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雨來敘府生詩意 風過李莊帶肉香 不懂就怪自己沒讀書

淩晨時分, 飛馳的汽車終於到了宜賓北。 略顯疲憊的我緩慢伸出手指按下車窗玻璃, 伴隨地標字幕進入眼簾的還有濃郁的發酵香味。 我並未被空氣裡的味道嗆到流眼淚, 反而我使勁大口呼吸這美好的味道, 因為這裡是五糧液集團的工業區, 這味道就是釀造這一優質白酒的發酵物所飄出來的。

李莊街道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和朋友開著玩笑說, 宜賓人肯定是每天都想毛子一樣微醺。 但我深知四川人的享逸主義裡面是謙和文明的, 雖然我們嘴裡可以一口一個“你龜兒哦, 狗日的。 ”但是我們絕不會像毛子一樣手裡拎著伏特加酒瓶搖搖晃晃走在路上, 因為這樣的面子丟不起。 拿四川話說著很打臉, 丟分丟人到家了。

李莊同濟工學院舊址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這俗話說得好, 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酒肉搭配才快活, 比如商紂王的酒池肉林, 在那個社會生產力低下的時代這是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荒淫腐化、極端奢侈的生活。 我卻覺得紂王是被周圍的人迷惑了, 實際上紂王是一個偉大的英雄, 難免好大喜功, 可悲可悲。 既然說到了和酒肉有關的典故那我就在說一個大家都理解出現了偏差的故事吧,

大家都聽過“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這句話, 不過知道這句話後半句的人可能是少之又少了。 “世人若學我, 如同進魔道。 ”這邊時候一句了, 為何兩者份來看表達的意思大相徑庭?這是一個悲壯的典故。 說的是明朝張獻忠攻打渝城, 也就是現在的成都時, 在城外的廟裡駐紮, 強迫裡面的和尚吃肉, 當時有個叫破山的和尚說, 只要你攻城後不屠城, 我就吃肉。 結果張獻忠答應了他。 於是破山和尚一邊吃, 一邊說出了這句話。 他是為了數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啊。

李莊抗戰展館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在這座出產五糧液的酒都宜賓, 自然是要尋找配得上美酒的佳餚了。 一行人睡個好覺就馬不停蹄地奔向了李莊, 因為這裡有一個叫做李莊白肉的美味。 我想李莊白肉是一道難得的下酒菜吧, 由此心中有了無限憧憬, 就算是連夜趕路的疲憊都已經不在話下了。 作一位美食愛好者, 應該要有這樣的覺悟。

李莊慧光寺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貌似美好的事物都不會輕易被得到, 為了領略李莊白肉的風采, 我們路過了宜賓的老城區、新城區, 跨過了長江大橋, 看到了萬里長江第一港宜賓港。 因為實在是不熟悉宜賓的交通, 我們可能已經不情願的違章了好幾次, 由此我建議外地的朋友還是把車停下打車出行吧, 不過去李莊還是要開車方便一些。

寺廟內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造訪李莊已經是十一月的冬季,下車後才覺得陽光把我照的行動能力都已經快要喪失了,這分明就是人間三月天啊。朝著李莊古鎮的入口前行,熟悉的香味又飄來了。狠狠地嗅一下,嗯!就是這個味,和下高速時聞到的一模一樣。酒的香味就彌漫著,在這個坐落江畔的古鎮。行走在石板路上,一絲風都沒有,因為身體覺得太溫暖了,我開始脫掉了外套。這種溫和的氣候適合發酵,這大概是川南盛產美酒的緣故。

李莊巷子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為肉而來,卻又不因肉對李莊產生膚淺的瞭解。走進李莊街道酒肆茶樓,商店林立,一派繁華熱鬧。歷史對於李莊來說不算太古老,李莊就在長江江畔看著商船來來往往了七百多年。古鎮現仍保存明、清古鎮的格局和風貌,石板街道,兩旁多為清代建築,風火山牆高聳,雕花門窗,古色古香。院落間有幽深的小巷,古老的麻石板收藏著歲月的痕跡。臨江碼頭,有石板階梯層層疊疊而上通往大街,具有濃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在完整保存著的18條明清古街巷裡面,席子巷是李莊古街巷的代表。被收錄在2013年5月19日中國郵政發行的《中國古鎮(一)》郵票裡面。

