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探尋金庸故里 感受海甯“潮文化”

視頻載入中...

海甯, 是杭嘉湖平原上的一座小城, 似一顆璀璨的明珠, 鑲嵌在東海之濱、錢塘江畔。 從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到皮革之都, 海甯悠久的歷史, 孕育了燦爛的文化。 天下奇觀湧起“潮文化”, 流傳千年述風華;海寧這座古老的城市, 用潮聲向世人訴說著一段段美麗的故事。

【地名記】

“浙江之水, 濤山滾屋, 雷擊霆碎, 有吞天沃日之勢。 ” ——莊子《南華經》

這是歷史上關於錢塘潮的最早記載。 作為典型的江南水鄉, 海寧自古以來佔有風調雨順的自然優勢,物產豐富, 再加上錢塘大潮的獨特環境,使海甯在吳越至南宋時期被譽為“錢塘第一縣”。

然而, 當年的錢塘潮不僅僅是景觀, 也曾為患一方。 錢塘江潮災猖獗, 時常沖毀塘堤, 動輒人畜漂流、廬舍蕩然。 一旦潮災為患, “滔滔錢江水”就會變成“滴滴災民淚”。 明朝詩人朱妙端曾用“臨海人家千萬戶, 漂流不見一人還”來描述這一悲慘景象。 歷史上, 海寧人要捕魚、要耕地、要生存, 就要不斷地和潮作鬥爭。

南朝時陳永定二年, 即西元558年, 置海寧郡, 此為海寧邑名之始。 “海洪寧靜、海濤寧謐”表達了人們對潮息民安、永保安瀾的美好期望。

潮起潮落, 朝代更替, 地名和區劃不斷變換, 至明朝洪武二年西元1369年, 改名為海寧縣。 1986年, 海寧撤縣設市, 為海寧市, 現屬浙江省嘉興市管轄。

“海寧”二字, 因潮而起, 因潮而生,

這是大自然的賜予, 也是人與自然抗爭的歷史見證。 海甯人建設家園的勇敢精神和勤勞品質, 歷經數千年的考驗和積累, 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潮文化。

【地理記】

在海寧, 如果你問起當地最有魅力的是什麼?即便100個人回答, 答案也只有一個, 那就是錢塘江大潮, 雄奇壯麗的“海寧潮”是海寧最大的一張城市名片。

海甯地居錢塘江河口北岸, 是湧潮景觀產生的中心區段, 獨特的地理位置, 造就了“一線橫江”的“天下奇觀“——海寧潮。

錢塘江入海口是典型的喇叭形河口,有著強大的湧潮。 出海口東面寬達100公里, 到海寧鹽官鎮一帶時, 江面只有3公里寬。 起潮時, 寬深的灣口, 一下子吞進大量海水, 由於江面迅速收縮變淺, 奪路上湧的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

便後浪推前浪, 一浪更比一浪高, 撞出了一道波峰陡立的水牆。 這便是世界一絕的海寧潮。

“錢塘觀潮“在漢代已蔚然成風, 唐宋時更盛。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作有《觀浙江潮》, “早潮才落晚潮來, 一月周遊六十回, “在那個時代, 潮汐是一種比沙漏更為雄渾壯麗的時間表。 北宋詞人潘閬所唱“弄潮兒向濤頭立, 手把紅旗旗不濕”, 便是當年“弄潮”與“觀潮”的真實寫照。

1957年, 毛澤東主席在海甯觀潮後, 留下了著名的七絕《觀潮》, “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

海寧潮是活著的古跡, 奔湧的海寧潮激蕩起許多文人墨客的靈感, 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潮文化”,凝成了一部厚重的人文華章。

【文化記】

在海寧的潮運文化展示館內, 還留存著一段1930年的觀潮珍貴影像, 江岸上下人聲鼎沸, 奔騰而來的潮水揭開了海甯的文化序幕。

“海門空闊月皚皚, 依舊素車白馬夜潮來……人間孤憤最難平, 消得幾回潮落又潮生?” 年年月月, 觀潮聽潮, 多年之後, 著名學者王國維以一首《虞美人》追憶海寧夜潮。

