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新星杯的十年是翻翻的十年,也是中國漫畫的十年|專訪沈浩

“之前的二十年引領亞漫的是日本, 我們希望也非常有信心, 經過我們及國內同袍的共同努力, 接下來的五年到十年引領亞漫的會是中國漫畫, 這是我們為之奮鬥的目標。 ”

作者 | 張一童 李欣欣

採訪 | 張一童

作為國內最資深的原創漫畫比賽之一, 近兩年的“新星杯”有了更多的變化。

一個變化是少女漫畫獎項的增設, 總共以3個門類獨立評獎。 自2007年第1屆“新星杯”故事型原創漫畫大賽舉辦開始, 主辦方翻翻動漫就和《週刊少年JUMP》的出版社集英社保持著深度的合作關係, 這也讓“新星杯”被打上了少年漫畫向的烙印。

“實際上我們在第3屆的時候就討論過是否要把少年漫畫和少女漫畫分開。 ”沈浩告訴《三聲》(ID:tosansheng)。 主委會的猶豫之處在於這兩個概念的提出是基於日本的漫畫市場, 但在中國這樣一個綜合化的新興市場, 這樣的分類可能並不合適。 不過近幾年來,

隨著網路漫畫平臺的迅速興起和新形式的出現, 讓中國的漫畫內容開始呈現出更加鮮明的個性特點, 沈浩感到是時候對漫畫類型做更細的劃分, 這種劃分是基於中國漫畫市場的獨特路線, “儘管還叫少年漫畫和少女漫畫, 但是它在本質上和日本的劃分是不同的。 ”

相比對漫畫內容的進一步細分, 條漫獎項的增設顯得更具行業價值, 新星杯從2016年起開始設置條漫獎項。 “條漫”這種漫畫的新型表現形式伴隨移動端平臺的發展迅速興起, 甚至已經逐漸取代傳統的翻頁漫畫成為了新的主流。 創辦十年的“新星杯”因為其完全開放的參賽管道成為了國內眾多漫畫家的職業起點, 第年秒、幽·靈等國內知名的漫畫家都曾是“新星杯”的參賽者,

而“新星杯”的參賽作品也往往代表著中國漫畫市場的新趨勢。 “我們希望這個大賽是與時俱進的, 它既能反映市場, 又能引領市場。 ”沈浩希望通過條漫獎項的增設實現比賽和市場的深度結合。

從2007年到2017年, “新星杯”度過了十年的時光, 從內容到形式, 中國漫畫市場的變化投射在“新星杯”之上, 而這種變化也帶動著翻翻動漫對業務的不斷調整, 它的十年是翻翻的十年, 也是中國漫畫的十年。

鏈條的起點:從挖掘到培養

“新星杯”是沈浩創業的開始, 在時間上甚至要早於翻翻動漫的成立。 翻翻最早為集英社代理其作品在中國的版權, 以及一系列的漢化、上色、電子化等代工性質業務。 而隨著國內原創漫畫市場的不斷發展, 翻翻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為一家原創漫畫內容公司, “新星杯”成為主辦方翻翻發掘新人漫畫家的重要途徑之一, 也是翻翻漫畫內容製作的第一個環節。

“新星杯”是一個開始, 但是對新人漫畫家的發掘和簽約並不僅僅是通過比賽的方式。

在第11屆“新星杯”的頒獎典禮上, 翻翻宣佈將和著名漫畫家口袋巧克力共同成立新公司青翻文化, 沈浩希望借助口袋巧克力在中國漫畫行業多年的經驗和號召力讓更多新人漫畫家獲得發展空間, 沈浩透露, 未來這種合作還將會出現在翻翻和更多漫畫家之間。 投資同樣是另一種方式, 沈浩表示, 對於未簽約的漫畫家, 翻翻會通過對中小工作室的小額投資以建立更為緊密的合作關係。 而黑白漫畫雜誌《翻漫畫》的創辦則是希望借此吸引更多對傳統翻頁漫畫具有情懷的作者。

