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全村人民都有財——三元鎮脫貧攻堅致富帶頭人側記

與山區其他村鎮一樣, 鎮巴縣三元鎮太坪村具有大巴山村落特有的地理特徵, 該村坐落在兩座大山之間, 自然資源匱乏, 地理條件極差, 適合耕種的土地面積稀少, 全村216戶773人過去一直過著肩挑背扛的困苦生活。 然而太坪村人不甘於落後, 他們一直努力探索脫貧致富門路, 努力改善貧困的生產、生活條件, 該村共產黨員村支書侯長江就是其中的代表。

強化基礎設施, 打牢致富根基

侯長江, 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長年來他紮根山村, 用辛勤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曲讓群眾致富的奉獻之歌。 自2008年退伍返鄉擔任村支書以來,

侯長江也由原來部隊首長口中的“紅小鬼”成為該村的帶頭人, 但他沒有因此而忘乎所以, 反而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俗話說:“要致富, 先修路”, 太坪村山大夠深, 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 村裡核桃、板栗等農產品無法運出大山, 獨特的巴山林旅遊資源讓外地遊客望而止步, 當地群眾坐在聚寶盆上守著貧困, 這是當地的真實寫照。 首先擺在侯長江面前的就是解決道路問題, 資金從哪裡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 侯長江隻身一人經過10餘次的“討要”, 終於從上級有關部門爭取到100萬餘元的啟動資金, 後來他又多次召開村民大會號召全體村民省吃儉用, 有錢出錢, 沒錢出力, 並帶頭出資。 最終, 經過2年多努力,
一條6公里的村級主幹道進行了硬化, 同時為轄區六個小組修築了共計5公里的生產道路, 全村多年來的“行路難”問題終於得以解決。 “多虧了候支書, 才讓我們出行更加方便, 腰包更鼓了。 ”用三輪車拉著一車核桃外出販賣的太坪村半坡組村民唐吉茂一臉笑容。

首戰告捷, 但侯長江並沒有止步不前, 滿於現狀, 解決了出行的問題, 他又投入到提高群眾生活品質的攻堅戰中, 2012年他向上爭取陝南移民搬遷指標, 動員54戶高山困難群眾實施異地集中搬遷, 在全鎮範圍建成了唯一的村級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 改善了一部分老百姓居住困難問題, 同時在全村三個組修砌垃圾池5座, 實施垃圾無害化處理, 在村主幹道上安裝了太陽能路燈1.8公里,

改變了村莊落後面貌。

加強政策學習, 提高脫貧本領

要想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 必須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率先垂範, 努力學習, 提高思想認識, 理論水準, 政策水準, 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侯長江始終堅信“沒有不能脫貧的村, 只有不會帶領群眾致富的人”為此他以黨章和習主席一系列精准扶貧思想武裝自己, 認真領會並堅決執行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 努力提高自身脫貧攻堅能力水準。 對脫貧工作安排十分嚴謹, 每落實上級一項脫貧工作任務都要深入到貧困群眾中, 調查研究, 吃透實情, 依靠群眾的智慧, 力求實事求是, 針對貧困戶的思想問題, 通過說服教育、利益驅動等方法,

著手調動貧困戶脫貧的積極性, 使每位貧困戶都能行動起來。 同時他還注重學習與本村脫貧增收發展有一定聯繫的科學文化知識, 先後系統學習了《精准扶貧政策法規》《科學種植、養殖》《農村產業規劃》《農村合作社經濟學》等科目, 從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建強基層堡壘, 助力脫貧攻堅

“其實我也沒啥竅門, 我發展這個中藥材種植就是候支書他們一幫人指導的。 ”當被問及實現增收的訣竅時, 太坪村貧困戶周世林說。 像周世林這樣通過“黨支部+黨員+貧困戶”實現增收的例子, 在太坪村還有很多, 這都得益于侯長江堅持把抓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的結果。 面對全村84戶, 184人的貧困人口, 做為村支部書記的侯長江看在眼裡,

急在心上。 為了引導全村群眾調整產業結構, 尋找致富門路, 他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 通過緊抓農村黨支部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動、基本陣地、基本保障等六項基本建設, 嚴格落實鎮黨委“四個四”黨建工作制度, 將“三會一課”、黨員發展、黨員承諾、黨內政治生活“支部四項重點工作”與脫貧攻堅相結合, 充分發揮黨支部基層堡壘作用, 以“三抓三當一引領”活動載體為契機, 按照“政策的明白人、幫扶的熱心人、致富的帶頭人”三種職責對行動不便黨員、流動黨員、半文盲黨員和普通黨員“四類人群”設崗定責, 讓黨員均能在脫貧攻堅戰場中發揮各自所長, 形成合力。

他帶頭作榜樣, 搞示範引路, 抓住西部大開發之機, 退耕還林還草,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栽種中藥材、培育椴木香菇、養殖中華蜜蜂發展林下經濟。開始群眾心存疑慮,不願接受,侯長江便利用休息時間外出甯強、留壩、成都考察學農業產業,帶頭承包土地,註冊成立聖泰農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種植大黃200畝,羊肚菌6畝,椴木香菇15萬斤棒,中華蜂150箱,實現年效益10萬元,消除了群眾疑慮,群眾紛紛響應。目前該村產業脫貧專案已初具規模,全村形成了高山特色種養殖,一園(大黃、羊肚菌)一箱(蜜蜂養殖)的經濟格局,共輻射帶動貧困戶61戶158人,推動了全村經濟的發展,為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今天的太坪村通村水泥路橫穿境內,小組公路四通八達,一幢幢新房整齊排列,房前屋後乾淨整潔,人民生活安寧,呈現出生態、文明、和諧、富裕的新農村景象。那個熟悉的身影——侯長江,為了太坪村的老百姓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繼續奔波於太坪的山山水水,一步一個腳印地書寫著一位共產黨員的美好人生,為建成小康太坪譜寫新的篇章。三元鎮人民政府:陶鏞名 編輯:胡丹

退耕還林還草,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栽種中藥材、培育椴木香菇、養殖中華蜜蜂發展林下經濟。開始群眾心存疑慮,不願接受,侯長江便利用休息時間外出甯強、留壩、成都考察學農業產業,帶頭承包土地,註冊成立聖泰農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種植大黃200畝,羊肚菌6畝,椴木香菇15萬斤棒,中華蜂150箱,實現年效益10萬元,消除了群眾疑慮,群眾紛紛響應。目前該村產業脫貧專案已初具規模,全村形成了高山特色種養殖,一園(大黃、羊肚菌)一箱(蜜蜂養殖)的經濟格局,共輻射帶動貧困戶61戶158人,推動了全村經濟的發展,為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今天的太坪村通村水泥路橫穿境內,小組公路四通八達,一幢幢新房整齊排列,房前屋後乾淨整潔,人民生活安寧,呈現出生態、文明、和諧、富裕的新農村景象。那個熟悉的身影——侯長江,為了太坪村的老百姓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繼續奔波於太坪的山山水水,一步一個腳印地書寫著一位共產黨員的美好人生,為建成小康太坪譜寫新的篇章。三元鎮人民政府:陶鏞名 編輯:胡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