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投資人傅盛和CEO傅盛:我現在追求的你可能都不太信

文|朱曉培

2008年, 離開360的傅盛正處在苦悶時期, 經緯張穎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傅盛因此在經緯做了一年的投資副總裁, 但他一心想著創業,

要證明自己。

2009年, 傅盛離開經緯創建了可牛, 再後來, 可牛與金山安全合併, 改名獵豹移動, 並於2014年5月8日, 在紐交所掛牌。 上市, 對於傅盛來說, 就是與過去正式告別了。

“你的詛咒被解除了, 你的心理壓力被釋放了。 你會重新思考整個人生目標, 看世界的方法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他曾這麼對我說上市的影響。

上市帶來了充足的現金流。 他曾對朋友感慨, 人真是人窮志短, 上市前心裡想的就是怎麼做才能夠讓獵豹真正地生存下去。 現在, 生存不是問題了。 但錢怎麼花, 是上市公司必須要面對的另一個問題。

2017年11月, 隨著Musical.ly、Yeahmobi、程式設計貓等專案的收購和融資事宜的曝光, 人們忽然發現, 過去兩年傅盛和獵豹移動悄悄佈局投資了眾多的創業公司。

似乎, 傅盛又回到了張穎曾給他指的道路, 做一名投資人。

然而, 傅盛卻不是這麼想的。

“我要讓獵豹成為這個行業甚至在這個星球上偉大的公司之一, 投資的本質就是以獵豹為核心, 把這些東西連接起來, 建立一個生態和聯盟。 獵豹不會變成一家投資公司, 要有非常核心強壯的業務。 ”他說。

從專案上看, 獵豹投資的大部分和自己的主營業務, 工具和AI(人工智慧)相關, 比如做手機桌面系統的魔秀科技、智慧健康的雲麥科技、少兒程式設計教育程式設計貓、移動效果廣告行銷的Yeahmobi、獵戶星空等。

而這些項目的創業者大部分為90後的年輕人。 傅盛說, 投資他們, 可以幫助自己理解這個時代, 不錯過大賽道。 從做工具的清理大師,

到佈局AI, 正是從這些投資項目裡得到的啟發。

“我不認為創業和投資有什麼本質區別。 你要做一個好的CEO, 你同樣要理解行業, 要看足夠遠。 ”傅盛說, 本質上, 他沒有花什麼時間在投資上。 他投資還是基於對未來的理解。

他看了紀錄片《美國商業大亨傳奇》, 認識到, 做企業還是要回到商業規律。 移動互聯網初期, 做好一個產品就能創辦一家好的公司, 但後面就要看公司的戰略。 就像卡耐基、摩根斯坦利, 他們從鐵路跳到石油, 跳到電力, 最後的商業王國都是各種業務互相交錯的。

經歷創業、出海、上市後, 傅盛又回到了出發點。 這不是倒退, 而是另一種事業的進步。

“我覺得, 我和獵豹最大的成長就是理解了‘進化’本身。

”傅盛在跟張穎的一次對話中說, 你沒有辦法去避免一件事情的發生;或者你不可能只是把一件事情做好, 其他事情就會因此更好。 有時候, 過去的經驗實際上是未來一些發展的阻礙, 要學會更快地重新清空, 然後去到下一個陣地上。

投資帶來的成功

“我當時想的特別簡單, (Musical.ly)創業做不好, 他們還可以到獵豹來上班。 ”傅盛說。

2014年底, 傅盛和羅輯思維聯合搞了一個創業孵化平臺, 名字叫傅盛戰隊, 嘉賓包括了《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 YY CEO李學淩、58 CEO姚勁波。 五天時間裡, 傅盛戰隊收到了9063份申請。

2015年1月7日, 在北京七七劇場舉行, 傅盛戰隊舉行了決賽, 現場誕生5強, 分別是蹲點——互聯網早餐品牌、醫號線——移動醫療大資料平臺、程式設計貓——少兒程式設計教育、汽車我知道——汽車廣播自媒體和Double Date——校園社交應用。

musical.ly沒進前五名。 這也不能怪傅盛, 因為評委還有一群天天做社交軟體的, 包括姚勁波、羅振宇, 大家投票都覺得這東西不太容易成。

Musical.ly, 在產品形態上類似小咖秀的美國版。 獵豹投資部覺得這個項目不錯, 傅盛下載後用了幾次,還是不確定到底能做起來。包括馬化騰、李學淩看了,都覺得這個產品火不起來。不就是對口形嗎?小咖秀在中國火,在美國還能行得通嗎?

