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探索實行“單病種付費”“心臟微雕大師”程雲閣在滬成立工作室!

近日,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單病種付費項目啟動儀式暨“程雲閣心臟外科微創工作室”成立新聞發佈會在滬成功召開。 發佈會上, 程雲閣宣佈正式成立滬上首個心臟外科微創治療工作室, 並嘗試推行“單病種付費”, 成為新醫改政策頒佈後首個“吃螃蟹的人”。 工作室還力邀了全國各地心臟外科微創手術領域的知名專家張曉慎、王躍軍、馬增山等人的加入, 力爭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發佈會上, “心臟外科微創工作室”創始人程雲閣發表了重要講話, 他表示, “成立個人工作室並嘗試推行‘單病種付費’是在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公佈《關於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後的積極探索和大膽實踐。 一旦《意見》中要求的‘各地要選擇一定數量的病種實施按病種付費’的政策獲得推廣, 患者將根據疾病的種類支付治療費用,

而與醫療機構治療該病實際產生的成本無關, 避免了醫療單位過度治療、濫用醫療服務專案等行為, 從而有效控制醫療費用。 因此, 按照醫療項目費用總額和病種付費將成為未來醫保的新方向。 ”

(“心臟外科微創工作室”創始人程雲閣發表講話)

“我們的門診中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

每年都有不少人因為害怕‘開大刀’, 又擔心微創手術費用高而放棄治療。 ”程雲閣在接受採訪時說, 有些患者擔心心臟手術費用會是個“無底洞”, 甚至都不敢踏進醫院, 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 “這類患者在門診中的占比不低。 ”為此, 程雲閣一直在思索, 建立一個公開的、明確的以病種為單位的收費標準, “病人來到門診, 明確病種, 就能知道最多需要多少費用, 從而放心治療。 ”程雲閣長久以來的思索, 與醫保新政的探索方向不謀而合。 為此, 程雲閣工作室正式成立之後, 首要工作就是梳理出一批病種, 推行按病種付費政策。

(程雲閣接受媒體採訪)

目前, 我國已有不少地區開始嘗試對一些不含併發症、相對獨立的疾病進行診療全過程的獨立核算和費用總量控制, 實行最高限價管理, 全程包乾, 即‘單病種付費’。 ”程雲閣表示, 目前工作室已經確立了9大病種推行“單病種付費”政策。 “以胸腔鏡下單純單瓣置換手術為例, 通常市場價格在10萬左右,

但經過我們的核算, 將該手術的價格限定在8萬元。 ”程雲閣表示。

實行單病種付費之後, 醫生必須嚴格按照臨床路徑的要求實施醫療行為。 如果有額外或者超額的收費, 不僅不會得到獎勵, 額外收費還得由工作室“自掏腰包”, 醫生還會因此被開出“罰單”。 久而久之, 醫生養成用最簡單、高效的方式為患者治療的思維習慣, 這樣對患者而言, 受益的不僅僅是減少了醫療費用, 更避免了過度檢查、過度治療對健康造成危害。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陳聰才副院長為工作室授牌)

隨後,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副院長陳聰才為工作室授牌並發表致詞:“上海遠大心胸醫院一直致力於搭建一個心胸領域國際大牌專家的合作平臺,為名醫提供開放的合作舞臺。程雲閣對於按病種付費的探索,得到了醫院管理層的一致認可。實行了單病種付費之後,限價專案推行了嚴格的臨床診斷路徑,對規範醫療行為,合理用藥,避免濫檢查、大處方起到了監控作用。患者就醫時心裡有了底,住院後不再為價格擔心,增強了對醫生、對醫院的信任。此外,診療費用明細化、透明化、解決目前醫患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也是消除醫患不信任矛盾的一個好方法。”陳聰才表示,“程雲閣心臟外科微創工作室”將成為一個樣板工程,醫院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探索出一套更加合理科學的收費機制。”

(“程雲閣心臟外科微創工作室”的部分成員)

(“程雲閣心臟外科微創工作室”團隊協作進行手術)

記者從發佈會現場瞭解到,“程雲閣心臟外科微創工作室”目前已經在積極引進和融合優質醫療資源。據程雲閣介紹,該團隊負責麻醉和體外迴圈的王連才主任是國內頂級的麻醉醫生,擔任上海市體外迴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美國體外迴圈協會會員。擅長複雜先心病、危重多瓣膜病、大血管等心內直視手術的體外迴圈工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等多個獎項,多次出國學習交流。從事體外迴圈專業20多年來,完成體外迴圈轉流5000餘例次,完成了多項技術創新性工作,涉及開展體外迴圈和輔助迴圈的各個方面。

工作室還邀請了全國各地心臟外科微創手術領域的名醫名家加入。其中包括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外科張曉慎主任醫師,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心血管外科王躍軍主任醫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外科馬增山主任醫師等,聚集名醫,力爭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此外,工作室還積極尋求了社會公益力量的救助,設立了專項愛心基金,為貧困的心臟病患者減輕看病費用負擔,例如報銷患者往返醫院的車費,補貼患者食宿費50元/天等,讓普通老百姓治病看病得到真正的實惠和便利。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陳聰才副院長為工作室授牌)

隨後,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副院長陳聰才為工作室授牌並發表致詞:“上海遠大心胸醫院一直致力於搭建一個心胸領域國際大牌專家的合作平臺,為名醫提供開放的合作舞臺。程雲閣對於按病種付費的探索,得到了醫院管理層的一致認可。實行了單病種付費之後,限價專案推行了嚴格的臨床診斷路徑,對規範醫療行為,合理用藥,避免濫檢查、大處方起到了監控作用。患者就醫時心裡有了底,住院後不再為價格擔心,增強了對醫生、對醫院的信任。此外,診療費用明細化、透明化、解決目前醫患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也是消除醫患不信任矛盾的一個好方法。”陳聰才表示,“程雲閣心臟外科微創工作室”將成為一個樣板工程,醫院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探索出一套更加合理科學的收費機制。”

(“程雲閣心臟外科微創工作室”的部分成員)

(“程雲閣心臟外科微創工作室”團隊協作進行手術)

記者從發佈會現場瞭解到,“程雲閣心臟外科微創工作室”目前已經在積極引進和融合優質醫療資源。據程雲閣介紹,該團隊負責麻醉和體外迴圈的王連才主任是國內頂級的麻醉醫生,擔任上海市體外迴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美國體外迴圈協會會員。擅長複雜先心病、危重多瓣膜病、大血管等心內直視手術的體外迴圈工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等多個獎項,多次出國學習交流。從事體外迴圈專業20多年來,完成體外迴圈轉流5000餘例次,完成了多項技術創新性工作,涉及開展體外迴圈和輔助迴圈的各個方面。

工作室還邀請了全國各地心臟外科微創手術領域的名醫名家加入。其中包括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外科張曉慎主任醫師,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心血管外科王躍軍主任醫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外科馬增山主任醫師等,聚集名醫,力爭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此外,工作室還積極尋求了社會公益力量的救助,設立了專項愛心基金,為貧困的心臟病患者減輕看病費用負擔,例如報銷患者往返醫院的車費,補貼患者食宿費50元/天等,讓普通老百姓治病看病得到真正的實惠和便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