翻翻極為重視對新人漫畫家的持續培養, 早期這樣的培養借助于合作夥伴集英社在漫畫領域多年的經驗, 每一屆“新星杯”評選結束之後, 翻翻會組織獲獎選手前往日本以遊學等方式接受專業編輯的指導。2014年,翻翻創辦了“良築良作”品牌,完成了對第二個環節——漫畫家孵化中心的構建。目前“良築良作”共有七個陣地,除了本土的五個之外,在臺北和日本東京還各有一個“部落”,翻翻希望通過“良築良作”為旗下的漫畫家們提供更為穩定的創作環境和更為集中的指導工作,擁有100多名漫畫家的“良築良作”目前是翻翻的核心業務板塊,通過“良築良作”及其旗下的漫畫家,翻翻為國內外的眾多漫畫平臺提供著高品質的漫畫內容,《快把我哥帶走》的作者幽·靈,《偃師》的作者米沙都是翻翻的簽約漫畫家。

做最專業的漫畫CP公司

移動端漫畫平臺的迅速發展也為翻翻這樣的漫畫CP公司提供了更多機會,沈浩對於翻翻的定位非常明確——做最專業的漫畫內容公司。

“我們是一家中型公司,當然也可以通過授權進行版權的開發,但是我們的定位是CP。”沈浩說道。

儘管越來越多的平臺開始選擇直接簽約作者,但是沈浩認為優秀CP的作用仍然無法取代。“一個平臺上往往有幾千幾萬的作品,他們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合格的CP是應該讓作者原意來和你合作的。”

沈浩認為,CP首先要提供給作者的是對於作品的運營,包括電子化、紙媒、以及後續IP的多方面運營。但是僅僅有這個功能也是不夠的,翻翻更重要的優勢在於能夠和作者共同創作作品,説明每個作者對其職業生涯進行規劃,根據他們的優勢量身定制作品。“我們會有編輯對他們進行一對一的幫助,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作者願意選擇同我們合作。”

CP一端連接著作者的訴求,另一端則是對平臺的價值。沈浩認為CP和平臺的合作應該是相輔相成的,CP為平臺提供了優質的內容,與此同時平臺所擁有的流量和資料又可以説明CP更好的運營作品。

“作者需要你,平臺也需要你,你就有了立足之地,我們要做的就是這樣的公司。”沈浩說。

引領亞漫的中國漫畫

從最早為集英社做版權代理和代工,到成為國內最頭部的原創漫畫內容公司之一,翻翻的業務變化是中國漫畫市場變化的一個縮影。

從頁漫時代開始,翻翻就積極推動著中國原創漫畫對海外的輸出工作,第年秒也成為第一個憑原創作品登上《週刊少年JUMP》的非日籍漫畫家。目前翻翻已經將《快把我哥帶走》在內的多部漫畫作品帶到包括日本在內的海外市場。與集英社的合作也在發生著改變,翻翻將會與集英社合作推出新的漫畫作品,以製作委員會的方式共同完成漫畫從前期創作到後期IP開發的全產業內容。

沈浩認為亞洲地區對於漫畫的基本審美其實是一樣的,無論是人物的風格還是對於電影式分鏡的追求,其實是基於同一套審美體系。只是因為在過去的20年裡日本漫畫佔據領軍地位,讓人們有了對於日漫和國漫的區分,而這種區別伴隨著載體的變化正在越來越小。

沈浩認為國漫和日漫原來的最大區別還是載體的區別,是翻頁漫畫和條漫之間的區別,但是現在隨著移動手機的推廣,載體變得越來越接近,未來在形式上可以完成一種統一。到時候不是日漫和國漫的區別,而是應該被統稱為亞漫——亞洲漫畫。而完成這種形式統一的會是條漫和彩色漫畫,中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條漫市場,會在未來的五到十年裡擁有更多機會。

“之前的二十年引領亞漫的是日本,我們希望也非常有信心,經過我們及國內同袍的共同努力,接下來的五年到十年引領亞漫的會是中國漫畫,這是我們為之奮鬥的目標。”沈浩對《三聲》說。

以下是《三聲》(ID:tosansheng)和翻翻動漫創始人沈浩的對話整理:

Q:今年的新星杯為什麼會特別增設少女漫畫和條漫獎項?