王國維出生在海寧鹽官, 是中國近、現代時期一位文化大師。 他的故居名叫“娛廬”, 南面幾百米, 便是舉世聞名的鹽官一線潮匯合處。 從9歲到22歲去上海前, 海寧鹽官的這幢屋子裡留下了王國維苦讀的身影。

在短短的二十餘年裡, 王國維先後寫下了《人間詞話》、《觀堂集林》、《宋元戲曲考》等膾炙人口的學術著作, 似一波又一波的錢塘大潮, 給學術界、文化界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從古到今, 潮漲潮落, 人來人往, 潮聲依舊。

“八月十八潮, 壯觀天下無”(蘇東坡), 1923年的農曆八月十八觀潮節, 詩人徐志摩邀請胡適、陶行知等一行, 相聚海寧觀潮。 當天下午, 海寧潮如約而至, 眾人盡興而歸。 歷史記錄了占鼇塔下的這一群時代弄潮兒。

觀潮之約90年後, 海寧用藝術的形式, 將這一歷史時刻還原。 紀念碑式的群像, 讓九個人物化成九座碑, 搭起一座跨越時空的走廊, 成為鹽官觀潮公園裡的又一文化地標。

一個時代一群人的觀潮之約, 看似平淡, 卻能成就一段經久流傳的佳話。 而觀潮之約的發起人徐志摩, 就出生在海甯縣硤石。 硤石鎮的幹河街道, 一座中西合璧的復古洋樓格外顯眼, 青磚疊砌,紅瓦蓋頂,散發著浪漫的詩人氣息,這便是徐志摩的故居。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可謂家喻戶曉。他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是一位追求“美、愛、自由”的理想主義者。海寧的潮汐聲,曾經伴隨他最初的人生道路,也給他的一位家族近親,帶來了恒久的生命迴響。

1985年,隨著香港電視劇《射雕英雄傳》在大陸的熱播,金庸這個名字迅速為大眾所知。金庸,本名查良鏞,後來,他把自己名字的“鏞”字一分為二,拆成 “金庸”,作為筆名。

鮮為人知的是,金庸是徐志摩的近親表弟,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海寧人。金庸曾在海甯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邊露營,半夜裡瞧著滾滾怒潮洶湧而來。

“這時潮聲愈響,兩人話聲漸被淹沒,只見遠處一條白線,在月光下緩緩移來,驀然間寒意迫人。潮水越近,聲音越響,正似百萬大軍衝鋒,于金鼓齊鳴中一往無前。” 《書劍恩仇錄》中的這段話,將天下奇觀“海寧潮”的磅礴氣勢,寫得淋漓盡致。“海甯潮”對於金庸來講,是難以忘懷的生活記憶,更是他的驕傲。

海甯轄下袁花古鎮,一個名叫赫山房的大宅子,金庸就出生於此。

如今的赫山房,由金庸的胞弟查良楠守護著,查家是書香世家,定居海寧600年,家族傳承二十幾代。金庸60年的武俠小說生涯,與家鄉海寧有著割不斷的緣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的武俠小說幾乎傳遍了世界上所有有華人的地方,從而也使得海甯平添了幾分俠氣和神秘色彩,成為海寧對外展示潮文化的一個重要視窗。

海寧,這座小小的城市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一個個在中國近代史上閃亮的名字,成長于海寧潮汐聲中,挺立於時代潮頭,成為海甯地域文化的標杆。

風俗記:

