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製造力量動能十足

第三屆中國製造高峰論壇現場。
資料圖片

北京國家會議中心,11月15日,一首《歌唱祖國》拉開了第三屆中國製造高峰論壇的序幕。

為演唱者伴奏的,是一支由工業機器人組成的樂隊,它們用“手臂”在電子琴、鋼片琴、吉他、爵士鼓等樂器上嫺熟地彈奏,與悠揚的歌聲完美配合,會場的觀眾報以熱情的掌聲和歡呼聲。

這次論壇的主題為“新製造力量·讓生活更美好”,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科技日報社、人民日報用戶端、新華社《財經國家週刊》、新華社瞭望智庫和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箭牌衛浴、海天塑機集團、廈門金鷺特種合金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與會嘉賓共聚一堂,探討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方向路徑和廣闊前景。

機器人樂隊首演成功

據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介紹,在論壇開幕式上首次亮相的機器人樂隊,使用了三種型號的格力工業機器人,悠揚琴聲來源於格力GRS405水準多關節機器人,架子鼓大鼓來自格力GRS401水準多關節機器人,而其餘所有樂器皆由格力GR606工業機器人演繹完成。

其實,演奏只是這些機器人的“業餘生活”。 格力GR606機器人,定位精度高達0.05毫米,可廣泛應用于電子工業如機器人裝配、焊接、搬運、上下料及機器人教學等領域。 格力GRS405和GRS401水準多關節機器人,可應用於3C行業零部件裝配、塗膠、搬運、分揀等領域。

“今天的焦點,不是哪個人,也不是哪台機器,而是人與機器的默契配合。 人機合一,這應該是中國製造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 ”開幕式上有嘉賓發出這樣的感歎。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說:“我國已連續4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2016年全國銷量達8.9萬台,預計2020年將達到15萬台,保有量突破80萬台。

具有深度感知、智慧決策、自動執行功能的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智慧裝備和產品必將大有可為。 ”

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指出:“美、德等國都將智慧製造作為本國製造業發展的主要路徑,我們要實施《中國製造2025》,智慧製造是主攻方向,我國在智慧製造的關鍵基礎技術領域已經具有較好研發基礎,但全面發展智慧製造依然任重道遠,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進。 ”

讓機器擁有火眼金睛

機器人可以從事流水線生產,而要求更高的產品檢測工作,能交給機器去做嗎?

在論壇展區,格力的“工業視覺檢測一站式解決方案”展板吸引了不少人駐足。 機械手將產品放到檢測區自動檢測,挑出不合格產品並統一放置。

據介紹,這是行業首創的“機器視覺 電測通信控制”多功能視覺檢測系統,廣泛適用於家電產品外觀、LED液晶顯示板、線控器、手操器和觸控板的全自動缺陷檢測,圖元精度達到了0.06毫米。

“過去談起格力,大家想到的只有空調,而今天的格力通過轉型升級,已經從空調領域的‘老大’成功轉型為多元化企業,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董明珠自豪地說,“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格力砥礪奮進的五年,納稅總額超過800億元,利潤率也從2011年的6%上升到2016年的15%。 ”

從“不用電費”的光伏空調,到G—IEMS局域能源互聯網系統,再到最近發佈的格力車用尿素智慧機,目前,格力智慧裝備產品已覆蓋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伺服機械手、智慧倉儲裝備、智慧檢測等10多個領域、超百種規格。

“前段時間我到格力電器做了一個調研,我真正瞭解了格力提出的‘掌握核心科技’這句話的含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馬駿發言時,盛讚格力電器在自主創造核心科技及多元化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格力電器不僅自主製造電器產品的核心部件,而且還延伸到智慧裝備,包括高端機床、機器人等。 同時,格力電器不僅在傳統的工業技術上保持領先地位,而且還研發應用資訊技術,不斷創新創造,滿足新的社會需求。 ”

目前,格力電器佈局多元領域,已進入智慧家居、智慧裝備、新能源技術等多個領域,已開始形成一個多元化的全球型工業集團。 未來多元化戰略仍將快速展開。

展望未來,董明珠語氣堅定:“我相信以格力的挑戰精神、創新精神,我們的技術一定能改變中國和世界,也一定能助力‘中國製造2025’目標的實現,同時也一定能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一句話,就是要通過我們的努力,讓世界致敬中國製造!”