A:第1屆新星杯跟集英社有深度的合作,所以新星杯一開始在行業內有少年漫大賽的烙印,但我們不想把它只局限在少年漫裡面。今年新星杯會有這樣的變化,其實就是中國自己的設計理念。雖然名字也叫少年漫和少女漫,但是形態上還是不太一樣的,事實上是在中國形成的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少年漫和少女漫的系統。今年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條漫,條漫在近兩年的中國市場還是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大家非常容易接受。對於新星杯,我們希望把它做成與時俱進、跟市場緊貼,既能引領市場,也能反映市場的一個大賽。那麼既要引領又要反映,就要不停做一些自我調整,所以今年的變化就是與市場深度結合的結果。

Q:“新星杯”完成了對新的發掘,你們對於新人漫畫家的培養是怎麼樣的?

A:在“新星杯”舉辦之初,我們有很多針對漫畫家的海外遊學。我們始終鼓勵國內的作者和日本的編輯之間能多一些接觸,畢竟日本動漫發展已經有四五十年,而我們只有十幾年,雖然中國動漫的發展速度遠超日本,但創意產業也要靠積累的,無論是資深的編輯或漫畫家,亦或產業架構與流程,我們依舊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日本學習。但是現在的交流過程應該是雙向的,如今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不再是單向的業務學習,還要反過來用我們好的東西去影響他們。

在舉辦“新星杯”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作品的創作者本身潛力很好,在打造的過程中完全可以進行商業化開發,所以經過多年的準備後,我們建立了漫畫創意部落,對新星杯選拔出來的人才進行孵化。2014年,良築良作項目正式落成,這種對於漫畫家的指導可以不再是線上虛擬的,而是有了一個比較好的環境可以讓漫畫家們進行創作,也接受編輯們的指導。

Q:本次“新星杯”的頒獎典禮,宣佈了和口袋巧克力老師共同成立青翻文化,這家公司未來的業務將會是什麼?翻翻也做過一些對外投資,你們的投資標準是什麼樣的?

A:現在有很多60後、70後的作者,哪怕當初再成功,但是如果不瞭解90後、00後,也可能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口袋老師的思想比較開放,他認為自己面對新時代的年輕人,並不是抱著指導的姿態,而是反過來多向他們學習,像這種開放心態的作者我們就非常支援。

口袋老師是一個已經成名的漫畫家,雖然相對早期,但是他在漫畫界還很有號召力。他以行業老前輩的影響力去號召,是帶有聚集性的作用。他在創作過程中不是指導而是建議,更多讓這些90後、00後的新人作者發揮自己的創意。然後再運用翻翻的固有資源,共同培育這些新人。所以青翻這個新公司,既有口袋老師的優勢,也有翻翻的優勢。同時,這也是我們的第一個漫畫合作專案的開端,今後都可以以這種形式培育出好的作者和作品。

翻翻從本質上是為了培養好的人和好的作品,這是我們投資的必要性。那獲得好作品有兩種不同的方式,第一種是直接與作者簽約合作。第二種是和工作室合作。因為現在有很多作者更喜歡自己去做工作室或者成立公司,這類公司的創作能力很強,但是運營能力不足。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進行評估,如何合適的話,就由你自己負責作品創作,我們來幫你進行綜合運營。

因為我們有很多資深編輯來進行判斷,所以會更有眼光來發現這些好的團隊。同時由於我們公司的規模不是很大,自己也要經營下去,所以更多投資的是一些中小型工作室和公司。

Q:翻翻一直致力於國漫作品的出海傳播,日本的漫畫市場一直和中國有著比較大的差別,您認為國內漫畫是否能夠很好的融入到日本這樣的海外市場之中?

