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馬雲身家千億,說最錯是創辦阿裡,強東喊話:虧了12年終於賺錢了

年末剁手季, “雙十一”、“雙十二”雙字輩錯峰朝聖, 阿裡京東良夜護法, 共同演繹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別樣秩序。 面對千億量級的交易額, 兩位電商之星說出了心裡話。

外星球著陸VS土地革命

馬雲在全民狂歡後接受了央視財經的專訪, 言語恰似一匹來自外太空的馬仰望星雲長嘯:

其實雙11不是我們賺錢。

我們大家搞得很累, 物流業也累、技術也累、頻寬也累、支付寶也累, 但是沒有雙11, 我們就不可能做到今年每一秒鐘38萬筆交易。 這種技術, 當今世界沒有, 因為沒有這樣的公司有過這樣的挑戰和經歷。

停了阿裡, 意味著停了三千多萬的就業。 停了螞蟻, 意味著一下子金融斷掉很多。 停掉我們, 很多小企業停一天, 可能徹底麻煩大了。 停其它的, 都是有替代的, 對於我們看來, 我們沒有替代。

嗯, 說得句句在理, 順便腦海裡飄過馬爸爸阿格裡(ugly)的臉(美圖之後油膩味有沒有清爽一點),

以及下面這幾句......

此時, 我只想瘋狂@馬化騰、劉強東們, 畢竟沒吃老壇酸菜牛肉麵很久了, 想聞聞從他們內心深處散發出的酸爽味兒。 甚至有評論回應, 馬雲的思想已經不受萬有引力的束縛了。

好在, 央視在採訪馬雲的同時, 也沒落下強東。

東哥似乎更接地氣, 有一種打土豪、分田地, 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革命氣質。 他質樸實在地談了很多, 特別是京東對“無人”系列等依託於人工智慧的新技術、新產品的態度。

▲ 被譽為“中國第一倉”的京東“亞洲一號”

▲ 京東無人倉之眼——資料感知

當馬雲說到阿裡有責任去創造風口, 而不是死命追時, 另一個時空的強東似乎隱約@老馬了:

京東在國內最大的優勢, 就是消費者的信任。 我們價格可能不是最低的, 但是在同樣的價格之下, 我們的品質是最好的, 是最放心的, 解除你很多的憂慮、購物的煩惱,

購物應該是一個享受的過程, 每個人賺錢了花點錢買東西, 應該享受它, 而不應該在過程中享受各種欺詐、假貨、各種困擾, 花很多時間精力去鬥智鬥勇。

哇, 說到一個剁手黨心裡去了。

全球巨人VS 黑道良夜

話說回來, 兩大電商始終不在一個量級, 高瞻遠矚與摸爬滾打的視角, 自不能相提並論。 誰知道京東在成長為阿裡之後, 強東所站之地, 會不會用哈勃望遠鏡都找不回來了。 但值得肯定的是, 阿裡運用大資料的功力, 如同週末裡, 沃爾瑪把啤酒與尿布擺在一起大賣一樣, 洞見十足。

再往前說個勁爆的,2008年的阿裡,掌握著國內3000萬中小企業的訂單和大量國際客戶採購詢盤,正是通過其資料變化,預測了金融危機即將到來。於是,尚未深陷泥潭的小巨人,又往前邁了一步。

京東走進的那個良夜,卻有點兒黑。

上半年發佈的Q1財報,顯示京東扭虧為盈,終於摘掉了虧損的大帽子。但事情的真相是什麼呢?有說京東可能玩了債務置換,靠財技實現盈利,做大市值。

▲ 京東2017年Q1業績報告

說實在的,我有點不敢相信。作為看著它成長起來的資深網購,每一步咱都放在心裡。中關村電子市場的小鋪子,非典試水網上商城,線下大戰蘇甯國美,09年,引進風投,全面轉型,再一步步逐鹿群雄,哪一步不是短兵相接、白刃相見?這麼多年,京東從沒有走過捷徑。

▲ 京東2017年Q3部分資料包告

那些一直逼逼“京東不掙錢”的人,該閉嘴了吧!這有可能是京東釋放盈利信號的目的。看過很多案例,尤其是企業開始玩財技、玩金融,最後下場多半不會太好。這種粑粑味的巧克力,我們聞著,都不忍心看你嚼......

