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兼顧風雅與瘋玩,“青”生活多的是你不知道的樂趣

說起風雅, 要論古人焚香品茗、聽雨撫琴;說起瘋玩, 也就是三兩夥伴恣意暢快, 笑語歡聲。 在青浦, 風雅與瘋玩, 總能恰到好處融合。 你可以在大觀園裡品賞殘荷如詩, 深深庭院映明堂;也可以在朱家角聽一場酣暢淋漓的演唱會, 肆意搖擺;可以走進這槳聲水月的中國橋鄉, 走一座橋, 看一處風景;也可以學地道老農吼一嗓子青浦田歌, 淳樸無邪。 “青”生活的樂趣不僅有值得我們珍視的古韻, 也有現代人追求的舒適自在。

江南古鎮, 且看歲月悠悠

在稻田和河道之間, 是被香樟樹包圍著的村舍, 靜靜流淌著的河水伴著白牆黑瓦, 小橋人家、稻香蛙鳴, 這是記憶裡給人無限慰藉的江南水鄉, 在青浦, 朱家角、練塘古鎮、金澤古鎮……都是這些溫婉質樸的美好所在。

古鎮朱家角, 橋多、弄多、角多, “一街、一廟、一廳、一館、二園、三灣、二十六弄”, 這就是對朱家角, 這個聲名遠揚的特色小鎮最簡短精闢的十六字介紹。

熱鬧非凡的三裡長街、古意盎然的城隍廟, 氣勢恢宏的席氏廳堂、相映成趣的課植、珠溪二園、別有洞天的三陽灣、轎子灣、彌陀灣, 聞名遐邇的二十六弄, 這個江南名鎮, 在以獨特的方式不斷延伸這條悠悠文化之源。

而在青浦區太浦河邊, 練塘古鎮又是另一番古韻慢生活, “高屋窄巷對街樓, 小橋流水處人家”重脊高簷的民居、雕樑畫棟的過街樓、古樸的河埠頭 、九曲回轉的長廊, 古橋橫跨於市河、木船穿梭於橋下, 寧靜安詳的小鎮仿佛千百年都不曾改變。

相對于朱家角的繁華,

在青浦最西南處的金澤古鎮, 被譽為“橋鄉”。 這裡湖塘星羅棋佈, 河港縱橫交叉, 迄今已有1300年歷史。 不同于其他古鎮, 這裡沒有遊人如織, 只有水鄉小鎮的慢時光。 沿著河邊散散步, 看看鴨子嬉水, 小狗玩鬧, 遠離城市喧囂, 古鎮的一水一橋都透著歲月的寧靜。

槳聲水月, 眾橋風景旖旎

有言:“九街沿河而伸, 千幢明清舊宅依水而立, 三十六座石橋古風猶存。 ”在青浦, 不得不提的是這兒的橋——水網密佈, 烏篷搖擼。 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 總是令無數人心嚮往之。

放生橋橫跨漕港河, 氣勢雄偉, 靜靜守望著朱家角400多年間的歷史變遷。 兩岸粉牆黛瓦的明清民宅、傍水茶樓裡憑窗賞景的遊客、河中搖曳生姿的木船, 妝點出一幅濃墨重彩的水鄉畫卷。

始建于明代萬曆十二年的泰安橋高且陡,是全鎮最陡的一座石拱橋,兩旁青石扶手上的“飛雲石”浮雕,古樸淳厚。還有頗具特色的廊橋,橫跨于朱家角鎮市河瑚瑎港,古鎮唯一的木結構小橋,也是最獨特的木橋。

更有意思的是,在擁有著百餘座風骨猶存的古橋的同時,青浦的河道上也漸漸橫跨起一座座具有現代藝術形式的橋樑。在澱山湖畔,即將橫跨一座彩虹長橋,橋長1.47公里,貫通澱山湖岸線,比西湖白堤還長470米!

尋街問巷,方可滿足味蕾

街頭小吃歷來都是人們的心頭愛,每年三月中旬,金花菜開始上市的時候,就開始做草頭餅。雖然賣相不佳,但是吃在口中卻是無比美味,咸甜適中,金花菜的韌與糯米的糯混合在一起,使得餅身柔韌有嚼勁,且帶著一絲脆爽,還有金花菜特有的清香, 幾個下去就能抵一頓飯,美味又實在。

相較於江南其他地方的阿婆茶,青浦商榻的 “阿婆茶”,不只在於它悠久的歷史,還在於他們煮茶的工具也非常具有傳統特色。古色古香的茶具、頗具鄉村特色風味的農家茶坊、講究的“點茶”……都是商榻“阿婆茶”的魅力所在。

不知何時起,紮肉已經與朱家角水乳交融,就連空氣中,都隱隱飄蕩著紮肉溫暖鮮香的味道。瘦肉香酥爽韌,鹹中帶甜,肥而不膩,酥而不碎,粽葉的清香滲入肉中,濃郁撲鼻,就算吃到滿口流油也不覺膩,反而越吃越想吃,越吃越美味。就好像古鎮人家溫和敦厚的秉性,豐富而扎實。

除了這些小吃,青浦的大菜也絲毫不遜色!陽澄湖大閘蟹雖然聞名全國,但青浦人最熟悉的還是澱山湖大閘蟹。蟹肉清香甘甜,蒸熟了掰開一看,只只膏紅脂滿。連醋都可以免了,直接入口,就能滿嘴留香。

