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一個有中國血統的球員在七八十年代的荷蘭比肩克魯伊夫

在國際足球歷史上, 一位擁有華人血統、並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叱吒歐陸足壇的球星, 始終沒能出現在中國大陸球迷的面前。 他的名字叫 林球立

大陸人並不知道林球立是何許人也, 但在70年代末, 林球立的名字曾響徹香江。 20多年前當身穿阿賈克斯9號球衣的林球立與新婚妻子出現在香港啟德機場時, 瘋狂的香港球迷舉著林球立的巨幅畫像已等候多時。 那時林球立在荷蘭足壇的地位,

幾乎與克魯伊夫平起平坐。 可以說林球立率先打破了華人在世界足壇的尷尬境地.

本報記者組赴荷蘭進行歐洲杯實地報導, 臨行之前大家就商量好, 一定要把林球立從蒼海人流中尋找出來, 讓所有中國球迷都知道一段中國龍在世界足壇書寫的驕傲。 但是“林球立”顯然只是中文名字, 單單只提中文名字, 沒有哪個荷蘭球迷會知道他是誰。

記者下榻于鹿特丹華人所開的賓館, 賓館負責人李威80年代就移居荷蘭, 與李威聊起謝育新曾效力過的茲瓦魯, 也聊起了1996年中國隊作客蒂爾堡與荷蘭隊進行的友誼賽, 不經意間李威說出一條重要資訊:“曾經有個叫周納·林的中國人在阿賈克斯踢過球, 也在荷蘭國家隊踢過球,

上點年紀的中國人都知道周納·林的大名。 ”

記者馬上反應過來, 周納·林就是林球立的英文發音, 但李威拼不出周納·林的英文寫法, 不過他告訴記者, 荷蘭足協有歷屆國家隊隊員的檔案, 可以去打聽一下。 記者隨後撥通了荷蘭足協的電話, 接電話的是一位元女秘書, 聽到“周納·林”, 她想了半天說:“我知道這個人, 不過等我們管事的人回來才能幫你查找。 你知道現在所有人都在忙歐洲杯, 你明天再來電話好嗎?”記者繼續追尋這條線索, 次日再打電話, 恰好趕上當天荷蘭隊要戰法國隊, 這位小姐有點兒不耐煩:“現在是歐洲杯期間, 如果你能等一等可以歐洲杯之後再來電話。 ”記者歐洲杯結束之後就要回國, 看來荷蘭足協這條線索被掐斷了。

記者誤以為打電話詢問阿賈克斯俱樂部是一上策, 但阿賈克斯俱樂部電話那一端一直是電話留言聲, 顯然阿賈克斯人都在享受假日的陽光。

後來眾記者在歐洲採訪時只要見到一個華人, 就會問一聲:“你知不知道周納·林?”大多數華人球迷都會驕傲地說:“知道。 但他現在人在哪裡, 我們也不清楚, 他很少參加華人組織的活動。 ”周納·林難道已經銷聲匿跡了嗎?

歐洲杯結束第一天, 記者終於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尋到了線索。 一次記者與荷蘭華人體育總會主席楊華根聊天, 楊華根聽說要找周納·林, 說此人現在就住在海牙, 在那裡開了一家叫“FITSHAPE”的體育健康食品公司。 隨後, 已得到荷蘭高級教練證書的華人教練張機和自願為記者牽線搭橋。

張機和說:“前些天我剛幫香港有線電視臺記者採訪過周納·林, 我可以帶你們去找他, 不過周納·林不會講廣東話, 更不會講普通話, 他只能講英語或荷蘭語。 ”在記者一再要求下張機和立即撥通了電話, 那邊傳來了期盼已久的周納·林的聲音:“我可以明天接受你們採訪, 不過要在下午3點30分之後。 ”