當時Musical.ly下載量還非常少,創始人陽陸育已經創業過兩次但都沒有成功,積蓄都快花光了,眼看要彈盡糧絕。

怎麼辦呢?傅盛說,實在不行投你們吧,萬一公司倒閉了到獵豹來工作三年。他覺得,Musical.ly產品的交互做得不錯,又是出海項目,可以試一下。實在做不好,他們還可以到獵豹來上班,幫獵豹做社交的產品。

在這背後,是傅盛基於獵豹全球化的成績和經驗做出的判斷。

從 2012 年發佈獵豹清理大師開始,五年的時間內,獵豹已經成長為國內互聯網公司出海的領軍者,開創性地實現了使用者、產品和商業的全球化。截至 2017 年第二季度,獵豹移動已經在全球積累了近 6 億的月度活躍用戶,其中 77% 以上來自以歐美為主的海外市場,連續六年收入高增長。

“全人類的底層需求都是一樣的。以前美國的模式複製到中國能成功,我覺得今天中國的模式複製到美國,也能成功。”傅盛想。當初,正是這句話說服了他自己,讓獵豹做了清理大師,進軍國際市場。

2015年4月,獵豹移動投資Musical.ly天使輪及A輪,各輪投資金額共500萬元。而在這之前一個月,獵豹移動投了程式設計貓種子輪,還投了全球移動效果行銷服務商Yeahmobi。

“沒想到它生生的就火起來了。”傅盛說。兩年過去,Musical.ly成為了美國青少年10歲以下最大的應用 APP,日播已經過了1000 萬。

Musical.ly給傅盛和獵豹帶來了意想之外的成功。

由於Musical.ly增長非常快,傅盛就在想,原來不僅工具可以全球化,一個上海的20個人的小團隊做的內容專案也可以全球化。於是,獵豹推出了以美國市場為主的直播平臺Live me。

而Live.me 一經推出就受到了美國青少年的歡迎,穩居 Google Play 美國社交暢銷榜榜首,半年的時間,先後獲得 1.1 億美元的融資。

2017年11月10日,獵豹宣佈,今日頭條收購Musical.ly,並將旗下產品抖音與Musical.ly進行合併。2天前,11月8日, 獵豹移動與今日頭條在個性化內容和社交直播領域達成戰略合作,今日頭條參與獵豹移動子公司Live.me B輪融資,投資Live.me 5000萬美元,並以 8660 萬美元對價收購獵豹移動旗下新聞聚合平臺 News Republic。

今日頭條對Musical.ly的收購,不僅讓獵豹移動收穫了1.7億美元,鞏固了現金儲備,也加固了獵豹移動與今日頭條的內容出海戰略聯盟。

差不多同一時間,當年傅盛戰隊五強項目程式設計貓也宣佈完成B輪1.2億元融資。獵豹作為天使投資者並連投四輪的這家創業公司,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兒童程式設計教育平臺。

人們忽然發現,過去兩年裡,傅盛和獵豹悄悄做了很多投資佈局。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獵豹投資的公司超過40個,以Musical.ly 和程式設計貓為例,這些投資項目大多都獲得了數倍的回報率。

2015年9月,傅盛戰隊升級為紫牛基金和紫牛創業營,專注於早期創投。傅盛邀請了張泉靈來負責基金事宜,創業導師包括李學淩、羅振宇、張穎、姚勁波、徐小平、蘇芒。

紫牛,來自傅盛早期讀過的一本書,雅虎全球副總裁賽斯·戈登所寫的《紫牛》。書中對紫牛的描寫讓他印象深刻——漫山遍野的黑白奶牛,如果出現一頭紫色奶牛,只要一次,足以令人過目不忘。沒錯,紫牛就是獨特性。

不完全統計,紫牛基金投資了楚山創新(Pre-A輪)、年糕媽媽(天使輪、A輪、B輪)、Less&More(2014萬人民幣,A輪)、光和數字(天使輪)、家有學霸(Pre-A輪)等。

“時代總是在不斷的變化,大家的成長、生活背景完全不一樣,沒辦法真的理解年輕人。”傅盛說,自己做投資,是因為不懂年輕人,但又想抓住、參與這個時代。用自己的經驗去幫助年輕人,跟著他們一起去看這個世界,這很有趣。

互聯網核心競爭已經基本結束,下一個階段互聯網即將像水和空氣、道路和橋樑一樣進入各個細分領域。這樣的時機下,創業專案將大量湧現。傅盛就想創立一個基金和訓練營,為最早期、最迷茫的創業者提供資金、資源和經驗。

