好的。

按肥料用法來分,可分為基肥和迫肥。基肥即在配製培養土時或在栽植前加入土壤的肥料,如腐葉土、青草堆肥、苕糠土等,既是栽培蘭花的基質,又是基肥。還有蠶糞、豬糞、牛糞、骨粉、毛髮、餅肥等均可作為基肥加入盆底或翻入土下作為基肥,但忌用雞糞和人糞。

(2)迫肥是在蘭花栽植以後,在其生長季節追施的肥料。一般蘭花栽植後2—3年才翻盆換土,其問必須補充養分,故應追肥。

施肥的時間:在春、夏季蘭花生長期中,要使蘭花生長健壯,旺盛,可多施氮肥。若是葉藝品種,則少施氮肥或不施,葉色深綠將影響葉藝欣賞效果。夏季氣溫高於30℃時不施肥,因盆土溫度較高,水分蒸發過快,殘留的肥料濃度增加,有害於生長。夏季若施肥過勤,容易催發秋芽,日後長成的植株矮而弱,次年春芽會因此受到抑制。氣溫低於10℃時不施肥,因為此時處於半休眠狀態,不吸收養分。只有在陽光及溫度適宜、光合作用旺盛時,才施用肥料。冬季蘭花處於休眠狀態,更不必施肥。

蘭花新芽在假鱗莖長至半成熟之前,葉芽出土前後和伸長期為蘭花的營養生長階段,應稍多施氮肥,磷和鉀肥應較少。營養生長之後便是生殖生長,光合作用所製造的養分貯藏在假鱗莖和葉片中,作開花或新芽生長之用。這時對磷、鉀肥需要較多,酌施磷、鉀肥可促進假鱗莖飽滿成熟,生芽開花。

如果蘭草葉色淺淡、發黃,植株柔弱,多為缺肥所致,應及時追肥。但有時也因日照過強導致葉片發黃。病株不宜施肥,要待其病害被治好復原時再施肥。健壯的蘭苗多施肥料則能助長。古代藝蘭者有經驗:“瘦蘭切勿驟施。肥蘭切勿久瘦”。其意為,一向不施肥的瘦蘭,不能突然施以濃肥,那是吸收不了而有害的。對經常施肥的蘭花,也不能久久不施肥。總之,肥瘦不勻對蘭花無益。 通常春蘭、惠蘭、建蘭,在5月上旬開始施肥。夏入三伏,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初不施肥。從5月起,每隔2—3周就施淡肥一次,直到9月底為止。在9月上旬春蘭施淡肥一次,9月下旬建蘭施肥一次。在每次施肥後,翌晨必須補澆清水,便於蘭花吸收,又可防止濃度不當而傷蘭根。一般在開花前後不宜施肥。

(3)施肥方法。施肥一定要以有機肥料為主,它能使土壤疏鬆、結構良好,利於蘭花生長。還要薄肥勤施,即前人經驗“宜勤順淡,切忌驟而厚”,也就是今人少用多餐之義。施時將水肥沖淡適宜,再用噴壺澆入根際,不要污染蘭葉。

如果使用化肥、濃度更要低。在蘭花生長季節可以用2‰的尿素、2‰磷酸二氫鉀的水溶液作追肥2—3次。

8.通風通風在蘭花栽培管理中也很重要,但又常被人們所忽視。通風良好,不斷供給蘭花充足的新鮮空氣,可以足進光合作用,增加養分製造,促進新陳代謝,使蘭花繁茂。蘭室和蔭棚的通風,可調節其溫度、濕度,使之有利於蘭花生長,還可減少病蟲害發生。蘭花褐斑病、白絹病多發生於通風不良的環境中。

栽蘭場所必須開闊,地勢宜稍高,花台不要達低,常注意通風。蘭花喜柔風、和風而不喜急風、對過冷過大的風要設法避免。蘭盆的安置宜稀不宜密,蘭盆之間要保持足夠的距離,以免風吹葉片相互摩擦受損。如果場地小,可將花台砌成梯形,利於通風又便於管理和觀賞。每個蘭盆內植株不宜過多過密。如果植株繁生過密,則應及時翻盆分栽。經常清除蘭盆內的雜草、病葉及樹木落葉等雜物,以利於盆內的通風。微信搜索公眾號:蘭花吧 關注後可線上回答你對蘭花方面的提問!

