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冬季手腳“冷”不欲生?三大原因需對症下藥

這幾天氣溫突然大幅下降, 伴隨著濕雨飄飄, 冷風不斷, 很多朋友都開始感受到冬季的氣氛了, 而這樣的天氣, 對於廣大被手腳冰涼問題困擾的朋友, 特別是姑娘夢來說, 總帶有些許的惡意。

手腳冰涼, 讓廣大女性朋友飽受折磨。 白天的時候溫度較高, 手腳活動較多, 所以症狀稍微舒緩一些, 而一到夜晚, 手腳冰涼往往會讓你徹夜難眠, 無論蓋多厚的被子, 都好像睡在冰窟裡一樣。

女人啊, 你為何要受這種罪?

一、陽氣不足、體質虛寒

手腳的末端, 分別是手三陽經的起點和足三陽經的終點, 這對於人體陽氣輸布循行,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假如體內有足夠的陽氣, 那麼迴圈一圈之後, 必定為溫煦四肢末端留有餘地。

相反, 假如陽氣不足,

或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而虧損了陽氣, 必然會導致溫煦的力量有限, 寒邪、濕邪等往往會乘虛而入, 令手腳遭受寒濕之苦。

症狀表現:

畏寒怕冷, 特別是腰腹、肘膝

精神萎靡, 精力不足

經常拉肚子, 消化不良

尿多且顏色淡白, 頻繁起夜

舌苔淡, 舌體胖, 或邊緣有齒痕

特別要注意的是, 如果是手腳不暖和, 但是捂一會兒就能熱乎過來的, 這屬於單純的陽虛;如果手腳冰涼, 半天暖不過來的, 多屬於體內有寒邪積聚;如果手腳冰涼, 還會冒冷汗的話, 那就是在寒的基礎上又疊加了濕邪。

應對措施

泡腳搓後腰

中醫有道:“寒從腳下起”, 要溫暖四肢, 就先要把下半身暖和起來。 天氣變冷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會拒絕泡腳的!無論是寒邪還是濕邪引起的手腳冰涼, 都可以用以下這個方法緩解症狀。

去梗艾葉或艾絨30克, 加適量水煮沸大概20分鐘左右, 然後放涼到你能接受的溫度, 切記別兌涼水, 直接泡, 水溫不夠了就直接再續熱水。 一般來說, 泡腳水最適宜的溫度大概是40~44℃, 水面超過腳踝大概2~3釐米最好, 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 微微出汗為宜。

泡腳的時候可用雙手搓後腰,效果更好。泡完之後再搓搓腳底的湧泉穴,滋養腎水,補陽還不上火。嘗試堅持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小貼士:如果你寒、濕的症狀都比較嚴重的話,可以在水中加一些小茴香和細辛。

按揉陽池升陽氣

想要激發身體裡的陽氣,非手背上的陽池穴莫屬,經常按摩此穴位可有效緩解手腳冰涼的狀況。

陽池穴:抬臂垂腕,腕關節背面,由第四掌骨向上推至腕關節橫紋,可觸及一凹陷處(相當於腕背橫紋中點處)即為此穴。

操作時可以艾灸3~5分鐘,或者每天拇指按揉100~150下。如果按上去疙疙瘩瘩或者有痛點的話,就耐心一點,把這個現象解決。

喝點羊肉湯暖身

寒冷的天氣,最愜意的事情莫過於喝一碗熱氣騰騰的肉湯,這款當歸羊肉湯具有溫中補虛,祛寒止痛的作用。如果你手腳冰涼,還有習慣性拉肚子、痛經等問題的話,它再合適不過了。

材料:當歸30克、生薑60克、羊肉500克、大蔥30克、鹽適量。

做法:將羊肉切塊焯水備用;當歸清水洗淨,蔥薑切片備用。羊肉、蔥、當歸同放鍋內,加開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1小時左右,放鹽調味後即可食用。

注意:

1)陽盛、內熱、陰虛的人群不宜使用。

2)製作時不必添加小茴香、草果、辣椒等其他溫熱性質的調味料,以免造成上火。

二、情志不暢、陽氣不通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有仔細留意,你會發現有些人在情緒激動或者心裡比較緊張的時候,同樣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狀況,而那些性格比較較真的朋友,也通常會被此問題所困擾。