李莊老石板路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李莊依長江繁衍生息,人文景觀薈萃,少了些商業氣息,多了些淳樸的人文氣息。從悠久歷史之中走來的建築讓大師梁思成先生不禁感歎,這些古建築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細,栩栩如生,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而奎星閣是其中完美的代表,尤其是結構。他評價李莊奎星閣:“從上海到宜賓沿長江兩千多公里中建造最好的亭閣”。這座三層八角亭初建於清光緒年早期,由於它採用了全木結構,上下沒有一根鋼釘,因此與當地的“旋螺殿”、“百鶴窗”、“九龍碑”一起被稱為李莊建築四絕。

李莊舊居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這裡還是一個訴說著抗戰風雲和滄桑的古老的小鎮。日寇遍地燃起侵略烽火,諾大的中國容不下一張學者的書桌。槍林彈雨的前線固然是抗擊侵略者的重要戰場,然而反擊日寇還要亡我中華精神傳統的文化侵略。堅持文化研究和教育後代,使民族文化薪火相傳,保存並發展國魂的這場鬥爭也十分緊要。

李莊 釀酒師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上海的國立同濟大學等機構,已遷五次,仍被日機轟炸威脅,需第六次搬遷到川南一帶。當時有些地方已接納了疏散的人口,擁擠不堪。很多地方自顧不暇,還顧慮外來人口要增加他們供應生活需求的負擔,引起物價上漲,影響自己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李莊毅然決然發出電文,熱情相邀:“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應。”這16字,擲地有聲,巨力千鈞。這三千人的江邊小鎮,要接納一萬多外省藉的文化人,這是何等開闊博大的胸懷和氣概!學者也是戰士,他們需要戰鬥的陣地。而李莊就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戰壕。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童第周,哪一個人不是我們書本裡面響噹噹的人物?他們在李莊留下了影響深遠的成果。

李莊 留芬飯館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據說李莊的美食被總結為了一句話,一花二黃三白。分別說的是花生、黃辣丁、白肉、白酒和白砂糖精製的白糕。這裡面我最感興趣的只有白肉了,倒不是其他的東西不可口,因為最初的期待就是白肉,在尋找美食的途中和做其他事情一樣,都不可三心二意。

店內設計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在李莊的街道上行走,因為要欣賞每一棟精美的建築,就會不小心靠近建築下的小攤。親切的李莊人就會笑著開口邀請你吃晌午(午餐),而且推薦的頭道菜都是李莊白肉。在街道拐角一家叫做留芬飯館的飯店坐了下來,這是家店十分有品位,青磚結構的古建築內用紙傘鋪頂,在商業氛圍和人文景觀之中拿捏地讓人舒服。看著白白的肉片,我還是很驚訝這裡廚師的刀工。因為他們能把肉切成薄薄的片,厚度我沒有測量過,店家自信地說只有一二毫米厚。看我面無表情,店家馬上對著陽光為我展示其透光度的良好。其實我是為剛剛沒去廚房親眼目睹製作過程而後悔。

李莊白肉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這白肉把瘦均勻,晶瑩剔透的李莊白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精湛的刀工而成為一絕的。要是把李莊白肉理解的這麼簡單那就真的是極其膚淺的,李莊白肉選料精、火候准、佐料香因此缺一不可。李莊白肉以生長8-10個月的豬為主.取其後腿上約3公斤的“三刀”肉為主料,即選料精。火候准,煮白肉講究火候,水溫保持在攝氏90度左右,煮的過程中不時用竹簽刺肉,以便使肉內外受熱均勻。起鍋後將肉放入涼開水中,以保持水分,為刀工片肉做準備。接著是配料,李莊白肉調料必用大蒜和辣椒一併舂成糊狀,名蒜泥糍粑椒,再加上好醬油、白糖等調料,具有鮮香麻辣、諸味協調,達到添一分則濃、減一分則淡的境界。

蘸水豆腐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飲食講究的是平衡,如果只是將李莊白肉作為主菜倒不是不可以,畢竟口感極佳肥而不膩。要說這樣吃不健康李莊人民肯定不同意了,那麼再點幾個菜作為搭配,突出李莊白肉的霸主地位吧。酒肉要和朋友吃喝,獨自酒肉非常悲催。何況下次造訪不知何年,也不知何人陪伴,還是選擇一頓豐盛的午飯吧。

洗手渣 巴巴肉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說是酒肉風流,這李莊白肉已經擺上了,李莊的白酒不得不倒上啊。在古鎮沿江的大道上,隨處可見售賣李莊白酒的店鋪。在這條大道上,我這個白酒愛好者第一次見到了釀酒的過程。釀酒師身上的腱子肉真是性感極了,讓我想起了紀錄片舌尖中徽州古老的榨油場面,我說的性感是對匠人的讚譽。李莊白酒是以本地盛產的高粱為釀酒主料,經傳統工藝發酵蒸煮後獲得原酒,經一段時間的存放和勾兌後才作為商品酒出售。這種傳統的釀酒方法才讓李莊白家有了“李莊五糧液”美稱。李莊古鎮上,至今還保留著好幾家老酒廠、老酒窖。酒糟的氣味彌漫在老街上,路過已是三分醉,但經過實測飲後“不上頭”在這裡真是存在的,這也是李莊白家的獨特魅力。後來也聽傳聞這裡的優質酒廠在為五糧液提供母酒。 悄悄說一句我們在這裡灌了一些酒,想要品嘗的也可以聯繫我。

