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知識乾貨」臨床護理50問,建議轉發收藏!

一、什麼是瞳孔散大?常見於那些疾病?

答:瞳孔直徑大於5mm稱為瞳孔散大。 雙側瞳孔散大, 常見於顱內壓增高、顱腦損傷、顛茄類藥物中毒及頻死狀態;一側瞳孔擴大、固定, 常提示同側顱內病變(如顱內血腫、腦腫瘤等)所致的小腦幕裂孔疝的發生。

二、應用引流管時, 應注意觀察什麼?

答:應注意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量等, 引流管時否通暢, 有無扭曲、受壓、引流不暢的現象, 引流袋(瓶)的位置等。

三、鎖骨下靜脈穿刺後的病人, 應注意什麼?

答:應注意有無胸悶或呼吸困難。

四、藥物治療是應注意觀察什麼?

答:應注意觀察其療效、副作用及毒性反應。

如應用退熱藥物後, 應注意體溫的變化, 有無虛脫或休克的發生。

五、搶救過程中如何做好查對工作?

答:各種急救藥物須經兩人核對, 正確方可使用。 執行口頭遺囑時, 須向醫生複誦一遍, 雙方確認無誤後方可執行, 搶救完畢需及時由醫生補寫遺囑和處方。 搶救中各種藥物的空安瓿、輸液空瓶(袋)等應集中放置, 以便統計和查對。

六、搶救物品執行哪“五定”制度?

答:即定數量、定點安置、定專人管理、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

七、常用抗休克藥、抗過敏藥有哪些?

答:常用抗體藥有去甲腎上腺素、鹽酸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間羥胺、多巴胺等;常用抗過敏藥有異丙嗪。 苯海拉明等等。

八、什麼是基礎生命支持?主要包括哪些技術?

答:基礎生命支援(BLS)又稱為現場急救, 是心肺復蘇中的初始急救技術。 主要是針對任何原因所致的心搏驟停和呼吸停止的急症病人加以施救。 (BLS)技術主要包括: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

九、如何判斷心搏、呼吸停止?

答:(1)突然面色死灰。 意識喪失;(2)大動脈搏動消失;(3)呼吸停止;(4)瞳孔散大;(5)皮膚蒼白或發紺(6)心尖搏動及心音消失;(7)傷口不出血。 其中以意識突然喪失和大動脈搏動消失這兩項最為重要, 僅憑這兩項即可作判斷, 並立即開始實施BLS技術。

十、如何判斷大動脈搏動消失?

答:因頸動脈淺表且頸部易暴漏, 作為首選, 頸動脈位於氣管與胸鎖乳突肌之間, 可用食指、中指指端先觸及氣管正中,

男性可先觸及喉結, 然後滑向頸外側氣管與肌群之間的溝內, 觸摸有無搏動;其次選股動脈, 股動脈位於股三角區, 可于腹股溝韌帶下方觸摸有無搏動。 由於動脈搏動可能緩慢、不規律, 或微弱不易觸及, 因此, 觸摸脈搏一般不少於5~10秒。

十一、心跳、呼吸驟停的原因有哪些?

答:(1)意外事件;(2)器質性心臟病;(3)神經系統病變;(4)手術和麻醉意外;(5)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6)藥物中毒或過敏。

十二、心前區捶擊術如何實施?其適應症與禁忌症是什麼?

答:搶救者右手握空心拳, 小魚際肌側朝向病人胸壁, 由20~25cm高的地方, 垂直向下捶擊胸骨下段1~2次, 每次1~2秒主要適用於心電監測有心室搏動過速(VT)、心室纖維顫動(VT)的病人或目擊心搏驟停者, 但嬰兒禁用。

十三、開發氣道時, 若異物梗在喉部無法取出時, 如何處理?

答:在腹部劍突下、肚臍上用手向上、下推擠數次, 再用手將異物取出。

十四、手法開放氣道的方法有哪幾種?凝有頸部損傷的病人如何開放氣道?