寒蘭、建蘭冬季—般不需在室內越冬。江西、湖南和四川部分地區,冬季仍需採取一定措施對蘭花加以保護。

蘭花對溫度的要求:蘭花種子發芽的溫度為:白天21℃—25℃,晚上15℃—18℃。地生蘭成長植株所需溫度,白天20℃—22℃,晚上 13℃—0℃。冬季蘭花休眠期,溫度可降低,如春蘭和惠蘭在冬季晚上最低溫度要求為4℃—6℃,降至0℃也可以,植株葉片在乾燥的條件下降至零下2℃—3℃也無妨。蘭花的花是由花芽發展而來的,花芽的分化與溫度和光線有著密切的關係。前人做過很多關於蘭花花芽分化的研究,結論認為:12℃—13℃的低溫足夠使花芽分化,與日照長短關係不太大。但蘭花照射的光線愈多,則低溫影響花芽形成的效果也愈顯著。所以在春末至秋季將蘭花放在室外培養比戶內生長發育好。

調節溫度的目的,主要有3個方面,即:冬季防寒、夏防炎暑和改變花期。冬季氣溫低於0℃時,蘭花葉片和花蕾易受凍害,葉片出現水浸狀黑斑,花蕾萎蔫。如氣溫驟然急劇下降或特大霜凍,為害則更大。但冬季溫度過於偏高也不好,因為蘭花在冬季是處於休眠狀態,溫度過高會干擾休眠。在夏季若是溫度過高,蘭花遭受暑熱,則葉片發黃,粗糙而無光澤,並易受病害侵襲,往往葉片基部開始腐壞。

蘭花的開花期受溫度影響很明顯,在一般條件下,適當地升高溫度就能提早開花。例如蘭花在平原和城市培養條件下的開花期,往往比原來野生條件下提早15—30天。利用這一生物學特性,可以適當調節溫度使開花期提前半個月至一個月。尤其是春天開花的種類,一般在上年的7—9月即已形成花芽,待其通過冬眠階段,適當調高溫度,即可提前開花,趕上春節節日。但必須指出,調高溫度必須循序漸進。實驗表明,急劇地升溫反而會產生抑制作用,使花期推遲。

調節溫度的方法:溫度對蘭花生長發育影響極大,溫度過高則呼吸作用加快,消耗養分增多;過低則酶活性下降,合成少,生長發育緩。重要的是日溫差和季節溫差必須形成,這樣才能發芽開花。在馴化栽培的溫度調節上,我們採取與原蘭花產地近似的原則,夏季用雙層遮光網對蘭圃遮蔭,其降溫效果明顯,當氣溫高達35℃時,蘭圃中溫度只有31℃—32℃。冬季用塑膠大棚保暖,當氣溫低至0℃時,塑膠棚內仍可保持在6℃—8℃,冬季的溫差比露地小,這樣既有利於養分貯藏,又不致凍害。

調節溫度除建土蘭棚、蘭室外,還可以在蘭圃周旁栽種喬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坪,夏季可以吸收部分太陽輻射熱,冬季又可減緩地面和空氣中熱量的散失。即以草坪為例,據測定,冬季草地環境氣溫比泥地面高、白天最大差值可達4.4℃,有助於避免凍害;而夏季草地環境氣溫比水泥地低得多,有利防暑降溫。

夏季宜在空中、地表、花台及蘭葉噴霧或噴灑清水。因為水分在蒸發時要吸收一部分熱量,可起到降溫防暑作用;同理如在近旁擴大水面亦有此效,如水池、蓄水池、水溝、水缸等。溫室則需在玻璃上掛簾擋光防熱。炎熱之際,更要注意通風和加強空氣對流散熱,局部掀起棚上遮掩物;蘭室則打開門窗,避免熱氣鬱積。

溫度的調節,除氣溫外,還應注意土溫。蘭根在土中生長,盆土的溫度對其生理機能有著直接的影響。一般條件下,土溫與氣溫是成正相關的,氣溫高則盆土溫度也隨之升高,但變化過程比較緩慢。首先是要防止烈日直射花盆,將土壤及盆曬燙,灼傷貼在盆壁近處的蘭根;還要注意澆水時水溫與土溫相近,不宜過分懸殊。