32歲的郎章銘,是海甯皮影“郎家班”的後代,他的祖上是皮影藝人,爺爺郎自立是家族第四代傳人,皮影給郎章銘留下了許多彩色的回憶。

爺爺去世以後,生活上的巨大壓力,讓急於養家糊口的郎章銘,產生了離開的念頭。

眼看著郎家的皮影脈絡要斷,海甯一些皮影老藝人們也著急了起來。他們找到郎章銘,希望他將郎家班的藝術傳承下去,假以時日可以接過爺爺的衣缽。

爺爺留下的這個老箱子,成為了郎章銘的精神寄託。他逐一登門拜訪海甯皮影的老藝人,開始用心鑽研皮影。

老藝人們教給郎章銘的第一件事,便是選牛皮。牛皮是製作影偶的上等原料,從牛皮選材開始,勾線、剪裁、洗皮、畫稿、著色、再到上漆,郎章銘主動請教老藝人們,一遍又一遍地練習。上漆之後是長達一周左右的晾曬風乾,最後再用翎管連結起各個分散的部件,用棉紗線縫合起整件皮影的骨肉。一整套繁瑣的工作,帶給郎章銘的卻是無數的新鮮感。

一開始登上皮影這個小小的舞臺,郎章銘滿懷忐忑,最簡單兩根竹棒的舞龍,也那麼不聽話,變得東倒西歪。經過幾年的打磨,一些簡單的劇碼,郎章銘已經舞得像模像樣,給老藝人們打打下手也已不成問題。“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郎章銘的眼神裡充滿了憧憬,他知道,爺爺留給他的不只是皮影戲,更是一種沉甸甸的傳承!

一場綿綿細雨之後,鑼鼓聲中,排練許久的皮影戲《水漫金山》正式上演。

打著鼓版的郎章銘已經逐漸融入了皮影劇團,雖然手法還比較稚嫩,但在他的心裡,這光與影的世界,已經成為了生活的全部。

千百年來,海寧的潮水生生不息,而皮影也和當地眾多的傳統藝術一樣,在這風聲潮聲中,用自己獨特的光影和語言,訴說著錢塘江畔的喜怒哀樂,連接起過去與未來。

古建記:

在鹽官,幾乎人人都能講一口好故事,幾百年來,坊間流傳最多的,便是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謎。相傳當年雍正帝偷龍轉鳳,掉包自己與陳閣老的兒女,而那個被換入王府的男孩,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據說乾隆六下江南,四駐海甯“宰相府第”安瀾園,為的就是與生身父母相聚。當他得知身世之後,在陳閣老生前的書房內揮筆賜書“雙清草堂”,寓意“雙親”。

當然,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謎只是傳說,據乾隆《禦制南巡記》記載,六下江南,四到海寧,為的是視察耗資巨大的錢塘江海塘工程-魚鱗石塘,而不是為了探視父母。

“清世談官閥、侈恩遇者,無不知海甯陳家。”近代著名史學家孟森-《海甯陳家》

海甯陳氏是明清以來中國近代江浙四大家族之首,家族歷史最為長久。“一門三閣老、六部五尚書”,號稱“江南第一世家”的海甯陳家,不僅在清代出了200多位大小官員,更因乾隆皇帝與陳家的淵源傳說,使不少歷史學家探詢不休。陳閣老宅的主人陳元龍是“海甯陳家”的代表人物,清代相國稱閣老,因此他的故居被稱為“陳閣老宅”。

康熙年間,34歲的陳元龍中進士,自此京城為官。他的一生,忠於職守,鞠躬盡瘁,直至辭官告老還鄉。這座當年的宰相府第歷經近400年,依然存有“陳家三寶”——享譽書法界的明代陳氏法帖碑刻、雍正帝御賜的“躬勞著訓”九龍原匾、青春依舊的古羅漢松。老宅的大門為竹扉門,最外層鋪了老黃的竹蔑裝飾,表示清廉。廳前有假山數疊,名木幾株,園雖小而曲橋流水,環境幽靜典雅。

歲月流逝,如今的陳閣老宅默默地佇立在宰相府第風情街,舊時的恢宏唯有在殘留的青磚和精工木雕上才能略見一斑。

歷經千年,古城海寧雖略顯滄桑,卻不乏歷史遺韻。古風悠悠的陳閣老宅,氣度恢宏的海神廟,雕刻精巧的漢白玉石獅,世所罕見的魚鱗石塘,它們是海寧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一座老宅、一條大街,一線江潮,一城故事,這大概是對海寧這座千年古城最美的言說。

