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我們今天再談媒體融合,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

2014年9月, 中央正式出臺《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到至今有3年多的時間。

無論是人民日報的“中央廚房”、新華社的“新華全媒體”還是央視的“智慧融媒體”。 在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中, 中國傳媒界已經發生了大量豐富而生動的媒體融合實踐。

除此之外, 國內的媒體融合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模式, 比如央視、人民日報等中央級媒體平臺化融合模式, 區域內平臺化的湖北廣電長江雲模式, 以內容為核心的湖南廣電芒果TV模式, 當地語系化服務的“無線蘇州”模式等等。

11月21-22日, 第三屆“世界電視日”中國電視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

21日下午, “中國電視媒體融合峰會”上與會嘉賓對當下媒體融合進行了預判。

本文綜合部分大咖觀點, 結合相關報導和筆者個人觀察, 試圖勾勒出一個完整的媒體融合發展路徑。

當我們在談媒體融合, 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

媒體發生的第一個變化就是內容和管道的分離。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 很多競爭者都參與到內容和管道的競爭過程。

開始, 更早的是來自於我們對管道競爭的發展, 在管道競爭的過程中會發現, 新的介入者、競爭者憑藉他們所有的技術優勢, 利用演算法等推薦這種方式, 能夠決定消費者去看到什麼樣的內容, 或者投其所好向使用者推薦他們認為合適的內容。

當然, 消費者也有這樣的企圖, 當我們來到這個市場之後去找某些產品, 這時候其實體現了我們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如果沒有找到這個產品, 消費者可能也會離開這個管道。

所以, 現在來講, 我們是進入了這樣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中會看到管道更多的推的力量,

也看到了我們內容所擁有的拉的作用。 這個市場變成了兩種力量相互博弈的市場, 他們博弈的最終是要擁有對於用戶、消費者的主導權。

當我們談到內容、管道和使用者之間關係的時候, 其實我們更多涉及的是傳播規律, 這是我們所看到的傳播環境的變化。

媒體融合今年實現提速

今年以來, 人民日報上線“人民直播”、新華社啟動“現場雲”、央視打造央視新聞移動網, 三家央媒在直播領域展開佈局, 這都表明媒體融合已經進入提速時代。

幾大衛視不約而同推出新舉措, 今年4月13日, 北京衛視和浙江廣電分別與阿裡巴巴和新浪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跨界融合也成為融合的新常態。

阿裡巴巴集團聯合北京衛視正式簽署“台網聯盟”戰略合作協定, 這是阿裡巴巴集團首次與省級衛視開啟全面合作;

今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將推出深圳、浙江、北京 “三台一晚”聯動直播的盛況, 共同打造最具全球影響力的全民狂歡夜。

無論是打通娛樂和消費,

還是優質內容嫁接創新, 阿裡與BTV首次合作, 新浪與浙江廣電宣佈合作, 媒體跨界融合的大動作開始顯露, 可以看到, 台網聯動的模式將會長期存在並會得到進一步的升級。

電視內容優勢非常強大, 媒體融合最大的痛點是版權

今天的小屏未必一定要回到大屏, 今天的大屏也未必一定能帶動小屏。 所謂的媒信號媒體融合, 最大的痛點是呼籲大家保護好內容版權, 原創內容的生存者、生產者存狀態之所以並不光鮮, 因為我們不看重自己的東西, 沒有正確的估值。

電視究竟帶來了融合的第二春,還是走到了暮年?做這個判斷,一個大的前提,就是我們到底給電視這個東西多大的生命估值。今天,人類傳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進入臨界點,未來的主流媒體正在形成當中。

近三年,電視節目點擊率貢獻70%以上,今年上半年貢獻75%,上半年在播節目數量是占6.4%,但是流量占74%,遠遠超過非在播節目。6.4%數量的節目占了74%的流量。看來電視的內容優勢是非常強大的。

傳統的電視有著誰也比不了的內容生產優勢,電視播出的電視節目依然處於目前的整體水準。網綜的形態仍是電視綜藝。網綜從電視節目形態來講現在依然是電視節目。

網綜的盈利模式目前依然是傳統的盈利模式,B2B的盈利模式,靠廣告。從去年開始,電視臺的廣告下降得很快,到今年更明顯。但互聯網也好不到哪兒去。去年開始互聯網的綜藝,每個平臺都推了幾十個綜藝,真正做起來也沒幾個。

