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粉彩瓷器的詳細介紹,以及市場行情走勢剖析!

粉彩瓷器

是琺瑯彩之外, 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 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 塗上顏料後用筆洗開, 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

粉彩始創於康熙, 極盛于雍正。 康熙晚期在琺瑯彩瓷製作的基礎上, 景德鎮窯開始燒制粉彩瓷, 但製作較粗, 僅在紅花的花朵中運用粉彩點染, 其他紋飾仍沿用五彩的製作。 目前主要發現有兩個品種: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綠、黃、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紅(金紅)彩。 到了雍正朝, 無論在造型、怡釉和彩繪方面, 粉彩瓷均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所謂“清三代”瓷器, 是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 近年來, 清三代瓷器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上熱門的追捧對象之一, 其身影經常出現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 成交價屢創新高。 據市場調查組瞭解:2002年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 一隻雍正粉彩蝠桃紋橄欖瓶以4000多萬元港幣成交,

創當時清代瓷器拍賣高價;在2005年10月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 一件清朝乾隆皇帝禦制的“乾隆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終以1.1548億港元成交, 創全球清代瓷器高拍賣價。

清三代瓷器緣何受寵藏界呢?具國際陶瓷研究組專員介紹, 中國的制瓷業經過1000多年的發展後,

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時達到了歷史高水準, 無論品質、數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擬的, 當時的官窯瓷器代表了當時中國瓷器的高水準。 可以說, 清三代是中國瓷器的黃金時代。

清三代瓷器的品種主要有鬥彩、五彩、素三彩, 而且這些瓷器的燒制水準都很高。 此外, 康熙年間又出現了琺瑯彩、粉彩和釉下三彩等新品種, 天藍、祭藍、冬青等單色釉瓷器也是有增無減。 清三代瓷器的器型為豐富, 既有仿古又有創新, 各式裝飾性瓷器都較元代、明代大為增加。 康熙時有觀音瓶、棒槌瓶等;雍正時, 有牛頭尊、四聯瓶、燈籠瓶、如意耳尊等;乾隆時出現了各類精巧小器, 如鼻煙壺、鳥食罐、仿象牙等。 清三代瓷器的紋飾、內容、手法為多樣,

且各朝各有特點。

康熙朝的紋飾以山水花鳥、人物故事、長篇銘文等為特色;雍正朝的紋飾偏重圖案化, 盛行繪桃果、牡丹、玉蘭、雲龍等, 畫人物漁耕樵讀以男為多, 琴棋書畫以女為多, 紋飾線條纖細柔和;乾隆朝紋飾內容為繁雜, 但均以吉祥如意為主題,

紋飾必有寓意, 如百祿、百福、百子、福壽等。

清三代瓷器的官窯器十分稀少而且價格高, 收藏難度較大。 許多清三代民窯瓷器特別是民窯精品市場價格已經達到了數萬元至數十萬元的高價位, 而且許多藏家“只進不出”, 導致“清三代”民窯器物近年來價格上升很快, 品相好的近幾年價格已有了數倍甚至十幾倍的升值。 隨著收藏資源的日益減少, 收藏群體不斷擴大, 清三代瓷器價位還將不斷提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