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馬建堂: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利用好這三個優勢

11月18日, 國際金融論壇第14屆全球年會在廣州召開, 共同探討世界大灣區的建設。 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馬建堂在主旨演講中提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新時代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進一步挖掘好、整合好、利用好三大獨特的優勢, 分別是區位優勢、城市整合優勢、體制優勢。

他提到, 要發揮區位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位置優越, 向北連通中國的中部城市群, 向南聯繫東南亞地區、向東緊貼海峽西安經濟帶、向西連接北部灣經濟區, 灣區交通發達、產業鏈條完整、科技創新要素豐富、人才彙聚, 對外開放程度高、國際金融及專業服務突出, 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區域推動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 要加強基礎設施的規劃協調促進合理的錯位發展, 要加強人才交流、資訊溝通, 形成優勢互補, 要推進內外區域合作, 全面提升輻射帶動作用。

馬建堂說,

要積極整合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中國兩個特別行政區、兩大一線城市、三個自貿區, 對內對外競爭優勢明顯, 在新時代要發揮新優勢, 敢於新作為, 實現新跨越要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共建健康灣區, 打造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要積極推動各類生產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動, 形成有利於現有產業轉型升級和培育新產業成長的生態環境, 要推動金融有序發展, 擴大港澳與內地雙向流通, 打造引領泛珠、服務“一帶一路”和全球的金融樞紐。

他還強調, 要挖掘體制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特點是一國兩制, 三個佈局各具特色的經濟體系, 多元差異是世界上任何其他的灣區都不具備的, 工作做得好, 這種差異性將會為灣區的發展帶來多元文化、互補互建,

會為經濟灣區發展帶來符合優勢, 廣州、深圳、香港互補性特大城市集群將為大灣區創造更多的經濟輻射、資源分享、人才集聚, 可令珠三角的發展再上新臺階, 為大中華的經濟躍升再添新動力。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