答:(1)托頸壓法;(2)仰頭抬頦法;(3)托頜法。 凝有頸部損傷的病人禁用托頸壓額法, 可實用托頜法。

十五、除手法開放氣道的方法外, 還有哪幾種開發氣到得方法?

答:(1)環甲膜穿刺;(2)氣管插管術;(3)氣管切開術。

十六、口對口人工呼吸時, 通氣適當指征是什麼?

答:看到病人胸部起伏, 並于呼吸時聽到或感到有氣體逸出。

十七、人工呼吸的頻率是多少?通氣量是多少?

答:頻率:成人14~16次/分;兒童18~20次/分;嬰幼兒30~40次/分。 每次吹氣量800~1000ml, 一般不超過1200ml.

十八、口對鼻人工呼吸法的適應症什麼?

答:用於口部嚴重損傷或牙關禁閉的病人

十九、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的適應症是什麼?

答:適用于嬰幼兒。

二十、胸外心臟按壓的方法?

答:(1)心泵學說;(2)胸泵學說。

二十一、胸外心臟按壓的禁忌是什麼?

答:胸外嚴重畸形、廣泛性肋骨骨折、心臟外傷、血氣胸、心包填塞等。

二十二、胸外心臟按壓的方法?

答:一手掌握部放於胸骨上, 即胸骨中、下1/3交界處, 另一手掌根部壓於此手背上雙手交叉抬起或雙手指均後翹, 雙肘關節伸直, 借臂, 肩和上伴身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壓, 使胸骨下陷3~5cm, 而後迅速放鬆, 反復進行。

二十三、嬰幼兒如何心臟按壓?

答:幼兒可用單手掌根部按壓, 使胸骨下陷2~3cm, 對嬰幼兒可用2~3個手指即可, 按壓幅度1~2cm.

二十四、胸外心臟按壓的按壓頻率是多少?

答:按壓頻率:80~100次/分;按壓與放鬆時間之比為1:2.

二十五、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按壓之比是多少?

答:一人操作時為2:15.二人操作時為1:5.

二十六、操作中途換人時如何進行?

答:應在按壓及吹氣間隙進行,搶救中斷不得超過5~7秒。

二十七、心肺復蘇的評價標準什麼?

答:(1)病人呼吸、心跳恢復,在復蘇過程中併發症發生。(2)能觸及大動脈搏動,肱動脈收縮壓大於60mmHg.(3)面色、口唇、甲床、皮膚等處色澤轉為紅潤。(4)散大的瞳孔縮小。(5)吹氣時可聽到肺泡呼吸音或有自主呼吸,呼吸改善。(6)意識逐漸恢復,昏迷變淺,可出現反射或掙扎。(7)有尿。(8)心電圖檢查,波形有改變。

二十八、心肺復蘇的併發症有哪些?

答:(1)頸或脊柱損傷;(2)胃膨脹;(3)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血氣胸、肺挫傷、肝脾臟撕裂、脂肪栓塞等。

二十九、洗胃的目的是什麼?

答:(1)解毒;(2)減輕胃粘膜水腫;(3)為某些手術或檢查做準備。

三十、服毒後幾個小時內洗胃最佳?幽門梗阻病人何時洗胃?

答:服毒後6小時內洗胃最佳。幽門梗阻病人洗胃,可在飯後4~6小時或空腹進行。

三十一、洗胃的適應症是什麼?禁忌症是什麼?

答:適應症:非腐蝕性毒物中毒、如有機磷、安眠藥、重金屬類與生物鹼等及食物中毒的病人。禁忌症:強腐蝕性毒物(如強酸、強鹼)中毒、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胸主動脈瘤、近期內有上消化道出血及胃穿孔病人禁忌洗胃;上消化道潰瘍、癌症病人不宜洗胃。

三十二、毒物性質不明時,如何準備洗胃溶液?

答:可備溫開水或等滲鹽水10000~20000ml,溫度25~38`c.

三十三、可以使用1/15000~1/20000高錳酸鉀溶液洗胃的毒物種類有哪幾種?禁用於哪種毒物?