當代記:

今年65歲的胡金龍,從事硤石燈彩製作已30餘年,現在是海寧縣燈彩研究協會的一名藝術工作者。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且更為壯觀,胡金龍就把“海甯弄潮兒”定作了今年的燈彩主題。

硤石燈彩以針刺紋精巧細美見長,“針、拗、結、紮、刻、繪、糊、裱”,這八個字是燈彩學徒們入門的必修課。最具硤石燈彩製作特色的技法是“針”,燈彩之上的圖案及明暗,層次,都由針刺微孔來體現,一個燈彩少則刺幾萬孔,多則刺數十萬孔。從材料準備,到構思設計,胡金龍和他的弟子們用心雕琢著每一個細節,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守護的,不僅僅是硤石燈彩,更是心頭時刻銘記的那份使命。

平日裡除了在南關廂的工作室創作,每週一的上午,胡金龍都要去到海寧縣的新倉中心小學,教孩子們製作燈彩,這是他跟孩子們的一個約定。

學習燈彩是一件非常辛苦和細緻的活,看燈的人多,學的人少。跟孩子們的約定也是胡金龍的一個心願,要讓這盞小小的燈,在孩子們的心裡生根發芽,傳承下去。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忙碌,“海甯弄潮兒”燈彩如約而來。美輪美奐的造型,既有整體外觀上的視覺衝擊力,又非常耐看,占鼇塔下針刺而成的潮水如萬馬奔騰,滔天濁浪。

“弱骨千絲結,輕球萬錦裝;彩雲籠月魄,寶氣繞星芒。” 宋代詩人 范成大

硤石燈彩始于唐盛于宋,從其誕生之時起,就揉合了海甯潮文化和工藝技巧,並伴隨著歷史的腳步生生不息,由古及今。海甯硤石燈彩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經常作為國禮贈送給外賓。在1934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上,硤石燈彩也曾榮獲大獎。

一盞小小的燈,經過千百年來海甯潮文化的衝擊和洗禮,成為了海甯的文化新名片。接下來,硤石燈彩又做出了新的嘗試,把目光放在了皮革上。

傳統文化瑰寶的燈彩與現代時尚前沿的皮革,當這兩者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原來,巧奪天工的設計與創新精神,讓燈彩與皮革找到了共同的出發點,把燈彩藝術節放到皮革時尚小鎮去舉辦,一場文化的觀潮盛宴即將湧起。

上世紀80年代的經濟大潮中,海寧開始引進皮革。在那個沒有人注重設計也不重視品牌建設的時代,很多皮革作坊只靠貼牌加工賺錢。

重設計這個道理,王飛也是在磕磕碰碰中摸索到的。2013年,王飛抓住機遇在海甯成立了一家皮革設計公司。她把目光落在研發設計、品牌推廣上。走出國門看秀,組建研發設計團隊,注重設計的王飛,為傳統皮革注入了更多設計感的元素。

如今,海寧已有皮革設計師5000多人,聚集設計企業超過了百家。他們用國際化的專業設計,為皮革添加了時尚觸感;用色彩的潮流,賦予了皮革靈動的生命,義大利、土耳其等國家的時尚界也紛紛將眼光投到了海寧。設計師就像那“弄潮兒”,一針一線一筆,勾勒出的,是一座只有65萬人口的小城所締造出的 “中國皮都”的神話。

大氣磅礴的海寧潮,孕育了時代的“弄潮兒”,他們用創新和膽略書寫了海寧獨具一格的潮文化。以“潮”為引領,海寧重點打造了一條“百里錢塘生態旅遊長廊”,在鄉村田園地區,開發生態莊園,力推健康騎行、觀潮攝影,將農業、旅遊與潮文化相結合,吹響了海寧發展生態農業的號角。

百里錢塘的綠意,南關廂的燈影,皮革時尚小鎮的繁華,海甯成為了四海遊客的目光彙聚之處。每年農曆八月十五至十八日的觀潮節,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數十萬觀光客也如潮水般湧來,聚集海甯,海寧也借此將潮文化的波瀾壯闊和豐富內涵展現給了國內外觀眾。