在這種理念下,傅盛和獵豹移動投了很多年輕人的項目,包括程式設計貓、雲麥科技、飛拍和威基金。

雲麥科技創始人汪洋是90後,傅盛和明勢資本一起成為雲麥科技的天使投資人。雲麥科技專注于健康類智慧設備和大資料採擷,2017年5月,完成近千萬美元B輪融資。傅盛說,自己投雲麥,看中的正是90後的汪洋對於智慧硬體行業領域獨特的嗅覺和觀察。

“我們還在矽谷投了基因和做火箭的公司,我現在也想,我是不是被創業耽誤了的投資人。”傅盛開玩笑說。

傅盛和獵豹在投資上的高命中率,也許和他在經緯那一年的經歷有關。

2008年,傅盛從360正式離職後,張穎邀請他去經緯創投做投資副總裁。但那時候,他一心想要創業,證明自己,在經緯呆了一年也沒投什麼項目。

“其實,我覺得投資有一個重要的作用,能夠幫你看到各個行業的資訊的變化。能夠讓我們去理解年輕人看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一定不要錯過大的賽道吧。”

傅盛對投資回報本身並不在意。之前,有個熟悉的投資人來問我水滴的情況,我感到驚訝,傅盛和他們的基金走得很近,但並沒有去刻意促進下一輪融資。“我們的投資主要是根據獵豹做一些佈局,所以也不能說我是一個社會投資人。”

要讓獵豹成為偉大的公司

傅盛曾跟一個朋友感歎,人有時候真是人窮志短,上市前,心裡想的就是怎麼做能夠讓獵豹真正地生存下去。

上市後,生存不是太大的問題了,夢想開始變得比生存重要得多。

“我覺得我是在一個過渡時期,我現在追求一些,你可能都不太信,但是我是在追求一些更人性,就是自己內心深處的滿足感。”他對張穎說,至少自己認為,對所謂的影響力都不太介意了。

按照傅盛的規劃,未來3到5年,獵豹的戰略比較清晰的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以傳統移動互聯網為核心的業務,包括遊戲、Live.me本身的廣告變現。另一部分是AI(人工智慧)。

在AI上,獵豹投入的比較早,包括投資獵戶星空,以及自己的研發,形成了其在AI上的佈局。獵戶星空的語音辨識率和資料積累方面,都是業內領先者,跟小米、跟喜馬拉雅都有合作。

“我覺得三五年之內,獵豹在這方面一定要找到突破點。”傅盛相信,三五年內,獵豹基於AI的機器人產品、智慧硬體產品都會陸續推出,公司也會朝著軟硬一體化的方向去發展。

“大家也聽到我們說要做機器人。因為機器人這件事情可能會很燒錢,所以初期我們會採取投資的模式做,但是最後一定是人工智慧的時代。”傅盛說,單純從獵豹移動的清理大師身上,他是不會想到這一層的,但是,正是投資了程式設計貓等項目,讓他很早就開始強調AI。

從 2016 年開始,AI火到現在。

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共有 120 家以上的AI公司獲得超過 230 億元融資。AI 在大眾認知上的成功,要歸功於穀歌的AlphaGo專案。然而,AI行業也和AlphaGo一樣,面臨一個困境:短期內成本高昂、無法大規模應用並獲得回報。

AI的突破點在於落地的場景/讓AI真正發揮作用,比鑽研技術本身更重要。傅盛認識到,從落地上來,AI也是一種工具。用人臉識別去做支付,和用清理大師管理手機,沒有本質的區別。

一系列內外部調整後,獵豹聚焦A。但憑什麼能做成?

“我覺得未來在AI這一件事情上,它特別符合我的一些特質。它是技術和產品的結合,又是一個工具化的東西。”在接受張穎採訪時傅盛說,雖然AI要軟硬一體,但是本質沒變,還是工具。所以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每次討論起一些產品的時候,傅盛都會挺開心挺興奮的。

“我相信我們的產品有很大機會做得不錯,而且最後能夠大賣。”傅盛說,獵豹天和很多公司的水準業務都在一個水平線上,但是市值差別很大的時候,他認真學習了很多新的東西,包括線下、產業這些東西,這都是以前她所沒有接觸過的。“在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這是一個挺好的狀態。我已經開始比較享受這個過程了。傅盛說。

認識到這一點的傅盛,開始重新審視“工具”的潛力。

傅盛認為,要通過AI獲取流量,最後還是要通過廣告這樣的商業變現手段。而獵豹過去在流量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也非常有效,包括Live .me、遊戲這樣的內容。

