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歲癱瘓、17歲寫下遺書,這位寫禁歌的率直歌手又重現大眾眼前

上周日, 小編被一則節目預告所吸引, 兒時偶像鄭智化多年不見, 這次重新出現在電視螢幕上了。

但看完這期節目, 小編久久無法平復自己的情緒,

他的音樂鼓舞了小編整個青春, 如今看他這樣, 內心也是感慨不已。

在節目進行過程中, 因為選手演唱的一首《別哭, 我最愛的人》讓這位硬漢情緒失控, 在舞臺上痛哭, 甚至一度哀求「我真的很不願意面對這些, 你們不要再問了」。

他坦言這是他曾經身處崩潰邊緣而作的「遺書」, 因為殘疾, 鄭智化在正青春時不得不告別他的青梅竹馬, 情緒的積累讓他不堪重負, 然後就有了這封絕望的「遺書」。

我們知道, 鄭智化三歲就患上了小兒麻痹症, 父母帶著他四處求醫, 也四處碰壁。

六歲時由於雙腿彎曲嚴重只能強行扳直, 從此雙拐成了他的雙腿, 也是那時候開始, 父母的絕望讓他幼小的心靈變得敏感而脆弱, 「父親的責駡, 母親的哭泣, 永遠難忘記。 」

他在孤獨中拼命掙扎, 在掙扎中又愈發孤獨, 殘疾的陰影像一團迷霧一樣籠罩著他, 久久的, 無法揮散。

這個少年攜著一顆破碎不堪的心行走在崩潰的邊緣, 命運推著他不停地往前, 他試圖再掙扎一次, 「死都不怕, 為什麼就沒有勇氣活下來看看以後呢。

懷揣這個信念, 他沒有沉淪, 反而頑強地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于波濤洶湧之間高聲向未來叫囂, 「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 擦乾淚, 不要怕, 至少我們還有夢。 」

1992年, 這首《水手》一經發出便火遍大街小巷, 直到今天傳唱度依然很高,

在精神層面上鼓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而鄭智化也成為人們心中身殘志堅的鬥士, 一個標杆, 充滿正能量的勵志歌手。

但這種口號式的鼓舞就是鄭智化的全部精神內涵了嗎?

並不!

說起這首歌的靈感來源, 有一天鄭智化正在洗澡, 突然屋外電閃雷鳴暴雨突至, 他用手撲打水花, 恍惚之間浴缸就成了載著他的船, 他感覺自己正在海面上隨浪翻覆, 以此才有了《水手》。

不一般的是, 這樣一副夢幻的情境讓他的情緒在上升之後繼續爆開, 他寫自己, 也寫普世之眾, 他唱自己的人生, 也唱整個時代。

他在與自己的命運對抗之餘, 把槍口對上了理想(偽善的面具)和現實(驕傲無知的現代人)。

這才是真正讓小編所佩服, 也是鄭智化厲害之處——這個身體殘疾的人,

他化身鬥士, 以一個健全的自己來關心社會和對抗命運。

在成為一個歌手之前, 畢業於臺北工專的鄭智化先是到一個工程公司上班, 到23歲又辭職去做了廣告, 從一個學習土木工程的門外漢轉到廣告業, 直到26歲, 他做的《給開心女孩》被點將唱片的老闆阿貴相中,然後才進入唱歌這個圈子。

正是經歷過這些按部就班的生活和無聊又自欺的人情世故,輔之他細膩的情感表達、敏的的情感訴求,使得他的作品具備了現世性。

他這樣說自己,「我一直是個不稱職的藝人。我只想做一個埋首創作的詞曲作家;或是一個專業演唱的歌者。我不想做空洞的偶像,或是到處逢迎諂媚、汲求名利的小丑。」

懷揣這種情懷和態度,鄭智化在許多歌裡表達出了他的人性出路。

「我身上背著重重的殼努力往上爬,卻遠遠跟不上飛漲的房價。」

這些歌詞包括他的反思、憂慮、警醒、慰安、憤怒等等。

令人心痛的是,多年之後,聽到它的人還是像當時那波人一樣低下了頭。

在鄭智化所有作品中,若論批判,最直接也最徹底的還屬《大國民》。

常常有人將這首歌與《皇后大道東》相提並論,隨之也把他與羅大佑並列起來。

在小編看來,鄭智化較之羅大佑要更「草根」一些,可以說鄭智化是個「小人物」,不同的生活經歷讓鄭智化的歌曲不如羅大佑那般宏大,尖厲的穿透力,而且鄭智化的表達要更加細膩一些。

