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調控升級後南京樓市供房供地“雙放量”

中國江蘇網4月7日訊 早在去年九十月份調控後, 南京樓市就曾出現過一輪供房供地“雙放量”, 今年調控升級後, 同樣的狀況再次出現, 3月底至今短短十多天內, 全市就有20多家樓盤領銷許入市, 新增房源供應突破6000套, 庫存量也隨即回升至2.4萬套。 此外在整個一季度, 南京樓市累計出讓的土地規模已經達到133公頃, 其中住宅供地規模超過100公頃, 同比增長近一半。 接下來的二季度還有上百公頃住宅用地計畫出讓。

土地和房源供應同時進入放量階段, 這也將對平抑二季度以及其後的樓市預期產生顯著影響。

供房放量:

3月底至今

新增上市房源6000餘套

二季度開局庫存回歸上升通道

截至昨日, 南京樓市的庫存量已達到2.39萬套, 接近2.4萬套水準, 網上房地產顯示, 此前的一季度南京樓市的庫存規模連續3個月下降, 從年初的2.5萬套一路下滑到2萬套左右, 3月下旬庫存量一度還不到2萬套。 清明小長假之前, 伴隨房源供應放量, 庫存迅速回升至2.2萬套, 清明小長假期間進一步回升到2.3萬套, 最高時達到了2.4萬套, 假期後庫存依舊停留在2.4萬套左右, 結束了一季度連續下降態勢, 回歸上升通道。

剛剛過去的3月份, 南京樓市除溧水、高淳外共有23家樓盤領取了住宅房源銷售許可證還有39幅地塊計畫出讓,

供地規模總計達到190公頃, 其中住宅地塊將有22幅計畫出讓, 供地總規模達到115公頃。 其中僅江北新區包括六合在內就將有9幅住宅地塊計畫出讓, 供應規模達到50公頃, 占到二季度住宅供地量的一半左右;城北後期也將有5幅住宅地塊計畫出讓, 供地規模達到31公頃。

住建部和國土部近日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應, 保證住宅用地供應平穩有序。 商品住房庫存消化週期在6-12個月以內的城市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內的城市不僅要顯著增加供地, 還要加快供地節奏。 此前的一季度,

南京樓市累計成交新房1.19萬套, 而現有的庫存規模為2.4萬套, 照此速度庫存去化週期僅為6個月左右, 業內普遍預計, 接下來南京樓市的土地供應也將進入到一個放量週期。

後市走向:

土地房源供應雙雙提速

將平抑市場預期

土地供應和房源供應“雙放量”, 對於加快房源上市節奏、平抑市場預期無疑將起到關鍵作用。 記者統計發現, 從上周直至本周的10天左右時間內, 南京樓市累計新增認購量為5523套, 但同期新房上市量已經達到6396套, 新增認購與上市量的比值約為0.85:1, 尚未消化的房源便轉化為庫存。 此外記者根據網上房地產統計發現, 3月底至今入市的20多家樓盤中, 迄今為止除了北辰旭輝鉑悅金陵、萬科翡翠公園、新城保利天地、龍湖春江酈城和龍湖春江紫宸5家樓盤上傳銷量顯示售罄外,

其餘都有房源待售, 去化率在6-9成之間。 這也意味著近期上市的樓盤中有四分之三左右開盤後並未去化光。 此外記者從市場面也瞭解到, 近期多家樓盤均表示房源量並不少, 選房也比較容易, 如城北一家近期開盤的專案, 售樓處表示房源基本都能選到, 江北多家樓盤也表示, 近期推出的房源基本都可以選到, 並且早登記也會有相應優惠。

不僅如此, 由於一季度限價一直比較嚴格, 3月份入市樓盤中除六合、城北的個別樓盤銷許價相比前期有一定增幅外, 絕大多數樓盤皆為“零漲幅”入市, 4月份預備入市的多家在售樓盤也均表示, 新推房源預計價格和前期相差不大。 記者統計發現,3月份至今,南京樓市各板塊的總價門檻基本沒有變化,4月份預計入市的近40家樓盤中,迄今為止包括江北、江寧、城北等各板塊在內,大約有15家樓盤最低總價門檻預計會在200萬以內,占到了入市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此外記者還瞭解到,去年土拍誕生的26幅現房銷售地塊中,迄今為止已有半數以上規劃亮相,其中包括榮盛錦繡瀾山、棲霞魯能公館等項目最快年內也有望入市。總體上看,伴隨供地供房進入加速通道,南京樓市也有望在後期保持充足供應,業內專家預計,今年南京樓市成交量總體相比去年將呈現下滑。加之年內調控政策仍會持續,接下來的二季度直至年底,市場和房價預期仍會持續調整。

交匯點南京晨報記者 朱曉燕 喬淳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邵丹 攝

記者統計發現,3月份至今,南京樓市各板塊的總價門檻基本沒有變化,4月份預計入市的近40家樓盤中,迄今為止包括江北、江寧、城北等各板塊在內,大約有15家樓盤最低總價門檻預計會在200萬以內,占到了入市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此外記者還瞭解到,去年土拍誕生的26幅現房銷售地塊中,迄今為止已有半數以上規劃亮相,其中包括榮盛錦繡瀾山、棲霞魯能公館等項目最快年內也有望入市。總體上看,伴隨供地供房進入加速通道,南京樓市也有望在後期保持充足供應,業內專家預計,今年南京樓市成交量總體相比去年將呈現下滑。加之年內調控政策仍會持續,接下來的二季度直至年底,市場和房價預期仍會持續調整。

交匯點南京晨報記者 朱曉燕 喬淳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邵丹 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