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點贊!我國“地溝油”讓飛機上了天 還飛越了太平洋

22日淩晨, 加注了我國自主研發生物航空煤油的一架航班, 在美國芝加哥平穩降落。 讓人意外的是, 這架航班加注的生物航煤是以餐飲廢油,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地溝油為原料的!

我國生物航煤首次跨洋商業載客飛行

這是我國生物航煤首次跨洋商業載客飛行。

加注了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的海南航空787客機, 於北京時間21日14:15從首都機場起飛。 搭載了186名乘客和15名機組人員, 經過11小時41分鐘, 于22日淩晨北京時間2:11, 平穩降落在美國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

機長 孫劍鋒:

整個飛行過程非常平穩順利。 最大飛行高度已達到41000英尺。 發動機狀態良好。 燃油狀態良好。 完全達到了這次驗證飛行的目。

能有效減少碳排放量

生物航空煤油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 主要包括椰子油、棕櫚油等, 甚至包括動物脂肪、餐桌上的廢棄油脂,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溝油”。

此次用於跨洋商業載客飛行的中石化1號生物航煤, 就是以餐飲廢油為原料, 並以15:85比例與常規航煤調合而成的。

使用生物航煤, 可以使飛機在保證原先飛行安全和效率下, 有效減少碳排放量。

減排大戶:相當於一年植樹3億棵

統計顯示, 1噸傳統航煤燃燒後將排放3.2噸二氧化碳,

我國目前的航煤消費量約3000萬噸, 如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 每噸生物航煤至少減排30%來計算, 一年可減排約3300萬噸二氧化碳, 相當於植樹近3億棵、近2000萬輛經濟型轎車停開一年。

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副司長吉原介紹, 民航要想在生產不斷擴大的同時, 又能達到減排的目標的話, 生物燃油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

“地溝油” 突破航空業發展瓶頸

在2014聯合國氣候峰會上, 中國承諾在2020年碳減排40%-45%, 其中民航業是減排的一個重點目標。

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副司長 吉原:

國際民航組織現在的目標是, 2020年以後碳中性增長。 即2020年以後, 雖然生產量還在增長, 但是碳排放不再增長。 所以說哪個國家發展速度快, 哪個國家的壓力必然就大。

生物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吸收, 以此迴圈, 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減少35%以上, 甚至超過50%。 同時, 還可以降低地溝油流向餐桌的可能性。

全球僅四個國家擁有這項技術

我國是從2006年開始立項研製生物航煤, 目前, 已經成為繼美國、法國、芬蘭之後第四個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國家。

2011年, 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在其生產基地建成了亞洲第一套生物航煤工業示範裝置, 每年生產生物航煤的能力是10萬噸, 足夠北京飛紐約200-300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