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肚子軟如棉,百病都不纏!減肥、失眠、慢性病,一招就解決!

中醫有句話:“肚子軟如綿, 百病都不纏。 ”

根據經絡分佈的規律, 腹部有7條重要的經絡經過(六條陰經和一條任脈), 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的地方。

腹部——人體生命點

1腹部是人體生命點

任脈:有統任全身陰經、調節五臟的作用;

督脈:有總督全身陽經、調節六腑的作用;

沖脈:總領全身氣血, 根據任督的調節, 營養五臟六腑全身經脈。

2腹部是人體五臟六腑的集裝箱

包括脾、胃、肝、膽、腎、膀胱、大腸、小腸、子宮等臟腑, 如果腹部經絡不通, 溫度過低, 都會影響臟腑機能。 而腹部的保養對調理這些臟腑的慢性疾病會起到直接的效果。

揉腹是自我養生保健的最好方法之一, 揉腹不但可防病, 而且對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腎炎、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等, 都有輔助治療作用。

揉腹的6大好處

1、促進腸蠕動, 消除便秘

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 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功能, 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明顯地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 從而起到促進排便的作用, 預防和消除便秘, 對老年人尤其需要。

2、按揉腹部, 利於減肥

通過輕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按摩, 促進脂肪消耗, 可達到滿意的減肥效果。

3、睡前按揉,

有助睡眠

揉腹有利於人體保持精神愉悅, 睡覺前按揉腹部, 有助於入睡, 防止失眠。

對於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的患者, 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 使人心平氣和、血脈流通, 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4、揉腹防疾病

每天早、中、晚飯後各揉腹1次, 每次約揉5分鐘,

可達到輔助治療潰瘍病的目的。

因為胃潰瘍病的發生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 經常揉腹, 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 阻止胃酸過量分泌, 防治潰瘍病。

5、改善慢性肝炎

每天早、晚堅持揉腹, 則舒肝解鬱、調理脾胃, 可解除肝區隱痛、腹脹不適、食欲不振等。

6、防術後腸粘連

患者在傷口完全癒合後, 進行自我腹部摩擦, 可防手術後腸粘連情況的發生。

一般應在每天早晨起床前上午10點、下午3點鐘和每晚睡前各揉1次, 揉腹能促使腸道蠕動, 有利於局部組織對手術後滲出液的吸收。

經常練習不同的揉腹法, 能夠達到緩解便秘、疏肝理氣等功效。

4種揉腹法, 功效各不同

1

揉臍腹

用指腹或手掌, 緊貼身體某一部位做回動按摩。

動作:

揉臍腹時, 兩掌相疊, 以肚臍為中心, 做順時針按揉。

速度要柔緩, 用力要均勻。

功效:

可以增加腹腔壓力, 刺激直腸神經, 促進糞便排出, 有減輕便秘的功效。

2

推少腹

用指腹或手掌,在身體一定部位沿一定方向往返推移的按摩手法。

動作:

推少腹時,兩掌從兩肋乳根處開始,從上到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反復推摩。

功效:

兩脅是肝氣容易鬱結的地方,經常推摩少腹可疏肝理氣,解決情緒問題導致的消化不良。

3

摩脘腹

用指腹或手掌,在身體一定部位做環形移動的按摩手法。

動作:

摩脘腹時,兩掌相疊從胸口開始,向小腹摩運。

然後兩掌分開,沿腹股溝向兩側摩運,再沿兩肋向上,經乳根到達胸口。按照環形路徑,反復幾十次。

按摩時,正好可以刺激到中脘穴。它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或者肚臍上方4寸的位置。

還可以搭配腹式呼吸一起來做。向上按摩時,順勢吸氣;向下按摩時,順勢呼氣。呼吸以不憋、不喘為度。

功效:

中脘穴具有健胃消食、疏肝養胃的作用,胃不好的人可常按。

常練習腹式呼吸,會讓慢阻肺症狀減輕,生活更輕鬆。

4

揉腹側

動作:

1、用兩手掌大魚際側面,沿乳根來回摩擦,速度稍快,大約3次/秒,感覺該區域微微發熱為好。

2、用手掌在兩側腹部順時針按揉,速度要柔緩,約做30次,感到腹部兩側溫暖舒適。

3、從兩脅肋部的上方,斜向下推摩到肚臍下方,推摩30次左右,用力深厚。

功效:

揉搓兩肋有助於肝經的氣血運行,還能刺激兩肋處的大包穴和章門穴。

大包穴在腋窩下6寸(4橫指為3寸),腋中線上;章門穴在側腹部,第12根肋骨的上方。

揉搓兩個穴位有利於健脾理氣、舒肝解鬱、調和肝膽脾胃等。

5類人群不適合揉腹

揉腹雖然好處多多,但以下5類人群禁忌自己亂揉肚子:

1、過飽或者饑餓的人

2、妊娠及經期婦女

3、腹腔內有腫瘤、感染或出血病症的人

4、肚子莫名疼痛的人

比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腸梗阻、闌尾炎等原因出現的疼痛,揉肚子反而會加重病情,應及時就醫。

5、剛做過腹部手術的人

揉腹會讓腹部壓力增大,剛做手術後的患者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這4種揉腹法,簡單好操作,你記住了嗎?常堅持,好處多哦~

不愛著手,試試外敷方——生薑貼肚臍

生薑貼貼肚臍為什麼有這麼多奇效?