一直以來,像Live.me、工具、遊戲等業務收入穩健,也在持續產生利潤,算是獵豹的根據地。

而2017上半年手游榜單(App Annie iOS & Google Play)顯示,獵豹移動旗下的多款遊戲表現突出,《滾動的天空》、《鋼琴塊 2》、《跳舞的線》、《點點衝刺》在美國上半年 iOS & Goolge Play 排名均進入 TOP50。據悉,獵豹正在加緊新遊戲的開發,並且嘗試從輕度向中度延伸。

“我們遊戲,現在每天有一百多萬的新用戶增長。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其實有很多資料,對AI的技術演進是非常有效的。”傅盛說。

比如獵豹的人臉識別技術,在微軟的百萬名人識別大賽中獲得一等獎。Live.me每天產生很多人臉圖像資料,獵豹機器進行識別,投入力量非常小,但是效果很好。獵豹還在海外做英語語音訓練,語音找文字這樣的事情。獵豹在海外還有一個輸入法Cheetah Keyboard,不到一年時間已經擁有幾千萬用戶了。“這都是我們和AI能base的點。”

傅盛覺得,如果把AI的產品做好了,就是獵豹全球化的基礎。五六年之前,傅盛想清楚獵豹要做國際化,不僅是看到工具的這一個點,也看到了全球化的趨勢。

今天的國際市場,和獵豹剛開始出海時已經不一樣了。獵豹做清理大師時,全球處在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期,今天這種紅利已經消失了。要單憑一個App去攻克歐美市場,已經變成了困難的事情。

傅盛看商業紀錄片《美國商業大亨傳奇》,發現卡耐基、摩根斯坦利的業務,也是在不斷的演技,從鐵路跳到石油,跳到電力,最後的商業王國都是各種業務互相交錯的。

做企業,還是要回到商業規律。移動互聯網初期,做好一個產品就能創辦一家好的公司,但後面就要看公司的戰略。

“所以,我是覺得我們先用投資的方式去完成對機器人的佈局。”未來一定會使得獵豹變成以 AI 為核心的新的聯合體,完成獵豹在 AI 上的彎道超車。

“我要讓獵豹成為這個行業甚至在這個星球上偉大的公司之一,獵豹不會變成一家投資公司,要有非常核心強壯的業務。” 傅盛說。

仍然保持著一股衝勁

傅盛年輕時很少運動,覺得枯燥無聊,減肥時逼著自己動。2014年3月的一次會議後,他從廣州騎車到珠海,全程130多公里。對愛運動的人來說,這不算什麼,但那時候他還是一個近200斤、從不跑步的人。

張穎是另外一種人,喜歡騎摩托,去人跡罕至的地方。傅盛說,那多危險,你幹嘛不開車。張穎說,騎在摩托上,看世界的角度完全不同。

現在的傅盛,慢慢喜歡上了騎自行車,有段時間,天天騎單車去上班。但他還是很謹慎,他總在半夜分享美食,張穎問他為什麼?他說在故意製造假像,讓對手覺得自己沒在努力工作。

可以看得出,過去在殺毒市場上的戰爭,仍讓他心有餘悸。據說,那個時候,獵豹每次要發新產品,對手總能得到消息,並提前做出來。

在張穎的慫恿下,傅盛跟著經緯出行參加了今年的火人節。傅盛說,那一次讓他的認知發生了新的變化。

每年9月,成千上百的派對愛好者從全球各地趕往華達州的黑岩沙漠,參加火人節。他們身著奇裝異服,在白天近50度的沙漠裡搭建起一座臨時城市,進行藝術、音樂和奇異表演,8天之後,再一把火燒掉自己搭建起來的一切。

傅盛看著眼前的一切,自己和自己對話。他想,為什麼自己在面臨一些業務出現困難,或者說增長不如預期的時候,沒有去採取一些更大更好的調整方式?他覺得,這是自己以前對自我認知不足造成的。

傅盛說,獵豹今天的市值肯定是遠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為什麼呢?因為過去的自己太片面追求市值、追求收入,把整個獵豹的戰線拉得過長。而有些業務不達標,又不能狠心去做一些組織結構的調整。其實這就是他真正面臨的問題,“我不太喜歡去面對衝突。”

“火人節給我最大的感悟是,幾萬人到一個空曠的沙漠建起一個城市。每個人在建起這個城市的時候,我突然感受到這是大家在和自我對話。”傅盛對張穎說,要去理解自己,甚至改造自己。

他看Ray Dalio 的《原則》(Principles),覺得講的也是同樣的道理。你是機器的使用者,你也應該是他的設計者,但是很多時候,人們只是把自己當成使用者。

