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俞永福+阿裡投資會有什麼火花?下一站或是創業!

俞永福卸任了, 在一片喧囂之中。 現在人們明白, 俞永福的闢謠、主管公關的王帥的闢謠都說對了一半, 俞永福不會離開阿裡,

但事實是俞永福會離開大文娛。

阿裡大文娛是什麼, 是阿裡擺在最前線的生力軍業務, 是對標騰訊“大文娛”的業務, 而人家已經把其中一塊, 也就是閱文集團送去上市了。 所以, 直接說明俞永福不給力。

俞永福真的毫無用處了?

但是, 從另一個角度說, 俞永福不行, 阿裡的其他的人就行嗎?

俞永福以前還有一個特點:那裡需要去那裡?高德缺人, 俞永福去了, 把高德搞得還不賴, 現在繼續兼任高德董事長, 有穩定軍心的意思。 阿裡影業缺人, 俞永福也去了, 阿裡大文娛缺人, 俞永福還是去了。 所以, “阿裡太子”的稱呼不是空穴來風的。

俞永福畢竟不是全能選手, 阿裡大文娛搞不好, 這是阿裡體系獨立于電商的最大一塊業務, 既然俞永福做不了,

電商又不是他擅長的, 也就只能做諸如投資這樣的輔助業務了。

俞永福的新工作是新成立的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 世界電子貿易平臺)投資工作小組的小組長。 從eWTP的名字可以知道, 這是一個世界級的“淘寶”。

翻開俞永福的履歷, 一畢業後就進入聯想投資, 在聯想投資幹了六年, 從小白成為副總裁。 而且UC在海外市場一直做得不錯, 在沒有被阿裡並購前, UC在6個國家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10%, 在印度市場份額超過20%, 如今在印度和印尼的市場份額都是第一。

所以, 俞永福的這一職務和他的閱歷是相匹配的, 某種程度上, 也是一種量身定做。

“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阿裡知情人士說:“馬老師一年飛800個小時, 主要就是幹這個事。 為了eWTP, 馬老師(未來一年)還要飛1000個小時。

所以, 俞永福要幹的活並不輕鬆, 某種程度也是為馬雲分憂, 作為左右臂的角色存在。 畢竟俞永福立的flag還清晰回蕩在我們耳邊:“不會有任何人是我的老闆。 我是搭檔。 ”

俞永福+阿裡投資會有什麼火花?

與騰訊一直是“老好人”的角色, 阿裡的鋒芒更加明顯, 只能說, 能夠與阿裡氣味相投的, 阿裡不太會吝嗇資本和資源, 而氣味不相投的, 最後的結果只能是過客一場。

俞永福能夠給阿裡投資帶來什麼?

實際上, 俞永福的投資風格也很激進。 2007年, 俞永福提出收購遊戲公司迅彩, 但是董事會有一位投資人不同意, 提了很多問題。 但俞永福說:“你這問題我沒法回答, 但我肯定是最適合我的。 ”雙方都火冒三丈。

俞永福最後強調:“這件事情我認為極其重要,

我等不起, 你同意的價格是多少?是現在的半價對嗎?那你們出一半, 另一半我出。 ”結果成功了。

俞永福認為, 我請你來是支持我, 你不能影響我的戰略決策啊, 而你明顯影響我了。 不能影響戰略決策, 這也是阿裡在投資收購中暴露的明顯風格。

俞永福也有阿裡缺乏的東西。

俞永福非常讚賞雷軍, 尤其是作為投資人的雷軍。 雷軍投了UC的天使輪, 還推他成為UC的CEO, 是他人生路上的關鍵人物。

2013年11月, 他說過一個故事:“上個月, 我在美國出差期間, 去試駕了下Tesla, 體驗非常爽。 我是個愛車的人, 回國之後正在考慮要不要去訂一輛, 結果有一天接到雷軍的短信:永福, 我幫你訂了輛Tesla。 ”

俞永福認為, 創業者與投資人之間,

除了金錢上的投入和回報, 也是一種感情投資, 雷軍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投資人的風範。

俞永福更偏愛什麼樣的公司?

