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全球最複雜邊境線:兩個國家吵了800年,最後兩邊都不管了

這個世界上一共有193個被完全承認的國家, 再加上31個地區, 鄰國之間存在邊境邊界問題還是很普遍的。 但有的鄰國之間卻格外的奇葩, 從邊境產生異議一直到現在的800多年間, 兩個國家吵也吵了、鬧也鬧了, 最後都不管了...只留下這個小鎮的居民傻眼!

在荷蘭北布拉班特省南部15公里處, 有個占地面積為76平方公里的巴勒納紹鎮, 人口約6700人左右。 跟荷蘭其他小鎮一樣, 這裡綠樹成蔭, 氣候宜人。

然而, 這個小鎮卻因為800多年前兩個公爵之間的矛盾而導致極其特殊。 根據小鎮博物館內的資料顯示:1198年時, 布雷達勳爵和布拉班特公爵之間因為小矛盾而大肆搶購土地, 造成了相互土地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尷尬地步。

在歐洲封建時期類似的情形並不少見, 倆家族雖然偶爾也吵, 但也算相安無事的由後人繼承下去。 到1843年荷蘭與比利時簽訂邊境《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時, 陰差陽錯又把巴勒納紹鎮給忽略了, 1992年再次修訂時兩國有點傻眼了, 因為無據可循, 而倆公爵後人又因為戰爭先後逃離小鎮消失了。

吵了半年才以1843年前的規劃圖暫定邊界, 比利時主張將佈雷特勳爵的土地以“飛地”形式劃歸比利時所有,

於是出現了圖片中黃色地塊的標誌。

表面上說這片土地由雙方共有, 但兩方政府其實都不想管巴勒納紹鎮, 因為小鎮沒什麼資源也沒什麼歷史建築, 如果歸屬本國就得加大各類投資維護。 小鎮居民也傻眼了, 最終商議了一個“逼宮”的辦法:“好,

既然你們都不要, 那我們就獨立...”

最終迫使兩國再次坐下來商議, 因為不談妥誰也不願意增加設施以及發放福利啊...於是又開始各種吵, 一直吵到1995年, 當地居民忍無可忍直接宣佈“獨立”。 第二天兩國政府就宣佈“我們談好了”, 在比利時政府主張的16塊土地上再增加週邊的6塊, 也就是一共有H22個獨立分離的土地。 然而, 事情還沒完...

為了不讓居民獨立, 兩國政府匆忙間也沒商議好後續的工作以及部門設施等等, 既然確認了巴勒納紹鎮兩國都有份, 那按照法律就必須要在鎮內修建各種設施, 也要成立各種職能部門, 於是開始各自修路各自劃定邊界。

於是就出現了另一幕奇葩的事兒:小鎮上有兩個國家的銀行、郵局和電信局也就罷了,連警署和議會都有兩個......短短兩年後,小鎮居民就發現太不方便了,比如說,比利時郵局寄件比荷蘭便宜,大家都去比利時郵局了,後期比利時政府感覺虧了,超過一半的快件都是發去荷蘭的(荷蘭人多),而我們卻要負擔國際快遞費賠本還不討好...於是就直接撤出了,荷蘭看到比利時不幹了,那我也撤出了。

兩國的警署也一樣,在荷蘭境內發生的案件由荷蘭警署負責,需要比利時警署配合請出示外交部門簽署的授權書...

於是又開始各種吵,最終發生了一件事情:一荷蘭男子開車將一名騎摩托車的比利時女子撞死,而荷蘭肇事車停在比利時境內,比利時女子的車卻在荷蘭境內...就這麼巧,這條路中間劃分為兩個國家的領土。很簡單的一起事故,結果前前後後花了一年多時間才解決!

兩國政府包括當地居民都接近“奔潰”,於是一起坐下來商議,讓小鎮居民成立一個自治政府,各種職能部門全部撤出,由自治政府的議會選舉產生後自行招聘,所有費用以小鎮人口份額均攤,然後兩國各自為自己國民買單...

於是,兩面國旗同時在議會大樓飄揚,原本兩國各有各的名稱也正式合併為巴勒納紹鎮。吵了800多年,結果是兩個國家一起撒手不管了,只要按時給錢並收取自己份額的稅費就行了。

小鎮居民也樂的輕鬆,至少現在有快遞了,電話卡也不分兩個國家的了。開店或改建房屋占了兩個國家的地,也不用申請外交檔了,自己議會批准就行了。

這樣的趣事兒自然會引起遊客的關注,如今的巴勒納紹可是鼎鼎大名的旅遊勝地,每年觀光拍照的遊客都不下十萬人!

除了隨處可見的邊境線十字標識外,只有一些恰巧處在兩國土地上的建築需要同時申請兩國的位址,當然,門牌也是兩個...居住在這種房子內的居民雖然要繳納兩份土地稅,但他們也可以放棄其中一個,不放棄的話等於同時是兩個國家的公民...

有趣的事兒千千萬,但荷蘭和比利時的故事卻很特別,想看更多那就關注後等待更新吧!

於是就出現了另一幕奇葩的事兒:小鎮上有兩個國家的銀行、郵局和電信局也就罷了,連警署和議會都有兩個......短短兩年後,小鎮居民就發現太不方便了,比如說,比利時郵局寄件比荷蘭便宜,大家都去比利時郵局了,後期比利時政府感覺虧了,超過一半的快件都是發去荷蘭的(荷蘭人多),而我們卻要負擔國際快遞費賠本還不討好...於是就直接撤出了,荷蘭看到比利時不幹了,那我也撤出了。

兩國的警署也一樣,在荷蘭境內發生的案件由荷蘭警署負責,需要比利時警署配合請出示外交部門簽署的授權書...

於是又開始各種吵,最終發生了一件事情:一荷蘭男子開車將一名騎摩托車的比利時女子撞死,而荷蘭肇事車停在比利時境內,比利時女子的車卻在荷蘭境內...就這麼巧,這條路中間劃分為兩個國家的領土。很簡單的一起事故,結果前前後後花了一年多時間才解決!

兩國政府包括當地居民都接近“奔潰”,於是一起坐下來商議,讓小鎮居民成立一個自治政府,各種職能部門全部撤出,由自治政府的議會選舉產生後自行招聘,所有費用以小鎮人口份額均攤,然後兩國各自為自己國民買單...

於是,兩面國旗同時在議會大樓飄揚,原本兩國各有各的名稱也正式合併為巴勒納紹鎮。吵了800多年,結果是兩個國家一起撒手不管了,只要按時給錢並收取自己份額的稅費就行了。

小鎮居民也樂的輕鬆,至少現在有快遞了,電話卡也不分兩個國家的了。開店或改建房屋占了兩個國家的地,也不用申請外交檔了,自己議會批准就行了。

這樣的趣事兒自然會引起遊客的關注,如今的巴勒納紹可是鼎鼎大名的旅遊勝地,每年觀光拍照的遊客都不下十萬人!

除了隨處可見的邊境線十字標識外,只有一些恰巧處在兩國土地上的建築需要同時申請兩國的位址,當然,門牌也是兩個...居住在這種房子內的居民雖然要繳納兩份土地稅,但他們也可以放棄其中一個,不放棄的話等於同時是兩個國家的公民...

有趣的事兒千千萬,但荷蘭和比利時的故事卻很特別,想看更多那就關注後等待更新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