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創君:個人資訊買賣黑鏈,淘寶25頁和京東3年數據僅需1元

聚創君導語:你的通話記錄裡, 最常用的30個連絡人是誰, 你家住何處, 經常在哪兒活動, 餘額寶裡還有多少錢, 在什麼時候買過幾件內衣……這些你以為的私密資訊, 其實都可以被輕易查到。

南都記者從探知資料公司花了3.8元買到自己的詳細運營商報告。 報告把記者常用的30位元連絡人單獨拎出, 統計了近24小時、1-7天、7-30天、30-90天、90-180天5個通話時段的聯繫次數。

在南都記者獲取的支付寶報告裡, 更是將花唄的曆月帳單, 還款金額和時間都顯示出來。 不僅如此, 還羅列出支付寶的歷史消費統計, 甚至連南都記者8月25日在家繳了一次110元水費都有記錄。

被爬取的淘寶帳戶資訊裡, 有關聯的支付寶資訊, 記錄了帳戶和餘額寶金額, 和花唄總額度、可消費額度等。

你的通話記錄裡, 最常用的30個連絡人是誰, 你家住何處, 經常在哪兒活動, 餘額寶裡還有多少錢, 在什麼時候買過幾件內衣……這些你以為的私密資訊, 其實都可以被輕易查到。

南都調查發現, 一個隱藏在現金貸平臺背後的資料產業鏈正在悄然活動, 其危害較之于一些開房記錄查詢服務更甚。

更驚悚的是, 資料公司在採集了這些資料後一般會“深度開發”, 將其分割成千百個維度來進行分析, 然後一張關於你的完整用戶畫像就此誕生。 而被多維度分析的你, 卻並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授權他人獲取到這些資訊的。

“你孩子那麼可愛, 不想他出啥事吧?”

“我上岸了。 ”這是每個深陷網貸漩渦的人共同的心願。

兩個月前, 32歲的阿倫跑路了。 因為迷上遊戲廳的賭博機, 阿倫幾乎賠上了所有積蓄, 曾兩天內輸光了一個月的工資3000多元。 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 他注意到了一則“2分鐘註冊, 5分鐘審核, 極速放款”的現金貸廣告。

一開始能向平臺貸多少錢?這往往需要用個人隱私來交換。 上傳本人持身份證照片, 填寫詳細住址, 讀取手機通訊錄, 認證運營商和電商資訊等, 用阿倫的話來說, “交出的個人資訊越多, 可借款的額度也就越高。 ”

初嘗來錢快的甜頭後, 阿倫一連借了十幾個平臺, 直到“拆東牆補西牆”都難以填補漏洞。 在被威脅爆“通訊錄”,

群發欠錢不還短信前, 他逃走了, 怕在親朋好友前“失了面子”。 不過這四五萬元的欠款, 一天天利滾利, 他想甩都甩不開, 只能靠拼命打工苦苦支撐著。 “小貸吸血, 慢慢熬吧。 再也不賭的話, 也許就上岸了。 ”阿倫對南都記者表示。

11月12日, 四川內江市36歲的孕婦葉某喝下一瓶農藥自殺身亡。 臨走前, 她只留下一句話, “我在外欠了七八萬元債。 ”葉某的丈夫李先生告訴南都記者, 在妻子的筆記本裡記著12家網貸公司的名字。

第二天, 他們一家人先後接到了多家網貸平臺的催收電話和短信。 有的直言如不還款, 將以惡意騙貸, 涉嫌經濟欺詐起訴, 還有的威脅, 直接微信轉錢不然上門催收, “你孩子那麼可愛, 不想他出什麼事吧?”“他在哪個幼稚園我們也知道”。

遭遇過如此催收的人並不少。 在“2017互聯網金融合規與創新論壇”上,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吳震指出, 今年6月以來, 發現違規催收1000萬余次, 施害人達79萬, 受害人92萬, 已致20餘人死亡。

不難理解, 催收人員為何能掌握葉某這麼多個人隱私。 除了網貸平臺自行收集的使用者資訊外, 有業內人士表示, 一些資料公司還可通過技術手段, 為平臺提供借款人的更多資訊。

