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西藏布達拉宮,一座神聖的宮殿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 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 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

布達拉宮始建於西元7世紀, 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

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上建造了999間房屋的宮宇--布達拉宮。 宮堡依山而建, 現占地41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 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 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 金光燦爛, 氣勢雄偉, 是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 被譽為高原聖殿。

布達拉宮主體建築為白宮和紅宮

白宮, 是達賴喇嘛的冬宮, 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辦事機構所在地, 高七層。 位於第四層中央的東有寂圓滿大殿(措慶夏司西平措), 是布達拉宮白宮最大的殿堂, 面積717平方米, 這裡是達賴喇嘛坐床、親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動場所。 第五、六兩層是攝政辦公和生活用房等。 最高處第七層兩套達賴拉喇嘛冬季的起居宮, 由於這裡終日陽光普照, 故稱東、西日光殿。

紅宮, 主要是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和各類佛殿, 共有8座存放各世達賴喇嘛法體的靈塔, 其中以五世達賴喇嘛靈塔為最大。 西有寂圓滿大殿(措達努司西平措)是五世達賴喇嘛靈塔殿的享堂, 也是布達拉宮最大的殿堂, 面積725平方米, 內壁滿繪壁畫。 其中, 五世達賴喇嘛去京覲見清順治皇帝的壁畫是最著名的。 殿內達賴喇嘛寶座上方高懸清乾隆皇帝禦書“湧蓮初地”匾額。 法王洞(曲吉竹普)等部分建築是吐蕃時期遺存的布達拉宮最早的建築物,

內有極為珍貴的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和祿東贊等人的塑像。 殊勝三界殿, 是紅宮最高的殿堂。 現供有清乾隆皇帝畫象及十三世達賴喇嘛花費萬余兩白銀鑄成的一尊十一面觀音像。 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殿, 是布達拉宮最晚的建築, 1933年動工, 歷時3年建成。 此外還有上師殿、菩提道次第殿、響銅殿、世襲殿等殿堂。

布達拉宮還有一些附屬建築, 包括山上的朗傑劄倉、僧官學校、僧舍、東西庭院和山下的雪老城及西藏地方政府的馬基康、雪巴列空、印經院以及監獄、馬廄和布達拉宮後園龍王潭等。

1300餘年來, 布達拉宮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 其中有2500餘平方米的壁畫、近千座佛塔、上萬座塑像、上萬幅唐卡(卷軸畫);還有貝葉經、甘珠爾經等珍貴經文典集;表明歷史上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明清兩代皇帝封賜達賴喇嘛的金冊、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銀品、瓷器、琺瑯、玉器、錦緞品及工藝品,

這些文物絢麗多彩、題材豐富。

1959年以後, 中共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布達拉宮的維修和保護, 除常年撥給專門維修經費外,1988年國務院決定撥出鉅款對布達拉宮進行大規模的維修,並於次年10月隆重開工,在藏漢族工程技術人員的團結協作下,工程歷經五年,勝利竣工,布達拉宮這一民族文化瑰寶,以新的魅力,吸引著千千萬萬的國內外遊客。

布達拉宮始建於西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時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

唐初,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赤尊公主為妻,為誇耀後世,在當時的紅山上建九層樓宮殿一千間,取名布達拉宮以居公主。據史料記載,紅山內外圍城三重,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宮殿之間有一道銀銅合制的橋相連。布達拉宮東門外有松贊干布的跑馬場。當由松贊干布建立的吐 王朝滅之之時,布達拉宮的大部分毀於戰火。

明末,在蒙古固始漢的武力支持下,五世達賴 建立葛丹頗章王朝。西元1645年,開始重建布達拉宮,五世達賴由葛丹章宮移居白宮頂上的日光殿,1690年,在第巴桑傑嘉錯的主持下,修改紅殿五世達賴靈塔殿,1693年竣工。以後經歷代達賴喇嘛 的擴建,才達到今日的規模。

布達拉宮外觀13層,高110米,自山腳向上,直至山頂。由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居住的地方 ),中部的紅宮(佛殿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組成。紅宮前面有一白色高聳的牆面為曬佛台,在佛教的節日用來懸掛大幅佛像掛毯。

堅固的結構、華麗的造型

布達拉宮整體為石木結構宮殿外牆厚達2~5米,基礎直接埋入岩層。牆身全部用花崗岩砌築,高達數十米,每隔一段距離,中間灌注鐵汁,進行加固,提高了牆體抗震能力,堅固穩定。

屋頂和窗簷用木制結構,飛簷外挑,屋角翹起,銅瓦鎏金,用鎏金經幢,寶瓶,摩蠍魚和金翅烏做,脊飾。閃亮的屋頂採用歇山式和攢尖式,具有漢代建築風格。屋簷下的牆面裝飾有鎏金銅飾,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寶,有濃重的藏傳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佈滿了鮮豔的彩畫和華麗的雕飾。內不廊道交錯,殿堂雜陳,空間曲折莫測,置身其中,步入神秘世界。