懷念爺爺

採訪的開頭並不順利, 周納·林開頭一句便是老闆的口吻, 他說:“今天我只有20分鐘時間, 所以你們有問題儘量快點問。 ”記者直接切入主題:“林先生, 能否告訴我們, 你的祖先在哪裡。 ”周納·林顯然被問住了, 他說:“好像就在中國的中部, 靠海邊那一帶。 ”記者問:“是不是上海?”他搖著頭說:“不是……我說不出來。 ”周納·林窘得臉有點紅,中國人在中國人面前說不出自己的祖籍,有點不通情理。

情急之下周納·林打開了手機,先向大夥解釋:“這是我祖父的老鄉,今年已經85歲了,他當年與我祖父一起來到荷蘭。他知道我們家在哪裡。”周納·林與那位老先生用荷蘭語連說帶笑聊了起來,然後把電話交給記者。記者試圖用普通話、廣東話和英語啟發老人的思維,但是老人表示只能講溫州話,經過一番反復辯認,終於知道老人所說的周納·林祖籍是靠近溫州附近的青田縣,而周納·林的中文名,應該是林球立。

尋到了自己的根,林球立的話也多了起來,旁邊的張機和對記者小聲說:“甭聽他說20分鐘採訪,你只管隨便問,現在他已經找到談話的感覺了。”說起他的祖父,林球立的景仰之情溢於言表:“我至今忘不掉我的爺爺,他6年前離開了人世。我還珍藏了一張爺爺的照片,那是和我奶奶照的。我奶奶是荷蘭人。”林球立接著用手比劃著說:“我爺爺個子很矮,我奶奶個子要比他高很多,他倆站在一起照相很有意思。”林球立身高有1.85米,看來這是得到了奶奶的基因。

對爺爺,林球立極為佩服:“聽爺爺的同鄉說,爺爺原來在溫州有好大一片宅子,這也是祖上傳下來的。後來我爺爺把祖宅賣了,湊足路費借道印尼來到荷蘭。那該是20世紀20年代末或者30年代初的事情。他到海牙後,開了家叫‘松其’的麵條廠。”記者當時想“松其”可能是一個吉祥詞的諧音,這個名字也肯定有一定來頭。林球立又追述說:“剛才與我通電話的爺爺同鄉說,他原來的祖宅現在還在,他去年回過大陸一次,還專門到青田老家看了一看。”

說起爺爺,林球立突然想起了什麼,他跑到自己辦公桌上一番尋找,拿出了一張紙條,告訴記者:“這是我爺爺的名字,這是我的名字。”紙條上寫著“林松其”,下面寫著“林球立”,記者這才明白過來,“松其”麵條廠用的是他爺爺的名字,記者問:“林球立是不是你祖父起的名字?”林球立點了點頭,記者與他開玩笑說:“是不是你降生的時候,你祖父已經想到了你會踢球踢出大名堂,所以取名球立。”林球立搖頭說:“不是那麼回事,爺爺只希望我能有光明的未來。”

在70年代末最先披露林球立身世的香港媒體根據粵語發音,一直將林球立誤寫成“林球納”,以至以訛傳訛,這些年來海外人士都稱他為林球納,或者按照香港人的英文翻譯習慣,稱為周納·林。林球立說:“我沒有繼承祖父的麵條廠,我父親原封不動接過了爺爺的產業,至今我大弟弟還在經營著這家麵條廠,我的另一個小弟弟與我一起開公司。”

與複雜的中國家庭背景相比,林球立踢球經歷更加坎坷,他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在阿賈克斯、帕納辛奈科斯和馬賽踢球的經歷。

阿賈克斯的9號

林球立從小就迷上了足球。“我是踢街頭足球出身,6到7歲時我開始在大街上踢球。在荷蘭,足球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運動,球踢得好的人很多,但我的技術很突出。雖然我的身體不如其他人,但我很會節約自己的體力。由於速度快,我總能進很多球。”