A:中國最初與日本漫畫在形式上的載體不同,載體不一樣,也就導致作品的方向不一樣。但是現在的載體都是移動手機,載體又回到一模一樣的狀態之後,我們和日本的差距就越來越小。

我們一直比較支持“亞漫”這個說法,而不用日漫、國漫進行劃分,因為亞洲人跟歐美人的審美是不一樣的。歐漫主要是法國和比利時市場,在歐洲市場非常流行的形象,引進到中國並不太受歡迎,但我們與日本的審美卻基本一致。當載體都變成了手機,那麼日漫和國漫就會變成亞洲統一的概念,在形式上被條漫、彩色統一。

當形式上越來越統一,接下來就是內容上的競爭了。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引進日本有經驗的資深編輯或者體系,培養我們的作者,讓他們跟日本創作者在同一個平臺上競爭,才能夠讓國漫更快速的提高品質。

之前的二十年引領亞漫的是日本,我們希望也非常有信心,經過我們及國內同袍的共同努力,接下來的五年到十年引領亞漫的會是中國漫畫,這是我們為之奮鬥的目標。

Q: 翻翻簽約了大量的漫畫家,和國內的主要漫畫平臺都保持著緊密的聯繫,您怎麼看待CP和平臺之間的關係?

A: 翻翻本身的定位是CP,而CP和平臺之間存在天然的合作關係,我們離不開平臺,平臺也離不開CP。雖然現在會有很多平臺直接找作者進行合作,但事實上CP也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我們認為能讓作者願意合作的CP應該有兩個功能,第一個是運營功能,説明作品完成電媒化、紙媒化,包括後期的IP綜合運營。而第二個功能就是能和作者共同創作。我們有編輯,以及各種對於作者培養比較有利的因素,我們有能力協助作者培養他的作品,先一起來創作,然後再進行運營,只有同時擁有這兩種功能的CP才是真正的CP。

對於CP來說,我們合作的作者也很多,但會有編輯進行一對一的合作指導,讓他們能朝著更符合自己特色的方向發展,所以很多作者更願意和有創作指導能力的CP合作,這是基於作者對CP的訴求。

為什麼平臺對CP也會產生訴求呢?因為平臺會按照它們的商業邏輯打造,使使用者流量有價值地提升,內容這塊有好的CP與它們深度合作,這個事情本身對平臺是有意義的。無論是收購、投資或者是和CP合作,對平臺來講都是符合性價比的。

任何事情都是機遇跟風險並存,如果平臺需要你,作者也需要你,你就有立足之地了,我們要做的就是這樣的公司。

翻翻會組織獲獎選手前往日本以遊學等方式接受專業編輯的指導。2014年,翻翻創辦了“良築良作”品牌,完成了對第二個環節——漫畫家孵化中心的構建。目前“良築良作”共有七個陣地,除了本土的五個之外,在臺北和日本東京還各有一個“部落”,翻翻希望通過“良築良作”為旗下的漫畫家們提供更為穩定的創作環境和更為集中的指導工作,擁有100多名漫畫家的“良築良作”目前是翻翻的核心業務板塊,通過“良築良作”及其旗下的漫畫家,翻翻為國內外的眾多漫畫平臺提供著高品質的漫畫內容,《快把我哥帶走》的作者幽·靈,《偃師》的作者米沙都是翻翻的簽約漫畫家。

做最專業的漫畫CP公司

移動端漫畫平臺的迅速發展也為翻翻這樣的漫畫CP公司提供了更多機會,沈浩對於翻翻的定位非常明確——做最專業的漫畫內容公司。

“我們是一家中型公司,當然也可以通過授權進行版權的開發,但是我們的定位是CP。”沈浩說道。

儘管越來越多的平臺開始選擇直接簽約作者,但是沈浩認為優秀CP的作用仍然無法取代。“一個平臺上往往有幾千幾萬的作品,他們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合格的CP是應該讓作者原意來和你合作的。”

沈浩認為,CP首先要提供給作者的是對於作品的運營,包括電子化、紙媒、以及後續IP的多方面運營。但是僅僅有這個功能也是不夠的,翻翻更重要的優勢在於能夠和作者共同創作作品,説明每個作者對其職業生涯進行規劃,根據他們的優勢量身定制作品。“我們會有編輯對他們進行一對一的幫助,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作者願意選擇同我們合作。”

CP一端連接著作者的訴求,另一端則是對平臺的價值。沈浩認為CP和平臺的合作應該是相輔相成的,CP為平臺提供了優質的內容,與此同時平臺所擁有的流量和資料又可以説明CP更好的運營作品。