“我覺得,我和獵豹最大的成長就是理解了‘進化’本身。”傅盛說,你沒有辦法去避免一件事情的發生;或者你不可能只是把一件事情做好,其他事情就會因此更好。有時候,過去的經驗實際上是未來一些發展的阻礙,要學會更快地重新清空,然後去到下一個陣地上。

獵豹身上有一些明顯的時代烙印,做PC安全的時候,行業裡已經有領頭羊。獵豹做得非常辛苦,才找到了海外移動工具這一條路。現在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正在消失,所以,獵豹要朝著第三條路出發,就是AI base的這樣一些場景落地。

而在熟悉的人看來,傅盛還保持著一股衝勁。

年中,騰訊組織了一次被投公司CEO交流會,傅盛、美團點評CEO王興、快手CEO宿華、水滴CEO沈鵬、每日優鮮CEO徐正都參加了。有一個活動是賽艇,徐正沒有參加,選擇在岸上做啦啦隊,他印象特別深刻,傅盛那一組得了第一,手都磨破了。晚宴的時候,他看見傅盛手上橫七豎八的貼滿了創可貼。

“他不相信重在參與。他說只有全程全力以赴了才能體會到最有價值的東西。”沈鵬說。

沈鵬和傅盛也都是混沌創業營第二期的學員,被分在了一組。有一次戈壁徒步,兩天六十公里。大家原本抱了重在參與的心態,但組長傅盛一上來就給大家統一了思想,要拿第一。

一路上,他不斷的組織大家討論策略,評估每個人的體力,誰來背行李,誰來怎麼樣,不停的取長補短來調整隊姿,最終成了最先到達終點的那一組。

顯然,傅盛正在表現出更多的領導能力。

也是因為這次走沙漠,傅盛與彤程公益基金會的發起人張甯一起參與了水滴A輪的融資。沈鵬說,公開融資資訊的時候,由於是騰訊和藍馳創投領投,傅盛說他不介意公開不公開他個人投了,沒必要專門突出他,默默的當個雷鋒也挺好。“他說他是借的錢,捨不得賣獵豹的股票。”

我問傅盛,上市的時候人們會說產品經理傅盛,現在人們也可能會說青年導師傅盛,你更希望自己是什麼樣子的?

“做酷酷的產品的產品經理。”傅盛回答道。

傅盛下載後用了幾次,還是不確定到底能做起來。包括馬化騰、李學淩看了,都覺得這個產品火不起來。不就是對口形嗎?小咖秀在中國火,在美國還能行得通嗎?

當時Musical.ly下載量還非常少,創始人陽陸育已經創業過兩次但都沒有成功,積蓄都快花光了,眼看要彈盡糧絕。

怎麼辦呢?傅盛說,實在不行投你們吧,萬一公司倒閉了到獵豹來工作三年。他覺得,Musical.ly產品的交互做得不錯,又是出海項目,可以試一下。實在做不好,他們還可以到獵豹來上班,幫獵豹做社交的產品。

在這背後,是傅盛基於獵豹全球化的成績和經驗做出的判斷。

從 2012 年發佈獵豹清理大師開始,五年的時間內,獵豹已經成長為國內互聯網公司出海的領軍者,開創性地實現了使用者、產品和商業的全球化。截至 2017 年第二季度,獵豹移動已經在全球積累了近 6 億的月度活躍用戶,其中 77% 以上來自以歐美為主的海外市場,連續六年收入高增長。

“全人類的底層需求都是一樣的。以前美國的模式複製到中國能成功,我覺得今天中國的模式複製到美國,也能成功。”傅盛想。當初,正是這句話說服了他自己,讓獵豹做了清理大師,進軍國際市場。

2015年4月,獵豹移動投資Musical.ly天使輪及A輪,各輪投資金額共500萬元。而在這之前一個月,獵豹移動投了程式設計貓種子輪,還投了全球移動效果行銷服務商Yeahmobi。

“沒想到它生生的就火起來了。”傅盛說。兩年過去,Musical.ly成為了美國青少年10歲以下最大的應用 APP,日播已經過了1000 萬。

Musical.ly給傅盛和獵豹帶來了意想之外的成功。

由於Musical.ly增長非常快,傅盛就在想,原來不僅工具可以全球化,一個上海的20個人的小團隊做的內容專案也可以全球化。於是,獵豹推出了以美國市場為主的直播平臺Live me。

而Live.me 一經推出就受到了美國青少年的歡迎,穩居 Google Play 美國社交暢銷榜榜首,半年的時間,先後獲得 1.1 億美元的融資。

2017年11月10日,獵豹宣佈,今日頭條收購Musical.ly,並將旗下產品抖音與Musical.ly進行合併。2天前,11月8日, 獵豹移動與今日頭條在個性化內容和社交直播領域達成戰略合作,今日頭條參與獵豹移動子公司Live.me B輪融資,投資Live.me 5000萬美元,並以 8660 萬美元對價收購獵豹移動旗下新聞聚合平臺 News Republic。