十三四歲時,很多乙級隊對林球立產生了興趣,但林球立不願背井離鄉去踢水準不高的乙級聯賽。15歲時,林球立加入海牙當地的一支業餘隊,很快脫穎而出。一年後,荷蘭甲級俱樂部海牙ADO隊將16歲的林球立收於帳下。當時阿賈克斯隊也對林球立發出了邀請,但林球立婉言謝絕:“我那時踢球只是為了娛樂,並未把它當成一項工作。因此我沒有時間去阿姆斯特丹接受職業訓練。”1974年,阿賈克斯隊通過收購的方式,將19歲的林球立正式收入球隊,林球立輝煌的職業生涯就此開始了。林球立的第一個教練,是大名鼎鼎的荷蘭“足球教父”蜜雪兒斯。蜜雪兒斯執教過阿賈克斯、巴賽隆納等俱樂部,1988年曾率荷蘭隊捧起歐洲杯。林球立回憶說,蜜雪兒斯特別講究技術,當他剛入隊時,蜜雪兒斯對他說:“只要你聽我的話,我會使你成為更好的球員。”在第一個賽季,林球立一直出任替補,前後只踢了15場比賽,但他的特點已顯露無遺,“我速度快,技術好,尤其善於邊路突破,是個進球能手。”

當時是阿賈克斯隊最輝煌的年代,內斯肯斯、科洛爾等明星都在,“他們是國家隊的主力,關係非常好,他們年齡都不小了,而我還很年輕。我踢邊鋒,一對一過後衛易如反掌。只是當時踢法粗野,不像現在這樣有紅黃牌約束,黑心的後衛總是從身後踢膝蓋,所以我經常受傷,這時別人只能安慰你‘別哭’。”

蜜雪兒斯改變了林球立的踢球風格。蜜雪兒斯對隊員控球技術要求很嚴,但他並不喜歡隊員賣弄技術,要求隊員在場上儘快出球。這位“全攻全守之父”命令隊員在場上都必須盡力跑動,這使林球立難以適應,“蜜雪兒斯說,天才也必須以勤奮為基礎。我的身體條件不好,跑了半個小時後便體力耗盡,不得不被換下場。我無法盡情施展我的技術。”

林球立入隊一年後,南斯拉夫人伊維奇接替了蜜雪兒斯的帥位。林球立提起伊維奇時非常崇敬:“我師從過的著名教練有不少,如蜜雪兒斯、哈佩爾、威爾克斯等,但伊維奇是我唯一愛戴的教練。他使我學會了如何輕鬆踢球。”伊維奇並不苛求林球立滿場飛,“他讓後衛們傳球給我,我控球時隊友跑位,然後我向他們給出10米左右的傳球。這使我的跑動任務巨巨減輕。一些教練光強調隊員要融入全隊,只有伊維奇發揮出了我的特點。”

林球立逐漸在阿賈克斯隊確立起了自己的地位,穿上了9號球衣。但他在23歲時卻主動放棄了參加1978年世界盃的機會。“我當時太年輕,在剛剛結束的賽季裡打了很多比賽,感到十分疲倦,所以不想千里迢迢趕往阿根廷,於是在世界盃開賽前退出了國家隊。別人會說這是一個愚蠢的決定,但我更樂意享受荷蘭的生活,留在家裡使我很開心。”林球立到後來才有了為國家隊效力的想法,但球技出色的他只為荷蘭國家隊出場過16次,“國家隊是另一種風格,我無法全力發揮。”在荷蘭足球史上,林球立或許是為數甚少的不喜歡荷蘭式“全攻全守”的球星之一,不過不能為國家隊效力,不僅僅是因為戰術風格不合,林球立的華人血統也是原因之一。

林球立為阿賈克斯效力7年,5次奪得國內聯賽和杯賽冠軍。1981年,26歲的他轉會希臘帕納辛奈科斯隊。記者很奇怪林球立為何會離開歐洲名門阿賈克斯,他解釋道,“我逐漸成了阿賈克斯的NO.1,場內所有球迷都向我喝彩,上場的10名隊友都圍繞我工作,這對我來說是個負擔。教練對我的期望值很高,有時與我發生衝突,我只好一走了之。”