還有—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即人為的保護與蘭花本身的適應能力的關係。同所有植物一樣,蘭花對外界環境也有其適應性。並非天生嬌弱。因此,藝蘭者在為蘭花防暑禦寒時,其措施宜適可而止。遮掩太密,時間過長,必然削弱其抗逆能力。我們蘭圃選從南方600—1000公里以外所引種馴化之寒蘭、建蘭,除採取保護外,還逐步讓其增強抗逆性,遠漸適應新環境。

4.濕度

濕度一般指相對濕度,常用百分比來表示。蘭花無鬚根、更無根毛,其吸收水分面少;相反,蘭葉叢生。葉面蒸騰較大,只有空氣潮濕才能維持水分的吸收和蒸騰之間的平衡。在蘭花原生長地生長季節中雨量充沛,空氣濕潤,空氣相對濕度都在80%以上;尤其是墨蘭生長在溪流旁,經常水霧彌漫,相對濕度都在90%左右。北方養蘭之所以困難,空氣乾燥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城市家庭和陽臺培養蘭花不易成功,溫度不夠也是主要因素。空氣濕度低則蘭葉粗糙、黯淡無光澤;空氣濕度合宜,則葉面潤綠。通常蘭花生長期所需要的濕度不能低於70%,冬季休眠期約為50%;晚上空氣濕度要比白天高些。

濕度和通風是相對的兩個矛盾因數,過多通風則濕度降低,北方的冬季和春季多刮幹風不能保持濕度,對蘭花生長不利,應適當少通風。

調節提高空氣濕度的方法:在蘭圃周圍多種植樹木、竹、草。這些植物的根系能從地下吸收大量水分,然後從地表葉部蒸發出來。並能滯留地表水分,逐步蒸騰,增加空氣中水分子含量,從而提高空氣濕度。

在地面乾燥時。在地面、台架、牆壁上灑水,還兼有降低溫度的作用。還可在栽植蘭花的場地空間或葉面進行噴霧或灑水。但對葉面灑水或噴霧,不宜在晚上進行,在傍晚如需向葉面灑水,一定要保證到晚上時葉面能恢復乾燥。

在我國南方有時陰雨連綿,特別是黃梅時節濕度過大,應打開門窗和遮蔽物進行通風。蘭花喜溫潤,在高濕且通風良好時,蘭花會生長健壯;但低溫而又不通風時,水汽會凝聚水滴,對新芽有害,也容易引發病害,故應避免低溫高濕。

我們在大面積地栽蘭花的苗畦。四周鋪設磚頭,上面植滿青苔。磚頭和青苔吸水保溫能力很強,這種經濟簡便的天然增濕措施非常有效。

5.澆水

澆水應注意水量、水質、水溫、澆水時間、澆水方法等問題。

在旱生植物、濕生植物、中生植物分類中,蘭花屬於中生植物,並不需要過多的水分,因此盆土不宜過濕。這是由於蘭花根莖構造特點所決定的。蘭花的假鱗莖肥大,其表面外有一角質層,而表皮細胞又加厚形成石細胞,莖中散滿維管束。假鱗莖能貯蓄養分和水分,而且不易蒸發。蘭花的根,多為肉質,最外層是根被組織,根被組織的細胞為長簡形、多角形。根被組織細胞成熟時,原生質解體,細胞壁發生加厚條紋。根被組織的功能足保護皮層,吸收水分,減少和保護皮層內部水分的散失。因此蘭花的澆灌不宜過勤,盆土不宜過濕,以免爛根。此外,從蘭花原產地來看,蘭花多生長在山坡、山脊兩側、岩縫。這些地方排水良好,無積濕漬水之患。正是適應這樣的環境,所以蘭花根莖構造適合於貯存、保蓄水分和養分。

6.光線與日照

光線是指太陽光照射的光質、光量而言,包括光的波長、光譜成分和光照強度。日照是指太陽照射的時間,一般照射14小時以上為長日照。不到14小時為短日照。植物中需長日照才能開花的稱為長日照植物;反之需短日照才能開花的稱為短日照植物。光線與日照對蘭花的生長發育有著密切的關係。