生薑中富含姜酚、薑烯酚,它能夠使我們在吃了生薑後,四肢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活動更暢順,體溫升高促進脂肪焚燒更完全;脂聯素則能夠修正損傷的血管,不但令血流疏通,一起還具有下降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值,調整血糖等等成效,讓你不發胖;而生薑中的溫熱成分,能夠提高內臟機能,有利於體內剩餘廢物與毒素的排出,關於瘦腰腹有顯著的成效。

薑貼原始點生薑貼驅寒發熱 ¥26.8 領10元券

1、發熱生薑貼根據公例不痛,痛則不通的原理上,研宣佈的一款具有掃除身體毒素的產品,改進體內濕氣,大腹便便等症狀,運用簡略,推帶便利,隨時隨地都可運用。是家居、遊覽必備用品。

2、肚臍是人體的黃金穴道:臍,中醫穴道又稱“神闕”。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五臟六腑相通,中醫認為,肚臍是心腎交通的“門戶”。生薑貼,就是把藥物直接敷貼施治于患者臍部,激起經絡之氣,疏通氣血,調度臟腑,用以防止和醫治疾病。

3、肚臍是個能吃藥的穴道,生薑貼的熱量能傳到臟腑,增強帶脈的動力,關於便秘、大肚子特別有用。

這個方法的三大效果

榜首:帶脈通了,小腹簡略瘦了。

第二:便秘很簡略引起肥壯,運用後排便很曉暢。

第三:這方法,能快速的調理細胞代謝,變成易瘦體質。

用指腹或手掌,在身體一定部位沿一定方向往返推移的按摩手法。

動作:

推少腹時,兩掌從兩肋乳根處開始,從上到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反復推摩。

功效:

兩脅是肝氣容易鬱結的地方,經常推摩少腹可疏肝理氣,解決情緒問題導致的消化不良。

3

摩脘腹

用指腹或手掌,在身體一定部位做環形移動的按摩手法。

動作:

摩脘腹時,兩掌相疊從胸口開始,向小腹摩運。

然後兩掌分開,沿腹股溝向兩側摩運,再沿兩肋向上,經乳根到達胸口。按照環形路徑,反復幾十次。

按摩時,正好可以刺激到中脘穴。它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或者肚臍上方4寸的位置。

還可以搭配腹式呼吸一起來做。向上按摩時,順勢吸氣;向下按摩時,順勢呼氣。呼吸以不憋、不喘為度。

功效:

中脘穴具有健胃消食、疏肝養胃的作用,胃不好的人可常按。

常練習腹式呼吸,會讓慢阻肺症狀減輕,生活更輕鬆。

4

揉腹側

動作:

1、用兩手掌大魚際側面,沿乳根來回摩擦,速度稍快,大約3次/秒,感覺該區域微微發熱為好。

2、用手掌在兩側腹部順時針按揉,速度要柔緩,約做30次,感到腹部兩側溫暖舒適。

3、從兩脅肋部的上方,斜向下推摩到肚臍下方,推摩30次左右,用力深厚。

功效:

揉搓兩肋有助於肝經的氣血運行,還能刺激兩肋處的大包穴和章門穴。

大包穴在腋窩下6寸(4橫指為3寸),腋中線上;章門穴在側腹部,第12根肋骨的上方。

揉搓兩個穴位有利於健脾理氣、舒肝解鬱、調和肝膽脾胃等。

5類人群不適合揉腹

揉腹雖然好處多多,但以下5類人群禁忌自己亂揉肚子:

1、過飽或者饑餓的人

2、妊娠及經期婦女

3、腹腔內有腫瘤、感染或出血病症的人

4、肚子莫名疼痛的人

比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腸梗阻、闌尾炎等原因出現的疼痛,揉肚子反而會加重病情,應及時就醫。

5、剛做過腹部手術的人

揉腹會讓腹部壓力增大,剛做手術後的患者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這4種揉腹法,簡單好操作,你記住了嗎?常堅持,好處多哦~

不愛著手,試試外敷方——生薑貼肚臍

生薑貼貼肚臍為什麼有這麼多奇效?

生薑中富含姜酚、薑烯酚,它能夠使我們在吃了生薑後,四肢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活動更暢順,體溫升高促進脂肪焚燒更完全;脂聯素則能夠修正損傷的血管,不但令血流疏通,一起還具有下降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值,調整血糖等等成效,讓你不發胖;而生薑中的溫熱成分,能夠提高內臟機能,有利於體內剩餘廢物與毒素的排出,關於瘦腰腹有顯著的成效。

薑貼原始點生薑貼驅寒發熱 ¥26.8 領10元券

1、發熱生薑貼根據公例不痛,痛則不通的原理上,研宣佈的一款具有掃除身體毒素的產品,改進體內濕氣,大腹便便等症狀,運用簡略,推帶便利,隨時隨地都可運用。是家居、遊覽必備用品。

2、肚臍是人體的黃金穴道:臍,中醫穴道又稱“神闕”。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五臟六腑相通,中醫認為,肚臍是心腎交通的“門戶”。生薑貼,就是把藥物直接敷貼施治于患者臍部,激起經絡之氣,疏通氣血,調度臟腑,用以防止和醫治疾病。

3、肚臍是個能吃藥的穴道,生薑貼的熱量能傳到臟腑,增強帶脈的動力,關於便秘、大肚子特別有用。

這個方法的三大效果

榜首:帶脈通了,小腹簡略瘦了。

第二:便秘很簡略引起肥壯,運用後排便很曉暢。

第三:這方法,能快速的調理細胞代謝,變成易瘦體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