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常用鐵劑有哪些

常用鐵劑有哪些

補鐵劑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缺鐵性貧血, 以口服或注射鐵劑最常用, 也最有效。 口服鐵劑如硫酸亞鐵(每片0.3g, 含鐵元素60mg)、富馬酸亞鐵(每片0.2g, 含鐵元素66mg)、葡萄糖酸亞鐵(每片0.3g, 含鐵元素 34.5mg)、多糖鐵複合物(每粒含鐵元素150mg)、琥珀酸亞鐵(每片0.1g, 含鐵元素22mg)等,以上鐵劑均為二價鐵。 枸櫞酸鐵銨三價鐵, 其溶液劑較適合兒童和不願吞服藥片的成人, 其副作用比硫酸亞鐵輕, 但久服易染黑牙齒。

除了口服之外, 還可以通過注射補鐵。 因為注射補鐵的副作用比較大也有可能會補得過量, 只有當患者存在以下3種情況之一時,

才推薦採用注射鐵:有嚴重的消化道反應, 不能耐受口服鐵劑;失鐵速度過快, 包括妊娠晚期、失血量大等, 口服鐵不能補償缺失者;有胃腸道疾病, 不能吸收鐵劑者等。

通常鐵以(亞鐵)的形式吸收, 而以三價鐵(正鐵)的形式起作用。 故口服鐵劑主要為二價鐵(亞鐵)鹽。

維生素C或稀鹽酸類藥物可提高鐵的吸收。 首先, 維生素C能讓小腸內保持一定的酸度, 使食物的鐵呈可溶狀態以利小腸吸收。 且血紅蛋白只有與二價鐵結合之後才能行使其攜帶氧的功能, 伴隨人體代謝, 一部分二價鐵會轉成三價鐵, 失去作用, 維生素 C 則能將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 從而增加血紅蛋白的攜氧量。 大約25毫克維生素C即可較好地促進鐵的吸收。

方法是服用鐵劑同時吃一顆維生素C丸, 注意是一起吃, 提前或延後4小時均沒有效果, 也可選擇進食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 如柳丁、獼猴桃等。

抗酸藥如甲氰咪胍、丙穀胺、阿托品、潰瘍平等;鹼性藥物如小蘇打、胃舒平、氨茶鹼、氫氧化鋁等, 都會影響鐵的吸收, 降低治療效果, 因此如有潰瘍病並使用抗酸劑時, 需與鐵劑錯開時間服用。 四環素類藥物容易和鐵發生螯合影響吸收, 也要避免合用。 牛奶中含有較多的磷酸鹽, 茶中含有鞣酸, 咖啡也易與鐵形成不溶性鹽, 故服用鐵劑期間不要喝牛奶、咖啡和濃茶。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藥學專家吳玉波教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