李莊午餐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相識李莊,其實並非慕名而至。我的孤陋寡聞,此前對李莊還知之甚少。在李莊不過幾個時辰的光景,品味到的除了可口的美味美酒還有厚重的歷史。下次相見總要喝個痛快了?

宜賓燃面 湯包 涼皮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對一座城市的好感當然不只是食物的作用,但是事物是對一座城市的某種文化的瞭解的方式。離開李莊後的幾天是在宜賓城區內度過的,那幾天算是把宜賓燃面吃安逸了。我幾乎是天天早上吃宜賓燃面,偶爾中午還吃宜賓燃面。有人問那晚上呢?晚上肯定是吃著宜賓燒烤喝著五糧液嘛,哈哈哈!五糧液天天喝還是花費太高,後來用敘府大麯代替了。只要是宜賓的酒就行,人生總是因為樂觀顯得美好。

宜賓大觀樓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我是從來不吃小籠包的,不知怎麼的在朋友的勸說下也嘗試了起來,原則真是在好吃的食物面前變得一文不值。這個小籠包類似于灌湯包,皮薄湯汁多,這吹彈可破的外皮真是顛覆了我的感受,第二天我還去了一次。我確實沒有吃過好吃的小籠包,之前也有嘗試過,不過每次總因為口感的糟糕而討厭上這個東西。

老樓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雖然宜賓城區內的道路錯中複雜,但是也在路上能夠看見一些老宜賓的痕跡,從這些建築能夠看出這座城市對於過去的包容。大觀樓就坐落在宜賓市中區的西街口,是道路交通環島的中央,車輛都從這裡繞圈然後去自己要去的方向。 大觀樓,又名“譙樓”。最初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代,系前文提到的中唐名臣韋皋在戎州都督任上所建,但當時的選址和建築形制均已年久失考。另據《宜賓縣誌》記載:“譙樓在府署之東,創自嘉慶年間。”這是現今樓址最明確的文獻出處。此樓在明末又毀於火災,清乾隆三十年(1765)敘州知府托隆重建後,才定名為“大觀樓”。解放前大觀樓年久失修,破敗不堪,解放後的宜賓市人民政府曾多次撥款修葺,使之煥然一新。如今的大觀樓較往昔更為壯觀;遊人既可在樓內的圖書館看書,又可登樓欣賞古建築的精湛藝術。

金沙江大橋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宜賓的十一月並未有寒意襲人的冬季模樣,陽光灑下的河畔是進行壩壩茶的好地方。滾燙的開水沖出一杯清茶,江上的萬噸級貨輪正在來來往往。橫跨長江上的大橋都是獨具造型的,對於川北大地上的人而來說除了驚豔更多的是不可思議。

長江大橋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在去往重慶的高速路上,我們做了一副對子:‘上 雨來敘府生詩意 ’‘下 風過李莊帶肉香’我執意要一個橫,同行的先生說不用,最後執拗不過我還是出了一個‘詩酒風流’。於是我這個對子改了一下做為了這次旅行記錄的標題。說出完整的對子後,我開始注意起了高速路兩片的花,那是一種樹花,生長白色、紅色的花朵。我拍下了幾張,好發給喜歡這花的人。

此篇遊記約有4345文字,32張美圖

寺廟內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造訪李莊已經是十一月的冬季,下車後才覺得陽光把我照的行動能力都已經快要喪失了,這分明就是人間三月天啊。朝著李莊古鎮的入口前行,熟悉的香味又飄來了。狠狠地嗅一下,嗯!就是這個味,和下高速時聞到的一模一樣。酒的香味就彌漫著,在這個坐落江畔的古鎮。行走在石板路上,一絲風都沒有,因為身體覺得太溫暖了,我開始脫掉了外套。這種溫和的氣候適合發酵,這大概是川南盛產美酒的緣故。