以創新擦亮製造品牌

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中國製造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問題仍然存在。”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張建星指出,“主要表現為發展的品質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還不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不夠突出。隨著我國的發展環境、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的深刻轉變,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深刻轉化,這些問題會愈發突出,其影響對於企業的發展是決定性的。”

如何破解發展難題,適應新的發展要求?與會嘉賓談得最多的還是創新和品牌。

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李平認為,中國製造要實現向中國創造轉變,形成持續的競爭優勢,應在堅定走自主創新之路、充分吸收資訊革命的最新成果兩個方面下功夫。

“今年科技部發佈的《“十三五”國家社會發展科技創新規劃》,強化了對‘中國製造2025’的科技支撐。裝備製造企業應加大科研和人才投入,主動擁抱資訊技術,重構製造業技術體系和價值鏈體系,提高智慧化服務水準,努力在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上取得突破,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產權。”李平指出。

創新提升品質,品質催生品牌。

“中國製造要從大國走向強國,需要打造一批體現中國工匠精神、展示中國文化、具有世界影響的民族品牌。”新華社副社長張宿堂說。

張建星表示:“企業要守好品質這條生命線,不斷提升品質水準,打造‘百年品牌’。”

與會嘉賓普遍表示,提升中國製造新動能,重在通過自主創新發展高端製造、智慧製造,以人工智慧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為抓手,從製造端、產品端切入,加快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同時,通過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讓世界進一步認識、認同中國品牌,這是“新製造力量”的含義和價值所在,更是中國製造業的責任和使命所在。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23日 16 版)

未來多元化戰略仍將快速展開。

展望未來,董明珠語氣堅定:“我相信以格力的挑戰精神、創新精神,我們的技術一定能改變中國和世界,也一定能助力‘中國製造2025’目標的實現,同時也一定能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一句話,就是要通過我們的努力,讓世界致敬中國製造!”

以創新擦亮製造品牌

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中國製造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問題仍然存在。”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張建星指出,“主要表現為發展的品質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還不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不夠突出。隨著我國的發展環境、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的深刻轉變,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深刻轉化,這些問題會愈發突出,其影響對於企業的發展是決定性的。”

如何破解發展難題,適應新的發展要求?與會嘉賓談得最多的還是創新和品牌。

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李平認為,中國製造要實現向中國創造轉變,形成持續的競爭優勢,應在堅定走自主創新之路、充分吸收資訊革命的最新成果兩個方面下功夫。

“今年科技部發佈的《“十三五”國家社會發展科技創新規劃》,強化了對‘中國製造2025’的科技支撐。裝備製造企業應加大科研和人才投入,主動擁抱資訊技術,重構製造業技術體系和價值鏈體系,提高智慧化服務水準,努力在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上取得突破,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產權。”李平指出。

創新提升品質,品質催生品牌。

“中國製造要從大國走向強國,需要打造一批體現中國工匠精神、展示中國文化、具有世界影響的民族品牌。”新華社副社長張宿堂說。

張建星表示:“企業要守好品質這條生命線,不斷提升品質水準,打造‘百年品牌’。”

與會嘉賓普遍表示,提升中國製造新動能,重在通過自主創新發展高端製造、智慧製造,以人工智慧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為抓手,從製造端、產品端切入,加快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同時,通過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讓世界進一步認識、認同中國品牌,這是“新製造力量”的含義和價值所在,更是中國製造業的責任和使命所在。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23日 16 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