林球立為帕納辛奈科斯效力兩年,接觸了另一種足球風格。“那裡的優秀球員很少,我的技術無人可比,人們都非常喜歡我。希臘地處海濱,樹林密佈,風光很好,我剛到時完全抱著度假的目的,並不關心比賽結果,第一年只拿了聯賽第三,第二年,我便率隊奪冠。”1983年,林球立又轉會至法國馬賽隊,為該隊效力兩年,令他遺憾的是,“直到我離開馬賽隊時,塔皮(昔日法國足球強人)還沒有成為該隊老闆。”1985年,林球立回到離家不遠的鹿特丹,加盟費耶諾德隊。

林球立自認為在這幾年表現不是很好。棲身國外球會使他掙了大錢,他在希臘一年的收入便有100萬荷蘭盾(約合50萬美元),這使他踢球的欲望逐漸消沉。“我20多歲就成為富翁,這不是一件好事。人年齡越大,越發意識到自己過去所犯的錯誤。生活就是這樣。”比賽一場接一場地壓來,林球立卻鬥志消沉。一天費耶諾德俱樂部主席問林球立:“你還喜歡踢球嗎?如果喜歡,請打起精神,如果不喜歡,我們另謀他策。”林球立當即答道:“主席先生,我肯定可以踢得更好!”兩個星期後,無堅不摧的林球立復活了。“我為前鋒不斷地創造機會,就看他們能否逮住。雖然我的身體比不上年輕時,但技術更為出色,可以很輕易地玩弄對方後衛。”

以上是之前體壇週報採訪的, 我再補充一下他的現狀,林球立在退役後的幾年裡過的不錯,但是後來迷戀上了賭博,幾乎輸光了家產,房子車子什麼的都賣了(華人的特性啊 賭) , 之後在別人的幫助下翻身。後來林球立試圖競爭阿賈克斯總裁,當時克魯伊夫十分欣賞他,但是最終沒有成功。之後他便出走斯洛伐克,斥資買下 斯洛伐克甲級聯賽的 FK AS Trenčín,擔任起了老闆。

另附上他的推特:https://twitter.com/Tshenlaling

”周納·林窘得臉有點紅,中國人在中國人面前說不出自己的祖籍,有點不通情理。

情急之下周納·林打開了手機,先向大夥解釋:“這是我祖父的老鄉,今年已經85歲了,他當年與我祖父一起來到荷蘭。他知道我們家在哪裡。”周納·林與那位老先生用荷蘭語連說帶笑聊了起來,然後把電話交給記者。記者試圖用普通話、廣東話和英語啟發老人的思維,但是老人表示只能講溫州話,經過一番反復辯認,終於知道老人所說的周納·林祖籍是靠近溫州附近的青田縣,而周納·林的中文名,應該是林球立。

尋到了自己的根,林球立的話也多了起來,旁邊的張機和對記者小聲說:“甭聽他說20分鐘採訪,你只管隨便問,現在他已經找到談話的感覺了。”說起他的祖父,林球立的景仰之情溢於言表:“我至今忘不掉我的爺爺,他6年前離開了人世。我還珍藏了一張爺爺的照片,那是和我奶奶照的。我奶奶是荷蘭人。”林球立接著用手比劃著說:“我爺爺個子很矮,我奶奶個子要比他高很多,他倆站在一起照相很有意思。”林球立身高有1.85米,看來這是得到了奶奶的基因。

對爺爺,林球立極為佩服:“聽爺爺的同鄉說,爺爺原來在溫州有好大一片宅子,這也是祖上傳下來的。後來我爺爺把祖宅賣了,湊足路費借道印尼來到荷蘭。那該是20世紀20年代末或者30年代初的事情。他到海牙後,開了家叫‘松其’的麵條廠。”記者當時想“松其”可能是一個吉祥詞的諧音,這個名字也肯定有一定來頭。林球立又追述說:“剛才與我通電話的爺爺同鄉說,他原來的祖宅現在還在,他去年回過大陸一次,還專門到青田老家看了一看。”