李莊巷子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為肉而來,卻又不因肉對李莊產生膚淺的瞭解。走進李莊街道酒肆茶樓,商店林立,一派繁華熱鬧。歷史對於李莊來說不算太古老,李莊就在長江江畔看著商船來來往往了七百多年。古鎮現仍保存明、清古鎮的格局和風貌,石板街道,兩旁多為清代建築,風火山牆高聳,雕花門窗,古色古香。院落間有幽深的小巷,古老的麻石板收藏著歲月的痕跡。臨江碼頭,有石板階梯層層疊疊而上通往大街,具有濃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在完整保存著的18條明清古街巷裡面,席子巷是李莊古街巷的代表。被收錄在2013年5月19日中國郵政發行的《中國古鎮(一)》郵票裡面。

李莊老石板路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李莊依長江繁衍生息,人文景觀薈萃,少了些商業氣息,多了些淳樸的人文氣息。從悠久歷史之中走來的建築讓大師梁思成先生不禁感歎,這些古建築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細,栩栩如生,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而奎星閣是其中完美的代表,尤其是結構。他評價李莊奎星閣:“從上海到宜賓沿長江兩千多公里中建造最好的亭閣”。這座三層八角亭初建於清光緒年早期,由於它採用了全木結構,上下沒有一根鋼釘,因此與當地的“旋螺殿”、“百鶴窗”、“九龍碑”一起被稱為李莊建築四絕。

李莊舊居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這裡還是一個訴說著抗戰風雲和滄桑的古老的小鎮。日寇遍地燃起侵略烽火,諾大的中國容不下一張學者的書桌。槍林彈雨的前線固然是抗擊侵略者的重要戰場,然而反擊日寇還要亡我中華精神傳統的文化侵略。堅持文化研究和教育後代,使民族文化薪火相傳,保存並發展國魂的這場鬥爭也十分緊要。

李莊 釀酒師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上海的國立同濟大學等機構,已遷五次,仍被日機轟炸威脅,需第六次搬遷到川南一帶。當時有些地方已接納了疏散的人口,擁擠不堪。很多地方自顧不暇,還顧慮外來人口要增加他們供應生活需求的負擔,引起物價上漲,影響自己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李莊毅然決然發出電文,熱情相邀:“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應。”這16字,擲地有聲,巨力千鈞。這三千人的江邊小鎮,要接納一萬多外省藉的文化人,這是何等開闊博大的胸懷和氣概!學者也是戰士,他們需要戰鬥的陣地。而李莊就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戰壕。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童第周,哪一個人不是我們書本裡面響噹噹的人物?他們在李莊留下了影響深遠的成果。

李莊 留芬飯館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據說李莊的美食被總結為了一句話,一花二黃三白。分別說的是花生、黃辣丁、白肉、白酒和白砂糖精製的白糕。這裡面我最感興趣的只有白肉了,倒不是其他的東西不可口,因為最初的期待就是白肉,在尋找美食的途中和做其他事情一樣,都不可三心二意。

店內設計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在李莊的街道上行走,因為要欣賞每一棟精美的建築,就會不小心靠近建築下的小攤。親切的李莊人就會笑著開口邀請你吃晌午(午餐),而且推薦的頭道菜都是李莊白肉。在街道拐角一家叫做留芬飯館的飯店坐了下來,這是家店十分有品位,青磚結構的古建築內用紙傘鋪頂,在商業氛圍和人文景觀之中拿捏地讓人舒服。看著白白的肉片,我還是很驚訝這裡廚師的刀工。因為他們能把肉切成薄薄的片,厚度我沒有測量過,店家自信地說只有一二毫米厚。看我面無表情,店家馬上對著陽光為我展示其透光度的良好。其實我是為剛剛沒去廚房親眼目睹製作過程而後悔。

李莊白肉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這白肉把瘦均勻,晶瑩剔透的李莊白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精湛的刀工而成為一絕的。要是把李莊白肉理解的這麼簡單那就真的是極其膚淺的,李莊白肉選料精、火候准、佐料香因此缺一不可。李莊白肉以生長8-10個月的豬為主.取其後腿上約3公斤的“三刀”肉為主料,即選料精。火候准,煮白肉講究火候,水溫保持在攝氏90度左右,煮的過程中不時用竹簽刺肉,以便使肉內外受熱均勻。起鍋後將肉放入涼開水中,以保持水分,為刀工片肉做準備。接著是配料,李莊白肉調料必用大蒜和辣椒一併舂成糊狀,名蒜泥糍粑椒,再加上好醬油、白糖等調料,具有鮮香麻辣、諸味協調,達到添一分則濃、減一分則淡的境界。