定位到經緯度, 還有所謂風險資訊掃描

日前, 南都記者通過隨機檢索, 在一家名為探知資料的科技公司, 僅花了3.8元就買到了自己的詳細運營商報告。

報告達33頁, 內容涉及南都記者的基本身份資訊, 近半年的通話記錄詳情、帳單消費、出行資訊和人脈關係等,

並有詳細的量化評分。

資料顯示, 這半年時間裡, 南都記者共煲了3次超過一小時的“電話粥”, 累計通話時長達214分鐘。 該報告還量化了夜間活動情況占比, 為3%。 其中, 記者通信最頻繁的是今年6月。

在消費記錄方面, 南都記者每月的手機話費在200元左右, 半年充了6次話費, 最大單筆充值金額達500元。

此外, 報告還記錄了出行資訊。 比如今年國慶期間, 南都記者曾往返惠州、廣州和深圳三地。 過去半年有過一次出境旅遊, 在日本呆了10天。

更令人驚訝的是, 這份運營商報告裡還根據聯繫次數, 將與南都記者進行過通話的1000個手機號碼羅列出來, 包括完整號碼、歸屬地、通話時長、最早和最後通話時間等。

其中常用的30位連絡人更是被單獨拎出, 統計了近24小時、1-7天、7-30天、30-90天、90-180天5個通話時段的聯繫次數。也就是說最近一天,被查詢人給誰打過或者接到過幾次電話,均可從報告中得知。

此外,報告中還能看到借款人的身份資訊,定位到經緯度、門牌號的居住位址等,還有所謂的風險資訊掃描。比如入網時長,黑名單通信記錄,民間借貸、銀行、P2P平臺與互聯網小貸等通信記錄,甚至還有公檢法和澳門通信記錄等。

上海琥珀科技公司創始人李永慶告訴南都記者,運營商報告並不是簡單羅列一個通話詳單,需要很多資料進行交叉分析,據此可判斷借款人是不是欺詐團隊,最近有沒有被其他網貸平臺催收。

在網貸行業工作多年的王蘭進一步指出,通過通話記錄,甚至能大概判斷出這是個怎樣的人。王蘭說,例如正常人的通話記錄一般有來有往,而打出的電話較多,且都是幾秒鐘資訊。”

南都記者查閱發現,不少網貸平臺在使用者協議裡也提及,使用者同意其公司有權將使用者個人資料和資訊,提供給依法設立的征信機構和個人信用資料庫和關聯方、合作夥伴,以及給協力廠商進行逾期賬款催收。並且有權與任何協力廠商進行資料共用。

有資料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原則上借款人要借哪家網貸公司的錢,就授權把個人資訊交給哪家。“當中的資料公司都是工具,拿了資料別悄悄賣就好了”。

大資料公司私自保存他人資訊違規

不過,韓洪慧對南都記者表示,大資料公司在説明金融機構瞭解和分析客戶的同時,也保存了資料。這樣私自保存是違規的。資料積累越多,風險也越大。“畢竟資料不是自己業務產生的自然數據,再加上萬一保存不好洩露了,好比定時炸彈”。

今年6月1日,網安法和“兩高”個人資訊司法解釋開始生效實施,法規提及,“非法獲取、出售或提供行蹤軌跡資訊、通信內容、征信資訊、財產資訊50條以上的即入罪。”整個大資料行業因此面臨極大的挑戰,大量資料介面被切斷。

不僅如此,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是,將來會不會出現手機聯繫的人越來越少,人們都用微信了。如此基於運營商的風控邏輯,將不再那麼有效了。南都記者注意到,有資料公司已悄悄推出微信爬蟲產品。不過,每家公司都有反爬蟲技術,能否不間斷穩定爬取資料,也是一大挑戰。

李永慶告訴南都記者,“怎麼在合規的情況下找到有效的資料,是不少公司需要考慮的問題。”

(應採訪物件要求阿倫和王蘭為化名)