答:敵敵畏、敵百蟲、氰化物、芭比拖累、異煙肼、磷化鋅中毒時,均可選用高錳酸鉀溶液洗胃;1605、1059、4049(樂果)中毒時禁用,可用2%~4%碳酸氫鈉溶液洗胃。

三十四、敵百蟲中毒時禁忌什麼藥物?為什麼?

答:禁忌鹼性藥物,因敵百蟲遇鹼性藥物可分解出毒性更強的敵敵畏,其分解過程隨鹼性的增強和溫度的升高而加速。

三十五、漏斗胃管洗胃法的原理是什麼?一次灌入量是多少?

答:利用虹吸作用,引出胃內液體,使其流入污水桶,一次灌入量以300~500ml為宜。

三十六、洗胃併發證有哪些?

答:急性胃擴張、胃穿孔、大量低滲液洗胃致水中毒、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昏迷病人誤吸或過量胃內液體返流致窒息、迷走神經興奮致反射性心臟驟停。

三十七、洗胃過程中應注意觀察什麼?一次灌入量是多少?

答:應隨時觀察洗出液的性質、顏色、氣味、量級病人面色、脈搏、呼吸和血壓的變化,有無併發症的發生。洗胃併發症的徵象:病人感到腹疼,洗出血性液體或出現休克現象。

三十八、人工呼吸器適用的目的是什麼?

答:(1)維持和增加機體通氣氣量;(2)糾正威脅生命的低氧血症。

三十九、簡易呼吸器的組成?人工呼吸分哪幾種?

答:簡易呼吸器由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及銜接管組成;人工呼吸機分定壓型、定容型、混合型等。

四十、使用簡易呼吸器使,擠壓頻率是多少/潮氣量是多少?

答:擠壓速度:16~20次/分,一次擠壓可有500~1000ml空氣進入肺內。

四十一、人工呼吸機與病人氣道連接方法有哪幾種?

答:(1)面罩連接;(2)氣管內插管連接;(3)氣管套管連接。

四十二、如何觀察使用呼吸機的病人?

答:病人兩側胸廓運動對稱,呼吸音一致,機器與病人同步呼吸,提示呼吸機已進入正常運行;觀察神志、脈搏、呼吸、血壓等變化及病人面色、口唇等缺氧症狀有無改善。定期進行血氣分析和電解質測定;注意呼吸機工作是否正常,有無漏氣,各接頭連接處有無脫落;觀察各參數是否符合病情需要。

四十三、使用呼吸機時如何預防和控制感染?

答:(1)每日更換呼吸機管道,更換集水瓶、螺紋管及呼吸機濾過裝置;(2)定期進行空氣消毒;(3)嚴格無菌吸痰技術,常規作痰培養。

四十四、呼吸機撤離指征是什麼?

答:神志清楚,引起呼吸困難的原因解除,缺氧完全糾正,內環境正常;肺功能良好,吸入氧分數(Fi02)小於0.4,Pa02為100mmHg,呼吸頻率小於30次/分,血氣分析正常;心功能良好,迴圈穩定,嚴重心律紊亂發生;無威脅生命的併發症。

四十五、危重病人的支援性護理包括哪些?

答:(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搶救準備;(2)保持呼吸道通暢;(3)加強臨床護理;(4)肢體被動鍛煉;(5)補充營養和水(6)維持排泄功能;(7)保持各類導管通暢;(8)確保病人安全;(9)心裡護理。

四十六、如何保持呼吸道通暢?

答:清醒並熱應鼓勵定是做深呼吸或輕拍背部,以助於分泌物咳出;會米病人常因咳嗽、吞咽反射減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及唾液等積聚喉頭,而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故應使病人頭偏向一側,及時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並通過呼吸咳嗽訓練、肺部物理治療、吸痰等,預防分泌物淤積、墜機性肺部張等。

四十七、“六勤一注意”是指什麼?

答:是指對臥床病人應勤觀察、勤翻身、勤洗手、親按摩、勤更換、勤整理、注意交接班。8

四十八、肢體被動鍛煉的方法及意義是什麼?