四季蒔花,多有古人風雅

春蘭秋菊,夏荷冬梅,在青浦,一年四季有看不完的花海。陽春三月,曲水園裡玉蘭正盛放,馥鬱芬芳,潔白純淨,高雅地綻開亭亭玉立,嫋嫋身姿,風韻獨特。到五、六月份的時候,江南的梅雨才剛起了個頭,大觀園池塘裡的荷花已經按捺不住,悄悄冒出了尖,而岸邊楊柳濃蔭、繁花似錦,其間又點綴著各色亭、台、橋、榭,遠山近水與碧空融為一色,這個時候的大觀園,獨有一份清幽與雅致。

待到殘荷已盡,便是曲水園裡賞菊的好時節。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若是賞菊,要趕上青浦的菊花展,沿著花香四溢的賞花步道,深吸一口氣,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曲水園的菊花還為還未凋零,作為滬上四大賞桂地之一的東方綠舟,那8000余株桂花樹早耐不住性子,濛濛一場秋雨,便是幽幽一縷香。各種形態種類的桂花樹站成一派道骨仙風的姿態,點點金黃迤邐于桂花大道,暗香浮動。

冬季看梅花,若要論風雅,一定要來大觀園的“梅塢春濃”,學一回寶玉“訪妙玉乞紅梅”。園內共植梅4000餘株,白色的"玉碟"、"殘雪"、"素白台閣",粉紅的"宮粉"、"單粉照水",紅色的"朱砂"、"骨裡紅",還有花白萼綠、小枝綠色的"綠萼",株株梅樁彎曲有致,上有疏花朵朵,剛柔並濟。園中的冷香亭為園中最佳觀賞點,近看梅林勝景,遠眺湖光水色,有花有水,詩意畫境。

在青浦,既可做文人騷客,吟詩作對侯月尋幽;又可做饕餮食客,大快朵頤,風雅與瘋玩的樂趣,自在“青”生活。

始建于明代萬曆十二年的泰安橋高且陡,是全鎮最陡的一座石拱橋,兩旁青石扶手上的“飛雲石”浮雕,古樸淳厚。還有頗具特色的廊橋,橫跨于朱家角鎮市河瑚瑎港,古鎮唯一的木結構小橋,也是最獨特的木橋。

更有意思的是,在擁有著百餘座風骨猶存的古橋的同時,青浦的河道上也漸漸橫跨起一座座具有現代藝術形式的橋樑。在澱山湖畔,即將橫跨一座彩虹長橋,橋長1.47公里,貫通澱山湖岸線,比西湖白堤還長470米!

尋街問巷,方可滿足味蕾

街頭小吃歷來都是人們的心頭愛,每年三月中旬,金花菜開始上市的時候,就開始做草頭餅。雖然賣相不佳,但是吃在口中卻是無比美味,咸甜適中,金花菜的韌與糯米的糯混合在一起,使得餅身柔韌有嚼勁,且帶著一絲脆爽,還有金花菜特有的清香, 幾個下去就能抵一頓飯,美味又實在。

相較於江南其他地方的阿婆茶,青浦商榻的 “阿婆茶”,不只在於它悠久的歷史,還在於他們煮茶的工具也非常具有傳統特色。古色古香的茶具、頗具鄉村特色風味的農家茶坊、講究的“點茶”……都是商榻“阿婆茶”的魅力所在。

不知何時起,紮肉已經與朱家角水乳交融,就連空氣中,都隱隱飄蕩著紮肉溫暖鮮香的味道。瘦肉香酥爽韌,鹹中帶甜,肥而不膩,酥而不碎,粽葉的清香滲入肉中,濃郁撲鼻,就算吃到滿口流油也不覺膩,反而越吃越想吃,越吃越美味。就好像古鎮人家溫和敦厚的秉性,豐富而扎實。

除了這些小吃,青浦的大菜也絲毫不遜色!陽澄湖大閘蟹雖然聞名全國,但青浦人最熟悉的還是澱山湖大閘蟹。蟹肉清香甘甜,蒸熟了掰開一看,只只膏紅脂滿。連醋都可以免了,直接入口,就能滿嘴留香。

四季蒔花,多有古人風雅

春蘭秋菊,夏荷冬梅,在青浦,一年四季有看不完的花海。陽春三月,曲水園裡玉蘭正盛放,馥鬱芬芳,潔白純淨,高雅地綻開亭亭玉立,嫋嫋身姿,風韻獨特。到五、六月份的時候,江南的梅雨才剛起了個頭,大觀園池塘裡的荷花已經按捺不住,悄悄冒出了尖,而岸邊楊柳濃蔭、繁花似錦,其間又點綴著各色亭、台、橋、榭,遠山近水與碧空融為一色,這個時候的大觀園,獨有一份清幽與雅致。

待到殘荷已盡,便是曲水園裡賞菊的好時節。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若是賞菊,要趕上青浦的菊花展,沿著花香四溢的賞花步道,深吸一口氣,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曲水園的菊花還為還未凋零,作為滬上四大賞桂地之一的東方綠舟,那8000余株桂花樹早耐不住性子,濛濛一場秋雨,便是幽幽一縷香。各種形態種類的桂花樹站成一派道骨仙風的姿態,點點金黃迤邐于桂花大道,暗香浮動。

冬季看梅花,若要論風雅,一定要來大觀園的“梅塢春濃”,學一回寶玉“訪妙玉乞紅梅”。園內共植梅4000餘株,白色的"玉碟"、"殘雪"、"素白台閣",粉紅的"宮粉"、"單粉照水",紅色的"朱砂"、"骨裡紅",還有花白萼綠、小枝綠色的"綠萼",株株梅樁彎曲有致,上有疏花朵朵,剛柔並濟。園中的冷香亭為園中最佳觀賞點,近看梅林勝景,遠眺湖光水色,有花有水,詩意畫境。

在青浦,既可做文人騷客,吟詩作對侯月尋幽;又可做饕餮食客,大快朵頤,風雅與瘋玩的樂趣,自在“青”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