布達拉宮是漢藏藝術交流融合的結晶,是宗教藝術的寶庫

布達拉宮內部繪有大量的壁畫,構成一座巨大的繪畫藝術長廊,先後參加壁畫繪製的近有二百人,先後用去十餘年時間。壁畫的題材有西藏佛教發展的歷史,五世達喇嘛生平,文成公主進藏的過程,西藏古代建築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剛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篆。布達拉宮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和佛教藝術品。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座落在靈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宮中最高的靈塔,塔身用黃金包裹,並嵌滿各種珠寶玉石,建造中耗費黃金11萬兩。其它幾座靈塔雖不如達賴喇嘛靈塔高大,其外表的裝飾同樣使用大量黃金和珠寶,可謂價值連城。

落拉康殿中有大型銅制壇城,壇城是佛教教義中世界構造的立體模型,也是佛居住,說法的講壇。造型別致,裝飾華麗。

薩松郎傑殿中供奉有用藏、漢、滿、蒙四中文字書寫的康熙皇帝長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畫軸。表現了歷代達賴同中央政府的隸屬關係。在一些殿中還懸掛有清朝皇帝的匾額。在達賴居住的宮殿中還有大量豪華陳設、服飾。

整座布達拉宮堪稱是一座建築藝術與佛教藝術的博物館,也是中華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鐵證。

除常年撥給專門維修經費外,1988年國務院決定撥出鉅款對布達拉宮進行大規模的維修,並於次年10月隆重開工,在藏漢族工程技術人員的團結協作下,工程歷經五年,勝利竣工,布達拉宮這一民族文化瑰寶,以新的魅力,吸引著千千萬萬的國內外遊客。

布達拉宮始建於西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時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

唐初,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赤尊公主為妻,為誇耀後世,在當時的紅山上建九層樓宮殿一千間,取名布達拉宮以居公主。據史料記載,紅山內外圍城三重,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宮殿之間有一道銀銅合制的橋相連。布達拉宮東門外有松贊干布的跑馬場。當由松贊干布建立的吐 王朝滅之之時,布達拉宮的大部分毀於戰火。

明末,在蒙古固始漢的武力支持下,五世達賴 建立葛丹頗章王朝。西元1645年,開始重建布達拉宮,五世達賴由葛丹章宮移居白宮頂上的日光殿,1690年,在第巴桑傑嘉錯的主持下,修改紅殿五世達賴靈塔殿,1693年竣工。以後經歷代達賴喇嘛 的擴建,才達到今日的規模。

布達拉宮外觀13層,高110米,自山腳向上,直至山頂。由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居住的地方 ),中部的紅宮(佛殿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組成。紅宮前面有一白色高聳的牆面為曬佛台,在佛教的節日用來懸掛大幅佛像掛毯。

堅固的結構、華麗的造型

布達拉宮整體為石木結構宮殿外牆厚達2~5米,基礎直接埋入岩層。牆身全部用花崗岩砌築,高達數十米,每隔一段距離,中間灌注鐵汁,進行加固,提高了牆體抗震能力,堅固穩定。

屋頂和窗簷用木制結構,飛簷外挑,屋角翹起,銅瓦鎏金,用鎏金經幢,寶瓶,摩蠍魚和金翅烏做,脊飾。閃亮的屋頂採用歇山式和攢尖式,具有漢代建築風格。屋簷下的牆面裝飾有鎏金銅飾,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寶,有濃重的藏傳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佈滿了鮮豔的彩畫和華麗的雕飾。內不廊道交錯,殿堂雜陳,空間曲折莫測,置身其中,步入神秘世界。

布達拉宮是漢藏藝術交流融合的結晶,是宗教藝術的寶庫

布達拉宮內部繪有大量的壁畫,構成一座巨大的繪畫藝術長廊,先後參加壁畫繪製的近有二百人,先後用去十餘年時間。壁畫的題材有西藏佛教發展的歷史,五世達喇嘛生平,文成公主進藏的過程,西藏古代建築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剛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篆。布達拉宮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和佛教藝術品。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座落在靈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宮中最高的靈塔,塔身用黃金包裹,並嵌滿各種珠寶玉石,建造中耗費黃金11萬兩。其它幾座靈塔雖不如達賴喇嘛靈塔高大,其外表的裝飾同樣使用大量黃金和珠寶,可謂價值連城。

落拉康殿中有大型銅制壇城,壇城是佛教教義中世界構造的立體模型,也是佛居住,說法的講壇。造型別致,裝飾華麗。

薩松郎傑殿中供奉有用藏、漢、滿、蒙四中文字書寫的康熙皇帝長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畫軸。表現了歷代達賴同中央政府的隸屬關係。在一些殿中還懸掛有清朝皇帝的匾額。在達賴居住的宮殿中還有大量豪華陳設、服飾。

整座布達拉宮堪稱是一座建築藝術與佛教藝術的博物館,也是中華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鐵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