以潮為媒,打造文化之潮、名人之潮、運動之潮和皮革之潮,潮潮疊起,潮潮澎湃,“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這是海甯歷史文脈的延續,也是這個城市的未來。

後記: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范仲淹)

奔湧億萬年的錢塘大潮,讓海寧在史冊中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如期而至的錢塘潮,孕育了這方富饒的水土,這是大自然的恩賜。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海甯潮,培育了海寧的奮鬥精神,這是古城的生命律動。

海寧,潮起潮落,歷來人才輩出;活力澎湃,無愧時代潮城。

(落板)

海寧潮,蕩滌古今震天下,

潮海寧,永立潮頭唱大風。

青磚疊砌,紅瓦蓋頂,散發著浪漫的詩人氣息,這便是徐志摩的故居。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可謂家喻戶曉。他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是一位追求“美、愛、自由”的理想主義者。海寧的潮汐聲,曾經伴隨他最初的人生道路,也給他的一位家族近親,帶來了恒久的生命迴響。

1985年,隨著香港電視劇《射雕英雄傳》在大陸的熱播,金庸這個名字迅速為大眾所知。金庸,本名查良鏞,後來,他把自己名字的“鏞”字一分為二,拆成 “金庸”,作為筆名。

鮮為人知的是,金庸是徐志摩的近親表弟,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海寧人。金庸曾在海甯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邊露營,半夜裡瞧著滾滾怒潮洶湧而來。

“這時潮聲愈響,兩人話聲漸被淹沒,只見遠處一條白線,在月光下緩緩移來,驀然間寒意迫人。潮水越近,聲音越響,正似百萬大軍衝鋒,于金鼓齊鳴中一往無前。” 《書劍恩仇錄》中的這段話,將天下奇觀“海寧潮”的磅礴氣勢,寫得淋漓盡致。“海甯潮”對於金庸來講,是難以忘懷的生活記憶,更是他的驕傲。

海甯轄下袁花古鎮,一個名叫赫山房的大宅子,金庸就出生於此。

如今的赫山房,由金庸的胞弟查良楠守護著,查家是書香世家,定居海寧600年,家族傳承二十幾代。金庸60年的武俠小說生涯,與家鄉海寧有著割不斷的緣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的武俠小說幾乎傳遍了世界上所有有華人的地方,從而也使得海甯平添了幾分俠氣和神秘色彩,成為海寧對外展示潮文化的一個重要視窗。

海寧,這座小小的城市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一個個在中國近代史上閃亮的名字,成長于海寧潮汐聲中,挺立於時代潮頭,成為海甯地域文化的標杆。

風俗記:

32歲的郎章銘,是海甯皮影“郎家班”的後代,他的祖上是皮影藝人,爺爺郎自立是家族第四代傳人,皮影給郎章銘留下了許多彩色的回憶。

爺爺去世以後,生活上的巨大壓力,讓急於養家糊口的郎章銘,產生了離開的念頭。

眼看著郎家的皮影脈絡要斷,海甯一些皮影老藝人們也著急了起來。他們找到郎章銘,希望他將郎家班的藝術傳承下去,假以時日可以接過爺爺的衣缽。

爺爺留下的這個老箱子,成為了郎章銘的精神寄託。他逐一登門拜訪海甯皮影的老藝人,開始用心鑽研皮影。

老藝人們教給郎章銘的第一件事,便是選牛皮。牛皮是製作影偶的上等原料,從牛皮選材開始,勾線、剪裁、洗皮、畫稿、著色、再到上漆,郎章銘主動請教老藝人們,一遍又一遍地練習。上漆之後是長達一周左右的晾曬風乾,最後再用翎管連結起各個分散的部件,用棉紗線縫合起整件皮影的骨肉。一整套繁瑣的工作,帶給郎章銘的卻是無數的新鮮感。

一開始登上皮影這個小小的舞臺,郎章銘滿懷忐忑,最簡單兩根竹棒的舞龍,也那麼不聽話,變得東倒西歪。經過幾年的打磨,一些簡單的劇碼,郎章銘已經舞得像模像樣,給老藝人們打打下手也已不成問題。“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郎章銘的眼神裡充滿了憧憬,他知道,爺爺留給他的不只是皮影戲,更是一種沉甸甸的傳承!

