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國家宣佈建設人工智慧四大平臺!這些專業將來會大放光芒!

上周有一個重大消息!

11月15日, 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專案啟動會, 標誌著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專案進入全面啟動實施階段。

會議宣佈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

①依託百度公司建設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②依託阿裡雲公司建設城市大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③依託騰訊公司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④依託科大訊飛公司建設智慧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會議還宣佈成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推進辦公室;宣佈成立新一代人工智慧戰略諮詢委員會。

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為什麼選擇了它們?

看百度, 無人車量產計畫表正在提前!

16日上午,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2017年百度世界大會上說, 今年7月百度AI開發者大會之後, 他被問的最多的問題, 是自己坐無人車上北京五環有沒有吃到罰單, 事實是確實收到了一張罰單。

無人駕駛罰單已經來了, 無人車量產還會遠嗎?外界對於無人車量產的時間表是2020年, 百度“不滿足”, 正在把這個時間提前。

前不久百度剛剛宣佈和金龍汽車合作, 生產一款無人駕駛的小巴車, 在2018年7月份實現量產。

看阿裡雲公司, 打造全球最大規模的人工智慧公共系統!

阿裡雲ET城市大腦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人工智慧公共系統, 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域即時分析。

目前ET城市大腦已經在杭州、蘇州等地落地。 杭州城市大腦接管了杭州128個信號燈路口, 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 高架道路出行時間節省4.6分鐘。 在主城區, 城市大腦日均事件報警500次以上, 準確率達92%;在蕭山, 120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縮短一半。

看騰訊, AI產品為患者送上健康的福音!

8月初, 騰訊發佈了一款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 騰訊覓影是首款AI食管癌篩查系統, 準確率超過90%;在肺結節方面, 覓影可以檢測出3毫米及以上的微小結節, 檢測準確率超過95%。 未來騰訊覓影將與醫學院和醫療結構合作助力更多病種檢測。

看科大訊飛, 在語音辨識領域連創佳績!

現在科大訊飛語音辨識的準確率已經從2010年剛剛發佈語音雲時的60.5%升級到95%,語音合成技術在國際語音合成比賽Blizzard Challenge上取得12連冠的成績。

智慧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是一門融合了電氣、電腦、傳感、通訊、控制等眾多學科領域,多學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跨學科專業。

有些考生認為智慧科學與技術專業有“智慧”兩個字,就一定是學習如何製造機器人的專業,其實並非如此。智慧科學與技術專業並不教學生如何製造機器人。製造機器人相當於製造人的四肢,需要考慮硬體標準是否合乎工作要求。而智慧科學與技術專業要做的是在硬體基礎上,給機器人賦予一個類似人的大腦、神經傳導及資訊處理系統,讓這個機器大腦通過一定的方式判斷、決策並控制機器人如何行動,使得機器人最有效地發揮作用。

目前,全國僅有20多所高校招收智慧科學與技術專業,其中,開設該專業較早的高校有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開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廈門大學、東北電力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資訊科技大學、西安郵電大學等。近幾年,華南理工大學、大連東軟資訊學院等院校也新開設了該專業。

需要注意的是,智慧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錄取平均分一般略低於電腦科學與技術等專業。

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屬於工學中的電子資訊類。2012年教育部調整專業名稱,將光資訊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科學、資訊顯示與光電技術、光電資訊工程、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等五個專業合併為“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

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較扎實的數學、物理基礎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喜歡科學實驗和動手實踐,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一顆深入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

很多選擇光電專業的過來人都說,光電專業有幾個特點:一是課程難;二是本科生找工作難;三是出國深造的多。其實這三點是有聯繫的。第一點從專業課能夠看出來,這個專業比較偏物理,還有一些光學、量子力學、電子等比較難的課程。當然如果你想跨專業考研,還是比較有優勢的。第二點也比較好理解,這個專業就業面向的不是科研院所就是高科技企業,起點一般都是研究生,本科生需求並不多。既然市場需求如此,考研和出國深造的勢必就多了。