媒體融合幾種發展路徑

中國傳媒界已經發生了大量豐富而生動的媒體融合實踐。比如360與北京電視臺合辦的新媒體平臺北京時間。

比如,整合了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和廣東廣播電視臺兩家傳媒單位旗下優質的財經媒體資源和經營性資產的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而通過對內容、管道和使用者之間相互控制的關係區分,國內的媒體融合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模式,比如央視、人民日報等中央級媒體平臺化融合模式,區域內平臺化的湖北廣電長江雲模式,以內容為核心的湖南廣電芒果TV模式,當地語系化服務的“無線蘇州”模式等等。

1、全國性媒體集團

多內容、多樣管道,針對于建立使用者廣泛管理的融合模式,這樣的代替是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為代表的全國性媒體集團。

2、內容核心的芒果模式

芒果模式更多的是依靠他的優勢內容建立特定使用者群的融合模式,這個模式裡更強調的是以內容為核心,圍繞著內容打造我們可能利用的管道,來形成針對用戶群的影響力。

3、區域使用者群模式

以區域內容,延伸服務化內容,建立區域廣泛使用者群的融合模式,這時候把他的使用者群限定在一定區域裡,在討論內容時不僅僅利用廣電自己可以生產的內容,也整合進可利用的一些服務性內容。

4、縱向垂直模式

縱向的垂直模式思考更多來源於使用者決策鏈路的打通,當看用戶決策鏈路向前或向後延伸時也隨著他們打通上下游的資源,這樣的融合模式更多的是我們提到的產業化的模式也是我們打開路徑,決策使用者決策鏈路的模式。

電視究竟帶來了融合的第二春,還是走到了暮年?做這個判斷,一個大的前提,就是我們到底給電視這個東西多大的生命估值。今天,人類傳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進入臨界點,未來的主流媒體正在形成當中。

近三年,電視節目點擊率貢獻70%以上,今年上半年貢獻75%,上半年在播節目數量是占6.4%,但是流量占74%,遠遠超過非在播節目。6.4%數量的節目占了74%的流量。看來電視的內容優勢是非常強大的。

傳統的電視有著誰也比不了的內容生產優勢,電視播出的電視節目依然處於目前的整體水準。網綜的形態仍是電視綜藝。網綜從電視節目形態來講現在依然是電視節目。

網綜的盈利模式目前依然是傳統的盈利模式,B2B的盈利模式,靠廣告。從去年開始,電視臺的廣告下降得很快,到今年更明顯。但互聯網也好不到哪兒去。去年開始互聯網的綜藝,每個平臺都推了幾十個綜藝,真正做起來也沒幾個。

媒體融合幾種發展路徑

中國傳媒界已經發生了大量豐富而生動的媒體融合實踐。比如360與北京電視臺合辦的新媒體平臺北京時間。

比如,整合了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和廣東廣播電視臺兩家傳媒單位旗下優質的財經媒體資源和經營性資產的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而通過對內容、管道和使用者之間相互控制的關係區分,國內的媒體融合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模式,比如央視、人民日報等中央級媒體平臺化融合模式,區域內平臺化的湖北廣電長江雲模式,以內容為核心的湖南廣電芒果TV模式,當地語系化服務的“無線蘇州”模式等等。

1、全國性媒體集團

多內容、多樣管道,針對于建立使用者廣泛管理的融合模式,這樣的代替是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為代表的全國性媒體集團。

2、內容核心的芒果模式

芒果模式更多的是依靠他的優勢內容建立特定使用者群的融合模式,這個模式裡更強調的是以內容為核心,圍繞著內容打造我們可能利用的管道,來形成針對用戶群的影響力。

3、區域使用者群模式

以區域內容,延伸服務化內容,建立區域廣泛使用者群的融合模式,這時候把他的使用者群限定在一定區域裡,在討論內容時不僅僅利用廣電自己可以生產的內容,也整合進可利用的一些服務性內容。

4、縱向垂直模式

縱向的垂直模式思考更多來源於使用者決策鏈路的打通,當看用戶決策鏈路向前或向後延伸時也隨著他們打通上下游的資源,這樣的融合模式更多的是我們提到的產業化的模式也是我們打開路徑,決策使用者決策鏈路的模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