說起爺爺,林球立突然想起了什麼,他跑到自己辦公桌上一番尋找,拿出了一張紙條,告訴記者:“這是我爺爺的名字,這是我的名字。”紙條上寫著“林松其”,下面寫著“林球立”,記者這才明白過來,“松其”麵條廠用的是他爺爺的名字,記者問:“林球立是不是你祖父起的名字?”林球立點了點頭,記者與他開玩笑說:“是不是你降生的時候,你祖父已經想到了你會踢球踢出大名堂,所以取名球立。”林球立搖頭說:“不是那麼回事,爺爺只希望我能有光明的未來。”

在70年代末最先披露林球立身世的香港媒體根據粵語發音,一直將林球立誤寫成“林球納”,以至以訛傳訛,這些年來海外人士都稱他為林球納,或者按照香港人的英文翻譯習慣,稱為周納·林。林球立說:“我沒有繼承祖父的麵條廠,我父親原封不動接過了爺爺的產業,至今我大弟弟還在經營著這家麵條廠,我的另一個小弟弟與我一起開公司。”

與複雜的中國家庭背景相比,林球立踢球經歷更加坎坷,他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在阿賈克斯、帕納辛奈科斯和馬賽踢球的經歷。

阿賈克斯的9號

林球立從小就迷上了足球。“我是踢街頭足球出身,6到7歲時我開始在大街上踢球。在荷蘭,足球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運動,球踢得好的人很多,但我的技術很突出。雖然我的身體不如其他人,但我很會節約自己的體力。由於速度快,我總能進很多球。”

十三四歲時,很多乙級隊對林球立產生了興趣,但林球立不願背井離鄉去踢水準不高的乙級聯賽。15歲時,林球立加入海牙當地的一支業餘隊,很快脫穎而出。一年後,荷蘭甲級俱樂部海牙ADO隊將16歲的林球立收於帳下。當時阿賈克斯隊也對林球立發出了邀請,但林球立婉言謝絕:“我那時踢球只是為了娛樂,並未把它當成一項工作。因此我沒有時間去阿姆斯特丹接受職業訓練。”1974年,阿賈克斯隊通過收購的方式,將19歲的林球立正式收入球隊,林球立輝煌的職業生涯就此開始了。林球立的第一個教練,是大名鼎鼎的荷蘭“足球教父”蜜雪兒斯。蜜雪兒斯執教過阿賈克斯、巴賽隆納等俱樂部,1988年曾率荷蘭隊捧起歐洲杯。林球立回憶說,蜜雪兒斯特別講究技術,當他剛入隊時,蜜雪兒斯對他說:“只要你聽我的話,我會使你成為更好的球員。”在第一個賽季,林球立一直出任替補,前後只踢了15場比賽,但他的特點已顯露無遺,“我速度快,技術好,尤其善於邊路突破,是個進球能手。”

當時是阿賈克斯隊最輝煌的年代,內斯肯斯、科洛爾等明星都在,“他們是國家隊的主力,關係非常好,他們年齡都不小了,而我還很年輕。我踢邊鋒,一對一過後衛易如反掌。只是當時踢法粗野,不像現在這樣有紅黃牌約束,黑心的後衛總是從身後踢膝蓋,所以我經常受傷,這時別人只能安慰你‘別哭’。”

蜜雪兒斯改變了林球立的踢球風格。蜜雪兒斯對隊員控球技術要求很嚴,但他並不喜歡隊員賣弄技術,要求隊員在場上儘快出球。這位“全攻全守之父”命令隊員在場上都必須盡力跑動,這使林球立難以適應,“蜜雪兒斯說,天才也必須以勤奮為基礎。我的身體條件不好,跑了半個小時後便體力耗盡,不得不被換下場。我無法盡情施展我的技術。”