目前全國開設該專業的院校有200餘所。其中代表院校如: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長春理工大學等。各高校根據自身發展和情況有不同的優勢和側重,主要培養方向有:光電儀器、光學工程、光通信技術、光電信息技術等。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屬於工學中的能源動力類。由於它是面向新能源產業的,其學科交叉性強、專業跨度大,學科基礎來自於多個理科和工科,與物理、化學、材料、機械、電子、資訊、軟體、經濟等諸多專業密切相關。

比如,華中科技大學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集清潔與可再生能源科學及工程知識與現代資訊技術為一體的跨學科複合型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廈門大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面向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化學儲能、能效等國家急需的新能源產業方向,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經營管理人才的新興專業。

河海大學新能源專業以風能為主要方向。研究的是新能源發展所涉及到的基本氣動力學理論、控制理論和發電運行理論。學習空氣動力學、電路、控制理論等專業基礎課。學習風力機、風力發電機組控制,風力機塔架與基礎、海上風電場、風電場規劃與選址等專業課。

最早設置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高校,包括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北大學、中南大學、重慶大學、河海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江蘇大學等。

生物製藥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從事生物藥物研製、生產與工藝設計、品質控制和生產管理以及生物醫藥所涉及的保健品、醫藥相關產品的生產與應用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生物製藥”“生物工程”“製藥工程”的區別:

生物製藥、生物工程、製藥工程均屬於工科,生物製藥和生物工程均屬於生物工程類,製藥工程屬於化工與製藥類。

這三個專業的研究領域和側重培養方向不同,生物製藥即把生物工程技術應用到藥物製作領域的過程,從而獲得生物醫藥品;生物工程專業是通過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製藥工程專業涉及化學製藥、中藥製藥、生物製藥、農藥等領域,主要注重於工程,側重於運用化學工藝製造生產出藥品。

據統計,我國開設生物製藥專業的院校有50多所。其中,中國藥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5所學校,在專業發展、師資力量和專業實驗設施等方面力量最雄厚,是大家力所推薦的實力院校。

智慧電網資訊工程的畢業生能在電網公司、發電公司、資訊技術公司、科研設計、高等院校、相關行業或部門從事設計、開發、生產運行與管理、科學研究、技術支援等工作。

2010年批准開設智慧電網資訊工程專業的院校全國只有兩所:一是華北電力大學,一是南京郵電大學。2011年開始招生至2015年,新專業有了第一批畢業生。

從華北電力大學智慧電網資訊工程專業2011級畢業生畢業去向分析,該專業總就業率為94%,其中,出國攻讀學位的占3%,國內讀研占21%,直接就業比例為70%。在直接就業的70%之中,去國家電網公司的占53%,去南方電網的占6%,其他國企占11%。

到2015年全國開設智慧電網資訊工程專業的院校已有十餘所。主要包括:華北電力大學(北京)、電子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工程學院、青島科技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學院、長春工程學院、銀川能源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現在科大訊飛語音辨識的準確率已經從2010年剛剛發佈語音雲時的60.5%升級到95%,語音合成技術在國際語音合成比賽Blizzard Challenge上取得12連冠的成績。

智慧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是一門融合了電氣、電腦、傳感、通訊、控制等眾多學科領域,多學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跨學科專業。

有些考生認為智慧科學與技術專業有“智慧”兩個字,就一定是學習如何製造機器人的專業,其實並非如此。智慧科學與技術專業並不教學生如何製造機器人。製造機器人相當於製造人的四肢,需要考慮硬體標準是否合乎工作要求。而智慧科學與技術專業要做的是在硬體基礎上,給機器人賦予一個類似人的大腦、神經傳導及資訊處理系統,讓這個機器大腦通過一定的方式判斷、決策並控制機器人如何行動,使得機器人最有效地發揮作用。

