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個以“藍”“綠”為特色的示範區串起了濟青煙!

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近日, 國家科技部批復支持山東省建設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 22日, 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 會議中, 山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張士新表示, 山東省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此次獲批的示範區圍繞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等國家和省級發展戰略, 著力建設以濟南、青島、煙臺為主核心, 以藍色經濟、綠色農業為特色的全國重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輻射源和聚集地。

張士新指出, 為全力營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政策環境,

山東省把“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形成市場品牌新優勢”作為當前五個重點工作之一, 切實幫助科技成果轉化解決“起步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尤其是從法律法規層面, 《山東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修訂已經進入人大審議程式。

張士新介紹, 2016年, 山東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34%, 比全國平均水準高出0.23個百分點。 尤其是在資訊產業和科技服務業方面的優勢, 濟南市優勢明顯。 在海洋科技領域, 青島、煙臺、威海三市被列為國家首批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試點城市, 聚焦海洋科技的區域特色和產業優勢逐步顯現。 在農業方面, “十二五”期間培育新品種(系)近300個, “濟麥22”成為全國小麥第一大品種。

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9300多家, 農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400億元, 農民合作社達到15.4萬家, 據全國第一。

據瞭解, 目前山東省正著力推進中大創新平臺載體建設, 其中對技術轉移和轉化機頭的建設和體系非常重視。 已經建成的省屬高校服務機構有20家、研究開發機構381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31個。

張士新表示, 推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是一項中長期的工作。 目前通過設立省級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和天使投資引導基金, 探索建立大企業通過資本紐帶反哺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機制。 尤其是在全國率先實施小微企業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扶持政策, 實施“創新券”制度和創新競技行動計畫將切促成的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

形成經濟新動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