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登上屬於你的企業號!《星際迷航VR》終要來了

在開始研發製作一款VR遊戲之前, 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遊戲的核心理念。 是要簡單有趣?還是想表達一些更深刻的理念?亦或是想利用VR來真實再現那些經典的電影和遊戲? 而育碧和Red Storm工作室合作打造的VR遊戲《星際迷航:艦橋成員(Star Trek:Bridge Crew)》就是對這部經典電影的致敬。 (文:17173VR_Murphy)

VR君在去年E3展上就被這款遊戲深深震撼到了(當時《星際迷航:艦橋成員》就獲得了VR最佳多人遊戲演示獎), 而之後的Gamescom展上它依舊沒有讓人失望。 在剛剛結束的GDC上, 最新的試玩除了新宙斯盾號我們還登上了初代企業號。

星際迷航:艦橋成員試玩

《星際迷航:艦橋成員(Star Trek: Bridge Crew)》優秀之處就在於它完美還原了電影中的艦橋的場景, 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自己的職務, 當然玩家在玩的時候並不需要飛船的專業知識。 玩家只要能通過教程熟悉船長, 戰術指揮官、舵手和工程師分別的需要做什麼工作,

並且配合來進行遊戲就好, 4個職位缺一不可。

作為一名戰術指揮官, 你的訓練內容為掌握飛船的武器和防禦系統, 例如發射魚雷和相位炮、啟動飛船護罩;同時還要負責掃描飛船的狀況。 這次所看到的UI介面比起上次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任務指示和飛船狀態顯示方面更加直觀。

在遊戲真正的飛船宙斯盾號上, 船員在觸控面版上需要關注的訊息則會更多。 所在團隊出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在一個區域中搜索船員的救生艙, 然後用光波傳送器將船員傳送回來。

在其他多人VR遊戲中, 有嚴格的系統設定控制玩家對世界的影響和玩家之間的互動時間。

而在《星際迷航:艦橋成員(Star Trek:Bridge Crew)》的世界中, 玩家則更加自由。 例如當船長下令讓你開火的時候, 你可以選擇不去執行, 並且不會為此而“扣分”;但倘若因為這樣而輸掉了一場戰役, 那就可能被隊伍裡的成員所嫌棄。 所以要想取得勝利, 最好就是船員之間團結一心, 這樣子不僅贏了以後可以獲得豐厚的獎勵, 還會特別有成就感。

舉個例子, 在戰鬥中, 飛船工程師和戰術指揮官可謂緊密相連, 前者要注意護盾的能量是否充足並向上彙報, 讓戰術指揮官能夠確保用護盾保護飛船的同時用相位炮向敵人射擊。 與此同時船長需要眼觀六路, 分析戰場情況, 讓舵手能夠獲得最佳的行動指示。

雖然遊戲中並沒有嚴格的要求玩家等待指令行動, 但玩家在玩的時候會傾向于等到船長所給的指令, 並做出最符合戰場狀況的行動。

雖然此次遊戲主要的飛船是宙斯盾號, 但我們在演示中還是抓住機會登上了經典的初代企業號。 遊戲的戰役模式只能夠使用新宙斯盾號,但隨機任務模式能夠使用其他新飛船以及企業號,而我們在嘗試的第二個任務中就乘著企業號兜了一圈。

對於換飛船這件事,你可能會認為不同飛船在實際遊戲上不會有太大的區別;但事實是換了艘飛船就像換了個遊戲一樣。作為戰術指揮官,在原飛船新宙斯盾號上的時候筆者的飛船操作介面是未來風格的AR回饋面板,但是初代企業號上的則是一個個彩色的大按鍵,看起來更像糖果而不是大型武器的發射按鈕。當然後者的這些設計完全是為了致敬60年代的第一部星際迷航中的企業號飛船。

在試玩的過程中,玩家可以通過Oculus Touch控制器上的按鈕呼出一些指示,來告訴自己每個選項的功能,這點在複雜的新交互介面中顯得至關重要。在企業號上,發射魚雷不再是通過滑動AR回饋介面,而是按下一個大按鈕;以及武器的重裝也沒有了AR顯示,全靠一直敲下發射鍵直到武器重裝發射,右方的飛船狀態顯示器也是濃墨重彩的線條。在這艘飛船中的感覺就像是小時候坐一個紙盒裡面,然後假裝自己是個乘著飛船的宇航員似的。

