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健康」走路防病又抗癌!啥時間走、走多少?走對了才功效加倍→

走路是防治癌症的特效藥

走路可看作防治癌症的特效藥!如能每天堅持行走1英里, 在20分鐘內走完, 對乳腺癌、前列腺癌、腸癌的防治都有明顯益處, 最高可降50%死亡風險。

1

預防乳腺癌

法國一項涉及400萬女性的研究顯示, 任何年齡段的女性堅持每天快走1小時都能使患乳腺癌風險降12%。

2

降低患大腸癌風險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針對7萬人的長期研究發現, 每天走路1小時, 可降低一半患大腸癌的風險。

3

可防患胰腺癌

每天飯後散步30分鐘, 可使患胰腺癌風險降低一半。 研究者指出, 胰腺癌多和熱量過剩有關,

而走路可消耗大量熱量。

4

抵抗前列腺癌

美國加州大學針對1455名前列腺癌患者, 進行長時間隨訪後發現:每週只需快走3小時, 癌症惡化程度比不運動的人降低57%。 原因在於走路可改善內分泌, 調節激素水準。

5

提高免疫力

英國拉夫堡大學研究還發現, 每天快走可提高免疫力, 使感冒和呼吸系統疾病幾率降低30%。

6

預防心臟病

每天健走30分鐘, 可維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狀況。

7

防治糖尿病

美國《護理健康研究》刊載, 一天健走1小時, 對2型糖尿病有50%的預防效果。

8

避免脂肪肝

研究發現, 常走路的人血液迴圈較好。 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臟的眾多微血管末端, 肝的代謝功能就好。

9

預防動脈硬化

持續20分鐘以上的健走, 有助分解燃燒體內中性脂肪,

預防動脈硬化。

10

延緩關節、腿力衰老

美國《關節炎和風濕病》雜誌報導, 與跑步相比, 走路對關節損傷小, 能延緩關節功能衰退, 又可強化肌肉功效, 有助於維持下肢的良好能力, 還可預防骨質疏鬆。

一、什麼時間走路最好?

下午!

1. 早晨和上午, 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絞痛發作等等)的發生率,

比一天中的其他時間段更高。

如有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等), 鍛煉要考慮心腦血管的安全性問題。 大量資料證明, 在早晨和上午, 心血管事件(心梗、心絞痛等)的發生率, 要比一天中的其他時間段更高。

2. 晚上光線差, 更容易出現跌倒等意外損傷。

人體的平衡、協調能力都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弱, 所以年紀越大, 人的平衡、協調、反應能力都是下降的。 而且晚上光線變差, 更容易出現跌倒等意外損傷。

3. 下午最適合鍛煉, 尤其是老年人。

除去上面兩個時間段以外, 那麼適合鍛煉的時間就只有下午了, 比如下午4~5點的時間段就不錯, 在兩頓飯之間。

二、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00步!

都說日行一萬步, 一個人每天之中, 上廁所走幾步, 上下樓走幾步, 辦公室裡走幾步, 加起來就有4000步, 除去這4000步後的6000步才是真正能夠改善健康的!而且這6000步最好一口氣走完。

三、去哪裡走路最好?

草地、土地最好!

不是每條路都適合走路, 理想場所應該是草地、土地,

而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 當然在實際生活中, 實現這個較困難, 但有土路的地方就不要走柏油路。 因為地面會給你一個反作用力, 會構成一些危害。

四、走路最佳速度是多少?

每秒走兩步!

健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以每分鐘120~140步(約每小時5.5~6公里)的速度為宜, 大概每秒走兩步。 每次在健走之前應先用慢步走(每分鐘約70~90步, 相當於每小時3~4公里)來熱身;

走完6000步之後, 可以用中速走(每分鐘90~100步, 相當於每小時4-5公里)作為鍛煉後的整理運動。

五、出現腿疼還走不走路?

一般需減少運動量!

很多人走路時, 會有膝關節突然發軟的經歷, 同時膝關節會疼痛。 這些症狀是由髕骨關節紊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或腰椎間盤突出所引起的。 建議及早就醫、診斷治療,同時要注意減少運動量,避免爬山爬樓梯,保暖。

如果走路時小腿肌肉疼痛,停下來歇會兒又緩解了,或是經常覺得腿腳發涼,尤其是冬春季節或夜裡比較嚴重,很可能是患了下肢周圍血管病,以動脈硬化閉塞症居多。建議儘早到血管外科檢查,別硬撐著鍛煉。

建議及早就醫、診斷治療,同時要注意減少運動量,避免爬山爬樓梯,保暖。

如果走路時小腿肌肉疼痛,停下來歇會兒又緩解了,或是經常覺得腿腳發涼,尤其是冬春季節或夜裡比較嚴重,很可能是患了下肢周圍血管病,以動脈硬化閉塞症居多。建議儘早到血管外科檢查,別硬撐著鍛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