答:病情平穩時,應儘早協助病人進行被動肢體鍛煉,每天2~3次,輪流講病人的肢體進行伸曲、內收、外展、內旋、外旋等活動,並同時作按摩,以促進血液迴圈,增加肌肉張力,幫助恢復肌腱、韌帶退化,肌肉萎縮。關節僵直、靜脈血栓形成和足下垂的發生。

四十九、如何確保危重病人的安全?

答:對瞻望。躁動和意識障礙的病人,要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護具,防止意外發生。牙關禁閉、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墊、開口器,防止舌咬傷,同時室內光線易暗,工作人員動作要輕,避免因外界刺激而引起抽搐。準確執行醫囑,確保病人的安全。

五十、加強臨床護理,重點從哪幾個方面做起?

答:(1)眼睛護理;(2)口腔護理;(3)皮膚護理。

二十四、胸外心臟按壓的按壓頻率是多少?

答:按壓頻率:80~100次/分;按壓與放鬆時間之比為1:2.

二十五、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按壓之比是多少?

答:一人操作時為2:15.二人操作時為1:5.

二十六、操作中途換人時如何進行?

答:應在按壓及吹氣間隙進行,搶救中斷不得超過5~7秒。

二十七、心肺復蘇的評價標準什麼?

答:(1)病人呼吸、心跳恢復,在復蘇過程中併發症發生。(2)能觸及大動脈搏動,肱動脈收縮壓大於60mmHg.(3)面色、口唇、甲床、皮膚等處色澤轉為紅潤。(4)散大的瞳孔縮小。(5)吹氣時可聽到肺泡呼吸音或有自主呼吸,呼吸改善。(6)意識逐漸恢復,昏迷變淺,可出現反射或掙扎。(7)有尿。(8)心電圖檢查,波形有改變。

二十八、心肺復蘇的併發症有哪些?

答:(1)頸或脊柱損傷;(2)胃膨脹;(3)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血氣胸、肺挫傷、肝脾臟撕裂、脂肪栓塞等。

二十九、洗胃的目的是什麼?

答:(1)解毒;(2)減輕胃粘膜水腫;(3)為某些手術或檢查做準備。

三十、服毒後幾個小時內洗胃最佳?幽門梗阻病人何時洗胃?

答:服毒後6小時內洗胃最佳。幽門梗阻病人洗胃,可在飯後4~6小時或空腹進行。

三十一、洗胃的適應症是什麼?禁忌症是什麼?

答:適應症:非腐蝕性毒物中毒、如有機磷、安眠藥、重金屬類與生物鹼等及食物中毒的病人。禁忌症:強腐蝕性毒物(如強酸、強鹼)中毒、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胸主動脈瘤、近期內有上消化道出血及胃穿孔病人禁忌洗胃;上消化道潰瘍、癌症病人不宜洗胃。

三十二、毒物性質不明時,如何準備洗胃溶液?

答:可備溫開水或等滲鹽水10000~20000ml,溫度25~38`c.

三十三、可以使用1/15000~1/20000高錳酸鉀溶液洗胃的毒物種類有哪幾種?禁用於哪種毒物?

答:敵敵畏、敵百蟲、氰化物、芭比拖累、異煙肼、磷化鋅中毒時,均可選用高錳酸鉀溶液洗胃;1605、1059、4049(樂果)中毒時禁用,可用2%~4%碳酸氫鈉溶液洗胃。

三十四、敵百蟲中毒時禁忌什麼藥物?為什麼?

答:禁忌鹼性藥物,因敵百蟲遇鹼性藥物可分解出毒性更強的敵敵畏,其分解過程隨鹼性的增強和溫度的升高而加速。

三十五、漏斗胃管洗胃法的原理是什麼?一次灌入量是多少?

答:利用虹吸作用,引出胃內液體,使其流入污水桶,一次灌入量以300~500ml為宜。

三十六、洗胃併發證有哪些?