蘸水豆腐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飲食講究的是平衡,如果只是將李莊白肉作為主菜倒不是不可以,畢竟口感極佳肥而不膩。要說這樣吃不健康李莊人民肯定不同意了,那麼再點幾個菜作為搭配,突出李莊白肉的霸主地位吧。酒肉要和朋友吃喝,獨自酒肉非常悲催。何況下次造訪不知何年,也不知何人陪伴,還是選擇一頓豐盛的午飯吧。

洗手渣 巴巴肉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說是酒肉風流,這李莊白肉已經擺上了,李莊的白酒不得不倒上啊。在古鎮沿江的大道上,隨處可見售賣李莊白酒的店鋪。在這條大道上,我這個白酒愛好者第一次見到了釀酒的過程。釀酒師身上的腱子肉真是性感極了,讓我想起了紀錄片舌尖中徽州古老的榨油場面,我說的性感是對匠人的讚譽。李莊白酒是以本地盛產的高粱為釀酒主料,經傳統工藝發酵蒸煮後獲得原酒,經一段時間的存放和勾兌後才作為商品酒出售。這種傳統的釀酒方法才讓李莊白家有了“李莊五糧液”美稱。李莊古鎮上,至今還保留著好幾家老酒廠、老酒窖。酒糟的氣味彌漫在老街上,路過已是三分醉,但經過實測飲後“不上頭”在這裡真是存在的,這也是李莊白家的獨特魅力。後來也聽傳聞這裡的優質酒廠在為五糧液提供母酒。 悄悄說一句我們在這裡灌了一些酒,想要品嘗的也可以聯繫我。

李莊午餐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相識李莊,其實並非慕名而至。我的孤陋寡聞,此前對李莊還知之甚少。在李莊不過幾個時辰的光景,品味到的除了可口的美味美酒還有厚重的歷史。下次相見總要喝個痛快了?

宜賓燃面 湯包 涼皮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對一座城市的好感當然不只是食物的作用,但是事物是對一座城市的某種文化的瞭解的方式。離開李莊後的幾天是在宜賓城區內度過的,那幾天算是把宜賓燃面吃安逸了。我幾乎是天天早上吃宜賓燃面,偶爾中午還吃宜賓燃面。有人問那晚上呢?晚上肯定是吃著宜賓燒烤喝著五糧液嘛,哈哈哈!五糧液天天喝還是花費太高,後來用敘府大麯代替了。只要是宜賓的酒就行,人生總是因為樂觀顯得美好。

宜賓大觀樓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我是從來不吃小籠包的,不知怎麼的在朋友的勸說下也嘗試了起來,原則真是在好吃的食物面前變得一文不值。這個小籠包類似于灌湯包,皮薄湯汁多,這吹彈可破的外皮真是顛覆了我的感受,第二天我還去了一次。我確實沒有吃過好吃的小籠包,之前也有嘗試過,不過每次總因為口感的糟糕而討厭上這個東西。

老樓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雖然宜賓城區內的道路錯中複雜,但是也在路上能夠看見一些老宜賓的痕跡,從這些建築能夠看出這座城市對於過去的包容。大觀樓就坐落在宜賓市中區的西街口,是道路交通環島的中央,車輛都從這裡繞圈然後去自己要去的方向。 大觀樓,又名“譙樓”。最初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代,系前文提到的中唐名臣韋皋在戎州都督任上所建,但當時的選址和建築形制均已年久失考。另據《宜賓縣誌》記載:“譙樓在府署之東,創自嘉慶年間。”這是現今樓址最明確的文獻出處。此樓在明末又毀於火災,清乾隆三十年(1765)敘州知府托隆重建後,才定名為“大觀樓”。解放前大觀樓年久失修,破敗不堪,解放後的宜賓市人民政府曾多次撥款修葺,使之煥然一新。如今的大觀樓較往昔更為壯觀;遊人既可在樓內的圖書館看書,又可登樓欣賞古建築的精湛藝術。

金沙江大橋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宜賓的十一月並未有寒意襲人的冬季模樣,陽光灑下的河畔是進行壩壩茶的好地方。滾燙的開水沖出一杯清茶,江上的萬噸級貨輪正在來來往往。橫跨長江上的大橋都是獨具造型的,對於川北大地上的人而來說除了驚豔更多的是不可思議。

長江大橋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在去往重慶的高速路上,我們做了一副對子:‘上 雨來敘府生詩意 ’‘下 風過李莊帶肉香’我執意要一個橫,同行的先生說不用,最後執拗不過我還是出了一個‘詩酒風流’。於是我這個對子改了一下做為了這次旅行記錄的標題。說出完整的對子後,我開始注意起了高速路兩片的花,那是一種樹花,生長白色、紅色的花朵。我拍下了幾張,好發給喜歡這花的人。

此篇遊記約有4345文字,32張美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