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不理解法系車的設計,可能是因為不了解法國人

去年我國汽車銷量達到了778萬台, 而今年預計可以超過900萬台, 這龐大的銷量資料足以證明中國的汽車市場是非常重要的, 而全球的造車企業也對中國市場這塊兒肥肉虎視眈眈。 但是, 仍有幾個品牌沒有隨波逐流, 那就是法系車。 除了法系車以外的品牌都很勤快, 消費者需要什麼就立馬去做, 而法系車永遠慢半拍, 有人說是因為法國人太懶, 有人則說是法國的浪漫內心我們不懂, 還有人說這全是因為法國人的傲慢...

法系車的“特別之處”

法系車最特別的應該就是外觀了吧?對於審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

所以我不會說法國車醜, 只能說很特別...

對於最近上市天逸的外觀, 外界最多的評價就是“醜”的有個性。

再來看看進口的C6, 或許也能用同樣的話來評判其外觀。 不過我要這麼說, 那肯定不免引來一場口水戰, 所以我只能客觀的說, 至少法系車的外觀, 跟我們對於正常汽車的理解不同, 真的很特別。

而這些也只是九牛一毛, 當我踏進雪鐵龍的法國官網, 才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除了帶有主觀色彩的外觀評價外, 關於法國車實用性的吐槽也實在太多了, 不向中國消費者低頭的小空間, 匪夷所思的內飾設計和怎麼也找不到的各種按鈕, 不明所以的方向盤和儀錶盤設計, 反正各種反人類、反人機工程學的設計在法系車上你都能找到。

這時, 你不免會產生疑問, 法國人的腦子裡究竟在想什麼?他們是如何造出這樣的奇葩的汽車的呢?

法國人的傲慢

法系車是不願改變的, 或者說人家可能壓根兒就看不上你的需求, 法國人的“倔”從二戰時期就已經得到印證了。

據說, 在二戰時期的一次首腦會議上, 英國首相邱吉爾望著大步流星走過來的法國戴高樂將軍, 悄悄地對美國總統羅斯福低聲說:你看他像不像一頭騾子?儘管二戰期間法國國土全部淪陷,

但戴高樂依然不向希特勒屈服, 甚至不向英美盟友妥協。 所以邱吉爾才把他形容為一頭倔強的騾子...

這樣的傲慢和倔勁兒讓我想到了知乎網友的一則段子, 以證明當下的法國人依舊如此。

這樣的傲慢也就導致了當時在富康進入中國時, 即使和中國合資也不願意改變富康的造型。 可當時的國人, 對於汽車這種交通工具的外形認知是講究平衡的, 必須有頭有尾, 中間高, 頭尾低, 這樣類似與轎子的造型才能稱之為車。 可法國人就是不願改變, 認為兩廂車才是潮流。

於是他們認為,只是富康的不暢銷,只是因為不夠出色,所以要給中國市場最好的!於是就帶來了在拉力錦標賽上成績斐然的塞納,可惜它只有半個屁股,仍然不符合國人的平衡標準,最後塞納也是失敗告別。

法國人的“懶”

法國人的罷工是非常出名的,“不想工作,只想休假”是法國人給外界留下的印象。顯然,他們對於每年150天的法定假日仍然不滿意。而更有研究表示70%的法國人是依靠精神藥物來維持工作的。所以讓法國人工作,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說法國人“懶”也好,會享受生活也罷,總之法系車企的工作時間如果僅為其他品牌的一半時,車型更新換代慢一點也就正常了。所以,可能法國人是因為傲慢不願改變,也可能是因為懶的改變...

法國人的藝術感

很多人說法系車的設計是超前的,你們不能理解罷了。這話沒毛病,因為法國人是具有藝術感的。世界的藝術殿堂盧浮宮就位於法國巴黎,除此之外數不過來的藝術家也都是法國人,高更、莫内,兩位元鼎鼎大名的印象派畫家全部出自法國,而他們當時的畫作又有幾幅是能夠得到世人理解的呢。

所以,在這樣的藝術薰陶下,想讓法國人隨波逐流實在有些困難。這也是為什麼法系車對自己的設計如此有信心,又如此不被人理解了。

小賤有位同事就是法系粉,而在他面前提法系車的銷量那是最大的禁忌。但是從中國市場看,DS的名存實亡,雪鐵龍和標緻的節節敗退,雷諾也提不起勁兒來。而市場是檢驗產品力的唯一標準,不論情懷還是藝術,在現實面前法系車的表現的確不盡如人意。

於是他們認為,只是富康的不暢銷,只是因為不夠出色,所以要給中國市場最好的!於是就帶來了在拉力錦標賽上成績斐然的塞納,可惜它只有半個屁股,仍然不符合國人的平衡標準,最後塞納也是失敗告別。

法國人的“懶”

法國人的罷工是非常出名的,“不想工作,只想休假”是法國人給外界留下的印象。顯然,他們對於每年150天的法定假日仍然不滿意。而更有研究表示70%的法國人是依靠精神藥物來維持工作的。所以讓法國人工作,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說法國人“懶”也好,會享受生活也罷,總之法系車企的工作時間如果僅為其他品牌的一半時,車型更新換代慢一點也就正常了。所以,可能法國人是因為傲慢不願改變,也可能是因為懶的改變...

法國人的藝術感

很多人說法系車的設計是超前的,你們不能理解罷了。這話沒毛病,因為法國人是具有藝術感的。世界的藝術殿堂盧浮宮就位於法國巴黎,除此之外數不過來的藝術家也都是法國人,高更、莫内,兩位元鼎鼎大名的印象派畫家全部出自法國,而他們當時的畫作又有幾幅是能夠得到世人理解的呢。

所以,在這樣的藝術薰陶下,想讓法國人隨波逐流實在有些困難。這也是為什麼法系車對自己的設計如此有信心,又如此不被人理解了。

小賤有位同事就是法系粉,而在他面前提法系車的銷量那是最大的禁忌。但是從中國市場看,DS的名存實亡,雪鐵龍和標緻的節節敗退,雷諾也提不起勁兒來。而市場是檢驗產品力的唯一標準,不論情懷還是藝術,在現實面前法系車的表現的確不盡如人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