答:急性胃擴張、胃穿孔、大量低滲液洗胃致水中毒、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昏迷病人誤吸或過量胃內液體返流致窒息、迷走神經興奮致反射性心臟驟停。

三十七、洗胃過程中應注意觀察什麼?一次灌入量是多少?

答:應隨時觀察洗出液的性質、顏色、氣味、量級病人面色、脈搏、呼吸和血壓的變化,有無併發症的發生。洗胃併發症的徵象:病人感到腹疼,洗出血性液體或出現休克現象。

三十八、人工呼吸器適用的目的是什麼?

答:(1)維持和增加機體通氣氣量;(2)糾正威脅生命的低氧血症。

三十九、簡易呼吸器的組成?人工呼吸分哪幾種?

答:簡易呼吸器由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及銜接管組成;人工呼吸機分定壓型、定容型、混合型等。

四十、使用簡易呼吸器使,擠壓頻率是多少/潮氣量是多少?

答:擠壓速度:16~20次/分,一次擠壓可有500~1000ml空氣進入肺內。

四十一、人工呼吸機與病人氣道連接方法有哪幾種?

答:(1)面罩連接;(2)氣管內插管連接;(3)氣管套管連接。

四十二、如何觀察使用呼吸機的病人?

答:病人兩側胸廓運動對稱,呼吸音一致,機器與病人同步呼吸,提示呼吸機已進入正常運行;觀察神志、脈搏、呼吸、血壓等變化及病人面色、口唇等缺氧症狀有無改善。定期進行血氣分析和電解質測定;注意呼吸機工作是否正常,有無漏氣,各接頭連接處有無脫落;觀察各參數是否符合病情需要。

四十三、使用呼吸機時如何預防和控制感染?

答:(1)每日更換呼吸機管道,更換集水瓶、螺紋管及呼吸機濾過裝置;(2)定期進行空氣消毒;(3)嚴格無菌吸痰技術,常規作痰培養。

四十四、呼吸機撤離指征是什麼?

答:神志清楚,引起呼吸困難的原因解除,缺氧完全糾正,內環境正常;肺功能良好,吸入氧分數(Fi02)小於0.4,Pa02為100mmHg,呼吸頻率小於30次/分,血氣分析正常;心功能良好,迴圈穩定,嚴重心律紊亂發生;無威脅生命的併發症。

四十五、危重病人的支援性護理包括哪些?

答:(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搶救準備;(2)保持呼吸道通暢;(3)加強臨床護理;(4)肢體被動鍛煉;(5)補充營養和水(6)維持排泄功能;(7)保持各類導管通暢;(8)確保病人安全;(9)心裡護理。

四十六、如何保持呼吸道通暢?

答:清醒並熱應鼓勵定是做深呼吸或輕拍背部,以助於分泌物咳出;會米病人常因咳嗽、吞咽反射減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及唾液等積聚喉頭,而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故應使病人頭偏向一側,及時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並通過呼吸咳嗽訓練、肺部物理治療、吸痰等,預防分泌物淤積、墜機性肺部張等。

四十七、“六勤一注意”是指什麼?

答:是指對臥床病人應勤觀察、勤翻身、勤洗手、親按摩、勤更換、勤整理、注意交接班。8

四十八、肢體被動鍛煉的方法及意義是什麼?

答:病情平穩時,應儘早協助病人進行被動肢體鍛煉,每天2~3次,輪流講病人的肢體進行伸曲、內收、外展、內旋、外旋等活動,並同時作按摩,以促進血液迴圈,增加肌肉張力,幫助恢復肌腱、韌帶退化,肌肉萎縮。關節僵直、靜脈血栓形成和足下垂的發生。

四十九、如何確保危重病人的安全?

答:對瞻望。躁動和意識障礙的病人,要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護具,防止意外發生。牙關禁閉、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墊、開口器,防止舌咬傷,同時室內光線易暗,工作人員動作要輕,避免因外界刺激而引起抽搐。準確執行醫囑,確保病人的安全。

五十、加強臨床護理,重點從哪幾個方面做起?

答:(1)眼睛護理;(2)口腔護理;(3)皮膚護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