“作者需要你,平臺也需要你,你就有了立足之地,我們要做的就是這樣的公司。”沈浩說。

引領亞漫的中國漫畫

從最早為集英社做版權代理和代工,到成為國內最頭部的原創漫畫內容公司之一,翻翻的業務變化是中國漫畫市場變化的一個縮影。

從頁漫時代開始,翻翻就積極推動著中國原創漫畫對海外的輸出工作,第年秒也成為第一個憑原創作品登上《週刊少年JUMP》的非日籍漫畫家。目前翻翻已經將《快把我哥帶走》在內的多部漫畫作品帶到包括日本在內的海外市場。與集英社的合作也在發生著改變,翻翻將會與集英社合作推出新的漫畫作品,以製作委員會的方式共同完成漫畫從前期創作到後期IP開發的全產業內容。

沈浩認為亞洲地區對於漫畫的基本審美其實是一樣的,無論是人物的風格還是對於電影式分鏡的追求,其實是基於同一套審美體系。只是因為在過去的20年裡日本漫畫佔據領軍地位,讓人們有了對於日漫和國漫的區分,而這種區別伴隨著載體的變化正在越來越小。

沈浩認為國漫和日漫原來的最大區別還是載體的區別,是翻頁漫畫和條漫之間的區別,但是現在隨著移動手機的推廣,載體變得越來越接近,未來在形式上可以完成一種統一。到時候不是日漫和國漫的區別,而是應該被統稱為亞漫——亞洲漫畫。而完成這種形式統一的會是條漫和彩色漫畫,中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條漫市場,會在未來的五到十年裡擁有更多機會。

“之前的二十年引領亞漫的是日本,我們希望也非常有信心,經過我們及國內同袍的共同努力,接下來的五年到十年引領亞漫的會是中國漫畫,這是我們為之奮鬥的目標。”沈浩對《三聲》說。

以下是《三聲》(ID:tosansheng)和翻翻動漫創始人沈浩的對話整理:

Q:今年的新星杯為什麼會特別增設少女漫畫和條漫獎項?

A:第1屆新星杯跟集英社有深度的合作,所以新星杯一開始在行業內有少年漫大賽的烙印,但我們不想把它只局限在少年漫裡面。今年新星杯會有這樣的變化,其實就是中國自己的設計理念。雖然名字也叫少年漫和少女漫,但是形態上還是不太一樣的,事實上是在中國形成的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少年漫和少女漫的系統。今年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條漫,條漫在近兩年的中國市場還是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大家非常容易接受。對於新星杯,我們希望把它做成與時俱進、跟市場緊貼,既能引領市場,也能反映市場的一個大賽。那麼既要引領又要反映,就要不停做一些自我調整,所以今年的變化就是與市場深度結合的結果。

Q:“新星杯”完成了對新的發掘,你們對於新人漫畫家的培養是怎麼樣的?

A:在“新星杯”舉辦之初,我們有很多針對漫畫家的海外遊學。我們始終鼓勵國內的作者和日本的編輯之間能多一些接觸,畢竟日本動漫發展已經有四五十年,而我們只有十幾年,雖然中國動漫的發展速度遠超日本,但創意產業也要靠積累的,無論是資深的編輯或漫畫家,亦或產業架構與流程,我們依舊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日本學習。但是現在的交流過程應該是雙向的,如今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不再是單向的業務學習,還要反過來用我們好的東西去影響他們。

在舉辦“新星杯”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作品的創作者本身潛力很好,在打造的過程中完全可以進行商業化開發,所以經過多年的準備後,我們建立了漫畫創意部落,對新星杯選拔出來的人才進行孵化。2014年,良築良作項目正式落成,這種對於漫畫家的指導可以不再是線上虛擬的,而是有了一個比較好的環境可以讓漫畫家們進行創作,也接受編輯們的指導。

Q:本次“新星杯”的頒獎典禮,宣佈了和口袋巧克力老師共同成立青翻文化,這家公司未來的業務將會是什麼?翻翻也做過一些對外投資,你們的投資標準是什麼樣的?

