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微信支付寶“夾擊”之下,八達通何去何從?

近日, 微信支付在港又添新業務, 中國香港市民搭的士可以用微信掃碼支付。 而隨著雙十一的臨近, 支付寶方面也動作連連。 境內支付巨頭不斷發力, 數字支付正在全球範圍內逐漸被接受。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 2014年至2015年, 全球非現金業務交易量增長11.2%, 達4331億筆, 為十年來最大增幅。 發展中市場以21.6%的增速助推了這一增長。

《2017年全球支付報告》強調, 全新支付生態系統的出現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金融科技企業層出不窮, 企業和客戶對增值服務的期望與日俱進, 創新支付手段日新月異, 都代表了創造變革的力量。

微信、支付寶都在佈局香港市場

此前, 港版微信支付(WeChatPayHK)和“支付寶HK”進駐香港, 在香港掀起移動支付熱潮。 繼支付寶HK推出無現金街市和的士付款系統後, 10月31日, 港版微信支付也宣佈了一系列升級功能, 包括大小商戶移動支付、個人、報刊、茶餐廳、超級市場收付款等。

港版微信支付的某些功能與內地微信支付有所區別。 例如, 其支持7-11便利店充值, 充值路徑為:餘額、增值、門市增值, 即可用獲得的QRCode完成現金充值服務。 另外, 餘額提現也無需綁定銀行卡, 更可通過跨境匯款免費轉帳至微信好友帳戶, 目前支持人民幣、菲律賓比索、印尼盧比3個幣種。

支付寶方面, 今年9月, 螞蟻金服宣佈與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定, 共同運營香港版電子錢包“支付寶HK”。 今年, 天貓雙11, 香港消費者將迎來全新支付體驗——移動支付。 香港居民在天貓、淘寶或者其他電商網站網購時, 可用手機隨時隨地通過支付寶HK付款。

近兩年, 香港電子支付市場雖然出現了支付寶、微信等內地支付工具, 但在香港主要還是以服務香港商戶和內地遊客為主。 隨著雙十一臨近, 據瞭解, 香港的本地錢包今年還將首次參與雙十一。 例如, 一位中國香港居民在7-ELEVEN為“支付寶HK”帳戶充值時, 就領到了可用於線上天貓商城購物的紅包。

根據支付寶介紹, 在中國香港,

消費者線上下實體店用支付寶付款, 可以領取紅包, 這些領取的紅包同時也可以用於線上購物。 此外, 線上購物獲得的印花也可用于線下商戶支付。

八達通何去何從?

在香港移動支付市場, 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都面對強勁對手“八達通”。

1997年就推出的八達通卡幾乎支持香港所有日常消費場景:速食店、便利店、巴士、地鐵、輪渡等, 是香港市民在非現金消費方式上的不二之選。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 香港金管局嚴格規定了持牌機構的運營範圍, 包括線上支付、銷售點流動支付、P2P轉帳以及實體卡四個方面。 八達通的運營範圍則包含上述全部四個方面。 螞蟻金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目前支付寶在港的運營範圍包括線上支付、銷售點流動支付、P2P轉帳三個方面內容。

騰訊金融相關負責人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SVF牌照主要運營範圍就是儲值工具(錢包), 錢包下有的一些衍生性業務, 例如流動支付、P2P轉帳, 支付匯款等, 這些運營範圍在申報後都是可行的。

近期, 支付寶與微信錢包均開通針對香港本地市民使用的本地錢包,但面對香港市民已經習慣使用的八達通卡這一功能強大的支付對手,未來發展格局到底如何?

用戶體驗決定了微信、支付寶在未來有可能會取代八達通。關於香港未來支付市場格局的發展,八達通卡仍會存在,但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手段將逐漸擴大市場占比,也必將驅使更多用戶使用手機錢包,更多的電子支付是一個趨勢。

支付寶與微信錢包均開通針對香港本地市民使用的本地錢包,但面對香港市民已經習慣使用的八達通卡這一功能強大的支付對手,未來發展格局到底如何?

用戶體驗決定了微信、支付寶在未來有可能會取代八達通。關於香港未來支付市場格局的發展,八達通卡仍會存在,但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手段將逐漸擴大市場占比,也必將驅使更多用戶使用手機錢包,更多的電子支付是一個趨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