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工業智慧製造業市場井噴,我國智慧工廠領域進入全新高速發展時代

剛過去的一周, 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專案啟動會, 發佈了四大國家級人工智慧創新平臺;上海發佈了人工智慧(AI)產業政策, 佈局產業規模過千億;11月18日, 武漢東湖高新區發佈AI產業政策, 佈局百億產業。

在北京、上海和武漢發佈的AI產業政策中, 提出的2020年產業規劃總產值, 已經超過國家層面在2017年7月份提到的“2020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這一目標。 這反映出各地對於這一新興產業的重視, 和希望成為“人工智慧高地”的決心。 相關人工智慧領域的企業人士表示, 目前, 資料、人才均是企業選擇佈局考慮的重點。

近年來, 智慧製造熱潮席捲全球, 製造業強國德國與美國分別提出“德國工業4.0”、“美國先進製造/工業互聯網”, 同時我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是國家戰略最重要的舉措。 智慧工廠(Smart Factory)、數位化工廠(Digital Factory)作為智慧製造重要的實踐領域,

已引起了製造企業的廣泛關注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目前, 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一般而言, 全球公司市值排行既是考察產業發展趨勢的重要指標, 也是考察國家經濟實力與全球經濟霸權的重要指標。 在21世紀初能源價格還比較高的時候,

石油公司經常佔據全球公司市值排行榜前列。 然而,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 目前全球市值排名最靠前的幾大公司都是美國的科技公司, 這幾大公司目前在人工智慧領域已全面佈局。 同時, 在物聯網、智慧駕駛、智慧醫療等人工智慧相關應用領域, 美國也擁有一大批技術領先的公司。 這種領先地位會在較長時間內保持, 甚至會形成某種壟斷或霸權地位。

在其他發達國家中, 英國在人工智慧領域也具有一定優勢, 這與其高等教育發展水準較高密切相關。 例如, 阿爾法圍棋的研發團隊就來自牛津大學。 德國的工業基礎雄厚, 工業機器人和物聯網的發展水準也較高, 但與美國相比仍然缺乏領先品牌和主導產品。

在亞洲, 日本在機器人和精細生產等方面佔有領先地位, 但同德國的情況相類似, 日本在整體發展佈局和產品品牌方面都缺乏主導性。

與歐洲和日本相比, 我國正在成為世界人工智慧領域的新增長極。 整體而言, 我國發展人工智慧具有兩大重要優勢:

1.我國擁有龐大的應用市場。 一旦某個產品進入應用領域, 我國市場很快就能為該產品積累海量資料。 在人工智慧時代, 資料就是生命, 資料就是競爭優勢。 因此, 儘管我國在一些技術領域並不具有領先優勢, 但可以把這些技術快速導入市場應用領域, 並生成資料資源。 我國一些公司正是基於這種龐大的使用者規模實現了快速成長。

2.我國擁有數量龐大的科研人員隊伍。 我國科研方面的論文發表量和專利申請量均居世界前列, 表現出強大的學習和創新能力。 近年來, 大量科研人員開始聚焦人工智慧發展。 強大的學習和創新能力使我國具備良好的趕超基礎, 未來一段時間有望改變在人工智慧技術上的相對弱勢地位。

目前,我國已經在人工智慧領域全面發力,一些中國公司正在與國外大公司進行競爭,只是競爭優勢仍有待積累。推動我國人工智慧發展,一方面要“抓大”,努力培育與國外大公司可以一爭高下的全球性大公司;另一方面也要“抓小”,通過建立企業孵化器等手段啟動一大批人工智慧領域的小型創業公司。

此外,發展人工智慧還需要加強產研用結合,鼓勵科研單位、科研人員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把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與激發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發揮我國應用市場規模龐大的優勢,推動形成一批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

日前,科技部發佈《“十三五”先進製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強化對《中國製造2025》的科技創新支撐,推動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強化製造業創新、重塑製造業競爭新優勢,滿足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戰略需要。

目前,我國已經在人工智慧領域全面發力,一些中國公司正在與國外大公司進行競爭,只是競爭優勢仍有待積累。推動我國人工智慧發展,一方面要“抓大”,努力培育與國外大公司可以一爭高下的全球性大公司;另一方面也要“抓小”,通過建立企業孵化器等手段啟動一大批人工智慧領域的小型創業公司。

此外,發展人工智慧還需要加強產研用結合,鼓勵科研單位、科研人員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把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與激發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發揮我國應用市場規模龐大的優勢,推動形成一批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

日前,科技部發佈《“十三五”先進製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強化對《中國製造2025》的科技創新支撐,推動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強化製造業創新、重塑製造業競爭新優勢,滿足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戰略需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