今日頭條對Musical.ly的收購,不僅讓獵豹移動收穫了1.7億美元,鞏固了現金儲備,也加固了獵豹移動與今日頭條的內容出海戰略聯盟。

差不多同一時間,當年傅盛戰隊五強項目程式設計貓也宣佈完成B輪1.2億元融資。獵豹作為天使投資者並連投四輪的這家創業公司,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兒童程式設計教育平臺。

人們忽然發現,過去兩年裡,傅盛和獵豹悄悄做了很多投資佈局。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獵豹投資的公司超過40個,以Musical.ly 和程式設計貓為例,這些投資項目大多都獲得了數倍的回報率。

2015年9月,傅盛戰隊升級為紫牛基金和紫牛創業營,專注於早期創投。傅盛邀請了張泉靈來負責基金事宜,創業導師包括李學淩、羅振宇、張穎、姚勁波、徐小平、蘇芒。

紫牛,來自傅盛早期讀過的一本書,雅虎全球副總裁賽斯·戈登所寫的《紫牛》。書中對紫牛的描寫讓他印象深刻——漫山遍野的黑白奶牛,如果出現一頭紫色奶牛,只要一次,足以令人過目不忘。沒錯,紫牛就是獨特性。

不完全統計,紫牛基金投資了楚山創新(Pre-A輪)、年糕媽媽(天使輪、A輪、B輪)、Less&More(2014萬人民幣,A輪)、光和數字(天使輪)、家有學霸(Pre-A輪)等。

“時代總是在不斷的變化,大家的成長、生活背景完全不一樣,沒辦法真的理解年輕人。”傅盛說,自己做投資,是因為不懂年輕人,但又想抓住、參與這個時代。用自己的經驗去幫助年輕人,跟著他們一起去看這個世界,這很有趣。

互聯網核心競爭已經基本結束,下一個階段互聯網即將像水和空氣、道路和橋樑一樣進入各個細分領域。這樣的時機下,創業專案將大量湧現。傅盛就想創立一個基金和訓練營,為最早期、最迷茫的創業者提供資金、資源和經驗。

在這種理念下,傅盛和獵豹移動投了很多年輕人的項目,包括程式設計貓、雲麥科技、飛拍和威基金。

雲麥科技創始人汪洋是90後,傅盛和明勢資本一起成為雲麥科技的天使投資人。雲麥科技專注于健康類智慧設備和大資料採擷,2017年5月,完成近千萬美元B輪融資。傅盛說,自己投雲麥,看中的正是90後的汪洋對於智慧硬體行業領域獨特的嗅覺和觀察。

“我們還在矽谷投了基因和做火箭的公司,我現在也想,我是不是被創業耽誤了的投資人。”傅盛開玩笑說。

傅盛和獵豹在投資上的高命中率,也許和他在經緯那一年的經歷有關。

2008年,傅盛從360正式離職後,張穎邀請他去經緯創投做投資副總裁。但那時候,他一心想要創業,證明自己,在經緯呆了一年也沒投什麼項目。

“其實,我覺得投資有一個重要的作用,能夠幫你看到各個行業的資訊的變化。能夠讓我們去理解年輕人看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一定不要錯過大的賽道吧。”

傅盛對投資回報本身並不在意。之前,有個熟悉的投資人來問我水滴的情況,我感到驚訝,傅盛和他們的基金走得很近,但並沒有去刻意促進下一輪融資。“我們的投資主要是根據獵豹做一些佈局,所以也不能說我是一個社會投資人。”

要讓獵豹成為偉大的公司

傅盛曾跟一個朋友感歎,人有時候真是人窮志短,上市前,心裡想的就是怎麼做能夠讓獵豹真正地生存下去。

上市後,生存不是太大的問題了,夢想開始變得比生存重要得多。

“我覺得我是在一個過渡時期,我現在追求一些,你可能都不太信,但是我是在追求一些更人性,就是自己內心深處的滿足感。”他對張穎說,至少自己認為,對所謂的影響力都不太介意了。

按照傅盛的規劃,未來3到5年,獵豹的戰略比較清晰的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以傳統移動互聯網為核心的業務,包括遊戲、Live.me本身的廣告變現。另一部分是AI(人工智慧)。

在AI上,獵豹投入的比較早,包括投資獵戶星空,以及自己的研發,形成了其在AI上的佈局。獵戶星空的語音辨識率和資料積累方面,都是業內領先者,跟小米、跟喜馬拉雅都有合作。

