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鼻息肉 病因

​鼻息肉為鼻部常見病, 好發于成年人, 多見於上頜竇、篩竇、中鼻道、中鼻甲等處。

別稱

鼻痔

英文名稱

nasal polyps

就診科室

耳鼻喉科

多發群體

成年人

常見發病部位

上頜竇、篩竇、中鼻道、中鼻甲等

病因

​1.中鼻道微環境學說

中鼻道微環境間隙狹窄, 凸凹不平, 吸入氣流在此易形成紊流;纖毛功能減弱、纖毛活動障礙;中鼻道黏膜血流較鼻內其他部位明顯減少。 中鼻道天然防禦功能減弱, 局部易受有害因數損傷,

為鼻息肉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2.鼻變態反應

鼻息肉組織可查到較多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IgE生成細胞, 且其液體內IgE水準增高, 提示局部變應性有一定作用。

3.嗜酸性粒細胞性炎症

近90%的鼻息肉組織有較多嗜酸性粒細胞浸潤, 提示鼻息肉與該細胞增多有密切關係。

4.細菌超抗原學說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鼻腔常見共生菌之一。 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可直接啟動中鼻道鼻黏膜內的大量Th2細胞、B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 使其合成釋放大量促炎細胞因數, 加重中鼻道內的局部炎症反應, 促使息肉形成。

​臨床表現

鼻息肉雙側多發, 單側較少。 常見的症狀為持續性鼻塞隨息肉體積長大而加重。 鼻腔分泌物增多, 時伴有噴嚏, 分泌物可為漿液性、黏液性, 如併發鼻竇感染, 分泌物可為膿性。 多有嗅覺障礙。 鼻塞重者說話呈閉塞性鼻音, 睡眠時打鼾。 息肉蒂長者可感到鼻腔內有物隨呼吸移動。 後鼻孔息肉可致呼氣時經鼻呼氣困難, 若息肉阻塞咽鼓管口,

可引起耳鳴和聽力減退。 息肉阻塞鼻竇引流, 可引起鼻竇炎, 患者出現鼻背、額部及面頰部脹痛不適。

檢查

鼻鏡檢查可見鼻腔內有一個或多個表面光滑、灰白色、淡黃色或淡紅色的如荔枝肉狀半透明腫物。 觸之柔軟, 不痛, 不易出血。 息肉小者須用血管收縮劑收縮鼻甲或用鼻內鏡才能發現。 息肉大而多者, 向前發展可突至前鼻孔, 其前端因常受外界空氣及塵埃刺激, 呈淡紅色, 有時表面有潰瘍及痂皮。 鼻息肉向後發展可突至後鼻孔甚至鼻咽。 巨大鼻息肉可引起外鼻變形, 鼻背變寬, 形成“蛙鼻”。 鼻腔內可見到稀薄漿液性或黏稠、膿性分泌物。

診斷

根據病史、症狀及檢查, 診斷並不困難。

治療

1.小息肉以內科藥物治療為主。

2.藥物治療無效者行功能性內鏡鼻腔鼻竇手術。

3.多發性或復發性息肉行常規手術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