這還不夠,他還要將現實的骨肉一點點分解,然後剖析給你看,直到你疼了,流淚,窒息,懂了,嗯,這就是現實。

鄭智化永遠走在最不辜負也最自由的路上。

在1999年,也是他事業頂峰的時候,他選擇投身IT行業,許多人對此非常費解,甚至有傳聞說他因為《大國民》而被捕入獄,而他就輕描淡寫一句,不想讓女兒知道自己爸爸以前唱過歌。

這中間的心裡活動或簡單或複雜,但要小編來說,因為經歷過痛苦的人生,所以對於生活所給予的,他會比其他人更加用力地抓緊。

對於這樣一個硬漢,家庭是他內心唯一柔軟的一部分吧。

歲月改變了他的容貌,但不變的,始終是那顆脫離身體與世俗的自由的心。

偶爾他也發一些人生感悟,曾經那個孤傲叛逆的少年,言辭依然激烈。

如此說來,鄭智化不僅是一個勵志歌手,他也可以是我們的英雄。

現如今,行走在潮流前端的再也沒有什麼人文關懷,也沒有哪個歌手願意去關注社會和民生,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經過包裝、精緻亮麗的年輕偶像,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是我們每個人的悲哀。

他做的《給開心女孩》被點將唱片的老闆阿貴相中,然後才進入唱歌這個圈子。

正是經歷過這些按部就班的生活和無聊又自欺的人情世故,輔之他細膩的情感表達、敏的的情感訴求,使得他的作品具備了現世性。

他這樣說自己,「我一直是個不稱職的藝人。我只想做一個埋首創作的詞曲作家;或是一個專業演唱的歌者。我不想做空洞的偶像,或是到處逢迎諂媚、汲求名利的小丑。」

懷揣這種情懷和態度,鄭智化在許多歌裡表達出了他的人性出路。

「我身上背著重重的殼努力往上爬,卻遠遠跟不上飛漲的房價。」

這些歌詞包括他的反思、憂慮、警醒、慰安、憤怒等等。

令人心痛的是,多年之後,聽到它的人還是像當時那波人一樣低下了頭。

在鄭智化所有作品中,若論批判,最直接也最徹底的還屬《大國民》。

常常有人將這首歌與《皇后大道東》相提並論,隨之也把他與羅大佑並列起來。

在小編看來,鄭智化較之羅大佑要更「草根」一些,可以說鄭智化是個「小人物」,不同的生活經歷讓鄭智化的歌曲不如羅大佑那般宏大,尖厲的穿透力,而且鄭智化的表達要更加細膩一些。

這還不夠,他還要將現實的骨肉一點點分解,然後剖析給你看,直到你疼了,流淚,窒息,懂了,嗯,這就是現實。

鄭智化永遠走在最不辜負也最自由的路上。

在1999年,也是他事業頂峰的時候,他選擇投身IT行業,許多人對此非常費解,甚至有傳聞說他因為《大國民》而被捕入獄,而他就輕描淡寫一句,不想讓女兒知道自己爸爸以前唱過歌。

這中間的心裡活動或簡單或複雜,但要小編來說,因為經歷過痛苦的人生,所以對於生活所給予的,他會比其他人更加用力地抓緊。

對於這樣一個硬漢,家庭是他內心唯一柔軟的一部分吧。

歲月改變了他的容貌,但不變的,始終是那顆脫離身體與世俗的自由的心。

偶爾他也發一些人生感悟,曾經那個孤傲叛逆的少年,言辭依然激烈。

如此說來,鄭智化不僅是一個勵志歌手,他也可以是我們的英雄。

現如今,行走在潮流前端的再也沒有什麼人文關懷,也沒有哪個歌手願意去關注社會和民生,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經過包裝、精緻亮麗的年輕偶像,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是我們每個人的悲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