目前,全國僅有20多所高校招收智慧科學與技術專業,其中,開設該專業較早的高校有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開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廈門大學、東北電力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資訊科技大學、西安郵電大學等。近幾年,華南理工大學、大連東軟資訊學院等院校也新開設了該專業。

需要注意的是,智慧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錄取平均分一般略低於電腦科學與技術等專業。

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屬於工學中的電子資訊類。2012年教育部調整專業名稱,將光資訊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科學、資訊顯示與光電技術、光電資訊工程、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等五個專業合併為“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

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較扎實的數學、物理基礎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喜歡科學實驗和動手實踐,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一顆深入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

很多選擇光電專業的過來人都說,光電專業有幾個特點:一是課程難;二是本科生找工作難;三是出國深造的多。其實這三點是有聯繫的。第一點從專業課能夠看出來,這個專業比較偏物理,還有一些光學、量子力學、電子等比較難的課程。當然如果你想跨專業考研,還是比較有優勢的。第二點也比較好理解,這個專業就業面向的不是科研院所就是高科技企業,起點一般都是研究生,本科生需求並不多。既然市場需求如此,考研和出國深造的勢必就多了。

目前全國開設該專業的院校有200餘所。其中代表院校如: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長春理工大學等。各高校根據自身發展和情況有不同的優勢和側重,主要培養方向有:光電儀器、光學工程、光通信技術、光電信息技術等。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屬於工學中的能源動力類。由於它是面向新能源產業的,其學科交叉性強、專業跨度大,學科基礎來自於多個理科和工科,與物理、化學、材料、機械、電子、資訊、軟體、經濟等諸多專業密切相關。

比如,華中科技大學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集清潔與可再生能源科學及工程知識與現代資訊技術為一體的跨學科複合型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廈門大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面向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化學儲能、能效等國家急需的新能源產業方向,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經營管理人才的新興專業。

河海大學新能源專業以風能為主要方向。研究的是新能源發展所涉及到的基本氣動力學理論、控制理論和發電運行理論。學習空氣動力學、電路、控制理論等專業基礎課。學習風力機、風力發電機組控制,風力機塔架與基礎、海上風電場、風電場規劃與選址等專業課。

最早設置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高校,包括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北大學、中南大學、重慶大學、河海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江蘇大學等。

生物製藥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從事生物藥物研製、生產與工藝設計、品質控制和生產管理以及生物醫藥所涉及的保健品、醫藥相關產品的生產與應用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生物製藥”“生物工程”“製藥工程”的區別:

生物製藥、生物工程、製藥工程均屬於工科,生物製藥和生物工程均屬於生物工程類,製藥工程屬於化工與製藥類。

這三個專業的研究領域和側重培養方向不同,生物製藥即把生物工程技術應用到藥物製作領域的過程,從而獲得生物醫藥品;生物工程專業是通過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製藥工程專業涉及化學製藥、中藥製藥、生物製藥、農藥等領域,主要注重於工程,側重於運用化學工藝製造生產出藥品。

據統計,我國開設生物製藥專業的院校有50多所。其中,中國藥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5所學校,在專業發展、師資力量和專業實驗設施等方面力量最雄厚,是大家力所推薦的實力院校。

智慧電網資訊工程的畢業生能在電網公司、發電公司、資訊技術公司、科研設計、高等院校、相關行業或部門從事設計、開發、生產運行與管理、科學研究、技術支援等工作。

2010年批准開設智慧電網資訊工程專業的院校全國只有兩所:一是華北電力大學,一是南京郵電大學。2011年開始招生至2015年,新專業有了第一批畢業生。

從華北電力大學智慧電網資訊工程專業2011級畢業生畢業去向分析,該專業總就業率為94%,其中,出國攻讀學位的占3%,國內讀研占21%,直接就業比例為70%。在直接就業的70%之中,去國家電網公司的占53%,去南方電網的占6%,其他國企占11%。

到2015年全國開設智慧電網資訊工程專業的院校已有十餘所。主要包括:華北電力大學(北京)、電子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工程學院、青島科技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學院、長春工程學院、銀川能源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