除此之外,船員之間的相互溝通也比宙斯盾號上要更加的混亂,但也要更加的有趣。同時少了AR顯示面板,不僅想要瞭解飛船的資訊和解碼通訊信號也更加的困難,就連飛船上的雷達都得筆者和舵手和船長三人共用。

駕駛設計更合理的流線型的宙斯盾號和笨重的舊企業號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前者就像是最新的流線型電動汽車,後者則像是一款又老又笨重的手動檔皮卡車。這兩艘飛船都是設計來進行宇宙探索的,所執行的任務也差不多,但在駕駛過後就能感受到兩艘飛船在各種方面都有極大的不同。宙斯盾號比較簡單,玩起來更容易上手;不過如果有著一群優秀的、團結一心的成員,那麼企業號肯定更適合用來進行多次旅程。所以VR君覺得後者玩起來,要更加真實可靠。

也許看上去比較簡單,但這款遊戲絕對是足夠複雜,內容夠多。飛船上不同的職責,單人多人模式,戰役模式以及隨機任務旅程,兩艘完全不同的飛船和多種多樣的任務,遊戲的可玩性絕對夠高。

這款遊戲將於5月30號發售(希望不要跳票了),支持Oculus Rift、HTC Vive以及PS VR,此外,遊戲還支援跨平臺多人連線。

點擊下方“訂閱”瞭解全球最新遊戲資訊↓↓↓

遊戲的戰役模式只能夠使用新宙斯盾號,但隨機任務模式能夠使用其他新飛船以及企業號,而我們在嘗試的第二個任務中就乘著企業號兜了一圈。

對於換飛船這件事,你可能會認為不同飛船在實際遊戲上不會有太大的區別;但事實是換了艘飛船就像換了個遊戲一樣。作為戰術指揮官,在原飛船新宙斯盾號上的時候筆者的飛船操作介面是未來風格的AR回饋面板,但是初代企業號上的則是一個個彩色的大按鍵,看起來更像糖果而不是大型武器的發射按鈕。當然後者的這些設計完全是為了致敬60年代的第一部星際迷航中的企業號飛船。

在試玩的過程中,玩家可以通過Oculus Touch控制器上的按鈕呼出一些指示,來告訴自己每個選項的功能,這點在複雜的新交互介面中顯得至關重要。在企業號上,發射魚雷不再是通過滑動AR回饋介面,而是按下一個大按鈕;以及武器的重裝也沒有了AR顯示,全靠一直敲下發射鍵直到武器重裝發射,右方的飛船狀態顯示器也是濃墨重彩的線條。在這艘飛船中的感覺就像是小時候坐一個紙盒裡面,然後假裝自己是個乘著飛船的宇航員似的。

除此之外,船員之間的相互溝通也比宙斯盾號上要更加的混亂,但也要更加的有趣。同時少了AR顯示面板,不僅想要瞭解飛船的資訊和解碼通訊信號也更加的困難,就連飛船上的雷達都得筆者和舵手和船長三人共用。

駕駛設計更合理的流線型的宙斯盾號和笨重的舊企業號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前者就像是最新的流線型電動汽車,後者則像是一款又老又笨重的手動檔皮卡車。這兩艘飛船都是設計來進行宇宙探索的,所執行的任務也差不多,但在駕駛過後就能感受到兩艘飛船在各種方面都有極大的不同。宙斯盾號比較簡單,玩起來更容易上手;不過如果有著一群優秀的、團結一心的成員,那麼企業號肯定更適合用來進行多次旅程。所以VR君覺得後者玩起來,要更加真實可靠。

也許看上去比較簡單,但這款遊戲絕對是足夠複雜,內容夠多。飛船上不同的職責,單人多人模式,戰役模式以及隨機任務旅程,兩艘完全不同的飛船和多種多樣的任務,遊戲的可玩性絕對夠高。

這款遊戲將於5月30號發售(希望不要跳票了),支持Oculus Rift、HTC Vive以及PS VR,此外,遊戲還支援跨平臺多人連線。

點擊下方“訂閱”瞭解全球最新遊戲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