被爬取的個人資訊

基本身份資訊,近半年的通話記錄詳情、消費帳單、出行資訊、人脈關係、詳細量化評分情況

聯繫次數,通話過的1000個手機號碼羅列出來,包括完整號碼、歸屬地、通話時長、最早和最後通話時間等。

其中常用的30位連絡人更是被單獨拎出,統計了近24小時、1-7天、7-30天、30-90天、90-180天5個通話時段的聯繫次數。

定位到經緯度、門牌號的居住地、入網時長,黑名單通信記錄,民間借貸、銀行、P2P平臺與互聯網小貸等通信記錄、公檢法和澳門通信記錄

淘寶25頁訂單資料、京東近3年資料

電商、社保、公積金、央行征信報告和學信網

更多詳情資訊大家可以訪問聚創官網瞭解閱讀,www.xsy111.com。

也可直接掃碼與聚創君(1213939777)一對一交流探討。

統計了近24小時、1-7天、7-30天、30-90天、90-180天5個通話時段的聯繫次數。也就是說最近一天,被查詢人給誰打過或者接到過幾次電話,均可從報告中得知。

此外,報告中還能看到借款人的身份資訊,定位到經緯度、門牌號的居住位址等,還有所謂的風險資訊掃描。比如入網時長,黑名單通信記錄,民間借貸、銀行、P2P平臺與互聯網小貸等通信記錄,甚至還有公檢法和澳門通信記錄等。

上海琥珀科技公司創始人李永慶告訴南都記者,運營商報告並不是簡單羅列一個通話詳單,需要很多資料進行交叉分析,據此可判斷借款人是不是欺詐團隊,最近有沒有被其他網貸平臺催收。

在網貸行業工作多年的王蘭進一步指出,通過通話記錄,甚至能大概判斷出這是個怎樣的人。王蘭說,例如正常人的通話記錄一般有來有往,而打出的電話較多,且都是幾秒鐘資訊。”

南都記者查閱發現,不少網貸平臺在使用者協議裡也提及,使用者同意其公司有權將使用者個人資料和資訊,提供給依法設立的征信機構和個人信用資料庫和關聯方、合作夥伴,以及給協力廠商進行逾期賬款催收。並且有權與任何協力廠商進行資料共用。

有資料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原則上借款人要借哪家網貸公司的錢,就授權把個人資訊交給哪家。“當中的資料公司都是工具,拿了資料別悄悄賣就好了”。

大資料公司私自保存他人資訊違規

不過,韓洪慧對南都記者表示,大資料公司在説明金融機構瞭解和分析客戶的同時,也保存了資料。這樣私自保存是違規的。資料積累越多,風險也越大。“畢竟資料不是自己業務產生的自然數據,再加上萬一保存不好洩露了,好比定時炸彈”。

今年6月1日,網安法和“兩高”個人資訊司法解釋開始生效實施,法規提及,“非法獲取、出售或提供行蹤軌跡資訊、通信內容、征信資訊、財產資訊50條以上的即入罪。”整個大資料行業因此面臨極大的挑戰,大量資料介面被切斷。

不僅如此,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是,將來會不會出現手機聯繫的人越來越少,人們都用微信了。如此基於運營商的風控邏輯,將不再那麼有效了。南都記者注意到,有資料公司已悄悄推出微信爬蟲產品。不過,每家公司都有反爬蟲技術,能否不間斷穩定爬取資料,也是一大挑戰。

李永慶告訴南都記者,“怎麼在合規的情況下找到有效的資料,是不少公司需要考慮的問題。”

(應採訪物件要求阿倫和王蘭為化名)

被爬取的個人資訊

基本身份資訊,近半年的通話記錄詳情、消費帳單、出行資訊、人脈關係、詳細量化評分情況

聯繫次數,通話過的1000個手機號碼羅列出來,包括完整號碼、歸屬地、通話時長、最早和最後通話時間等。

其中常用的30位連絡人更是被單獨拎出,統計了近24小時、1-7天、7-30天、30-90天、90-180天5個通話時段的聯繫次數。

定位到經緯度、門牌號的居住地、入網時長,黑名單通信記錄,民間借貸、銀行、P2P平臺與互聯網小貸等通信記錄、公檢法和澳門通信記錄

淘寶25頁訂單資料、京東近3年資料

電商、社保、公積金、央行征信報告和學信網

更多詳情資訊大家可以訪問聚創官網瞭解閱讀,www.xsy111.com。

也可直接掃碼與聚創君(1213939777)一對一交流探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