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趣聞丨微信群裡家長競選家委會堪比競爭CEO,你還以為國外學校家委會就好進?

前不久, 一則微信群裡家長競選家委會的新聞刷爆朋友圈, 眾家長為競選家委會成員不遺餘力地自我推銷, 外企高管、名校學生會主席經歷、家有多套房產、彈性工作時間,

還有人揚言能“砸停茅臺股票”……家委會競選成了一場“名利秀”, 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家庭對子女教育的焦慮和誤讀。

那國外學校的家委會什麼樣?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跟著小編往下看就知道了!

美國:籌款是最重要任務

美國中小學無論公立還是私立, 基本都有家委會(ParentsAssociation或PA), 旨在吸引家長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 形成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社區。 籌款是家委會最重要的任務。 公立學校資金緊張, 課外活動種類及各種學生俱樂部較少, 家委會的籌款會用來支持一些學校無力負擔的活動;私立學校課外活動豐富, 家委會籌款主要用來舉辦一些增進凝聚力的趣味活動, 比如抽獎、時裝秀等。 此外, 家委會還承擔學校和家長間的溝通交流責任。

當地教育局對家委會選舉制定有嚴格的競選流程, 包括時間流程、提名委員會、候選人資格、計選票等都有詳細規定。 家委會各種職務的候選人基本都是家委會活動的積極分子,

而積極分子大都是從做義工開始, 比如, 參加橄欖球、籃球等校隊比賽或學生演出時的義賣籌款等。

家委會成員以全職媽媽居多, 媽媽們常常一起吃飯、一起慢跑, 加上家委會的正常工作會議, 日常活動很豐富;爸爸們大多參加週末活動或義工, 比如校隊助理教練等;當然, 有孩子參加的演出、比賽, 家長是堅定的支持者, 有時還會著正裝出席。

英國:家長需配合學校時間

英國家委會一般由校長、任課老師、家長代表、地方教育委員會指派的代表以及當地社區人士組成。 多數家長代表都是志願參選, 將個人背景告訴校方, 校方會做權衡。 校方會告訴家長, 參與家委會是志願工作, 和他們的孩子在校學習生活, 不存在任何利害關係。

家委會成員的工作並不輕鬆, 首先要確保配合校方完成一些學習時間的課程安排。 英國的公立小學是早上8點半入校, 下午3點放學, 家委會成員需要在這段時間裡, 參與學校安排的活動, 比如由家長領著孩子們講故事, 一些國際化學校還鼓勵來自不同國家背景的家長教學生外語,

介紹異國文化風情。 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家長還可以負責半小時的課後班學習, 教孩子如何使用互聯網、如何攝影、如何烘焙, 等等。 家長要提前備課, 以免孩子和校方失望。

通常家委會每學期組織三四次會議, 由校方將教學安排和活動安排交給大家討論。 家長代表會自薦説明學校組織活動, 如採購聖誕樹等。

德國:沒特權, 經常給學校提意見

“家委會的任期為一年,新學年伊始,所有學生家長都會收到參加選舉的邀請。”柏林米特區一所小學的班級家長委員會委員卡特琳說,通常一個班級通過民主選舉產生2-3名家委會成員。候選家長要進行競選演講,並由家長投票或者舉手決定,且老師不能在場。

德國家委會的日常任務主要有三個方面:

召集家長,編輯家長通訊錄

建立社交媒體討論群組,給家長髮郵件,組織班級家長會等。

組織活動

如運動會、郊遊、演出等。

向校方反映家長意見

比如,經常更換老師,影響了教學的連續性,家委會就得把家長意見反映給學校,並與學校共同尋找解決方案。老師體罰學生,引起家長不滿,家委會也得出面協調。

法國:犀利的“督導員”

法國中小學的老師、學生和家長代表每年要開三次班會,就學生成績、班級運轉及學校管理等情況展開討論。其中學生家長每班派兩名代表,這些代表由全班家長推舉產生,選出的人一般都能言善辯、作風犀利。

家長代表在班會上扮演督導員角色,他們最關注校方是否履行義務,完成“教學合同”承諾。他們會指出,某老師病假,而代課老師未及時到位,警告若不能補課,將向學區區長寫信。他們可以批評學校課程表安排不夠平等,讓孩子只有半小時午餐時間。還會要求學校撤銷對穿超短裙學生的歧視性處分,提出修改有關學生著裝的校規。

若家長代表有教育經驗,還可以就作業及考試安排提出質疑。校方若不能給出滿意答覆和解釋,會很被動。因此,校長和老師都不敢怠慢家長代表的訴求,有時候學校還會提前召集會議商量應對辦法。