“我覺得三五年之內,獵豹在這方面一定要找到突破點。”傅盛相信,三五年內,獵豹基於AI的機器人產品、智慧硬體產品都會陸續推出,公司也會朝著軟硬一體化的方向去發展。

“大家也聽到我們說要做機器人。因為機器人這件事情可能會很燒錢,所以初期我們會採取投資的模式做,但是最後一定是人工智慧的時代。”傅盛說,單純從獵豹移動的清理大師身上,他是不會想到這一層的,但是,正是投資了程式設計貓等項目,讓他很早就開始強調AI。

從 2016 年開始,AI火到現在。

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共有 120 家以上的AI公司獲得超過 230 億元融資。AI 在大眾認知上的成功,要歸功於穀歌的AlphaGo專案。然而,AI行業也和AlphaGo一樣,面臨一個困境:短期內成本高昂、無法大規模應用並獲得回報。

AI的突破點在於落地的場景/讓AI真正發揮作用,比鑽研技術本身更重要。傅盛認識到,從落地上來,AI也是一種工具。用人臉識別去做支付,和用清理大師管理手機,沒有本質的區別。

一系列內外部調整後,獵豹聚焦A。但憑什麼能做成?

“我覺得未來在AI這一件事情上,它特別符合我的一些特質。它是技術和產品的結合,又是一個工具化的東西。”在接受張穎採訪時傅盛說,雖然AI要軟硬一體,但是本質沒變,還是工具。所以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每次討論起一些產品的時候,傅盛都會挺開心挺興奮的。

“我相信我們的產品有很大機會做得不錯,而且最後能夠大賣。”傅盛說,獵豹天和很多公司的水準業務都在一個水平線上,但是市值差別很大的時候,他認真學習了很多新的東西,包括線下、產業這些東西,這都是以前她所沒有接觸過的。“在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這是一個挺好的狀態。我已經開始比較享受這個過程了。傅盛說。

認識到這一點的傅盛,開始重新審視“工具”的潛力。

傅盛認為,要通過AI獲取流量,最後還是要通過廣告這樣的商業變現手段。而獵豹過去在流量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也非常有效,包括Live .me、遊戲這樣的內容。

一直以來,像Live.me、工具、遊戲等業務收入穩健,也在持續產生利潤,算是獵豹的根據地。

而2017上半年手游榜單(App Annie iOS & Google Play)顯示,獵豹移動旗下的多款遊戲表現突出,《滾動的天空》、《鋼琴塊 2》、《跳舞的線》、《點點衝刺》在美國上半年 iOS & Goolge Play 排名均進入 TOP50。據悉,獵豹正在加緊新遊戲的開發,並且嘗試從輕度向中度延伸。

“我們遊戲,現在每天有一百多萬的新用戶增長。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其實有很多資料,對AI的技術演進是非常有效的。”傅盛說。

比如獵豹的人臉識別技術,在微軟的百萬名人識別大賽中獲得一等獎。Live.me每天產生很多人臉圖像資料,獵豹機器進行識別,投入力量非常小,但是效果很好。獵豹還在海外做英語語音訓練,語音找文字這樣的事情。獵豹在海外還有一個輸入法Cheetah Keyboard,不到一年時間已經擁有幾千萬用戶了。“這都是我們和AI能base的點。”

傅盛覺得,如果把AI的產品做好了,就是獵豹全球化的基礎。五六年之前,傅盛想清楚獵豹要做國際化,不僅是看到工具的這一個點,也看到了全球化的趨勢。

今天的國際市場,和獵豹剛開始出海時已經不一樣了。獵豹做清理大師時,全球處在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期,今天這種紅利已經消失了。要單憑一個App去攻克歐美市場,已經變成了困難的事情。

傅盛看商業紀錄片《美國商業大亨傳奇》,發現卡耐基、摩根斯坦利的業務,也是在不斷的演技,從鐵路跳到石油,跳到電力,最後的商業王國都是各種業務互相交錯的。

做企業,還是要回到商業規律。移動互聯網初期,做好一個產品就能創辦一家好的公司,但後面就要看公司的戰略。

“所以,我是覺得我們先用投資的方式去完成對機器人的佈局。”未來一定會使得獵豹變成以 AI 為核心的新的聯合體,完成獵豹在 AI 上的彎道超車。

“我要讓獵豹成為這個行業甚至在這個星球上偉大的公司之一,獵豹不會變成一家投資公司,要有非常核心強壯的業務。” 傅盛說。

仍然保持著一股衝勁

傅盛年輕時很少運動,覺得枯燥無聊,減肥時逼著自己動。2014年3月的一次會議後,他從廣州騎車到珠海,全程130多公里。對愛運動的人來說,這不算什麼,但那時候他還是一個近200斤、從不跑步的人。