這是因為,當人的情緒情感總是得不到及時的疏泄、宣發時,身體內部積累了太多的垃圾會讓陽氣的運行受阻。

另一方面,這當這些人受到情緒上的衝擊後,身體會自行將分散在各處的氣血“收回來”用以保護你心臟,四肢就會因為氣血不足而感到冰冷。

症狀表現:

1.肚子脹,偶有反酸、疼痛,情志不暢時更加明顯

2.胸悶,不暢快,有時兩側肋骨脹、痛

3.情緒不安,煩躁易怒、敏感

應對措施

冬季暖身操

我們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儘量伸展自己的身體,讓氣血貫通到手腳的末梢以起到溫暖的作用。

身體直立,用雙腳的腳尖支撐自己身體的重心,但身體儘量保持平衡,雙手在兩側平舉,手掌張開,五指盡可能的用力伸展,然後再用力握拳。站立5分鐘,雙手反復展握配合。

注意:指甲長的人最好將指甲剪短磨平,以免掐傷自己的掌心。

肝經穴位疏通

時常按揉陰包穴和太沖穴。這兩個地方是肝經的易堵點,很多人這兩個部位按上去硬硬的,或者有明顯的痛感。陰包穴在大腿內側,當股骨上髁上4寸;太沖穴位於第1、2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調理時可以先把陰包穴的結節痛點用按揉或者敲揉的方式搞定,等到這裡痛感下降後,再點揉雙腳的太沖穴。每天2~3次,每次5分鐘左右。

捶胸通膻中

如果你是個容易激動,活著總是喜歡計較的人,在空閒的時候可以用兩個拳頭捶打自己的膻中穴(不要太用力),這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心中的鬱結和不快,四肢自然會漸漸暖起來了。

膻中穴:胸口正中,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處。

三、氣血虛弱,供能無力

除了以上兩種狀況之外,很多人之所以手腳冰涼,是因為身體太虛弱了。

身體虛弱多是因為氣血不足所致,當氣血虧損時,身體裡就缺少足夠產熱的物質基礎。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末梢的氣血供應充足,方能得到滋養,手腳才能溫暖起來。

症狀表現:

1.頭暈目眩,神疲乏力

2.不愛運動,昏昏欲睡

3.健忘,心悸心慌

4.嘴唇、指甲淡白

5.臉色蒼白

應對措施

靜坐保養氣血

如果說保養氣血的功法,最簡單也最有效的就是靜坐了。

兩腿交叉,屁股略墊高,盤腿而坐,兩眼自然閉上,脊柱自然挺直,如此可將氣血集中在身體裡。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儘量放空自己,什麼煩惱的事情都不要去想,儘量做到心無雜念、心平氣和。

引導氣血溫手腳

身體虛弱的人總是喜歡躺著不運動,而不運動身體就會更加虛弱,這是一種不利迴圈,如果想要四肢溫暖起來,運動是必不可少的:

坐在一張舒服的凳子或者隨便什麼你喜歡的地方,做蹺二郎腿的姿勢(僅僅一小會兒而已,不會有負面影響),每個腳順時針轉9圈,再逆時針轉轉9圈,然後換腳。動作要緩慢,做到極限。

換到手腕的話,我們可以十指交叉,輕柔、舒緩地運動手腕,做完之後再雙手互相搓一搓。

食養健脾胃

氣血虛弱的人,往往會想到通過吃補品來調養身體,但卻容易走進“虛不受補”的禁區,所以在計畫吃補品之前,最好先把自己的脾胃調養起來,脾胃調養好了,體質自然不會差了。

銀耳南瓜小米粥

南瓜膳食纖維豐富,可潤腸通便,有助於調養脾胃,促進消化,和小米搭配,補脾養胃的作用更強了。

材料:

準備銀耳5克(幹),小米50克,南瓜300克

做法:

1.先將小米淘洗乾淨,銀耳泡水後,撕成小塊洗淨備用;小米淘洗乾淨,用水浸泡;南瓜洗淨,切塊。

2.把小米倒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至沸騰,然後改小火,放入南瓜、銀耳一起燉煮,煮到粥稠米爛即可。

這些食物也可以緩解手腳冰冷

堅果

堅果含多種對身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其性味偏溫熱,有補腎健腦、強心健體、禦寒的作用。除了幫助身體抵禦寒冷外,它也是健腦、美容、抗衰老的有益食品。

溫馨提示:吃堅果要適量,且因人而異。經常上火、患有腹瀉或痰熱咳嗽者,儘量避免食用。

大棗

大棗是女性補血的佳品,其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大棗富含的環磷酸腺苷,是人體能量代謝的必需物質,能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