林球立入隊一年後,南斯拉夫人伊維奇接替了蜜雪兒斯的帥位。林球立提起伊維奇時非常崇敬:“我師從過的著名教練有不少,如蜜雪兒斯、哈佩爾、威爾克斯等,但伊維奇是我唯一愛戴的教練。他使我學會了如何輕鬆踢球。”伊維奇並不苛求林球立滿場飛,“他讓後衛們傳球給我,我控球時隊友跑位,然後我向他們給出10米左右的傳球。這使我的跑動任務巨巨減輕。一些教練光強調隊員要融入全隊,只有伊維奇發揮出了我的特點。”

林球立逐漸在阿賈克斯隊確立起了自己的地位,穿上了9號球衣。但他在23歲時卻主動放棄了參加1978年世界盃的機會。“我當時太年輕,在剛剛結束的賽季裡打了很多比賽,感到十分疲倦,所以不想千里迢迢趕往阿根廷,於是在世界盃開賽前退出了國家隊。別人會說這是一個愚蠢的決定,但我更樂意享受荷蘭的生活,留在家裡使我很開心。”林球立到後來才有了為國家隊效力的想法,但球技出色的他只為荷蘭國家隊出場過16次,“國家隊是另一種風格,我無法全力發揮。”在荷蘭足球史上,林球立或許是為數甚少的不喜歡荷蘭式“全攻全守”的球星之一,不過不能為國家隊效力,不僅僅是因為戰術風格不合,林球立的華人血統也是原因之一。

林球立為阿賈克斯效力7年,5次奪得國內聯賽和杯賽冠軍。1981年,26歲的他轉會希臘帕納辛奈科斯隊。記者很奇怪林球立為何會離開歐洲名門阿賈克斯,他解釋道,“我逐漸成了阿賈克斯的NO.1,場內所有球迷都向我喝彩,上場的10名隊友都圍繞我工作,這對我來說是個負擔。教練對我的期望值很高,有時與我發生衝突,我只好一走了之。”

林球立為帕納辛奈科斯效力兩年,接觸了另一種足球風格。“那裡的優秀球員很少,我的技術無人可比,人們都非常喜歡我。希臘地處海濱,樹林密佈,風光很好,我剛到時完全抱著度假的目的,並不關心比賽結果,第一年只拿了聯賽第三,第二年,我便率隊奪冠。”1983年,林球立又轉會至法國馬賽隊,為該隊效力兩年,令他遺憾的是,“直到我離開馬賽隊時,塔皮(昔日法國足球強人)還沒有成為該隊老闆。”1985年,林球立回到離家不遠的鹿特丹,加盟費耶諾德隊。

林球立自認為在這幾年表現不是很好。棲身國外球會使他掙了大錢,他在希臘一年的收入便有100萬荷蘭盾(約合50萬美元),這使他踢球的欲望逐漸消沉。“我20多歲就成為富翁,這不是一件好事。人年齡越大,越發意識到自己過去所犯的錯誤。生活就是這樣。”比賽一場接一場地壓來,林球立卻鬥志消沉。一天費耶諾德俱樂部主席問林球立:“你還喜歡踢球嗎?如果喜歡,請打起精神,如果不喜歡,我們另謀他策。”林球立當即答道:“主席先生,我肯定可以踢得更好!”兩個星期後,無堅不摧的林球立復活了。“我為前鋒不斷地創造機會,就看他們能否逮住。雖然我的身體比不上年輕時,但技術更為出色,可以很輕易地玩弄對方後衛。”

以上是之前體壇週報採訪的, 我再補充一下他的現狀,林球立在退役後的幾年裡過的不錯,但是後來迷戀上了賭博,幾乎輸光了家產,房子車子什麼的都賣了(華人的特性啊 賭) , 之後在別人的幫助下翻身。後來林球立試圖競爭阿賈克斯總裁,當時克魯伊夫十分欣賞他,但是最終沒有成功。之後他便出走斯洛伐克,斥資買下 斯洛伐克甲級聯賽的 FK AS Trenčín,擔任起了老闆。

另附上他的推特:https://twitter.com/Tshenlalin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