一場綿綿細雨之後,鑼鼓聲中,排練許久的皮影戲《水漫金山》正式上演。

打著鼓版的郎章銘已經逐漸融入了皮影劇團,雖然手法還比較稚嫩,但在他的心裡,這光與影的世界,已經成為了生活的全部。

千百年來,海寧的潮水生生不息,而皮影也和當地眾多的傳統藝術一樣,在這風聲潮聲中,用自己獨特的光影和語言,訴說著錢塘江畔的喜怒哀樂,連接起過去與未來。

古建記:

在鹽官,幾乎人人都能講一口好故事,幾百年來,坊間流傳最多的,便是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謎。相傳當年雍正帝偷龍轉鳳,掉包自己與陳閣老的兒女,而那個被換入王府的男孩,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據說乾隆六下江南,四駐海甯“宰相府第”安瀾園,為的就是與生身父母相聚。當他得知身世之後,在陳閣老生前的書房內揮筆賜書“雙清草堂”,寓意“雙親”。

當然,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謎只是傳說,據乾隆《禦制南巡記》記載,六下江南,四到海寧,為的是視察耗資巨大的錢塘江海塘工程-魚鱗石塘,而不是為了探視父母。

“清世談官閥、侈恩遇者,無不知海甯陳家。”近代著名史學家孟森-《海甯陳家》

海甯陳氏是明清以來中國近代江浙四大家族之首,家族歷史最為長久。“一門三閣老、六部五尚書”,號稱“江南第一世家”的海甯陳家,不僅在清代出了200多位大小官員,更因乾隆皇帝與陳家的淵源傳說,使不少歷史學家探詢不休。陳閣老宅的主人陳元龍是“海甯陳家”的代表人物,清代相國稱閣老,因此他的故居被稱為“陳閣老宅”。

康熙年間,34歲的陳元龍中進士,自此京城為官。他的一生,忠於職守,鞠躬盡瘁,直至辭官告老還鄉。這座當年的宰相府第歷經近400年,依然存有“陳家三寶”——享譽書法界的明代陳氏法帖碑刻、雍正帝御賜的“躬勞著訓”九龍原匾、青春依舊的古羅漢松。老宅的大門為竹扉門,最外層鋪了老黃的竹蔑裝飾,表示清廉。廳前有假山數疊,名木幾株,園雖小而曲橋流水,環境幽靜典雅。

歲月流逝,如今的陳閣老宅默默地佇立在宰相府第風情街,舊時的恢宏唯有在殘留的青磚和精工木雕上才能略見一斑。

歷經千年,古城海寧雖略顯滄桑,卻不乏歷史遺韻。古風悠悠的陳閣老宅,氣度恢宏的海神廟,雕刻精巧的漢白玉石獅,世所罕見的魚鱗石塘,它們是海寧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一座老宅、一條大街,一線江潮,一城故事,這大概是對海寧這座千年古城最美的言說。

當代記:

今年65歲的胡金龍,從事硤石燈彩製作已30餘年,現在是海寧縣燈彩研究協會的一名藝術工作者。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且更為壯觀,胡金龍就把“海甯弄潮兒”定作了今年的燈彩主題。

硤石燈彩以針刺紋精巧細美見長,“針、拗、結、紮、刻、繪、糊、裱”,這八個字是燈彩學徒們入門的必修課。最具硤石燈彩製作特色的技法是“針”,燈彩之上的圖案及明暗,層次,都由針刺微孔來體現,一個燈彩少則刺幾萬孔,多則刺數十萬孔。從材料準備,到構思設計,胡金龍和他的弟子們用心雕琢著每一個細節,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守護的,不僅僅是硤石燈彩,更是心頭時刻銘記的那份使命。