讀到這裡,國內小學生應該發出如下感慨——

日本:工作瑣碎不討好

日本家委會有全國性組織——PTA全國協定會。PTA對學校午餐有評判權,有問題會及時向學校反映。幾乎每個學校都有PTA組織,以往都是母親參加PTA活動,近年隨著女性逐漸走向社會參加工作,參加PTA的男性越來越多。

PTA組織裡的家長成員各有分工,包括會計、宣傳、聯絡等工作。筆者也曾當過PTA成員,主要負責早上引導小學生過馬路。負責宣傳的,需在運動會時進行拍照、采寫消息。校足球隊的後勤工作也大多是PTA成員來做,為學生買服裝、買飲料等。

PTA的經費來自家長交的會費,公立學校一年3000日元左右,有些私立學校的費用則高達兩三萬日元。PTA工作繁瑣,往往出力不討好。PTA成員多是由家長一年一換輪流擔任,毛遂自薦的人很少。但也有一些權勢人物願意當PTA領頭人,在學校的重要儀式上,他們可以坐在主席臺上,甚至可代表家長發表講話。為學校聯繫到贊助費的家長往往在PTA中擔任要職。也有家長抱怨,如一名PTA成員“以權謀私”,讓自己的小孩在足球隊裡穿上了10號球衣,實際上小孩的球技並不好。

來源丨《環球時報》

記者丨王岩輝 紀雙城 潘亮 青木 黃文煒

往期精彩回顧

“家委會的任期為一年,新學年伊始,所有學生家長都會收到參加選舉的邀請。”柏林米特區一所小學的班級家長委員會委員卡特琳說,通常一個班級通過民主選舉產生2-3名家委會成員。候選家長要進行競選演講,並由家長投票或者舉手決定,且老師不能在場。

德國家委會的日常任務主要有三個方面:

召集家長,編輯家長通訊錄

建立社交媒體討論群組,給家長髮郵件,組織班級家長會等。

組織活動

如運動會、郊遊、演出等。

向校方反映家長意見

比如,經常更換老師,影響了教學的連續性,家委會就得把家長意見反映給學校,並與學校共同尋找解決方案。老師體罰學生,引起家長不滿,家委會也得出面協調。

法國:犀利的“督導員”

法國中小學的老師、學生和家長代表每年要開三次班會,就學生成績、班級運轉及學校管理等情況展開討論。其中學生家長每班派兩名代表,這些代表由全班家長推舉產生,選出的人一般都能言善辯、作風犀利。

家長代表在班會上扮演督導員角色,他們最關注校方是否履行義務,完成“教學合同”承諾。他們會指出,某老師病假,而代課老師未及時到位,警告若不能補課,將向學區區長寫信。他們可以批評學校課程表安排不夠平等,讓孩子只有半小時午餐時間。還會要求學校撤銷對穿超短裙學生的歧視性處分,提出修改有關學生著裝的校規。

若家長代表有教育經驗,還可以就作業及考試安排提出質疑。校方若不能給出滿意答覆和解釋,會很被動。因此,校長和老師都不敢怠慢家長代表的訴求,有時候學校還會提前召集會議商量應對辦法。

讀到這裡,國內小學生應該發出如下感慨——

日本:工作瑣碎不討好

日本家委會有全國性組織——PTA全國協定會。PTA對學校午餐有評判權,有問題會及時向學校反映。幾乎每個學校都有PTA組織,以往都是母親參加PTA活動,近年隨著女性逐漸走向社會參加工作,參加PTA的男性越來越多。

PTA組織裡的家長成員各有分工,包括會計、宣傳、聯絡等工作。筆者也曾當過PTA成員,主要負責早上引導小學生過馬路。負責宣傳的,需在運動會時進行拍照、采寫消息。校足球隊的後勤工作也大多是PTA成員來做,為學生買服裝、買飲料等。

PTA的經費來自家長交的會費,公立學校一年3000日元左右,有些私立學校的費用則高達兩三萬日元。PTA工作繁瑣,往往出力不討好。PTA成員多是由家長一年一換輪流擔任,毛遂自薦的人很少。但也有一些權勢人物願意當PTA領頭人,在學校的重要儀式上,他們可以坐在主席臺上,甚至可代表家長發表講話。為學校聯繫到贊助費的家長往往在PTA中擔任要職。也有家長抱怨,如一名PTA成員“以權謀私”,讓自己的小孩在足球隊裡穿上了10號球衣,實際上小孩的球技並不好。

來源丨《環球時報》

記者丨王岩輝 紀雙城 潘亮 青木 黃文煒

往期精彩回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