2010年, 在一次年會上, 俞永福說:“我們看創業看團隊的時候, 我覺得三個人創業的團隊概率更高, 一個人容易一言堂, 兩個人呢, 你創業時間需要很長時間, 一定會有分歧, 當你分歧的時候, 這個如果是一個兩點構成的一條直線, 是非常非常容易產生一些壓力和問題的, 會容易繃了。 ”

2013年, 也是在一次年會上, 俞永福說:“在創業之前, 我做了6年風險投資, 先後看過超過五百家創業公司。 我發現中國的技術類創業公司, 有明顯的成長天花板, 員工一百多人, 收入兩三千萬, 大多企業就再也長不大了。 ”

他以UC為例, UC的四個管理合夥人各有所長。 其中,UC管理層最初主要還是俞永福、何小鵬和粱捷三人,後來企業擴大,又多了一個首席運營官朱順炎。

所以,團隊管理層的數量、以及能力是否互補是俞永福比較重視的,這也是UC的成功之道,在俞永福的投資決策會占比較重要的地位,大企業一般很少投創業公司,俞永福這這方面的經驗可以起到補充作用。

俞永福的下一站:創業

當然,投資人會是俞永福最好的結局嗎?在知乎上,在如何看待俞永福新職的提問下,有不少答案都是否定的。

俞永福下海前,為了說服聯想投資UC,做了好幾個月功課,準備很久,但是內部投資決策會上,會開了四五個小時,俞永福好說歹說,還是沒有爭取到。會上的分歧主要是:手機流覽器格局不明確、沒有好的商業模式。最後,聯想沒有投資UC,但UC如今還是成功了,證明聯想錯過了一個不錯的企業。背後關鍵還在於俞永福權力不夠。

後來,俞永福非常在意權力夠不夠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阿裡給了俞永福很多特權,使其成為類似于足球場的自由人,可以融入團隊,也可以單獨行動。

在投資上有無充分權力,必定是俞永福非常在意的事情。既然他能夠爽快答應新職,答案也就不難推斷,俞永福掌握了相當大的權力。

但是,核心的問題是,俞永福給自己的定位是創業者。他還說過一句名言:“我覺得中國的未來不缺投資人,不缺錢,到底缺什麼?我覺得缺企業家和創業者。”

eWTP是馬雲2016年9月在G20峰會上新提出的理念,今年11月初,阿裡在馬來西亞啟用eWTP,這是阿裡第一個拿下的國家。總的來說,這項事業還在拓荒的階段。所以,俞永福接到的活多少還是有點再創業的意思。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俞永福不可能長期幹。當年,俞永福看到移動互聯網的機會辭職創業,如今又是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向AI時代轉型的交匯點,再看看自己的好兄弟何小鵬又開始折騰造車,俞永福的下一站毋庸置疑是創業。而創業方向很可能還是從他以後的投資中找。

其中,UC管理層最初主要還是俞永福、何小鵬和粱捷三人,後來企業擴大,又多了一個首席運營官朱順炎。

所以,團隊管理層的數量、以及能力是否互補是俞永福比較重視的,這也是UC的成功之道,在俞永福的投資決策會占比較重要的地位,大企業一般很少投創業公司,俞永福這這方面的經驗可以起到補充作用。

俞永福的下一站:創業

當然,投資人會是俞永福最好的結局嗎?在知乎上,在如何看待俞永福新職的提問下,有不少答案都是否定的。

俞永福下海前,為了說服聯想投資UC,做了好幾個月功課,準備很久,但是內部投資決策會上,會開了四五個小時,俞永福好說歹說,還是沒有爭取到。會上的分歧主要是:手機流覽器格局不明確、沒有好的商業模式。最後,聯想沒有投資UC,但UC如今還是成功了,證明聯想錯過了一個不錯的企業。背後關鍵還在於俞永福權力不夠。

後來,俞永福非常在意權力夠不夠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阿裡給了俞永福很多特權,使其成為類似于足球場的自由人,可以融入團隊,也可以單獨行動。

在投資上有無充分權力,必定是俞永福非常在意的事情。既然他能夠爽快答應新職,答案也就不難推斷,俞永福掌握了相當大的權力。

但是,核心的問題是,俞永福給自己的定位是創業者。他還說過一句名言:“我覺得中國的未來不缺投資人,不缺錢,到底缺什麼?我覺得缺企業家和創業者。”

eWTP是馬雲2016年9月在G20峰會上新提出的理念,今年11月初,阿裡在馬來西亞啟用eWTP,這是阿裡第一個拿下的國家。總的來說,這項事業還在拓荒的階段。所以,俞永福接到的活多少還是有點再創業的意思。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俞永福不可能長期幹。當年,俞永福看到移動互聯網的機會辭職創業,如今又是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向AI時代轉型的交匯點,再看看自己的好兄弟何小鵬又開始折騰造車,俞永福的下一站毋庸置疑是創業。而創業方向很可能還是從他以後的投資中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