張穎是另外一種人,喜歡騎摩托,去人跡罕至的地方。傅盛說,那多危險,你幹嘛不開車。張穎說,騎在摩托上,看世界的角度完全不同。

現在的傅盛,慢慢喜歡上了騎自行車,有段時間,天天騎單車去上班。但他還是很謹慎,他總在半夜分享美食,張穎問他為什麼?他說在故意製造假像,讓對手覺得自己沒在努力工作。

可以看得出,過去在殺毒市場上的戰爭,仍讓他心有餘悸。據說,那個時候,獵豹每次要發新產品,對手總能得到消息,並提前做出來。

在張穎的慫恿下,傅盛跟著經緯出行參加了今年的火人節。傅盛說,那一次讓他的認知發生了新的變化。

每年9月,成千上百的派對愛好者從全球各地趕往華達州的黑岩沙漠,參加火人節。他們身著奇裝異服,在白天近50度的沙漠裡搭建起一座臨時城市,進行藝術、音樂和奇異表演,8天之後,再一把火燒掉自己搭建起來的一切。

傅盛看著眼前的一切,自己和自己對話。他想,為什麼自己在面臨一些業務出現困難,或者說增長不如預期的時候,沒有去採取一些更大更好的調整方式?他覺得,這是自己以前對自我認知不足造成的。

傅盛說,獵豹今天的市值肯定是遠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為什麼呢?因為過去的自己太片面追求市值、追求收入,把整個獵豹的戰線拉得過長。而有些業務不達標,又不能狠心去做一些組織結構的調整。其實這就是他真正面臨的問題,“我不太喜歡去面對衝突。”

“火人節給我最大的感悟是,幾萬人到一個空曠的沙漠建起一個城市。每個人在建起這個城市的時候,我突然感受到這是大家在和自我對話。”傅盛對張穎說,要去理解自己,甚至改造自己。

他看Ray Dalio 的《原則》(Principles),覺得講的也是同樣的道理。你是機器的使用者,你也應該是他的設計者,但是很多時候,人們只是把自己當成使用者。

“我覺得,我和獵豹最大的成長就是理解了‘進化’本身。”傅盛說,你沒有辦法去避免一件事情的發生;或者你不可能只是把一件事情做好,其他事情就會因此更好。有時候,過去的經驗實際上是未來一些發展的阻礙,要學會更快地重新清空,然後去到下一個陣地上。

獵豹身上有一些明顯的時代烙印,做PC安全的時候,行業裡已經有領頭羊。獵豹做得非常辛苦,才找到了海外移動工具這一條路。現在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正在消失,所以,獵豹要朝著第三條路出發,就是AI base的這樣一些場景落地。

而在熟悉的人看來,傅盛還保持著一股衝勁。

年中,騰訊組織了一次被投公司CEO交流會,傅盛、美團點評CEO王興、快手CEO宿華、水滴CEO沈鵬、每日優鮮CEO徐正都參加了。有一個活動是賽艇,徐正沒有參加,選擇在岸上做啦啦隊,他印象特別深刻,傅盛那一組得了第一,手都磨破了。晚宴的時候,他看見傅盛手上橫七豎八的貼滿了創可貼。

“他不相信重在參與。他說只有全程全力以赴了才能體會到最有價值的東西。”沈鵬說。

沈鵬和傅盛也都是混沌創業營第二期的學員,被分在了一組。有一次戈壁徒步,兩天六十公里。大家原本抱了重在參與的心態,但組長傅盛一上來就給大家統一了思想,要拿第一。

一路上,他不斷的組織大家討論策略,評估每個人的體力,誰來背行李,誰來怎麼樣,不停的取長補短來調整隊姿,最終成了最先到達終點的那一組。

顯然,傅盛正在表現出更多的領導能力。

也是因為這次走沙漠,傅盛與彤程公益基金會的發起人張甯一起參與了水滴A輪的融資。沈鵬說,公開融資資訊的時候,由於是騰訊和藍馳創投領投,傅盛說他不介意公開不公開他個人投了,沒必要專門突出他,默默的當個雷鋒也挺好。“他說他是借的錢,捨不得賣獵豹的股票。”

我問傅盛,上市的時候人們會說產品經理傅盛,現在人們也可能會說青年導師傅盛,你更希望自己是什麼樣子的?

“做酷酷的產品的產品經理。”傅盛回答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