蘭花對光照的要求:花諺:“陰茶花、陽牡丹、半陰半陽四季蘭”。說明不同花木對日照有不同需求,蘭花需要半陰半陽的光照條件。

光照對葉色的影響——蘭花長期生長在山林中,養成耐陰的習性,不喜直射強光。在光照過強時,葉色變成淡綠;如遏驟然強光,則葉色迅速變黃,葉面粗糙,甚至葉片枯焦。光照適度,葉綠而質細膩,且有光澤;光照過弱則葉色深綠而失光澤。

光照對出芽的影響——光照強弱對葉芽和花芽的數量、出土期及生長狀況都有直接影響。光照過弱蘭花長出的葉芽多而花芽少,且長勢不良。因此,從花芽形成之前一段時間開始,適當增加光照,可促進花芽分化,達到多開花的目的。

光照對花色和開花的影響——蘭花的花色,主要由花色素所決定,而光線中的紫光和紫外線是形成蘭花色素的主要光能。因此。光照強則花色較深而鮮豔;光照過分微弱則花色極淡,與正常相比,誤認為另一個品種。如古時浙江寧波有“雪蘭”一種,乃陰山背陽所產,“若栽於盆中略見微陽,即轉綠色”,於是乎被視為珍奇,而今野外採集中常常碰到,人工栽培也可得到。有人以此弄虛作假,冒充新品種,經驗不足者每每上當。

如其他條件相同,則放在光照較強位置的蘭盆先開花,這是由於積累的照度和積溫最先達到一定數值的關係。有人實驗,延長光照時間14—16小時,可以促進中等植株和小苗提早開花;但對成熟蘭株,則光照時間不超過8小時即可促進開花。對於冬季開花的蘭花,要滿足晝短夜長和低溫條件來促進開花。對夏季開花的蘭花,則要求晝長夜短和高溫促進開花。

有花蕾的蘭,要促其早開花,可適當延長光照和增加溫度。在小室內用100瓦的燈泡可提高室溫3℃—5℃,能促進提早開花。

光照與葉藝的關係一葉藝即葉片上出現線條或斑點的栽培技術。葉藝與光照有關聯。可用光照的變化來促進葉藝變化。方法是用生長健壯的蘭苗,要有三株以上相連在一起,在夏天9時以前,冬季在10時以前,將蘭盆曬在日光之下,在盆內插上溫度計,曬到30℃時移入陰處。等降至25℃時,再移出見日光。如此長期反復。一陰一陽、一冷一熱,有利於葉內可變因數的出現,長年累月,功夫不負有心人,可能會出現花葉。但必須以蘭葉記憶體有葉藝的隱性因數為前提,日光的變化不過是促進其顯現而已。

調節蘭花光照的依據和方法:喜歡半陰半陽的光照是多數蘭屬植物的共性,但各蘭種之間也有差異。春天開花的種類,如春蘭、春劍和送春等,需要光線比較弱一些,蔭蔽度宜控制在70%—80%之間。夏、秋開花的種類,如夏蕙、秋素等,需要光照則稍強一些,其蔭蔽度宜控制在60%—70%之間;墨蘭則需85%左有。

春、夏、秋、冬四季的光照時間與強度都不相同,應分別對待,調整奸蔭蔽度。一日之間,朝暉夕陽可任其照射,正午烈日就須遮擋調節,陰天則應降低蔭蔽度。值得注意的是,夏日暴雨之後,或久雨初晴之時,蘭盆切忌曝曬,前人經驗:“若雨過即曬,盆內水熱,則燙葉傷根。”

蘭花雖然比較耐陰,但它也有向光性,在同一栽培場地。向陽一面的花、葉總是繁盛—些。天長日久會使花和葉的長勢不勻,並向一側偏倒。為了勻稱美觀,應該間隔一段時間轉動調整一下蘭盆的方向。若是出於造型或構圖的特殊需要,為了表達特定的詩情畫意,也可利用光源的位置來加強花、葉的傾向性,達到動態平衡的美,可滿足欣賞的需求。

調節蔭蔽度和光照長度,通常有以下方法:

建築物——建立溫室、蘭亭、水榭、蘭廊來放置蘭花,利用這類建築物的透光和遮陽的性能來調節光照。只要蘭盆放置適當,就能取得預期效果;在這些建築物的向陽處可掛上竹簾或遮光網進行調節。陽臺上所養盆蘭,通過端進抱出以此調節光照,雖然辛苦勞累,卻也怡養情趣,養花結合健身樂在其中。

