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東擬2020年率先實現漁業現代化 魚蝦從池塘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金羊網訊記者劉勇、通訊員粵海漁報導:近日, 省海洋與漁業廳印發《廣東省現代漁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明確, “十三五”時期廣東將著力構建現代漁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發展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化漁業, 力爭到2020年, 基本形成技術裝備先進、經營規模適度、一二三產業融合、數量品質效益並重、生態環境良好的現代漁業發展格局, 率先基本實現漁業現代化。

發展生態精准深藍漁業

《規劃》提出, “十三五”期間, 在水產養殖轉型升級工程方面, 將優化養殖品種結構和空間佈局,

調減結構性過剩品種, 大力發展生態漁業、精准漁業和深藍漁業。

目標:到2020年, 全省將建設生態漁業示範點10個, 精准漁業示範點5-8個, 深藍漁業示範點1-2個。 增加養殖新品種5-8個, 新創建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50個以上, 健康養殖示範縣2個以上, 實現養殖廢水達標排放。

整治獸藥殘留超標問題

在水產品質量安全與疫病防控工程方面, 將推進水產品品質安全認證體系及品牌建設, 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統合管理資訊網路及預警預報系統。 整治規範水產品市場銷售行為, 提高市場銷售水產品質量安全水準, 整治餐飲服務提供者採購和暫養行為, 提高水產品餐桌品質安全水準;整治抗生素等獸藥殘留超標問題, 提高水產品全程監管能力和水準。

目標:到2020年, 計畫制、修訂標準120項, 建成漁業標準化示範場(區)30個, 標準化示範縣、區、鄉鎮10個, 市級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13個、綜合性農產品檢測中心8個、縣(區)檢驗檢測站50個、快速檢測點100個, 實現水產品“從池塘到餐桌”全過程可追溯。 建成漁病醫院25個、疫情監測點50個, 完善省、市、縣級水生動物防疫檢疫實驗室5個, 基本建立水生動物疫情預報體系。

更新改造海洋捕撈漁船

在漁業裝備現代化與安全保障工程方面, 對符合國家和省捕撈漁船“雙控”政策的漁船實施更新改造, 設計推廣標準船型、擇優選擇船用設備, 將現有老舊木質、水泥質漁船更新改造升級為鋼質、玻璃鋼漁船。

目標:到2020年, 全省完成不少於3500艘海洋捕撈漁船的更新改造。

同時, 鼓勵漁民淘汰近海小功率漁船, 以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建造大功率鋼質漁船, 逐步向深遠海生產作業轉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