溫馨提示:大棗為補中益氣、滋腎暖胃、治陰虛的良品,不過,痰濁偏盛,腹部脹滿,舌苔厚膩,肥胖病者忌多食常食。

韭菜

韭菜可健胃、提神、暖身作用。每100克韭菜的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質2~2.8克,脂肪0.2~0.5克,碳水化合物2.4~6克,還有大量胡蘿蔔素、維生素B2等,保證了它的“暖身”效果。

溫馨提示:韭菜為溫暖腹髒的食品,適於寒性怕冷、腎陽虛弱者,但有扁桃腺炎、鼻蓄膿和中耳炎的人不適宜吃韭菜。

燕麥

燕麥富含膳食纖維和植物蛋白質,具有很好的飽腹感,有助控制體重,其中的β葡聚糖具有降低“壞膽固醇”的作用。此外,燕麥還富含多種礦物質,有助身體抵抗寒冷。

溫馨提示:用燕麥的時候,一次不宜食用太多,每天以40克為佳。

這幾天氣溫又涼了一些,終究是有一些冬天的氛圍了,畏寒怕冷,手腳冰涼的朋友要多多按摩手腳,添些衣服,避免“涼上加涼”。

泡腳的時候可用雙手搓後腰,效果更好。泡完之後再搓搓腳底的湧泉穴,滋養腎水,補陽還不上火。嘗試堅持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小貼士:如果你寒、濕的症狀都比較嚴重的話,可以在水中加一些小茴香和細辛。

按揉陽池升陽氣

想要激發身體裡的陽氣,非手背上的陽池穴莫屬,經常按摩此穴位可有效緩解手腳冰涼的狀況。

陽池穴:抬臂垂腕,腕關節背面,由第四掌骨向上推至腕關節橫紋,可觸及一凹陷處(相當於腕背橫紋中點處)即為此穴。

操作時可以艾灸3~5分鐘,或者每天拇指按揉100~150下。如果按上去疙疙瘩瘩或者有痛點的話,就耐心一點,把這個現象解決。

喝點羊肉湯暖身

寒冷的天氣,最愜意的事情莫過於喝一碗熱氣騰騰的肉湯,這款當歸羊肉湯具有溫中補虛,祛寒止痛的作用。如果你手腳冰涼,還有習慣性拉肚子、痛經等問題的話,它再合適不過了。

材料:當歸30克、生薑60克、羊肉500克、大蔥30克、鹽適量。

做法:將羊肉切塊焯水備用;當歸清水洗淨,蔥薑切片備用。羊肉、蔥、當歸同放鍋內,加開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1小時左右,放鹽調味後即可食用。

注意:

1)陽盛、內熱、陰虛的人群不宜使用。

2)製作時不必添加小茴香、草果、辣椒等其他溫熱性質的調味料,以免造成上火。

二、情志不暢、陽氣不通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有仔細留意,你會發現有些人在情緒激動或者心裡比較緊張的時候,同樣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狀況,而那些性格比較較真的朋友,也通常會被此問題所困擾。

這是因為,當人的情緒情感總是得不到及時的疏泄、宣發時,身體內部積累了太多的垃圾會讓陽氣的運行受阻。

另一方面,這當這些人受到情緒上的衝擊後,身體會自行將分散在各處的氣血“收回來”用以保護你心臟,四肢就會因為氣血不足而感到冰冷。

症狀表現:

1.肚子脹,偶有反酸、疼痛,情志不暢時更加明顯

2.胸悶,不暢快,有時兩側肋骨脹、痛

3.情緒不安,煩躁易怒、敏感

應對措施

冬季暖身操

我們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儘量伸展自己的身體,讓氣血貫通到手腳的末梢以起到溫暖的作用。

身體直立,用雙腳的腳尖支撐自己身體的重心,但身體儘量保持平衡,雙手在兩側平舉,手掌張開,五指盡可能的用力伸展,然後再用力握拳。站立5分鐘,雙手反復展握配合。

注意:指甲長的人最好將指甲剪短磨平,以免掐傷自己的掌心。

肝經穴位疏通

時常按揉陰包穴和太沖穴。這兩個地方是肝經的易堵點,很多人這兩個部位按上去硬硬的,或者有明顯的痛感。陰包穴在大腿內側,當股骨上髁上4寸;太沖穴位於第1、2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調理時可以先把陰包穴的結節痛點用按揉或者敲揉的方式搞定,等到這裡痛感下降後,再點揉雙腳的太沖穴。每天2~3次,每次5分鐘左右。