搭棚——蔭棚可用竹、木、角鋼等搭成棚架,上鋪竹簾、塑膠薄膜、遮陽網等。我們調節光照度的方法是在蘭圃內用竹搭架,其上 設雙層50%—70%遮光率的遮陽網,上層是相對固 定的,只在冬季收卷起來,下層則可放可收。盛夏時 用雙層,春秋兩季用單層;夏秋晴天中午用雙層,陰雨天單層。冬季則視情況而定,晴天放開下層,陰天卷起下層,因為冬季塑膠大棚內光變化不能太大,太大則溫、濕度也隨之變化,對蘭花冬眠不利。此外,蘭花花蕊含苞待放之前,必須有適度的散射日光照射,否則花色黯淡,不顯俏麗。

搭架——在蘭花培植場地上,搭竹架、木架或鋼筋混凝土架,任葡萄、金銀花、牽牛花、淩霄、蔦蘿等類藤本植物攀緣鋪陳其上,既可遮陰又美觀、實惠。落葉藤本植物夏季遮陰而冬日透光,是一種自然調節。

植樹——在蘭圃周圍選用高低不同的常綠樹、落葉喬木、竹類等配搭種植,用來調節光照強度。

7.施肥

蘭花的根沒有鬚根,根內有寄生蘭菌。根菌從外部吸收礦物質、營養供給蘭花吸收,蘭根細胞則提供水分和有機養分給根菌,形成了它們相互有益彼此共存的共生關係。但它們之間必須保持一個穩定的平衡,才能生長繁茂。配製適宜的營養土和適當施肥,維護兩者的平衡,可促使蘭花生長健茂。

以前有人認為蘭花生長在山中,雅浩成性,白水清風就可以維持了。也有人對蘭花愛之過深,操之過急,常施以高效高濃度的重肥,造成事與願違的結果。所以我們必須對科學地、合理地施肥進行認真的探討。

(1)肥料的種類。肥料可按其有效成分、肥料性質、肥料用法來區分。

按肥料的有效成分來分,主要有氮肥、磷肥和鉀肥。氮素是構成細胞核和蛋白質的主要成分,也是構成葉綠素的不可缺少的元素。氮肥能促使蘭葉茂盛,健壯;反之則葉垂軟,不易萌芽,繁殖率低。常用氮肥有堆肥、豬糞尿、尿素、綠肥、硫酸銨、硝酸銨等。

磷也是構成細胞核的主要成分,在植物細胞內直接影響細胞分裂、葉綠素形成和蛋白質合成與轉變,能促進花芽分化和成長,促成花大、色鮮、香濃。常用磷肥有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磷礦粉、骨粉、淘米水等。

鉀元素直接參與光合作用,可使細胞生理正常,又與糖類、蛋白質、脂肪的合成有關。鉀肥可使蘭花的莖、葉、根生長健壯。使葉片堅韌、不易折斷,並增強耐寒抗病能力,還可以增加花的香味。常用鉀肥有草木灰、硫酸鉀、磷酸二氫鉀都是含鉀較多的肥料。

除了氮、磷、鉀三種主要元素以外,蘭花還需要鈣、鎂、鐵、硼、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它們在配製的培養土中即能滿足,—般不必另行添加。而氮、磷、鉀的需要量較大,必須通過施肥、翻裁和換土來解決。

按肥料的性質來分,一般可分為有機與無機肥料兩種。有機肥料,如堆肥、綠肥、廄肥和餅肥等。有機肥在使用之前,必須充分發酵,發酵時間至少在一個月以上。有機肥料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腐殖質,使土壤透氣性、蓄水性良好,其肥效也長,能陸續分解長效性營養供給蘭花吸收。

無機肥料又稱化肥,其中養分含量高,乾淨無臭味,不須要經過發酵立即可以稀釋使用,方便且肥效快,但維持時間短,長期使用能使土壤結構變壞。

一般藝蘭者反對使用化肥。其實,如果蘭花以使用有機肥料為主,配合使用化肥、效果還是很好的。

按肥料用法來分,可分為基肥和迫肥。基肥即在配製培養土時或在栽植前加入土壤的肥料,如腐葉土、青草堆肥、苕糠土等,既是栽培蘭花的基質,又是基肥。還有蠶糞、豬糞、牛糞、骨粉、毛髮、餅肥等均可作為基肥加入盆底或翻入土下作為基肥,但忌用雞糞和人糞。