京東商城只是帝國基石,現在盈不盈利並不重要。商業模式、戰略方向、行業競爭情況,這才是要思考的地方。

互聯網圈的翹楚們,早已做好了標榜。比如百度,就靠搜索競價排名掙錢;騰訊,通過微信和QQ,為基石,在遊戲、廣告等等領域掙錢;阿裡,則是通過平臺收稅似的提成;亞馬遜,以電商為基石,通過雲業務、智慧設備(閱讀器Kindle、語音助手Echo等等)將前景明瞭。

▲ 京東無人倉一瞥

好在黑道漫長,依舊良夜。直面與阿裡在電商及新零售領域的競爭,京東首次公佈了雙十一交易額,跟阿裡的1682億元也只差了411億元。而在擅長的物流領域,由資料、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演算法構建的無人倉計畫,更是燈塔。

阿裡的護城河與京東的苦生意

阿裡屬於這一類企業,帝國已經建立起來了,生意品性也好,不需要費大力氣,輕鬆掙錢。無需沾染各種摳門小氣,反正“錢就是掙著花的”。另外,平臺收費更貴了,可以躺著看錢進出。除了這麼一條寬廣的護城河,阿裡的新發力點——雲計算,堪比城牆高炮。但還是要小心了,過重的 " 苛捐雜稅 " ,可能讓護城河演變為 " 臭水溝 "。畢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都說馬雲靠著阿裡巴巴上市以來市值大漲,僅僅靠著7%的股票,就成為了身家2000億的亞洲首富。然後吃瓜群眾開始杞人憂天了,還記得5萬元起家的中國前首富,漢能的李河君嗎?一天蒸發了千億,好怕馬雲會步其後塵。這類人,真的好可怕!但馬雲再這麼高調下去,辦辦晚會拍拍電影,我怕有一天,互聯網的泡沫就是他本人......

▲ 每年當一天配送員,劉強東對物流的體驗很認真

對比阿裡的優哉遊哉,京東就不一樣了。耗資百億自建物流,高成本療毒正品自營,依靠管理、控制成本、周轉率及服務步步為營。看客戶臉色,掙辛苦錢。那股辛酸勁,從他創辦京東以來的20年艱難歲月裡,一直未曾抹去。

再往前說個勁爆的,2008年的阿裡,掌握著國內3000萬中小企業的訂單和大量國際客戶採購詢盤,正是通過其資料變化,預測了金融危機即將到來。於是,尚未深陷泥潭的小巨人,又往前邁了一步。

京東走進的那個良夜,卻有點兒黑。

上半年發佈的Q1財報,顯示京東扭虧為盈,終於摘掉了虧損的大帽子。但事情的真相是什麼呢?有說京東可能玩了債務置換,靠財技實現盈利,做大市值。

▲ 京東2017年Q1業績報告

說實在的,我有點不敢相信。作為看著它成長起來的資深網購,每一步咱都放在心裡。中關村電子市場的小鋪子,非典試水網上商城,線下大戰蘇甯國美,09年,引進風投,全面轉型,再一步步逐鹿群雄,哪一步不是短兵相接、白刃相見?這麼多年,京東從沒有走過捷徑。

▲ 京東2017年Q3部分資料包告

那些一直逼逼“京東不掙錢”的人,該閉嘴了吧!這有可能是京東釋放盈利信號的目的。看過很多案例,尤其是企業開始玩財技、玩金融,最後下場多半不會太好。這種粑粑味的巧克力,我們聞著,都不忍心看你嚼......

京東商城只是帝國基石,現在盈不盈利並不重要。商業模式、戰略方向、行業競爭情況,這才是要思考的地方。

互聯網圈的翹楚們,早已做好了標榜。比如百度,就靠搜索競價排名掙錢;騰訊,通過微信和QQ,為基石,在遊戲、廣告等等領域掙錢;阿裡,則是通過平臺收稅似的提成;亞馬遜,以電商為基石,通過雲業務、智慧設備(閱讀器Kindle、語音助手Echo等等)將前景明瞭。

▲ 京東無人倉一瞥

好在黑道漫長,依舊良夜。直面與阿裡在電商及新零售領域的競爭,京東首次公佈了雙十一交易額,跟阿裡的1682億元也只差了411億元。而在擅長的物流領域,由資料、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演算法構建的無人倉計畫,更是燈塔。

阿裡的護城河與京東的苦生意

阿裡屬於這一類企業,帝國已經建立起來了,生意品性也好,不需要費大力氣,輕鬆掙錢。無需沾染各種摳門小氣,反正“錢就是掙著花的”。另外,平臺收費更貴了,可以躺著看錢進出。除了這麼一條寬廣的護城河,阿裡的新發力點——雲計算,堪比城牆高炮。但還是要小心了,過重的 " 苛捐雜稅 " ,可能讓護城河演變為 " 臭水溝 "。畢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都說馬雲靠著阿裡巴巴上市以來市值大漲,僅僅靠著7%的股票,就成為了身家2000億的亞洲首富。然後吃瓜群眾開始杞人憂天了,還記得5萬元起家的中國前首富,漢能的李河君嗎?一天蒸發了千億,好怕馬雲會步其後塵。這類人,真的好可怕!但馬雲再這麼高調下去,辦辦晚會拍拍電影,我怕有一天,互聯網的泡沫就是他本人......

▲ 每年當一天配送員,劉強東對物流的體驗很認真

對比阿裡的優哉遊哉,京東就不一樣了。耗資百億自建物流,高成本療毒正品自營,依靠管理、控制成本、周轉率及服務步步為營。看客戶臉色,掙辛苦錢。那股辛酸勁,從他創辦京東以來的20年艱難歲月裡,一直未曾抹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