捶胸通膻中

如果你是個容易激動,活著總是喜歡計較的人,在空閒的時候可以用兩個拳頭捶打自己的膻中穴(不要太用力),這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心中的鬱結和不快,四肢自然會漸漸暖起來了。

膻中穴:胸口正中,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處。

三、氣血虛弱,供能無力

除了以上兩種狀況之外,很多人之所以手腳冰涼,是因為身體太虛弱了。

身體虛弱多是因為氣血不足所致,當氣血虧損時,身體裡就缺少足夠產熱的物質基礎。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末梢的氣血供應充足,方能得到滋養,手腳才能溫暖起來。

症狀表現:

1.頭暈目眩,神疲乏力

2.不愛運動,昏昏欲睡

3.健忘,心悸心慌

4.嘴唇、指甲淡白

5.臉色蒼白

應對措施

靜坐保養氣血

如果說保養氣血的功法,最簡單也最有效的就是靜坐了。

兩腿交叉,屁股略墊高,盤腿而坐,兩眼自然閉上,脊柱自然挺直,如此可將氣血集中在身體裡。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儘量放空自己,什麼煩惱的事情都不要去想,儘量做到心無雜念、心平氣和。

引導氣血溫手腳

身體虛弱的人總是喜歡躺著不運動,而不運動身體就會更加虛弱,這是一種不利迴圈,如果想要四肢溫暖起來,運動是必不可少的:

坐在一張舒服的凳子或者隨便什麼你喜歡的地方,做蹺二郎腿的姿勢(僅僅一小會兒而已,不會有負面影響),每個腳順時針轉9圈,再逆時針轉轉9圈,然後換腳。動作要緩慢,做到極限。

換到手腕的話,我們可以十指交叉,輕柔、舒緩地運動手腕,做完之後再雙手互相搓一搓。

食養健脾胃

氣血虛弱的人,往往會想到通過吃補品來調養身體,但卻容易走進“虛不受補”的禁區,所以在計畫吃補品之前,最好先把自己的脾胃調養起來,脾胃調養好了,體質自然不會差了。

銀耳南瓜小米粥

南瓜膳食纖維豐富,可潤腸通便,有助於調養脾胃,促進消化,和小米搭配,補脾養胃的作用更強了。

材料:

準備銀耳5克(幹),小米50克,南瓜300克

做法:

1.先將小米淘洗乾淨,銀耳泡水後,撕成小塊洗淨備用;小米淘洗乾淨,用水浸泡;南瓜洗淨,切塊。

2.把小米倒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至沸騰,然後改小火,放入南瓜、銀耳一起燉煮,煮到粥稠米爛即可。

這些食物也可以緩解手腳冰冷

堅果

堅果含多種對身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其性味偏溫熱,有補腎健腦、強心健體、禦寒的作用。除了幫助身體抵禦寒冷外,它也是健腦、美容、抗衰老的有益食品。

溫馨提示:吃堅果要適量,且因人而異。經常上火、患有腹瀉或痰熱咳嗽者,儘量避免食用。

大棗

大棗是女性補血的佳品,其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大棗富含的環磷酸腺苷,是人體能量代謝的必需物質,能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

溫馨提示:大棗為補中益氣、滋腎暖胃、治陰虛的良品,不過,痰濁偏盛,腹部脹滿,舌苔厚膩,肥胖病者忌多食常食。

韭菜

韭菜可健胃、提神、暖身作用。每100克韭菜的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質2~2.8克,脂肪0.2~0.5克,碳水化合物2.4~6克,還有大量胡蘿蔔素、維生素B2等,保證了它的“暖身”效果。

溫馨提示:韭菜為溫暖腹髒的食品,適於寒性怕冷、腎陽虛弱者,但有扁桃腺炎、鼻蓄膿和中耳炎的人不適宜吃韭菜。

燕麥

燕麥富含膳食纖維和植物蛋白質,具有很好的飽腹感,有助控制體重,其中的β葡聚糖具有降低“壞膽固醇”的作用。此外,燕麥還富含多種礦物質,有助身體抵抗寒冷。

溫馨提示:用燕麥的時候,一次不宜食用太多,每天以40克為佳。

這幾天氣溫又涼了一些,終究是有一些冬天的氛圍了,畏寒怕冷,手腳冰涼的朋友要多多按摩手腳,添些衣服,避免“涼上加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