平日裡除了在南關廂的工作室創作,每週一的上午,胡金龍都要去到海寧縣的新倉中心小學,教孩子們製作燈彩,這是他跟孩子們的一個約定。

學習燈彩是一件非常辛苦和細緻的活,看燈的人多,學的人少。跟孩子們的約定也是胡金龍的一個心願,要讓這盞小小的燈,在孩子們的心裡生根發芽,傳承下去。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忙碌,“海甯弄潮兒”燈彩如約而來。美輪美奐的造型,既有整體外觀上的視覺衝擊力,又非常耐看,占鼇塔下針刺而成的潮水如萬馬奔騰,滔天濁浪。

“弱骨千絲結,輕球萬錦裝;彩雲籠月魄,寶氣繞星芒。” 宋代詩人 范成大

硤石燈彩始于唐盛于宋,從其誕生之時起,就揉合了海甯潮文化和工藝技巧,並伴隨著歷史的腳步生生不息,由古及今。海甯硤石燈彩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經常作為國禮贈送給外賓。在1934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上,硤石燈彩也曾榮獲大獎。

一盞小小的燈,經過千百年來海甯潮文化的衝擊和洗禮,成為了海甯的文化新名片。接下來,硤石燈彩又做出了新的嘗試,把目光放在了皮革上。

傳統文化瑰寶的燈彩與現代時尚前沿的皮革,當這兩者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原來,巧奪天工的設計與創新精神,讓燈彩與皮革找到了共同的出發點,把燈彩藝術節放到皮革時尚小鎮去舉辦,一場文化的觀潮盛宴即將湧起。

上世紀80年代的經濟大潮中,海寧開始引進皮革。在那個沒有人注重設計也不重視品牌建設的時代,很多皮革作坊只靠貼牌加工賺錢。

重設計這個道理,王飛也是在磕磕碰碰中摸索到的。2013年,王飛抓住機遇在海甯成立了一家皮革設計公司。她把目光落在研發設計、品牌推廣上。走出國門看秀,組建研發設計團隊,注重設計的王飛,為傳統皮革注入了更多設計感的元素。

如今,海寧已有皮革設計師5000多人,聚集設計企業超過了百家。他們用國際化的專業設計,為皮革添加了時尚觸感;用色彩的潮流,賦予了皮革靈動的生命,義大利、土耳其等國家的時尚界也紛紛將眼光投到了海寧。設計師就像那“弄潮兒”,一針一線一筆,勾勒出的,是一座只有65萬人口的小城所締造出的 “中國皮都”的神話。

大氣磅礴的海寧潮,孕育了時代的“弄潮兒”,他們用創新和膽略書寫了海寧獨具一格的潮文化。以“潮”為引領,海寧重點打造了一條“百里錢塘生態旅遊長廊”,在鄉村田園地區,開發生態莊園,力推健康騎行、觀潮攝影,將農業、旅遊與潮文化相結合,吹響了海寧發展生態農業的號角。

百里錢塘的綠意,南關廂的燈影,皮革時尚小鎮的繁華,海甯成為了四海遊客的目光彙聚之處。每年農曆八月十五至十八日的觀潮節,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數十萬觀光客也如潮水般湧來,聚集海甯,海寧也借此將潮文化的波瀾壯闊和豐富內涵展現給了國內外觀眾。

以潮為媒,打造文化之潮、名人之潮、運動之潮和皮革之潮,潮潮疊起,潮潮澎湃,“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這是海甯歷史文脈的延續,也是這個城市的未來。

後記: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范仲淹)

奔湧億萬年的錢塘大潮,讓海寧在史冊中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如期而至的錢塘潮,孕育了這方富饒的水土,這是大自然的恩賜。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海甯潮,培育了海寧的奮鬥精神,這是古城的生命律動。

海寧,潮起潮落,歷來人才輩出;活力澎湃,無愧時代潮城。

(落板)

海寧潮,蕩滌古今震天下,

潮海寧,永立潮頭唱大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