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只要做好這飲食5大原則,身體一年比一年都好!

我們要安排好飲食, 為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以下五個飲食的原則, 可以寫下來, 貼在冰箱上, 經常提醒自己。

1.食物多樣, 來點“粗”

不同的食物提供的營養素不同, 沒有一種天然的食物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素。

每天吃食物的種類要多一些, 這樣各種食物所提供的營養成分才能相互補充, 滿足生活和工作對營養的需求。

另外, 經常吃些薯類, 如紅薯、土豆等, 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可以防止便秘、預防病症。

以下人群更是特別合適, 把粗糧作為每日主食

糖尿病患者, 冠心病、腦中風等心腦血管患者, 癌症患者或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 孕婦, 肥胖人群, 便秘人群。

另外, 因為粗糧含有比較多的纖維, 會對腸胃功能比較差的人造成負擔。

所以腸胃比較差的、有胃病的老年人, 胃腸道潰瘍患者, 炎症性腸病患者等, 要適當少吃。

2.繽紛果蔬, 加點“野”

每天都吃綠色、紅色或黃色的蔬菜或水果, 因為深色蔬果比淺色的含有更多的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

春天來了, 各種果蔬也不斷上市, 像李子、杏、香椿、韭菜等。

如果踏春時能采到大地自然生長的野菜, 做成薺菜餛飩、薺菜水餃, 那更是春季的一種享受。

3.動物食物, 悠著點

動物食物可以提供優質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 每天應該適量吃些動物性食物。

不過, 若是吃動物性食物過多, 脂肪的攝入也會增加, 不利於健康。

動物肝臟, 如豬肝、雞肝或鴨肝等, 含有豐富的鋅、鐵和維生素A等營養素, 可以經常吃一些。

注意:一般建議正常人一次吃50克左右, 一周1~2次為宜。

心血管病患者應少吃肝臟, 或者選用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肝臟, 如鵝肝、豬肝, 每次不高於25克, 注意與蔬菜、水果、粗糧等食品搭配。

4.多動少坐, 身體好

人體是為運動而設計的。 但現代生活方式對辦公室一族來說很少有走動的機會。

春季新芽吐綠, 百花盛開, 是外出踏青、沐浴大自然的好時候, 應該多到戶外活動。

一方面欣賞美麗自然風光, 另一方面還能鍛煉身體、促進健康。

專家建議:每週至少做150分鐘中強度的有氧運動;若生活忙碌, 無法花費額外時間增加活動量。

也可透過通勤走路、做家事、倒垃圾等方式, 將勞動變成運動, 增加非運動性量的消耗, 減少肥胖和患病風險。

5.一日三餐, 巧安排

一年之計在於春, 一日之計在早餐!營養充足的早餐, 不僅可以為健康及時“加油”, 而且有助於上午學習或工作的效率。

早餐不能忽視、馬虎, 不僅要天天吃, 而且還應該吃飽、吃好。

中餐不能湊合, 復古式的自帶“便當”, 可以說好處多多, 省時、省錢、營養、衛生……

晚餐不必大魚大肉地犒勞自己, 飲食適度才健康。 總結來說就是:早餐吃好, 午餐吃飽, 晚餐適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