A:現在有很多60後、70後的作者,哪怕當初再成功,但是如果不瞭解90後、00後,也可能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口袋老師的思想比較開放,他認為自己面對新時代的年輕人,並不是抱著指導的姿態,而是反過來多向他們學習,像這種開放心態的作者我們就非常支援。

口袋老師是一個已經成名的漫畫家,雖然相對早期,但是他在漫畫界還很有號召力。他以行業老前輩的影響力去號召,是帶有聚集性的作用。他在創作過程中不是指導而是建議,更多讓這些90後、00後的新人作者發揮自己的創意。然後再運用翻翻的固有資源,共同培育這些新人。所以青翻這個新公司,既有口袋老師的優勢,也有翻翻的優勢。同時,這也是我們的第一個漫畫合作專案的開端,今後都可以以這種形式培育出好的作者和作品。

翻翻從本質上是為了培養好的人和好的作品,這是我們投資的必要性。那獲得好作品有兩種不同的方式,第一種是直接與作者簽約合作。第二種是和工作室合作。因為現在有很多作者更喜歡自己去做工作室或者成立公司,這類公司的創作能力很強,但是運營能力不足。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進行評估,如何合適的話,就由你自己負責作品創作,我們來幫你進行綜合運營。

因為我們有很多資深編輯來進行判斷,所以會更有眼光來發現這些好的團隊。同時由於我們公司的規模不是很大,自己也要經營下去,所以更多投資的是一些中小型工作室和公司。

Q:翻翻一直致力於國漫作品的出海傳播,日本的漫畫市場一直和中國有著比較大的差別,您認為國內漫畫是否能夠很好的融入到日本這樣的海外市場之中?

A:中國最初與日本漫畫在形式上的載體不同,載體不一樣,也就導致作品的方向不一樣。但是現在的載體都是移動手機,載體又回到一模一樣的狀態之後,我們和日本的差距就越來越小。

我們一直比較支持“亞漫”這個說法,而不用日漫、國漫進行劃分,因為亞洲人跟歐美人的審美是不一樣的。歐漫主要是法國和比利時市場,在歐洲市場非常流行的形象,引進到中國並不太受歡迎,但我們與日本的審美卻基本一致。當載體都變成了手機,那麼日漫和國漫就會變成亞洲統一的概念,在形式上被條漫、彩色統一。

當形式上越來越統一,接下來就是內容上的競爭了。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引進日本有經驗的資深編輯或者體系,培養我們的作者,讓他們跟日本創作者在同一個平臺上競爭,才能夠讓國漫更快速的提高品質。

之前的二十年引領亞漫的是日本,我們希望也非常有信心,經過我們及國內同袍的共同努力,接下來的五年到十年引領亞漫的會是中國漫畫,這是我們為之奮鬥的目標。

Q: 翻翻簽約了大量的漫畫家,和國內的主要漫畫平臺都保持著緊密的聯繫,您怎麼看待CP和平臺之間的關係?

A: 翻翻本身的定位是CP,而CP和平臺之間存在天然的合作關係,我們離不開平臺,平臺也離不開CP。雖然現在會有很多平臺直接找作者進行合作,但事實上CP也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我們認為能讓作者願意合作的CP應該有兩個功能,第一個是運營功能,説明作品完成電媒化、紙媒化,包括後期的IP綜合運營。而第二個功能就是能和作者共同創作。我們有編輯,以及各種對於作者培養比較有利的因素,我們有能力協助作者培養他的作品,先一起來創作,然後再進行運營,只有同時擁有這兩種功能的CP才是真正的CP。

對於CP來說,我們合作的作者也很多,但會有編輯進行一對一的合作指導,讓他們能朝著更符合自己特色的方向發展,所以很多作者更願意和有創作指導能力的CP合作,這是基於作者對CP的訴求。

為什麼平臺對CP也會產生訴求呢?因為平臺會按照它們的商業邏輯打造,使使用者流量有價值地提升,內容這塊有好的CP與它們深度合作,這個事情本身對平臺是有意義的。無論是收購、投資或者是和CP合作,對平臺來講都是符合性價比的。

任何事情都是機遇跟風險並存,如果平臺需要你,作者也需要你,你就有立足之地了,我們要做的就是這樣的公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