(2)迫肥是在蘭花栽植以後,在其生長季節追施的肥料。一般蘭花栽植後2—3年才翻盆換土,其問必須補充養分,故應追肥。

施肥的時間:在春、夏季蘭花生長期中,要使蘭花生長健壯,旺盛,可多施氮肥。若是葉藝品種,則少施氮肥或不施,葉色深綠將影響葉藝欣賞效果。夏季氣溫高於30℃時不施肥,因盆土溫度較高,水分蒸發過快,殘留的肥料濃度增加,有害於生長。夏季若施肥過勤,容易催發秋芽,日後長成的植株矮而弱,次年春芽會因此受到抑制。氣溫低於10℃時不施肥,因為此時處於半休眠狀態,不吸收養分。只有在陽光及溫度適宜、光合作用旺盛時,才施用肥料。冬季蘭花處於休眠狀態,更不必施肥。

蘭花新芽在假鱗莖長至半成熟之前,葉芽出土前後和伸長期為蘭花的營養生長階段,應稍多施氮肥,磷和鉀肥應較少。營養生長之後便是生殖生長,光合作用所製造的養分貯藏在假鱗莖和葉片中,作開花或新芽生長之用。這時對磷、鉀肥需要較多,酌施磷、鉀肥可促進假鱗莖飽滿成熟,生芽開花。

如果蘭草葉色淺淡、發黃,植株柔弱,多為缺肥所致,應及時追肥。但有時也因日照過強導致葉片發黃。病株不宜施肥,要待其病害被治好復原時再施肥。健壯的蘭苗多施肥料則能助長。古代藝蘭者有經驗:“瘦蘭切勿驟施。肥蘭切勿久瘦”。其意為,一向不施肥的瘦蘭,不能突然施以濃肥,那是吸收不了而有害的。對經常施肥的蘭花,也不能久久不施肥。總之,肥瘦不勻對蘭花無益。 通常春蘭、惠蘭、建蘭,在5月上旬開始施肥。夏入三伏,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初不施肥。從5月起,每隔2—3周就施淡肥一次,直到9月底為止。在9月上旬春蘭施淡肥一次,9月下旬建蘭施肥一次。在每次施肥後,翌晨必須補澆清水,便於蘭花吸收,又可防止濃度不當而傷蘭根。一般在開花前後不宜施肥。

(3)施肥方法。施肥一定要以有機肥料為主,它能使土壤疏鬆、結構良好,利於蘭花生長。還要薄肥勤施,即前人經驗“宜勤順淡,切忌驟而厚”,也就是今人少用多餐之義。施時將水肥沖淡適宜,再用噴壺澆入根際,不要污染蘭葉。

如果使用化肥、濃度更要低。在蘭花生長季節可以用2‰的尿素、2‰磷酸二氫鉀的水溶液作追肥2—3次。

8.通風通風在蘭花栽培管理中也很重要,但又常被人們所忽視。通風良好,不斷供給蘭花充足的新鮮空氣,可以足進光合作用,增加養分製造,促進新陳代謝,使蘭花繁茂。蘭室和蔭棚的通風,可調節其溫度、濕度,使之有利於蘭花生長,還可減少病蟲害發生。蘭花褐斑病、白絹病多發生於通風不良的環境中。

栽蘭場所必須開闊,地勢宜稍高,花台不要達低,常注意通風。蘭花喜柔風、和風而不喜急風、對過冷過大的風要設法避免。蘭盆的安置宜稀不宜密,蘭盆之間要保持足夠的距離,以免風吹葉片相互摩擦受損。如果場地小,可將花台砌成梯形,利於通風又便於管理和觀賞。每個蘭盆內植株不宜過多過密。如果植株繁生過密,則應及時翻盆分栽。經常清除蘭盆內的雜草、病葉及樹木落葉等雜物,以利於盆內的通風。微信搜索公眾號:蘭花吧 關注後可線上回答你對蘭花方面的提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